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方案
习作指导
【教学目标】
1.发现身边有特点的人,会用合适的词语表现人物的特点。
2.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
3.能给习作取一个表现人物特点的题目。
【教学重点】
1.发现身边有特点的人,会用合适的词语表现人物的特点。
2.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
【教学准备】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习作构思单。
【教学过程】
一、习作导入
1.谈话导入:同学们,这一单元以“多彩童年”为主题,通过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向我们呈现了多姿多彩的儿童生活,展现了童年生活的纯真和美好。(出示图片)
(出示图片)美好的童年生活中,一定有你难忘的事和印象深刻的人。本单元习作,我们就来写写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2.板书课题——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谈话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习作的学习中。
二、习作要求
1.引导:同学们,读一读题目,你了解到本次的写作内容是什么了吗?
预设1:这次习作的内容是写身边的一个人。
预设2:还要写出这个人的特点。
2.追问:什么是“特点”呢?
预设1:特点就是指一个人身上只有他有而别人没有的东西。
预设2:特点就是和别的人或和别的东西不一样的地方,很特别。
小结:是呀,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特点就是指一个人或者一种事物独特的地方。
3.过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比如有的人非常幽默,有的人很爱读书,有的人擅长跳舞……你能想到哪些表现人物特点的词语呢?先来看看课本上大气球中出现的几个词语。请你读一读词语,说一说它们分别表现人物哪方面的特点。(出示插图)
预设1:有的是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如“乐天派”“幽默王子”。
预设2:有的是表现人物的品质特点,如“热心肠”“智多星”“小问号”。
预设3:有的则是表现人物的兴趣爱好,如“小书虫”“运动健将”“故事大王”“昆虫迷”。
小结:我们在写身边人的特点时,就可以从人物的性格、品质、兴趣爱好等方面去选材。
4.现在请你读一读这些词语。读着这些词语,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谁的身影?为什么会想到这个人呢?
预设1:看到“热心肠”我想到了班长。他经常无私地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补习功课。
预设2:看到“昆虫迷”我想到了我的邻居,他特别喜欢昆虫,在家养了很多昆虫。
小结:是呀,我们身边熟悉的人都有着不同的特点,我们可以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写作。(板书:抓特点)
5.追问:你还想到了哪些这样的词语?这些词语可以用来形容哪些人?
预设1:在我们本单元的课文中,就有这样的词语,如《童年的水墨画》中的“水葫芦”就是指在水中游泳嬉戏将头露在水面像水葫芦一样的孩子。
预设2:在生活中,像这样的词语也有许多,如“飞毛腿”可以形容跑得特别快的人;“小蜗牛”可以形容行动迟缓,做事慢吞吞的人;“神算子”可以用来形容预言过的事情发生了,说话很准的人。
预设3:还有“小福尔摩斯、记忆达人、美食家、百灵鸟、开心果、急性子、小雷锋、小诸葛”等,这些词语都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6.读一读教材中的两个泡泡,想一想:这两个泡泡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看见“热心肠”,我想起了同桌,我给你们讲一件事情……
“昆虫迷”?这不是在说我表哥吗?他在家里养了各种各样的昆虫……
预设1:第一个泡泡告诉我们可以写一件具体的事例,通过这个事例表现出人物的特点。
预设2:第二个泡泡并没有通过直接写一件事情来表现表哥是一个“昆虫迷”,却写了他在家里养了各种各样的昆虫。像这样列举人物一系列的日常表现,也可以表现人物的特点。
7.继续出示教材内容,引导:请你读一读,勾画出本次习作要强调的地方。
写完后取个题目,用上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如“我们班的昆虫谜”“家有虎妈”“戏迷爷爷”。
如果有可能,还可以给你写的那个人看看,听听他的评价。
点拨:这段话是习作后的要求与建议。提示我们写完后,用上表现人物特点的词语给习作取个合适的题目,并提供了具体的范例。建议我们将写好的习作“给你写的那个人看”,并听取他的评价,看是否准确地把握了人物特点,从而让我们体会交流分享的快乐。
8.通过分析教材,引导学生提炼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
(1)选择身边一位有特点的人,围绕特点写。
(2)通过写一件事,或者一系列日常表现,把人物的特点写清楚。
(3)给题目取一个表现人物特点的题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解读教材,初步明确写作对象及习作要求,为下面习作指导作铺垫。
三、习作指导
合作探究
过渡: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从人物的品质、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寻找人物的特点,那么怎么才能把这个人的特点写清楚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板书:写清楚)
1.探究任务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习作构思单
人物一: 人物二: 人物三:
特点
具体事例或日常表现 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了解程度 ☆☆☆☆☆ ☆☆☆☆☆ ☆☆☆☆☆
从你身边的人中寻找三个最有特点的人,列举反映他们特点的具体事例或日常表现,完成表格,同时讨论:
(1)怎样才能通过具体事例把人物特点写清楚?
