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9生物必修2同步课件:6-3 第2课时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2019生物必修2同步课件:6-3 第2课时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共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88.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3-13 00:2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6-3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第2课时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人教生物必修2同步课件
目 标 素 养
1.运用分类与比较的方法,分析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2.运用归纳与综合的思维方法,概括物种形成的过程。
3.基于对隔离与物种形成的作用的理解,认识环境保护与物种多样性的作用。
知 识 概 览
一、物种
1.物种的概念: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2.隔离
(1)概念:不同群体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
(2)常见类型
微思考1能进行交配的两个生物个体是同一个物种吗
提示:不一定。
微判断1基于对物种概念的理解,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在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的生物是一个物种。(  )
(2)不同物种的生物一定不能产生后代。(  )
(3)能相互交配产生后代的一群生物一定是同一物种。
(  )
(4)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通过杂交可产生三倍体西瓜,因此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是同一物种。(  )
(5)不同种群的生物肯定不属于同一物种。(  )

×
×
×
×
微训练1如果有两个小群体的动物,在形态结构上相近,它们必须具备下列哪一特征才能归为一个物种 (  )
A.它们的食物种类要相同
B.它们必须分布在同一地理区域内
C.它们的毛色一定相同
D.能相互交配繁殖并产生可育后代
答案:D
解析:物种是指在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它们的外部形态非常相似,但并不都分布在同一区域内,可由多个种群组成。而食物种类、分布区域及毛色不是判断生物是否属于同一物种的依据。
二、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1.通过地理隔离形成新物种的过程
2.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微思考2如果两个种群的基因库产生了明显的差别,是否一定形成了两个物种 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提示:否。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
微判断2判断下列与隔离有关的叙述是否正确。
(1)生物进化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
(2)不同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进行基因交流说明两种群存在生殖隔离。(  )
(3)生殖隔离的形成必须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
(4)只要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产生了明显差异,就一定会产生新物种。(  )
×
×
×
×
微训练2下列属于同一物种的是(  )
A.生活在同一片森林中的所有食草动物
B.生活在某地区的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
C.种植在同一块地里的二倍体水稻和四倍体水稻
D.培养在同一培养皿中的大、小两种草履虫
答案:B
一 物种
重难归纳
种群和物种的比较
发现一株外形很像紫花苜蓿的植物,如何确定它和紫花苜蓿是否属于同一物种
提示:在自然条件下,让该植物与紫花苜蓿杂交,观察能否产生可育后代。
典例剖析
下列有关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B.能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的一群生物
C.在物种形成的过程中,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不一定是同时出现的
D.一个物种就是一个种群
答案:C
解析: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A项错误。能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B项错误。在物种形成的过程中,一般长期的地理隔离会导致生殖隔离出现,C项正确。一个物种可包括许多个种群,D项错误。
学以致用 华南虎和东北虎两个亚种的形成是(  )
A.地理隔离的结果
B.生殖隔离的结果
C.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结果
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结果
答案:A
解析:华南虎和东北虎之间存在着地理上的障碍,它们不能相遇,不能进行基因交流,这是地理隔离的结果;华南虎和东北虎之间未出现生殖隔离。
二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重难归纳
1.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的比较
(1)图中A属于地理隔离,一旦发生某种地质变化,两个分开的小种群重新相遇,可能会再融合在一起。
(2)图中B属于生殖隔离,一旦形成,物种间基因交流就不能进行,从而保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
(3)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量变阶段,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质变阶段。
2.物种形成的方式
(1)渐变式
(2)爆发式
物种的爆发式形成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的,主要起源于个体的染色体变异或远缘杂交以及染色体加倍等,如六倍体普通小麦的形成。
3.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比较
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生活着13种地雀,这些地雀的喙差别很大,不同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3种地雀的喙差别很大与什么因素有直接关系
提示:不同岛屿的环境不同,地雀的食物不同。
(2)它们的共同祖先刚迁徙到13个岛屿上的时候所需食物是否相同 什么原因使得它们后来发生很大差异
提示:是。外因:地理隔离,自然选择。内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3)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吗 能否在短时间内就形成生殖隔离 请举例说明。
提示:不一定。能,如多倍体育种,二倍体西瓜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获得四倍体西瓜。
典例剖析
下图为某群岛上蝉的物种演化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戊分别代表不同种类的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戊和丁的形成原因是地理隔离造成生殖隔离
B.由乙形成丙和丁的过程说明变异是不定向的
C.由甲形成乙和戊的过程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图示说明新物种的形成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
答案:D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非要经过地理隔离,如丙和丁。
学以致用 下列关于物种和隔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B.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属于同一物种
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虽然马和驴交配能产生骡,但它们属于不同物种
答案:B
解析: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属于不同的物种。
1.隔离的实质是(  )
A.地理隔离
B.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C.生殖隔离
D.种群基因频率改变
答案:B
解析:隔离的实质是种群之间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2.下列关于新物种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进化的结果就是形成新物种
B.生殖隔离是地理隔离的必然结果
C.产生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
D.基因突变一定能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答案:C
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但不一定形成新物种,A项错误。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如东北虎和华南虎,打破地理隔离后二者可以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B项错误。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但不一定形成新物种,D项错误。
3.下列形成了新物种的是(  )
A.二倍体西瓜经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西瓜
B.桦尺蛾体色的基因频率由S(灰色)95%变为s(黑色)95%
C.马与驴交配产生了骡
D.克隆羊多莉
答案:A
解析:在遗传学和生物进化论的研究中,把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四倍体西瓜自交能产生可育后代,说明四倍体西瓜是一个物种,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产生的三倍体西瓜高度不育,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则四倍体西瓜是一个新物种,A项符合题意。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但未突破物种的界限,仍属于同一物种,B项不符合题意。骡是不育的,不能称为一个物种,C项不符合题意。克隆羊多莉是经无性生殖产生的,其遗传组成基本不变,仍属于原来的物种,D项不符合题意。
4.若200多只东方铃蟾被科研人员从甲地移入乙地,则经过百余年的进化,两地的蟾蜍(  )
A.基因库相同 B.都没发生基因突变
C.具有地理隔离 D.基因都定向改变
答案:C
解析:经过百余年的进化,甲、乙两地的蟾蜍可能发生了不同方向的进化,二者的基因库不同。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百余年中,甲、乙两地的蟾蜍可能都发生了基因突变。甲、乙两地的蟾蜍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具有地理隔离。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5.某群岛中甲岛分布着S、L两种鸟,乙岛的鸟类是S鸟的迁移后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岛所有的鸟类称为一个种群
B.可遗传的变异为乙岛鸟类进化提供了可能
C.乙岛的鸟类可能与S鸟存在生殖隔离
D.甲、乙岛的自然条件决定了鸟类的进化方向
答案:A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甲岛分布着S、L两种鸟,因此存在S、L两种鸟的两个种群,A项错误。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项正确。乙岛的鸟类是S鸟的迁移后代,由于两个岛的环境不同,乙岛的鸟类可能与甲岛的S鸟产生了生殖隔离,C项正确。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