纲要(下)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11 08:4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纲要下第五单元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对人类生活的深远影响。
教学流程
板块一:视频导入
通过观看《大国崛起》的片段,了解到英国是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并且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发展。让学生带着视频结尾的问题“为什么工业革命的先声出现在英国?”参与到课堂中来。
板块二:概念解析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由一系列技术变革引起的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
板块三:教学环节
工业革命的先声(背景) 探究一: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兴起于英国?
就某一方面条件,或某些条件来说,在欧洲大陆也有比英国更好的国家——如荷兰和法国,但是没有哪个国家具有英国这样好的综合条件。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阅读教材P57及史料阅读、历史纵横、分析:18世纪中期的英国具备了哪些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条件?
条件:(1)君主立宪制建立,国内政局稳定,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制度保障;(2)殖民扩张和圈地运动造成的资金积累和市场需求;(3)殖民掠夺和圈地运动获得劳动力;(4)国内资源丰富;(5)国内政局稳定,政府积极鼓励发展经济;(6)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
二、工业革命的来临(进程)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
电力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
(2)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汽车、飞机等新式快速交通工具应运而生
(3)化学工业的兴起,石油化工业获得发展
(4)新技术改造旧产业部门,如炼钢、纺织、采煤、机器制造和铁路运输
探究二:两次工业革命各有什么特点?
三、工业革命的回声(影响)
(一)经济
材料一 一个15岁的孩子照料2架蒸汽织机,织出3匹半织物;而同样时间内,一个熟练工人用飞梭只能织出一匹。1790年,蒸汽机驱动的“骡机”纺线速度是中国和印度手工纺线的100多倍。 ——杜君立《历史的细节》
材料二
1、生产力:生产力大发展,给实现了工业化的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
2、生产关系: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的变革(第一次工业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垄断组织)
(二)政治
材料三 资产阶级无情地打破一切道德和自然的界限,延长劳动时间,降低工资,大量使用童工和女工。工人劳动条件和居住条件非常恶劣,还经常受到失业的威胁,……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阶级结构: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中间阶层的力量也开始发展。
(2)民主政治:工业资产阶级通过改革,进一步巩固了统治地位;工业无产阶级迅速崛起,为争取自己的权利展开斗争。
(三)社会生活
(1)工业城市的兴起, 城市化进程加快 (2)生活水平的改善(3)文化素养的提高(4)女性更多受教育机会(5)人口增加明显
(四)社会问题
到18世纪,经济繁荣所滋长的享乐主义,使宗教信仰被怀疑。工业革命中心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方圆几英里草木不生。在不到100万人口的伦敦,就有小偷1万余人,白天乞丐成群,晚上则明火执仗地抢劫。 ——董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1)贫富分化加剧,(2)工人居住条件恶劣(3)环境污染严重(4)疾病与犯罪等
(五)世界格局
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世界各地联系日益紧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肆扩张,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基于六方面的认识:一曰秉持学为中心,教为学服务的基本理念,“以学生深度学习为本,以学生素养发展为本。”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的最高原则在于促进学生发展。二曰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三曰依循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课程改革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是教材编写、教学开展、考试命题和教学评价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检验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优劣的基本依据;是国家对教学质和量上的最低要求;四曰依据教材,教材是中学历史教学最主要、最基本的材料,是学生学习的核心材料。五曰历史基础知识具有永恒的“生命力”认识,是培养学科关键能力的基础。六曰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本质体现。出于三方面的考量:一是从高一学情出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实质就是自身能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共同作用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教师需在充分考虑高中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等前提下,通过提供学习材料等多种途径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指导者。二是让学生通读本课文本,掌握基础的知识,感悟历史知识的重要性,在时空框架下把握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理解历史进程中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原因与结果,建构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认识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
板块四
我们曾经错失了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东方从属于西方。从近代中国落后挨打屈辱的历程中我们要吸取教训,抓住机遇,迎头赶上。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奔腾而至,如果我们不应变、不求变,将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个时代。我们应该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探寻新的增长动力和发展路径,消除一切不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激发创新潜能和市场活力,深化国际创新交流合作,更好应对各自和共同的发展挑战。
——习近平2018年11月7日致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贺信
板块五 课堂总结
设计意图:总结是课堂教学整体优化的重要环节,它用时虽短,却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步骤。“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言尽在不言中”的总结,既可使一节课诸多的教学内容, 扩大视野、形成方法,构建起清晰完整、系统调理的认知结构,便于学生理解,构建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探寻历史发展变化的原因及规律;又能使课堂教学的结构严密、紧凑、融为一体,显现出课堂教学的和谐与完美;从而诱发学生的求知的欲望和积极的思维,使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探究,并获得丰硕质佳的认识成果,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有助于帮助学生厘清生产组织形式发生的变化及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过程之间的关系。
板块六 课堂检测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高一教学内容,希望学生能够利用历史年表、历史材料、历史地图描述史实,能够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史与现实的重要性。能够从多渠道获取理解材料,提取相关信息。通过搜集史料,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认识科技进步对人类的巨大影响,培养唯物史观。学会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整体化形成,培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及历史解释素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