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一 教案(共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一 教案(共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1 21:28:00

文档简介

《语文园地一》教学方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交流、总结关于优美生动的语句的阅读体会,并试着将自己的体会用朗读展示出来。
2.能运用偏旁归类的识字方法认识“援、掷”等10个生字,识记“救援、投掷”等9个词语。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导入:同学们,使用优美生动的语句往往能将事物描绘得很有画面感,带给人美的享受。在学习本单元课文时,你勾画、抄写了哪些优美生动的语句呢?请你朗读给大家听一听,并说说你的体会。(板书:语文园地一 交流平台)
预设1: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读了这一句,我体会到作者不仅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燕子优美的外形特点,而且读起来也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
预设2: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读了这一句,我体会到碧绿的荷叶一片紧挨着一片,铺满了整个池塘,真是又多又美啊。
预设3: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
读了这一句,我体会到作者好像在和瓢虫对话一样,真是幽默风趣又好玩。
2.“交流平台”中也有几句优美生动的语句,我们来分小组朗读、交流一下自己的体会。
预设1: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当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仿佛看到小燕子飞行时的样子,听到它们叽叽喳喳的叫声,体会到小燕子飞行的轻盈。
预设2: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读到这句时,我仿佛看到了荷花马上要盛开的样子,让我想起一个词:含苞欲放。
预设3: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读着这句话,我好像看到瓢虫在我的眼前款款落下,动作有条不紊,我感受到作者观察得特别仔细。
3.一起阅读、交流泡泡中的提示,加深对这三句话的认识。
(1)读到这句话,我能体会到小燕子飞行的轻盈。
(2)作者的感受真独特,把花骨朵儿的状态写活了。
(3)这些细致的动作描写,让小瓢虫仿佛出现在了我的面前。
过渡:这些优美生动的语句,把事物描绘得更加准确形象,将事物写活了,带给我们一种“仿佛就在眼前”的画面感。除了我们刚刚交流的课文中的语句,你在课外还积累了哪些优美生动的语句呢?
4.拓展练习。
(1)小组交流课外积累的优美生动的语句,并说说体会。
预设1:春天的小树林翠绿娇嫩,蓬蓬勃勃,一丛丛,一片片,密密麻麻,湿润浓烈,野花点缀其中。
读着这句话,我仿佛看到了春天的小树林郁郁葱葱,生机勃勃,还有野花点缀其中,颜色鲜艳,无比美丽。
预设2:“水暖先知”的小鸭子,或三五成群地卧在岸上晒太阳,或成双成对地在水中游弋,或扑打着羽毛还不太丰满的翅膀,抖动着滚圆的身子,顾盼四周。
读着这句话,我仿佛看到阳光下,许多小鸭子在悠闲自在地玩耍,无忧无虑,多么快乐啊!
预设3:春寒料峭,乍暖还寒时,小草就迫不及待地从寒意厚重的泥土里,探出了尖尖的小脑袋,在温暖的春风中翩翩起舞,越舞越绿,越舞越高。
当我读到这句话时,体会到小草那顽强的生命力,不禁想起那句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尝试将自己的体会通过朗读展示出来。
5.交流梳理:同学们,平时阅读的时候,遇到优美生动的语句,我们可以怎么做呢?(板书:阅读时遇到优美生动的语句)
预设1:勾勾画画。如读到小燕子这一句,我可以把描写小燕子外形的词语勾画出来,体会它的外形特点。(板书:勾勾画画)
预设2:想象画面。如读到优美生动的句子,我可以多读几遍,想象画面,一定会有更深的体会。(板书:想象画面)
预设3:细细体会。如读到一些比较难理解的句子,我可以细细体会,慢慢品味,读懂文字背后的东西,这一定非常有意思。(板书:细细体会)
预设4:摘抄积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到优美生动的语句,我可以摘抄积累下来,反复阅读。(板书:摘抄积累)
预设5:朗读展示。如读到一些优美生动的语句,我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通过朗读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体会到语言的魅力。(板书:朗读展示)
