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写作——
学习仿写
【教学目标】
1.能研读优秀作品,从中提取值得模仿、借鉴的内容,
确定仿写点。
2.能把握作品的精髓进行仿写,不仅形似,更求神似,
在模仿中有所创造。
3.养成读写结合的好习惯,通过模仿、借鉴优秀作品,
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第一课时
一、技法点拨
就是模仿 ,是从一篇文章的 、 、
、 、 等方面,有目的进行 的
一种写作方法。
(一)仿写——
范例作文
立意
选材
结构
语言
写作手法
模仿
要根据内容和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确定具体的仿写点,
还要注意变通和创新,加入自己的理解,融入个人的情感。
(二)技法点拨
1.选范文。
2.模仿范文的篇章结构。
3.模仿范文的写作手法。
如《安塞腰鼓》多处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渲染
安塞腰鼓的“野性”;茅盾的《白杨礼赞》赋予白杨独特的
象征意义;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采用先抑后扬的写法,
先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再赞叹他的非凡之处,
前后形成一种张力,让人读后对托尔斯泰印象更为深刻。
4.去“痕迹”。
“看社戏前—看社戏时—看社戏后”
二、赏析句段,探究写法
(一)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
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
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
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儿点火,料想便是废台,但或者
也许是渔火。
作者在描写这段自然环境时,充分调动了自已的感官。
从嗅觉入手,描绘了豆麦、水草的清香;从视觉入手,描绘
了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朦胧的月色和闪亮的渔火;从听觉入
手,描绘了宛转悠扬的笛声。这样写,使得文章有声、有色、
有味、更有情。
(二)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
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
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
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
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
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骤雨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段话运用了比喻的
修辞手法,将喻体放在本体前面,突出喻体,渲染了安塞
腰鼓的“野性”。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运用排比,
有力地表现了生命沸腾、力量喷涌,不可遏止的情景。
(三)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
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似乎”是一种想象,“知道”是合乎情理的推断,形象
地表现出“我”想要看社戏的急切心情。
以动写静,把山写活了,衬托出船行速度之快,“但我
却还以为船慢”从侧面写出“我”想看社戏的急迫心情。
(四)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
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三、写作实践
——片段练习
1.借鉴《社戏》中自然环境描写的方法,描写一处景物,
使环境描写更具层次性、丰富性。200字左右。
(一)根据要求,选择完成一个片段练习。
2.《安塞腰鼓》中运用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描
