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我们奇妙的世界 示范教案(2课时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 示范教案(2课时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2 07:35:46

文档简介

《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方案
教材解析
本文通过描绘天地中的各种事物,展现了世界之奇、之美,表达了作者对这奇妙世界的喜爱。文中所写事物都是生活中极普通的,但在作者眼里却有如此美的发现,也启发读者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课文篇幅较长,但结构清晰,围绕“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个关键句,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写出了世界的奇妙。第一自然段开门见山,告诉我们作者对于这个世界的感受,这个世界是奇妙的,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第2~16自然段分别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展开具体的描写。写天空主要是通过对太阳、云彩、雨水、群星等事物的描写来实现的;写大地则主要聚焦于植物的生长、冬天的冰雪等几个事物,通过对这些事物的描写来展现大地的生命力。第17、18自然段回应开头,再次强调世界上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只要我们仔细地去寻找。
课文关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的描写,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相似之处有两个:第一个是两个部分都有一个总起句“你看天空的珍藏——”和“再看大地的珍藏——”,一个“再”字串联起两部分的内容;第二个是两部分都是按照时间推移的顺序来写的。不同之处在于第2~8自然段是按照一天的时间推移来写的,“清晨—落日一黑夜”;第9~16自然段则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的。
生动的语言是本文的最大特色。课文每一段都很简短,大多数段落只有一句话,却充满诗意和画面感。比如,大雨过后,地上形成众多小水洼,这一个个小水洼,却成了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再如,秋风阵阵,树枝摇动,树叶飘落,漫天的叶子飞舞,多美的图画。文中的色彩极多,让人目不暇接,写清晨的天空用了粉红色和蔚蓝色,写夕阳下的天空用了金色、红色和紫色,写水果用了鲜红色、深紫色和浅黄色。课文对事物的描写动态居多:太阳升起落下,云彩飞行,雨点降落到大地,蝴蝶翩翩起舞,树枝颤动,树叶飘落……很多事物借助联想变得美起来:由水洼想到镜子,由闪烁的群星想到千万支发光的小蜡烛,由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想到一颗颗珍珠……天地间的平凡景物,就这样通过作者的笔,每一片云彩,每一颗星星、每一粒种子、每一滴水珠都拥有了神奇,拥有了生命。
教学目标
1.认识“呈、雕”等7个生字,会写“呈、幻”等11个字,会写“奇妙、飞行”等16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说出课文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天空和大地的。
3.能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含义。
4.能依照例句,写自己发现的普通而美的事物。
教学重点
1.能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含义。
2.能依照例句,写自己发现的普通而美的事物。
教学难点
1.能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含义。
2.能依照例句,写自己发现的普通而美的事物。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本单元的导语是“天地间隐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等待我们去寻找”。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果我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就可以像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作者一样对常见的事物有如此美的发现了。我们一起看一下吧。(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单元主题及熟知的名言,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对普通事物产生兴趣,进而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播放视频
三、字词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1)带拼音的字多读几遍。
(2)读准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4)标出自然段。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认读生字,先自己读几遍,再指名接龙读。
chéng diāo huàn huī máng jiàn xíng
呈 雕 幻 辉 芒 剑 型
(2)出示生字。
chéng huàn yòu rùn máng bīng
呈 幻 诱 润 芒 冰
jiàn pǔ tōng mó xíng
剑 普 通 模 型
自由读,开火车读,读完后生互评。
先口头组词,师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呈现 辞呈 幻想 变幻 诱人 引诱
圆润 滋润 芒果 光芒 冰冷 冰凉
刀剑 宝剑 普通 普遍 模型 模仿
型号 血型
3.生字书写。
(1)易错点拨:
出示生字:呈:上下结构,上面的“口”不要写太大,下面“王”三横长短不一,中间最短。
出示生字:幻: 左边不要写成“纟”,右边不要写成“力”。
出示生字:诱: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注意右下部分“乃”的写法,第八笔是横折折钩,最后一笔撇伸到“讠”下方。
出示生字:润: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注意右边“门”里面是“王”。
出示生字:芒:上下结构,上小下大,下面是“亡”,不要忘记写点。
出示生字:冰: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部为两点水,右部“水”注意竖钩后为横撇。
出示生字:剑:左宽右窄。左半部分第二笔是点,最后一笔为提。
出示生字:普:注意上下等大,下面的“日”写扁。
出示生字:通:先写“甬”,再写“辶”。
出示生字:模: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出示生字:型:上部“刑”稍短一些,下面为“土”,各部分之间写紧凑。注意与“形”区分。
(2)师范写,生练写。