小结:阅读时遇到优美生动的语句,我们可以用上这些方法进行积累。过一段时间,我们再来举办一次关于优美生动语句的交流会,看看谁积累得多,谁朗读得好。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品味语句的优美生动。再由课内拓展到课外,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加深自己的体会,并养成在阅读时随时关注优美生动语句的习惯。
二、识字加油站
1.自由读“识字加油站”的三组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板书:识字加油站)
援(救援) 掷(投掷) 捞(打捞)
缚(束缚) 缭(缭乱) 络(网络)
资(资产) 贡(贡献) 贷(贷款)
提示学生关注“援(yuán)、掷(zhì)、投(tóu)、捞(lāo)、缚(fù)、缭(liáo)、络(luò)、资(zī)、贡(gòng)、贷(dài)”的读音。
2.观察这三组生字,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预设1:第一组生字都是“扌:提手旁”,意思都与手部动作有关。(板书——扌:手部动作)
预设2:第二组生字都是“纟:绞丝旁”,意思多与丝线、纺织等事物或动作等有关。(板书——纟:丝线、纺织等事物或动作等)
预设3:第三组生字都是“贝:贝字底”,二年级下册我们学习了《“贝”的故事》,认识了很多和“贝”有关的字,知道了带“贝”的字一般与钱有关。(板书——贝:钱)
小结:这三组生字都是形声字,形旁分别是提手旁、绞丝旁、贝字底,我们可以借助形声字的特点来记住这些生字,大致知道这些生字的意思。(板书:形声字)
3.再来读读这些词语,小组交流这些词语的意思。
4.成果展示,全班交流词语意思。
(1)“救援”是救助,援助的意思。
(2)“投掷”是往远处扔。掷,就是抛、扔的意思。
(3)“打捞”是把水里的东西(多为沉在水下的,如动植物的遗骸、船只等)取上来,如打捞沉船,打捞湖上漂浮物。
(4)“束缚”一种解释为捆绑,还可解释为使受到约束限制。
(5)“缭乱”就是纷乱的意思,我们常见的词语如眼花缭乱。
(6)“网络”有多种解释。一种是指网状的东西。也指由若干元器件或设备等连接成的网状的系统;由许多互相交错的分支组成的系统,如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一种解释特指计算机网络。
(7)“资产”指财产,也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或其他权利。
(8)“贡献”指拿出物资、力量、经验等献给国家或公众,如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切。也指对国家或公众所做的有益的事,如他们为国家作出了新的贡献。
(9)“贷款”指甲国借钱给乙国;银行、信用合作社等机构借钱给用钱的单位或个人。一般规定利息、偿还日期。也指贷给的款项。
5.拓展练习。
(1)玩一玩“串串烧”的游戏,再写出3个带有提手旁、绞丝旁、贝字底的字,然后进行交流。
(2)出示拓展生字,一起读一读。
扌:打 扫 折
纟:红 线 纺
贝:货 贫 贵
小结: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既可以帮助我们识字,还能帮助我们理解生字、词语的意思,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也可以利用形声字的这个规律自主去认一认生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偏旁归类的识字方法自主发现、总结形声字的特点,并交流、理解词语的意思。同时从课内延伸至课外,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形声字的特点自主识记生字,理解词语。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交流了一些优美生动的语句,明白了在阅读时遇到优美生动的语句应该怎么做。我们还发现了形声字的特点,运用这个特点识字了生字,理解了词语,这节课收获可真不少!
四、布置作业
课外再收集一些其他偏旁部首的字归归类,看看能不能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来快速记住字音,理解词义。
【板书设计】
交流平台 阅读时遇到优美生动的语句
语文园地一
识字加油站 形声字
1《语文园地一》教学方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辨析近义词,在具体语境中正确选择运用。
2.能仿照例句,写出一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3.朗读、背诵《忆江南》,大致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词句段运用
过渡:同学们,在阅读与习作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一些词语意思相近,但又有着细微的差别,那么在具体的语境中,我们该如何正确选择运用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吧!(板书:语文园地一 词句段运用 辨析近义词)
(一)借助例题,辨析近义词并在具体语境中正确选择运用。
1.出示教材中“词句段运用”第一题的第一个句子。
◇水面的小圆晕一圈圈地(荡漾 飘荡)开去。
2.读一读,说说“荡漾”和“飘荡”有什么区别?这里用哪个词更恰当?
