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习作:习作例文与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两课时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习作:习作例文与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两课时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1 20:06:58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第二课时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审题指导
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或喜,或怒,或哀,或乐……
你有过这些感受吗 是什么事情使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 选择一种你印象最深的感受,先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写下来。
写的时候注意,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如果在事情发展的过程中,情感有所变化,要把情感的变化也写清楚。
写完后,和同学交换读一读,互相说说哪些地方较好地表达了真情实感。
目标要求
1.选择一种印象最深的感受,回顾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心情。(选材)
2.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真情实感自然地表达出来。(真情流露)
3.情感有变化的,把变化也写清楚。(情感变化)
选材指导
回顾课文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
读下面的语段,思考:真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的?
通过细节和动作的描写,以时光飞逝的真实情景,写出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伤与无奈。
学习方法
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又是一年时光走过。看着窗外花开花落,阳光温柔地洒满大地,我的心里顿生温暖。在我的童年岁月里,充满着爱和陪伴。妈妈,有你,真好。
燥热的夏夜,闷热的空气弥漫在每一个角落,我的屋子里还亮着灯。看看一堆没有完成的作业,我感到焦躁和忧虑,甚至是对明日未知的恐惧。这时,门轻轻地被推开了,从门外吹进一缕微弱的风,使我的心情平静了一些。接着,伴随轻缓的脚步声,一丝绿豆的清香飘来,沁人心脾。妈妈来了,只见
点 评
范文 母爱深深
①开门见山,直抒胸臆。
她弯下腰,小心翼翼地放下一碗绿豆汤,又悄悄走出了房间。这时,妈妈似乎想起了什么,又快步走回来,轻缓地打开我身旁的窗户,抚摸了一下我的头,然后走了出去。静静地,窗外一阵凉风拂过我的脸庞,我端起绿豆汤喝了一口,一股清香、一阵凉爽,在我的心头久久萦绕。我拿起笔,沉浸在父母的爱中,有了努力下去的勇气。
随着年级的上升,学业也愈加繁重。闲暇时光里,我就在网络上和同学聊天。一天,一个名叫“心”的朋友加我为好友。通过交流,我发现她好像很了解我。
点 评
②小作者通过对母亲的一系列动作描写,突显出母爱深深。
渐渐地,我们熟络了起来,我一有烦恼就喜欢找她倾诉。比如,今天老师讲课时批评了我没认真听讲,我该怎么面对呢?今天我又和妈妈吵架了,她总是不理解我,我该怎么办呢?网友“心”总是耐心聆听,语重心长地告诉我该怎么做。时间长了,只要上网看到她的头像是黑白的,我都感觉心里空荡荡的。
一次,我拿着妈妈的手机玩,好奇心让我登录了妈妈的QQ。谁知上面有一位好友,名字备注为“女儿——笙笙不离”。我点开那个界
点 评
面,看见里面的聊天记录,我被惊住了,这不就是那个加我为好友的“心”吗!原来,妈妈是用这种方式在关注我的成长的,眼泪毫无征兆地涌了出来,我并不打算揭穿这个美丽的谎言,我想尽力地去圆它。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庆幸,在我的童年岁月中,有浓浓的爱陪伴着我成长。妈妈,有你,真好!
点 评
③通过典型事件写出了母亲机智浓烈的爱。
④ 首尾呼应,再次点题。
列提纲
亮眼题目
《公交车上的温暖》 《心中的彩虹》
《灯下,那一抹剪影》 《那一抹微笑》
《你,伴我成长》 《半夜落下的泪》
精美好词
自得其乐 悲喜交集 悲愤填膺 百感交集 感人肺腑 动人心弦 情不自禁 心潮澎湃 慷慨激昂 感谢涕零 感恩戴德 谢天谢地 万念俱灰 垂头丧气 灰心丧气 心灰意冷 自暴自弃 黯然销魂 翘首企盼 望眼欲穿
满脸羞愧 于心不安 喜出望外 愤愤不平 令人发指
好开头
【开门见山】
在记忆的大口袋里,有快乐,有得意,有难过,有悔恨。那一件让我无比后悔的事已经成为一个不可磨灭的墨迹。
【引用开头】
“我得意地笑,我得意地笑……”一唱起这首歌,我还是忍不住得意地笑出来。你一定特别想知道究竟是什么事让我如此得意。
好开头
【排比式】
快乐,是洋溢在脸上的笑容;快乐,是埋藏在心中的甜蜜;快乐,是烙印在手心的回忆。我的快乐,是……
【交代背景】
我曾经在电视上见过玻璃桥,它的护栏和桥身都是由一种特质的玻璃组成的。走在上面,仿佛踩在空气上,向下看,便能看到地上如同积木一般微小的景物与人。
有一次我也在望天湖的玻璃桥上走过一回。
精彩句段_动作+语言描写
妈妈由着我哭,还拿着我的试卷在我的面前笑,笑她的女儿不错,也笑她的女儿真是爱哭。笑了一会儿后,妈妈放下我的试卷,起身去拿了几张纸巾,又倒了一杯水,拿到我的面前,递给我。我接过纸巾后,哭得更伤心了,妈妈便一个劲地给我递水,说:“哭了这么久,得补充补充水分了再哭。”这时候我就被妈妈给逗笑了。我接过水,又笑开了。
精彩句段_动作+心理描写
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时我把目光转向书包里的语文书,心想:我就看一眼,就一眼!我怀着侥幸心理,把旁边的笔碰掉,借捡笔的机会,立马翻开语文书,看到答案后,弯回腰,赶紧填上答案。当我认为这一切神不知鬼不觉时,却发现老师盯着我,那眼神,仿佛已经看穿了一切,既失望又无奈,但她没有揭穿这一切。我十分沮丧,伤心到了极致,双手握成拳,可为了面子,不得不如此呀!那天晚上,我一直翻来覆去睡不着,脑海里时刻出现那个眼神,心里十分懊悔。
绝妙结尾
【点明主题】
那一次忐忑不安、惊心动魄的玻璃桥之旅,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留下一个深深的脚印。
【引用古诗】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庆幸,在我的童年岁月中,有浓浓的爱陪伴着我成长。我爱我的妈妈!