写黄土高原上人们打腰鼓时的场景,形成排山倒海的气势。
试选择文中的一个片段,模仿其中的修辞手法。描写一个场
景。200字左右。
3.品读《社戏》相关段落,归纳心理描写的方法,如综
合运用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等,作为自己仿写的指导,加以
模仿,写一个心理描写的片段。200字左右。
四、点评学生写作片段
第二课时
一、例文评析
外婆家住后庄西头,村子口有个公用的打谷场,一到农忙
收获稻麦时节,打谷场上热火朝天,家家户户收起的庄稼,都
放在那里。平常这里也不停歇,是村里公共的娱乐场所。即便
暑日里,西边的日头刚刚斜落,热气还未消散,屋内闷人得很,
庄户人家不愿待在屋里,三三两两地端着饭碗走到打谷场上。
即使有条件吹风扇的人家也不例外,不单因为这里自然风凉爽,
在这里吃饭时吹吹牛,心里也凉爽,仿佛饭也会吃得格外香。
看 戏
“粽子糯米包,五月端阳到。扬州城十二门,四水关六吊桥,
瘦西湖内龙船摇……”我在外婆的村庄生活了十四年,虽只看
过一场草台子戏,至今却记忆犹新。
麦场还有一个独特的用处,按庄上的风俗,无论红白喜
事,都要搭台唱戏。这大块空地自然也被充分利用,有了用
武之地,再加上庄里大都是本家,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
共的了,看戏时,台上台下分外地融和。
草台搭在前庄村口,看戏得走到东头过桥到前庄。外婆
家晚饭吃得迟,等我出来时,我的玩伴们都早已过去了。外
公从厢房里扛了条长凳,慢悠悠地朝着场上走去。我搬起自
己的小板凳,急匆匆往桥头跑,留下屁股后慢慢走着的外婆
的叫喊声。
日头完全落下去了,月光照得小路格外皎洁,黑黢黢的
草垛里虫子着急地叫着,仿佛在催促人们赶快去场上进行他
们的盛会。不知谁的一声兴奋的叫喊,突然惊起了树梢上的
鸟,呼啦一声向野外飞去。零零星星的乡村灯火,更显出打
谷场的热闹,我愈加兴奋激动,加快了自己的步伐。
到了打谷场,戏已经鸣锣开场了。村民的喝彩声一浪高
过一浪,一度高过了唱曲声。我望着黑压压的人群,举着板
凳,在人群中见缝插针,小心地寻找着玩伴们。“锅前灶后
细寻找,仍然不见我狸猫。心儿急,放声高,左邻右舍细听
好,谁人见到我家猫……乔奶奶四面八方将猫找!”此时我
的心情就好像那戏里的乔奶奶,她找的是猫,而我找的是人。
创新:把戏里戏外串起来写。
“刘二,这儿!这儿,刘二!”见到何三在叫我,我的心
倏地轻松了下来,身体也嗖地钻到了他身边。如果见到何三,
也就离“大部队”不远了。他一边走,一边告诉我这出戏是
《乔奶奶骂猫》。我、何三、冯四和朱裳躲到了戏台下,悄
悄地躬身进了后场,猫腰躲在一处草垛后面。这边的戏棚子
里进进出出的都是人,有的拿衣服,有的拿斗篷、坎肩、箭
衣……甚至有的手里拿了三件,腰上缠的、肩上挂的、头上
戴的……旁边摆着一堆的刀叉斧钺棍棒,看得我们男孩的心
里直痒痒。何三趁人没在意,偷偷拿了一把三尖两刃刀耍了
一通,好不威风。他过足了瘾,我们又跑回了前场,听到旁
边的大人在讲上回的戏:“这个老太婆狠呢,对亲生骨肉也
没它亲!”
“一年不还骂三年,三年不还骂九年,三九二十七,
九九八十一,一天到晚骂不歇,看你着急不着急!”
听乔奶奶这一骂,观众都惊住了,我们几个更是心里
毛毛的,想着偷玩刀的何三会不会被指桑骂槐,吓得
赶紧跑出了麦场。
把戏里戏外串起来写,富有童心童趣。
许多年过去了,我还心念着乔奶奶是否找到了她
心爱的狸猫。
(作者刘文祥)
模仿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从形似到神似,渐入化境,
这才是我们应该的追求。《看戏》这篇短文,模仿《社戏》
可谓惟妙惟肖。题目是《看戏》,却并不实写看的是怎样
一部戏,而是借看戏前后故事的叙述,表现难忘的童心童
趣,这样的构思与《社戏》很相似。看戏前急切心情的渲
染,去看戏路上的景物描写,除了模仿,还有创造。
【评析】
二、写作实践
记忆中的人和事,就像颗颗晶莹的珍珠,这些珍珠散落
在我们过往的生活中,希望你能将它们从记忆中“捡拾”出
来。请选择本单元或曾经学过的文章,结合生活中令你难忘
的人或事,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提示:
1.重读要仿写的课文,借鉴其具体写法。如选择某一形
象凝聚情思,推动情节,贯串全文;注意表现自己对所写人
物态度、情感的变化等。
2.注意观察,调动记忆,选取印象深刻、确有感想的事
件,呈现精彩的细节。
3.安排好文章的线索与结构,并注意综合运用多种表达
方式,让文章更有表现力。
三、作文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