预设1:“荡漾”多用于形容水波等微微起伏波动,如“湖水荡漾、水波荡漾”。
预设2:“飘荡”多用于形容在空中随风飘动或飞扬,如“随风飘荡、香味飘荡”。
点拨:因为是水面,小圆晕是水面的波纹,所以选用“荡漾”,在“荡漾”一词上打勾。
3.出示教材中“词句段运用”第一题的第二句、第三句,小组合作完成。
◇他们走在回家的路上,唱起了一首(轻巧 轻快)的歌曲。
◇这只小狗的鼻子真(灵巧 灵敏),老远就闻到了食物的气味。
4.全班一起交流讨论。
(1)比较“轻巧”和“轻快”。
预设:“轻巧”多用于形容重量小而灵巧或操作轻松灵巧等,如“外形轻巧、精致轻巧”;“轻快”多用于形容不费劲或轻松愉快,如“脚步轻快、轻快的曲子”。
点拨:因为是形容他们在回家路上用轻松愉快的心情唱歌,所以选用“轻快”,在“轻快”一词上打勾。
(2)比较“灵巧”和“灵敏”。
预设:“灵巧”形容灵活而巧妙,如“心思灵巧、手很灵巧”;“灵敏”多用于形容反应快,能对极其微弱的刺激迅速反应,如“嗅觉灵敏、感觉灵敏”。
点拨: 因为是形容小狗的鼻子老远就闻到了食物的气味,说明这鼻子能对极其微弱的刺激迅速作出反应,所以选“灵敏”,在“灵敏”一词上打勾。
小结:意思相近的词语的区分不仅要关注词语本身的含义,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反复思考与推敲。
5.拓展练习,巩固运用。
(1)课本中近义词的拓展练习。
◇春风吹拂,杨柳依依,碧波(荡漾 飘荡)。
预设:“荡漾”多用于形容水波等微微起伏波动,如“湖水荡漾、水波荡漾”;“飘荡”多用于形容在空中随风飘动或飞扬,如“随风飘荡、香味飘荡”。
点拨:因为碧波是指碧绿的波浪、水波,所以选用“荡漾”,在“荡漾”一词上打勾。
◇春天到了,屋后的小溪突然活泼起来,整夜能听到它(轻巧 轻快)的脚步声。
预设:“轻巧”多用于形容重量小而灵巧或操作轻松灵巧等,如“外形轻巧、精致轻巧”;“轻快”多用于形容不费劲或轻松愉快,如“脚步轻快、轻快的曲子”。
点拨:因为是形容春天到了,屋后的小溪变得活泼起来,氛围轻松愉快,所以选用“轻快”,在“轻快”一词上打勾。
(2)其他同义词的拓展练习。
◇妹妹爱说爱笑,爱唱爱跳,是个(活泼 灵活)的孩子。
预设:“活泼”多用于形容人或物生动自然,不呆板等,如“天真活泼的孩子、文字活泼”;“灵活”多用于形容动作敏捷,不呆板等,如“手脚灵活、脑筋灵活”。
点拨:因为是形容妹妹是个爱说爱笑,爱唱爱跳的孩子,所以选用“活泼”,在“活泼”一词上打勾。
◇文文看见一个小同学摔倒了,(赶紧 紧急)跑过去把她扶起来。
预设:“赶紧”多用于形容抓紧时机,毫不拖延等,如“他病得不轻,要赶紧送医院”;“紧急”多用于形容必须立即采取行动、不容许拖延,如“紧急集合、任务紧急”。
点拨:因为是形容文文看到一个小同学摔倒,抓紧时机、毫不拖延地把小同学扶起来,所以选用“赶紧”,在“赶紧”一词上打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交流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能联系具体的语境辨析近义词,能将练习所得与平时的学习经验结合起来,最终实现词语的准确运用。
(二)仿照例句写小动物。
1.自由读“词句段运用”第二题,想一想这两段话分别描写了燕子和独角仙的哪些部位?(板书:写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独角仙的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预设:第一句描写了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第二句描写了独角仙的壳、角。
追问: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分别有什么特点?
预设:(乌黑的)羽毛 (轻快有力的)翅膀 (剪刀似的)尾巴
追问:独角仙的壳和角分别又有什么特点?
预设:壳(多为深色,挺硬的) (犀牛一样的)角
点拨:要把小动物的外形特点描写生动,首先应该明确它的身体是由哪几个部位构成的,然后从颜色、形状等方面明确每一个部位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板书:颜色 形状)
2.出示本单元中描写动物外形特点的精彩语句,小组讨论更多描写小动物外形的写法。
◇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小圆点,特别漂亮。
◇还有一种“土蚂蚱”,身体粗短,方头,色黑如泥土,翅上有黑斑。
预设:第一句在描写瓢虫硬翅时,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硬翅比成了瓷漆。(板书:比喻)
3.仿照例句写一写。
(1)出示几种小动物的图片,学生观察。交流:从图片上,可以看到小动物身体的哪几个部位?这几个部位分别有什么特点?