(3)指名说书写要点。
(4)师巡堂,注意提醒正确书写坐姿。
【设计意图】重点强调易混淆生字及部分易错字的易错笔画。随堂书写,边写老师边巡堂指导,当堂个别纠正,争取当堂练会。
【设计意图】当堂学习和练习,对易错字当堂强调,让学生记忆更加深刻,争取做到当堂记牢。
四、初读感知
过渡:学完字词,马上要开始课文学习了,请大家朗读课文,看看作者眼中的世界是多么奇妙,多么美。
出示朗读要求:
1.先自读,练熟后指名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听发音是否准确。
2.组织学生互评,注意多从正面评价。
3.思考:《我们奇妙的世界》“奇妙”在何处?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出了世界的奇妙?
师明确: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课文主要从天空和大地两方面进行了介绍。
【设计意图】通过初步朗读,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初步体会作者对世界的喜爱之情,同时让学生对进一步细致学习产生兴趣。
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描绘天地中的各种事物,展现了世界之奇、之美,表达了作者对这奇妙世界的喜爱。只要我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就算在普通的生活中也能发现美。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讲解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保持清晰的思路,同时保持对本文继续学习的兴趣。
六、作业布置
1.生字要求读写熟练。
2.想一想作者具体写了天空和大地中的哪些事物,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2《我们奇妙的世界》教学方案
教材解析
本文通过描绘天地中的各种事物,展现了世界之奇、之美,表达了作者对这奇妙世界的喜爱。文中所写事物都是生活中极普通的,但在作者眼里却有如此美的发现,也启发读者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课文篇幅较长,但结构清晰,围绕“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个关键句,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写出了世界的奇妙。第一自然段开门见山,告诉我们作者对于这个世界的感受,这个世界是奇妙的,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第2~16自然段分别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展开具体的描写。写天空主要是通过对太阳、云彩、雨水、群星等事物的描写来实现的;写大地则主要聚焦于植物的生长、冬天的冰雪等几个事物,通过对这些事物的描写来展现大地的生命力。第17、18自然段回应开头,再次强调世界上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只要我们仔细地去寻找。
课文关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的描写,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相似之处有两个:第一个是两个部分都有一个总起句“你看天空的珍藏——”和“再看大地的珍藏——”,一个“再”字串联起两部分的内容;第二个是两部分都是按照时间推移的顺序来写的。不同之处在于第2~8自然段是按照一天的时间推移来写的,“清晨—落日一黑夜”;第9~16自然段则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的。
生动的语言是本文的最大特色。课文每一段都很简短,大多数段落只有一句话,却充满诗意和画面感。比如,大雨过后,地上形成众多小水洼,这一个个小水洼,却成了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再如,秋风阵阵,树枝摇动,树叶飘落,漫天的叶子飞舞,多美的图画。文中的色彩极多,让人目不暇接,写清晨的天空用了粉红色和蔚蓝色,写夕阳下的天空用了金色、红色和紫色,写水果用了鲜红色、深紫色和浅黄色。课文对事物的描写动态居多:太阳升起落下,云彩飞行,雨点降落到大地,蝴蝶翩翩起舞,树枝颤动,树叶飘落……很多事物借助联想变得美起来:由水洼想到镜子,由闪烁的群星想到千万支发光的小蜡烛,由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想到一颗颗珍珠……天地间的平凡景物,就这样通过作者的笔,每一片云彩,每一颗星星、每一粒种子、每一滴水珠都拥有了神奇,拥有了生命。
教学目标
1.认识“呈、雕”等7个生字,会写“呈、幻”等11个字,会写“奇妙、飞行”等16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说出课文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天空和大地的。
3.能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含义。
4.能依照例句,写自己发现的普通而美的事物。
教学重点
能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
1.能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含义。
2.能依照例句,写自己发现的普通而美的事物。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问题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的作业中有一个问题,想一想作者具体写了天空和大地中的哪些事物?谁找到了,请举手。(指名答)
师明确:作者写了太阳、云彩、雨点、落日、星星等天空中的事物和大地上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下面我们来详细看一下它们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导入,让学生的思维更快地集中到未解决的问题上,以便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模式。
讲授新课
(一)再读全文。
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什么结构?读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指名答。
师明确:全文按总——分——总的结构写。
开头: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
中间:天空、大地。
结尾:世界上存在的奇妙事物是无穷的。
出示开头和结尾:
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是的,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去寻找。
这两句是什么关系?举手答,师明确:开头和结尾都是讲世界的奇妙,这就是首尾呼应。
(二)学习第2~8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第2~8自然段,思考:
(1)第2~8自然段是围绕哪个自然段来写的?
