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2.2城镇化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2.2城镇化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11 20:5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二节 城镇化
人教版(2019)
高中地理必修二
城镇化
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学习目标
1、了解城镇化的概念和衡量指标、城镇化的意义;
2、结合实例或图表材料,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的特点;
3、结合实例,说明我国的城镇化特点和区域差异,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4、分析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树立人地协调观;
5、结合案例,分析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目录
01
城镇化的意义
02
世界城镇化进程
03
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04
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新课导入
1992年
2002年
2012年
Google Earth中南昌城区遥感影像
新课导入
南昌市夜间灯光数据图
新课导入
问题一: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和规模发生了什么变化?
问题二:人均GDP发生了什么变化?
问题三:人口数量发生了什么变化?
问题四:人口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
思考
南昌市在1992至2012年的城市化进程中
一、城镇化的意义
也称城市化,一般是指乡村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概念
20世纪九十年代南昌八一广场
21世纪二十年代南昌八一广场
主要标志
1.城镇人口增加,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上升;
2.城镇数量增加;
3.城镇用地规模扩大。
一、城镇化的意义
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城乡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差异
一、城镇化的意义
一个国家和地区城镇化的水平,体现其工业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城镇化与工业化的相互关系
为什么这三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城镇化水平却很高?
部分国家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2014)
一、城镇化的意义
城镇化与工业化的相互关系
所谓工业化,主要是指工业在一国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以至取代农业,成为经济主体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特征主要是农业劳动力大量转向工业,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
工业化与城镇化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镇化,城镇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和区域经济发展
注意
一、城镇化的意义
城镇化的意义
南昌地铁修建工地
香港住宅密集区
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1)推动区域工业、服务业发展,改善产业结构;
(2)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内需,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城镇建筑密集、人口居住集中,水、电、天然气可集中供应;
(2)有利于提高土地、水等资源供应效率。
一、城镇化的意义
城镇化的意义
南昌污水处理厂
乡村健身器材
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1)有利于对污染物集中处理,提升环境质量;
(2)通过平整土地、修建设施、绿化等措施,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1)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和功能完善,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2)缩小城乡收入、受教育程度差距,趋同价值观。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世界城镇人口的增长及预测图
18世纪中叶以前:
18世纪中叶开始:
19世纪的一百年:
20世纪以来:
2016年城镇人口比重:
城镇人口比例<2%
城镇化加速发展
世界人口增加70%
城镇人口增加340%
城镇化速度、规模、范围 空前发展
城镇人口比例53.4%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思考
1.城镇化水平75%以上的国家主要分布在 洲、 洲、 洲、 洲
2.城镇化水平40%以下的主要分布在 、 。

大洋
北美
南美
非洲中部和南部
南亚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特点
开始时间:工业革命后
进程: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
1.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减慢
2.出现郊区化、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特点
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但增速快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城镇化趋势
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人口和财富进一步向城镇集中,世界城镇化率不断提高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过程示意
读世界城镇化过程示意图,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世界城镇化过程分为哪三个阶段?
各个阶段都有什么特点?
100
60
40
20
80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城市人口比重/%
时 间
初期阶段
加速阶段
后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缓慢
人口快速向城市聚集,城市化推进速度很快,人、企业外迁,出现郊区化现象
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较为缓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0%~30%
70%
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
二、世界城镇化进程
国家类型比较项目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时间 早晚 早(英国最早,从18世纪中叶开始)  晚(20世纪中叶以来)
原因  工业化早  国家独立较晚,工业化晚
目前速度 快慢 趋缓(甚至停滞)  快
原因  城市化已推进到相对成熟阶段  民族经济得到发展,人口增长迅速
城市人口比重 大小 大(70%以上) 小(大多不到40%)
原因  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  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
所处阶段 后期成熟阶段  初期阶段和中期加速阶段
城市化表现及原因 表现 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发展不合理
原因  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郊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进程的差异
案例:英国的城镇化进程
1.概括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英国城镇化在地域上的变化
2.推测英国城镇化对区域产业结构和区域文化的影响
3.分析英国吸引人口再次回到城市的原因
阅读图文资料,思考:
城市数量增多,用地规模扩大,形成城市群。
第二、三产业比例上升,城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乡村扩散。
复兴城市,提升城镇化的功能和内涵;提高城市的土地利用率;避免对绿地、森林、农田过度开发;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
表现 人口由乡村转向城市,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人口、产业由市区迁往郊区及郊区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市中心衰落,城市总人口增加 人口继续迁往郊区以及中小城镇和乡村,大城市人口出现负增长 人口迁回市区
成因 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促使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城市数量和规模逐渐扩大 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 城市人口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中小城镇和乡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环境优美 开发市中心衰落区,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图解
联系 ①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②它们之间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郊区城市化,随后出现逆城市化,最后为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又出现再城市化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城镇化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的特征
活动:我国城镇化和区域差异
我国城镇化的主要特点是起步晚、发展快、规模大、不同地区间发展水平差异大。
中国城镇化进程曲线(1978年——2015年)
城镇人口比例/%
年份
活动:了解我国的城镇化和区域差异
1.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镇化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点?