绝妙结尾
【直接抒情式】
此时,我的心也被那位富人阿姨的做法深深感动了,真是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就在我们身边,真情无处不在啊!
【总结全文式】
事在人为,不要让后悔的事成为你终生的遗憾。现在还来得及弥补,只要尽力、努力达到目标的过程,也是宝贵的经验和一种享受。
评价标准(最高5★) 自评 互评 师评 综合
是否流露出真情实感
是否将主要事件写清楚
语句通顺,书写工整
[评价标准](共12张PPT)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第一课时 习作例文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钟声响了,第一堂课是语文。以前我上语文课时总是懒洋洋提不起劲,奇怪,今天我翻开语文书,别有一番滋味,我的脑子也不再胡思乱想,全神贯注地听张先生授课我为什么忽然会喜欢上语文课,觉得张先生每一句话都那么动听 这一堂课好像过得特别快,一下子就听到了下课钟声。
放学回家,我一口气读完张先生送给我的书。这本书先浅显地介绍中文的发展,然后分述了中文的特点,最后讲述学好中文的方法。我一下子对中文了解了很多很多。我有点儿怪张先生,为什么不早点儿送这本书给我,让我早点儿知道中文的丰富和优美。
我放下书,走到爸爸跟前,问他:“爸爸,我们将来移民到中美洲,我还有机会学习中文吗
爸爸说:“我正为这件事操心。那边华侨很少,没有为
点 评
习作例文 别了,语文课
华侨办的学校。到了那边,你就要学习西班牙文。我担心你会渐渐忘记了中文。”
我听后吓了一跳。我拿起一张报纸,单是大字标题就有不少字不认识,不要说报纸的内文了。我现在念五年级.可是因为我过去不喜欢语文课,实在学得不好,实际上大约只有三四年级的程度。我张皇地拿出语文书,急急温习今天教过的课文,觉得课文内容饶有趣味。我又拿出纸用笔反复写新学的生字。我一想起自己顶多还有一个月学习中文的时间,心里就难过,真希望把整本语文书一下子全学会。
我一连两次默书都得到八十分,张先生每次都鼓励我;最近一次默书,我居然一个字也没有错,得到一百分!语文课上,张先生拿出我的默书簿,翻开第一页给大家看.然后又翻到最后一页,高高举起让同学们看。张先生说:“陈小允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你们看,他学期开始
用几个具体事例写出了“我”对语文课的情感变化,读起来非常真实自然。
点 评
默书总不合格,现在却得了一百分!
有谁知道我心里的痛!唉,语文课,在我深深喜欢上你的时候,我就要离开你了,我将要学习另一种完全不同gin的语言了,想到这里,我啥着泪。坐在我旁边的叶志聪看见,大惊说:“张先生,陈小允哭啦!"