(2)天空展示的哪些珍藏让你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画出相关的语句。
(3)作者从哪几方面写的这些珍藏?
1.第2~8自然段是围绕哪个自然段来写的?举手答。
师明确:出示第2自然段:你看天空的珍藏——
第2~8自然段是围绕第2自然段来写的,这句话是这一部分的总起句。这里的破折号表示声音延长。
2.天空展示的哪些景象让你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交流后指名答。
出示第3自然段:
清晨,太阳升起,带来新的一天。开始,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这里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太阳比作大火球,写出了日出颜色的奇妙。
出示第4自然段:
有时,云彩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告诉我们许多奇妙故事……
这里写了云彩形状的奇妙,这里使用了省略号,表示各种形状的云彩很多,让人产生的无数想象还有很多。你能想象出云彩还有哪些形状?例如云彩有的像奔跑的骏马,有的像小羊在低头吃草,还有的像威武的雄狮……
出示第5~6自然段:
当云彩变得又黑又重时,雨点就会噼噼啪啪地降落到大地上。
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
这两段写了雨点奇妙、水洼奇妙,把水洼比喻成镜子,运用比喻的修辞,使水洼的样子更加具体形象,好像就在我们眼前一样。
出示第7~8自然段:
一天结束了,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好像有谁在天空涂上了金色、红色和紫色。
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这里写了落日奇妙、星星奇妙,第二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突出星星的特点。
小结:天空的日出、云彩、雨点、水洼、落日、星星,让我们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讲解中随文指导朗读,读出热爱之情。
(三)学习第9~16自然段,以前文为例,可放手让学生自学完成。
自由读课文第9~16自然段,思考:
(1)第9~16自然段是围绕哪个自然段来写的?