城镇化水平持续上升,原因是改革开放后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也带动城镇服务业的发展,进而吸引更多人口进入城镇。
特点: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增长快,城镇化随之加快;1996年城镇化水平达到30%,进入城镇化加速阶段。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的原因。
自然原因:东部地区地形较平坦,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自然资源丰富;
社会经济原因:东部地区人口密集,工业化水平高,改革开放初期受国家政策倾斜,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水平较高。
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垃圾污染
噪声污染
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社会问题
人口激增
交通拥堵
住房紧张
就业困难
案例: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材料一、
世纪晚期的伦敦,受到生活垃圾污染和工业生产导致的空气噪声、水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环境问题的困扰。究其原因是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薄弱、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导致人口过度激增。作为英国工商业和海外贸易中心的重要地位等多方面合力作用的结果。为此,王国政府和市政当局通过颁布法令条文强制有污染的工业场址迁移出城,增设政府机构和直观等多种方式对城市环境污染予以整治。
材料二、
伦敦城市群是当今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从 1960 年代开始,英国强力治理伦敦城市群的大气污染和泰晤士河流域污染,经过数十年的治理,伦敦市摘掉了“雾都”的帽子,泰晤士河恢复成为一条洁净的河流。
根据上述材料思考:伦敦有哪些治理和改善环境的措施经验可供我们借鉴?
案例: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有效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
2.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及居民的居住条件;
3.进行大气、河流、噪声等多方面的治理,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4.加强绿化建设,净化空气、增加湿度、降低噪声,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措施经验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包括:遥感(RS)、全球定位导航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
主要用于地理信息
数据的获取
遥感(RS)
全球定位导航系统(GPS)
主要用于地理信息
的空间定位
地理信息系统(GIS)
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更新、分析等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市政建设、公共服务等城市管理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输入某一中心点,可以快捷搜寻该点附近的餐馆、酒店、医院、景点等各类信息。
出行时通过手机软件,输入要查询的公交路线,就可以看到公交车的实时位置、到站时间等信息,方便人们灵活选择出现时间。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应用 主要功能
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 主要向城市居民提供日常工作与生活所需的各种信息
城市规划 进行城市与区域多目标的开发和规划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 显示有关道路的路况、交通流量、沿线环境等空间属性信息
城市抗灾减灾 实时跟踪灾害发生、发展过程,对灾害进行快速分析、评价和模拟,辅助开展灾后的应急和恢复工作
城市环境管理 环境规划与决策,对城市环境进行监测、评价、预测与模拟
活动: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出警中的应用
城市110指挥中心在接到报警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指挥警车到达事故地点。为提高出警效率,城市都配备了巡警车。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可大大提高出警效率(图2.28)
1.110指挥中心要随时掌握每辆巡警车在城市中的位置,可以利用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
2.110指挥中心要确定哪一辆巡警车离事故地点最近,可以利用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所有车辆的信息都由地理信息系统整理分析,寻找离出事地点最近车辆的相关数据。
活动: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出警中的应用
城市110指挥中心在接到报警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指挥警车到达事故地点。为提高出警效率,城市都配备了巡警车。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可大大提高出警效率(图2.28)
3.110指挥中心要判定最近的警车至事故地点的道路是否畅通,还需要利用哪些技术?如果存在严重交通堵塞,110指挥中心又该怎么办?
还要用到摄像和视频传输技术。如果存在严重交通堵塞,需要另外找较近的且有条件较快赶到出事地点的巡警车(需要综合运用上述技术)
活动: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出警中的应用
城市110指挥中心在接到报警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指挥警车到达事故地点。为提高出警效率,城市都配备了巡警车。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可大大提高出警效率(图2.28)
4.假如你是110指挥中心的调度员,请你设计在接到报警到指挥警车前往事故地点的工作程序。
接警→确认出事地点的位置→(在显示各巡警车的地理信息系统中)了解其周围巡警车的位置分析确定最近(或能最快到达)的巡警车→通知该巡警车,同时通知附近路口交警保证道路畅通→启动最佳路径功能,给警车指引道路,确保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事件发生地
活动: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出警中的应用
城市110指挥中心在接到报警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指挥警车到达事故地点。为提高出警效率,城市都配备了巡警车。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可大大提高出警效率(图2.28)
5.由此例推想,地理信息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城市管理的哪些部门中?
城市交通组织和管理、商业组织和管理、城市规划、卫生救护、物流等
总结
城镇化
城镇化的意义
城镇化的概念
城镇化的标志
城镇化的意义
世界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的地区差异
城镇化的时间差异
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环境污染
社会问题
措施经验
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