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赵州桥 教案 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1 赵州桥 教案 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1 22:4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赵州桥》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字,重点认识“智、慧”两个字,会写11个字,重点指导书写“县、设、史”3个字。正确读写“雄伟、坚固、创举、美观、缠绕、智慧”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抄写第3自然段,体会课文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3.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对中国历史遗产的热爱与保护。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对中国历史遗产的热爱与保护。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欣赏(课件展示:各类桥的图片)
在生活中,千姿百态的桥为我们构成了一道独特的优美风景。乡下村头,潺潺流水的小石桥;街头闹市,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天桥。车水马龙、耸立空中的立交桥,构成人间独特的风景线。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雄伟的长江南京大桥,横卧在滚滚江涛之上的郑州黄河公路大桥……见证了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聪明才干。
1400多年前,隋朝的李春设计参与修建了举世闻名的石孔桥。谁知道它的名字叫什么?
板书:(赵州桥)
课文是怎样描述这座桥的呢?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欣赏、学习课文内容,领略赵州桥的飒爽英姿。
二、初步感知
1.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建于隋开皇大业年间(581—618),是由李春设计并参与建造的。它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石拱桥,对世界的桥梁建筑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2.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3.用笔画出文中带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
三、字词学习
1.展示生字,指名拼读,认读。
赵县 石拱桥 安济桥 石匠
设计 横跨 历史 前爪 智慧
2.指名学生教读,同桌间互读,相互检查。
3.教师引导学习识记生字,辨析字形、字意。
(1)多音字
爪 横
(2)书写
赵 省 县 匠 设 计 史 创 举 且 智 慧 历
(3)生字归类
左右结构:设 部 横 跨 栏
上下结构:县 参 举 坚 案 贵
半包围结构:历
独体字结构:击、爪
(4)识字方法
加一加:木+黄=横
木+兰=栏
字理识字:
匠:会意字,现泛指手工匠人。
易错字:设 县
(5)识字游戏
猩猩过桥:
全部 设计 县城 参加 横线
(6)词语解释
横跨:两脚分跨在物体两边,站定支撑着。
雕刻:在金属、玉石、骨头或其他材料上刻出形象。
四、整体感知
播放《赵州桥》情境课文,让学生说一说赵州桥的特点:
点拨:
气势雄伟 建造坚固 图案精美
五、课堂演练
1.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这座hénɡ kuà( )在洨河上的jiān ɡù( )的赵州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shè jì( )和参加建造的。它的lán bǎn( )上雕刻着精美的tú àn( )。赵州桥是我国bǎo ɡuì( )的历史文化遗产。
2.读读写写。
雄伟壮丽 坚固美观 气势磅礴 美轮美奂
雕梁画栋 富丽堂皇 巧夺天工 别具匠心
长虹卧波 金碧辉煌 亭台楼阁 固若金汤
3.连线。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初步了解了赵州桥,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和作者一起荡舟洨河,去领略赵州桥独特的美。
二、内容研读
1.快速读课文,看看赵州桥这座举世闻名的桥梁到底有哪些独特之处?
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
这一段介绍了赵州桥的哪些信息?
点拨:
“赵县的洨河上”——地理位置
“隋朝” ——建桥年代
“世界闻名” ——地位
“李春” ——设计者
“一千四百多年”——历史悠久
2.自读课文第2自然段,说说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
点拨:
赵州桥非常雄伟。
“雄伟”一般用来形容雄壮伟大的事物。
3.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点拨:
运用“五十多米”“九米”“三十七米”等具体数字介绍了赵州桥的长度和宽度,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体现了赵州桥的雄伟壮观。
4.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赵州桥在设计上的特点有哪些?
点拨:
赵州桥全部用石头砌成,桥下没有桥墩,只有一个大桥洞和四个小桥洞。
5.“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里,“创举”是什么意思?“这种设计”指什么样的设计?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
点拨:
(1)创举:从来没有过的举动或事业。
(2)这种设计指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3)作用: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6.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点拨:
“既……又……”这组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从两个方面说明了这种设计的好处:一是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二是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这种设计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7.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点拨:
这种句子叫做过渡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8. 细读第3自然段,说说“美观”表现在哪里 课文中写了哪几种“精美的图案”?
点拨:
(1)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
(2)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
(3)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9. 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点拨:
一句话总结全文,点明赵州桥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
10. 学完了赵州桥这节课,你有什么感受?
点拨
通过学习雄伟的赵州桥,我体会到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杰出的才干。
三、课堂小结
1. 结构梳理
2.主题概括
通过描写赵州桥 , , 的三个特点,表现了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表达了作者对 之情,以及对中国石拱桥的赞美和歌颂。
四、布置作业
1. 本文第二段围绕“雄伟”这个特点介绍了赵州桥,令人如临其境。请你参照这种方法,写一写家乡的某一处建筑的特点。
2.发挥想象力,画一幅你心目中的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