(2)大地展示的哪些珍藏让你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用波浪线画出相关的语句。
1.第9~16自然段是围绕哪个自然段来写的?指名答。
师明确:出示第9自然段:再看大地的珍藏——
这一部分和前边的课文相似,也有一个总起句,后边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2.大地展示的哪些景象让你感受到了世界的奇妙?讨论后举手答。
师明确:出示第10自然段:
我们能看到植物生长的奇迹——极小的一粒种子种到地里,生根,发芽,不久就开花了,花很漂亮。
这段话写了植物生长的奇妙,我们看到这里也有一个破折号,这个破折号与原来表示声音延长的作用不一样,在这里表示解释说明,具体介绍了植物的生长。
出示第11自然段:
我们能看到各种颜色诱人的水果,圆润的鲜红色的樱桃,深紫色的李子,浅黄色的梨。
写了水果奇妙。
出示第12自然段:
夏日,在大树下乘凉,我们会感叹,大树带来这么多绿荫。
写了夏日绿荫奇妙。
出示第13~15自然段:
秋天带着金黄色的光辉神奇地来到了,那时,道路上好像洒满了光芒。蝴蝶张开漂亮的翅膀在空中翩翩起舞。
鸟儿为了建造它们的房子,衔着泥土振翅飞翔。
我们领略秋风的劲吹——树枝颤动,树叶飘落 。
秋天的光芒、动物、风和落叶奇妙。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起舞来。
出示第16自然段:
冬天,我们看到了房檐下垂下的冰柱,它们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
冬日冰雪奇妙,这里也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冰柱比作刀剑;把小水滴比作珍珠。
小结:大地上有春天的植物生长,夏日的树荫,秋天的光芒、动物、风和落叶,冬天的冰雪等等事物,让我们感到奇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随文指导朗读,读出热爱之情。
(四)学习第17~18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17~18自然段,思考:最后两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寻找”指的是什么?指名答。
只要我们仔细地观察,寻找,就能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各种形状的卵石,三桅小船的模型,颜色各异的羽毛。
是的,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去寻找。
师明确:“寻找”在这里指留心观察、感悟奇妙。
2.小结:最后两段与第1自然段是首尾呼应关系。文末总结,与文首照应,更加强烈的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指导朗读:读出热爱之情。
(五)总结延伸
1.交流:结合生活,说说你对“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理解。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在变化当中的,都是美的,但这种美需要我们去寻找。比如家中的植物,它的发芽、长叶、开花,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它的美丽。
2.写作方法:作者写天空和大地都是以时间为线索写的,把我们能看到的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特点。
【设计意图】先理清文章的结构,再详细讲解天空和大地中常见事物的奇妙之处,天空部分详解,大地部分与前文类似,后面的内容更多的让学生自主学习,以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拓展阅读
1.课件出示:
奇妙的植物世界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奇妙的植物。
有的植物会吃虫子。夏天,在沼泽地带常常可以看到一种淡红色的小草,这就是会捕捉飞虫的毛毡苔。毛毡苔的叶子上有2000多根小绒毛,这些小绒毛能分泌出一种黏性很强的液体,这种黏液还有一种很甜的香气,小虫子闻到这种气味,就急急忙忙地飞过来了。虫子一旦落到毛毡苔的叶子上,就会被牢牢地粘住。经过1~2小时,小虫子就被叶子消化掉了。
有的植物还会听音乐呢。一位印度的科学家喜欢在花园里拉拉小提琴,放放交响乐。日子久了,竟然发现花园中的植物长得格外茂盛。于是,他开始对水稻进行试验。他每天在一块稻田播放25分钟交响乐。一个月后,发现这块田里的水稻比没听过音乐的水稻要长得更加茂盛,平均株高超过30厘米。
此外,植物中还有能预报地震的山芋藤,能净化水的水葫芦,会“咬人”的漆树……
2.互相交流,说说文中介绍的植物奇妙之处有哪些?
毛毡苔  会捕捉飞虫 
山芋藤  能预报地震 
水葫芦  净化水 
漆树  会咬人
四、课堂练习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有时,云彩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告诉我们许多(奇妙)的故事……
2.冬天,我们看到了房檐上垂下的水柱,它们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
(二)仿写一段描写奇妙世界的比喻句。
雨点儿像从天空中往下洒钢珠一样,又像筛豆子似的一直掉,打破了如镜的湖面,吓跑了原本想跳上水面看看雨景的小鱼儿。
五、课堂小结
天空的日出、云彩、雨点、落日、星星,还有春天的植物生长、夏日的树荫、秋天的落叶、冬天的冰雪这些事物,都是平时我们常见的、很普通的事物。可是作者却用一双善于寻找的眼睛发现了它们的奇妙之处。看来,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讲解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再次熟悉课堂知识,增强回忆,巩固知识点,以便于更好地完成课下作业。
六、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小练笔:读一读课后的句子,感受这些普通而又美的事物。你也来写一写吧。
七、板书设计
我们奇妙的世界
太阳、云彩
天空 雨点、水洼
余晖、群星 热爱
奇妙 寻找
植物生长、水果 发现
大地 夏日绿荫
秋天光芒、动物、风和落叶
冬天冰雪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