(2)选择其中的一种小动物,试着仿照例句描写它的外形特点。
(3)写完以后,进行交流,互相评一评。评价提示:是否写了该小动物两个以上的部位,是否抓住了特点进行描写,语句是否通顺。
预设1:小猫。我可以看到小猫的鼻子、胡须、眼睛、耳朵、身体、尾巴等部位。它的鼻子小小的,胡须一共六根,左右各三根。它的眼睛很有神,亮晶晶的,耳朵直立着,仿佛随时在倾听。全身是浅黄色夹着灰白色的花纹,尾巴长长的,像一条鞭子。鼻子上长着短短的乳白色绒毛,浑身上下都是浅黄色夹着灰白色的花纹,嘴边长着长长的胡须,好看极了。
预设2:小狗。我可以看到小狗的舌头、鼻子、脑袋、耳朵、身体、四肢等部位。它的舌头向外吐着,鼻子小小的,黑黑的,脑袋上嵌着黑黑的眼珠子,全身雪白雪白的,四肢看上去非常有力。身子雪白雪白的,小小的脑袋上嵌着乌黑的眼珠子,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小小的鼻子黑黑的,嗅觉非常灵敏,可爱极了。
预设3:松鼠。我可以看到松鼠的前爪、眼睛、耳朵、尾巴等部位。它的前爪拢在一起,好像在给人鞠躬。一双乌黑的大眼睛圆溜溜的,耳朵向外翘着,好像在侧耳倾听。尾巴很大,好像一顶降落伞。长着一双乌黑的圆溜溜的大眼睛,特别有神。它的尾巴又大又蓬松,像降落伞一样可以保护自己在降落时不受伤害。
(3)写完以后,进行交流,互相评一评。评价提示:是否写了该小动物两个以上的部位,是否抓住了特点进行描写,语句是否通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首先通过例句找到小动物的部位,再梳理这些部位的特点,同时通过拓展明白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可以把小动物的外形描写得更加生动,最后再进行仿写、点评。层层深入,由扶到放,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描写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二、日积月累
过渡:同学们,我们学过很多的古诗,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词《忆江南》。(板书:日积月累 《忆江南》)
1.理解、背诵白居易的《忆江南》。
(1)诵读正音
①教师提示学生要读准字音,帮助学生正音。
点拨:“曾”读作“céng”,“谙”读作“ān”。
②同桌之间练读,教师指名朗读。
(2)知人论世
①作者介绍: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代表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②创作背景: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待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一年有余。白居易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江南也在他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十二年后,他六十七岁时,写下该词,词中的就是他观光游览当地风景时所留下的印象。
(3)解读词题
引导学生发现诗与词有明显的不同:诗,每一句的字数相同;而词,每句字数不一定相同。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句子有长有短的文学体裁,又叫“长短句”,原来都是配了曲谱能歌唱的。“忆江南”是词牌名。
(4)疏通词意
①小组合作: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结合创作背景,读懂词意。
②小组推选代表在班级发言,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点拨:
A.一些难懂的词的意思:“旧”,在本词中是从前的意思;“曾”是曾经的意思;“谙”是熟悉的意思;“蓝”是指蓝草,叶子可制青绿染料。
B.这首词的大致意思:江南是个好地方,那里的风光我曾经很熟悉。春天的时候,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花照得比火还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5)古词赏析
①“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预设:比喻。
②“能不忆江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预设: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赞美与怀念之情。
(6)情境诵读
①诵读时注意语调和重音的变化。
②边读边体会诗人对江南的赞美与怀念之情。
(7)情境背诵
同桌、小组间用不同形式练习朗读,熟读成诵,可以用《忆江南》的情境课文背诵版检验学生的背诵情况。
过渡:同学们,刚刚我们学习的《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忆江南》三组词作品中的第一首,写了诗人对江南的回忆。那么其他两首又写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下面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下他的第二首词吧。
2.理解、熟读白居易《忆江南》(其二)。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1)诵读正音
①教师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点拨:“郡”读作“jùn”,“重”读作“chóng”。
②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指名朗读。
(2)了解创作背景
白居易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又先后担任过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因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他后来定居洛阳,犹忆江南旧游,于是创作了《忆江南》三首。
(3)疏通词意
①小组合作: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结合创作背景,读懂词意。
②小组推选代表在班级发言,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点拨:
A.一些难懂的词的意思:“桂子”,就是桂花的意思;“郡亭”,疑指杭州城东楼;“看潮头”,钱塘江入海处,有二山南北对峙如门,水被夹束,势极凶猛,为天下名胜。
B.这首词的大致意思: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游玩天竺山寺寻找中秋的桂花,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那起落的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去游玩?
(4)古词赏析
①词人写的是杭州的哪个季节?
预设:秋天。
②“何日更重游”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预设:表达了词人对杭州的怀念之情。
③教师点拨:这首词描绘杭州之美,通过山寺寻桂和钱塘观潮的画面来验证江南之好,表达了作者对杭州的忆念之情。
设计意图:经典作品需要反复朗读,因此,这一版块的学习离不开读,学生在读中才能领会意思,感受经典之美,进而达到“熟读成诵”。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会了辨析近义词,并能在具体语境中正确选择运用。通过学习,我们还知道了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可以把小动物的外形写得更加生动。除此以外,我们还学习了《忆江南》两首词,大致理解了它们的意思,这节课的收获可真不少!
四、布置作业
课外再去搜集一些白居易写的诗词,读一读,积累下来。
【板书设计】
辨析近义词
词句段运用 颜色
写小动物的外形特点 比喻
语文园地一 形状
日积月累 《忆江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