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故事的主要内容。
2.拓展学生思维,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教学重点
联系生活,读懂想象,学会想象。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体会想象的乐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
儿童的世界充满了奇思妙想,他们想象自己会变成各种各样的事物,有的想变成小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玩耍;有的想变成一朵朵白云,在蓝天妈妈的怀抱中撒娇;有的想变成一棵树,而且还是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看看这棵长满鸟窝的树是什么样的吧!
二、作者简介
顾鹰,儿童文学作家。在《儿童文学》等杂志社发表作品三百多篇。出版《狗先生》等二十多部儿童文学作品。《我的一家是精灵》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亲爱的小尾巴》入选2015“大白鲸”原创幻想儿童文学优秀作品;《阁楼上的熊皮外套》获第二届“叶圣陶文学奖”。
主要作品:《阁楼上的熊皮外套》《粉红色的漂流瓶》《请进山猫的雏菊花铺》等。
字词学习
1.读音
希 痒 鳄 零 肠 醋 馋
2.字的类型
(1)左右结构 (2)独体结构 (3)上下结构
3.多音字
了
4.词语
吃饭 形状 狐狸 担心 丁零
失望 背包 巧克力 香肠 面包
花生 牛奶 继续 饭菜 排骨
水珠 嘴巴 秘密
5.词语释义
担心:放心不下。
造句:一切都顺利,请不要担心。
傍晚:表时间的词。临近晚上的时候。
造句:傍晚时分,先是电闪雷鸣,然后就下起了大雨。
丁零丁零:形容铃声或小的金属物体的撞击声。
造句:铜铃丁零丁零地响,声音真好听!
香喷喷:状态词。形容香气扑鼻。
造句:烤羊肉串香喷喷的,真好吃。
秘密:有所隐蔽,不让人知道的(跟“公开”相对)。
造句:这是一份秘密文件。
初步感知
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点拨:本文主要讲了“我”变成了一棵树后只有母亲认识我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
1.第1—4段:写“我”因为贪玩不想吃饭而希望自己变成一棵树。
2.第5段: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变的树上会长鸟窝。破折号表示意思的转折。
3.第6段:树上有各种形状的鸟窝,说明“我”想象奇特。
4.第7段:列出了鸟窝里居住的成员。
5.第8段:形象地描写出住进鸟窝的方法,体现了“我”奇妙的想象和对“住户”的热情。
6.第9段:丁零,拟声词,形容铃声或小的金属物体的撞击声。
7.第10段:这句话写出了“我”既想让妈妈认出来,又不想让妈妈认出来的矛盾心理。
8.第11段:写妈妈住进了三角形的鸟窝里。
9.第12段:妈妈给动物们分好吃的食物。
10.第13段:继续:(活动)连下去;延长下去;不间断。
11.第14段:写“我”开始想念家中的饭菜。
12.第15—19段:写“我”因想念家中的饭菜而流出了口水。
13.第20段:写“我”对变成一棵树感到后悔的心理。
14.第21—23段:写妈妈知道“我”饿了,她最了解“我”。
二、内容探究
1.“我”是怎么变成一棵树的呢?
点拨:“我”觉得身上痒痒的,低头一看,发现许多小树枝正从“我”身上冒出来,就这样,“我”变成了一棵树。
2.“我”有点儿高兴,又有些失望,“我”高兴的是什么?失望的又是什么?
点拨:高兴的是妈妈不知道“我”变成了一棵树,失望的是妈妈竟然没认出“我”来。
3.默读课文,说说你觉得哪些想象有意思。
点拨:本文是写“我”因贪玩不想吃饭而进行的想象,这些想象不仅奇特、有意思,而且充满童趣。如,“我”不把自己想象成一棵常见的、会开花结果的树,而是把自己想象成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这样就可以和各种小动物一起尽情玩耍了。
4.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点拨:我想变成一只小鸟,我要躲到白云里面,和太阳公公玩捉迷藏,和飞机比谁飞得快,然后再给白云妹妹表演舞蹈。我累了就在树荫底下休息,困了就在月亮姐姐的臂弯里睡觉,冷了就将天上的云彩裹在身上取暖……
课堂小结
1.主旨:这篇课文写的是因贪玩而不想吃饭的“我”变成一棵长满鸟窝的树后,被妈妈拿来与小动物们分享的食物勾得直流口水的故事。文中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孩子的童真童趣和丰富的想象力。
2.课文梗概。
四、布置作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