同学们都奇怪地注视着我。张先生走到我身旁,亲切地抚着我的头,说:“小允,是为你的进步而哭吗 我擦拭着泪水,站起来,呜咽着说:“张先生,我下星期要离开这里了,我们全家移民到危地马拉,我……我再没有机会学习中文了。”
泪水模糊了眼睛,我看不见同学和张先生的反应,只知道全班忽然异样地沉寂。张先生轻抚着我的头,叫我坐下离开这里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同学们纷纷在我的纪念册上留言,叮嘱我不要忘记中国,不要忘记中文。
点 评
这段独白,更加直接而强烈地表达了心情。
这天,是我最后一次上语文课了,张先生带来一扎用鸡皮纸封好的包裹,她对全体同学说:“陈小允是最后一天和大家相叙了。我们祝福他在国外健康快乐地成长。我没有什么送给他,只送他一套小学六年级到中学五年级的语文课本,希望他远离祖国后还可以好好自修,不要忘记母语。”
我接过这套书,心里非常难过。下课后,同学们都围上来,有人送我一本字典,有人送我一本故事书。他们的热情,使我热泪盈眶。
别了,我亲爱的老师,我亲爱的同学。我一定不会忘记中文,我会把我的默书簿一生一世留在身边,常常翻阅。我会激励自己把中文自修好,像这本默书簿的成绩那样。
点 评
写告别语文课,可能有很多事情可写,这里选择了老师留言和同学送书两件事,把气氛与心情突显出来。
层次梳理
习题解答
默读课文,说说“我”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课文是怎样表达的。
“我”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经历了“提不起兴趣→感兴趣→迫切想学习→因无法再学而苦恼→喜爱→不舍”的变化。作者精选事例,让情感在叙事的过程中自然流露,并运用神态、心理等描写,写出了“我”对语文的情感变化。中间插入的一段内心独白,更是强烈地表达出“我”的心情。
童年的大院里,住的都是引车卖浆者流,生活不大富裕。日子各有各的过法。
冬天,屋子里冷,特别是晚上睡觉的时候,被窝里冰凉如铁,那时家里连个暖水袋都没有。母亲有主意,中午的时候,她把被子抱到院子里,晾到太阳底下。其实,这样的法子很古老,几乎各家都会这样做。有意思的是,母亲把被子从绳子上取下来,抱回屋里,赶紧就把被子香好铺成被窝状,晚上睡觉我钻进去时,被子里还是暖乎乎的,连被套的棉花味道都烤了出来,很香的感觉。母亲对我说:“我这是把老阳儿叠起来了。”母亲一直用老家话,把太阳叫老阳儿。“阳儿”读成“爷儿”音。
从母亲那里,我总能听到好多新词。把老阳儿叠起来,让我觉得新鲜。太阳也可以如卷尺或纸或布一样,
点 评
习作例文 阳光的两种用法
能够折叠自如吗 在母亲那里,可以。阳光便能够从中午最热烈的时候,一直储存到晚上我钻进被窝里,温暖的气息和味道,让我感觉到阳光的另一种形态,如同母亲大手的抚摸比暖水袋温馨许多。
街坊毕大妈,靠摆摊儿养活一家老小。她家门口有一口半人多高的大水缸,冬天用它来储存大白菜,夏天它还有特殊的用处。夏天到来时,每天中午,毕大妈都要接满一缸自来水,骄阳似火,毒辣辣地照到下午,晒得缸里的rong水都有些烫手了。水能够溶解糖,溶解盐,水还能够溶解阳光,这大概是童年时候我最大的发现了。溶解糖的水变甜,溶解盐的水变咸,溶解了阳光的水变暖,变得犹如母亲温暖的怀抱。
毕大妈的孩子多。黄昏,她家的孩子放学了,毕大妈把孩子们都叫过来,一个个排队洗澡。毕大妈用盆舀的就Oi是缸里的水,正温乎,孩子们连玩带洗,大呼小叫,噼里nezho啪啦的,溅起一盆的水花,个个演出一场哪吒闹海。
点 评
通过讲述母亲把“老阳儿叠在被子里的事情,作者的情感自然地流露出来。
那时候,各家都没有现在普及的热水器,洗澡一般都是用火烧热水,像毕大妈这样给孩子洗澡,在我们大院是独一份。母亲对我说:“看人家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了!”
我得佩服母亲用词的准确和生动,一个“煮”字,让太阳成了居家过日子必备的一种物件,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开门七件事之后,还得加上一件,即母亲说的老阳儿。真的,谁家都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但是,谁家又离得开老阳儿呢 如同清风朗月不用一文钱一样,老阳儿也不用花一分钱,对所有人都大方且一视同仁,而柴米油盐酱醋茶却样样都得花钱买才行。不过,如母亲和毕大妈这样将阳光派上如此用法的人家,也不多。这样的用法需要一点儿智慧和温暖的心,更需要在艰苦日子里磨炼出的一点儿本事。阳光成了居家过日子的一把好手,陪伴着母亲和毕大妈一起,让那些庸常而艰辛的琐碎日子变得有滋有味。
点 评
作者反复提到的“老阳儿”起到了贯穿全文情感脉络的作用。
层次梳理
习题解答
从两家人的生活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 作者是怎样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的 和同学交流。
第一问:从两家人的生活中,我体会到了他们对阳光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也体会到了作者对普通劳动者的赞颂,以及对平淡生活的赞美。
第二问:作者通过讲述母亲把“老阳儿”叠在被子里和毕大妈煮“老阳儿”的事情,让情感自然地流露出来。另外,文中反复出现的“老阳儿”也是贯穿全文的情感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