(2)如何通过日常表现来体现人物的特点?
2.探究活动
怎样才能通过具体事例把人物特点写清楚?
(1)让我们来看看这个片段。
(出示)“哒哒哒!”爷爷又和弟弟玩上了。爷爷手上拿着一把可以发出声音的玩具冲锋枪,瞄准时眼睛就眯起来,每打一枪就“呀”地叫一声,然后假装被击中趴倒在地板上,弟弟被逗得“呵呵”笑起来。这时,只见爷爷猛地从地板上爬起来,抬起手,端起玩具枪,却不小心碰倒了桌上的花瓶,还没扣动扳机,只听见“呯”的一声。奶奶从厨房跑出来,大声喊道:“老头子,我的花瓶……”爷爷心中一慌,片刻之后,小声地回了一句:“哎呀,花瓶怎么自己掉下来了,我去拿扫帚哈。”于是,他扔下手中的玩具枪,逃出客厅,一头钻进了储物间……“老顽童,扫帚在我这儿,别想溜!”奶奶边说边追了过去。
引导:范文中的爷爷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预设:开朗、好动、机智、灵活……
追问:作者通过哪些内容来体现爷爷的特点?
预设1:爷爷的动作幅度很大,变化很快,一会儿趴在地板上,一会儿逃出客厅,钻进储物间,十分灵活矫健。
预设2:爷爷的语言也很有特点,有时像个顽童咿咿呀呀的,逗得弟弟哈哈笑,可是在奶奶面前,犯了错的他像个胆小鬼。
点拨:作者通过写爷爷和弟弟玩打仗游戏这件事,用准确、生动的词语描述了爷爷的语言和动作,突出了爷爷的性格特点。
(2)过渡:再来看一则事例吧。
(出示)记得有一次,已经放学了,同学们都收拾好书包,陆陆续续回家了。可我的同桌还待在座位上看书。只见他一手扶着书,一手撑着下巴,眉头紧锁,嘴巴抿着,似乎正在为书中的情节困扰。他的眼睛一眨不眨的,好像生怕错过了什么,那严肃认真的神情真让我佩服。我本来不忍心打断他,可等我做完值日发现他还没走,我就有点耐不住了。于是,我轻声对他说:“回家吃饭吧,时间很晚了。”可他却没有一点反应。无奈之下,我只得拍拍他的肩膀大声说:“老师来啦!”这下,他终于回了神,转过头一脸茫然地看着我。
引导:作者写了哪件具体事例?是怎样写出同桌的特点的?
预设:作者写了“看书”这件事,在读到“一手扶着书,一手撑着下巴”“眉头紧锁、嘴巴抿着、眼睛一眨不眨”这样的动作、神态时,就能感受到同桌看书很认真的特点。
(3)小结:在介绍人物特点时,我们可以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可以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从性格、品质、心理、语言、动作等方面来突出人物特点。(板书:通过具体事例写特点)
如何通过日常表现来体现人物的特点?
(1)我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就已经看到过这样的写法。
(出示)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
点拨:看,这个句子同学们很熟悉,选自课文《剃头大师》。作者列举了小沙日常生活中的几个表现,都是围绕他天生胆小的特点来写的。
(2)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下面这个片段。
(出示)下课了,大家都像小鸟一样飞出教室,奔到操场上去玩了。他却一个人坐在教室里,津津有味地接着看书。我走进教室门口叫他,他头也没抬一下,我又走到他身边用手指关节轻轻地敲了敲他的桌子,他还没有反应!片刻之后,他忽然笑出了声,不是笑我,而是笑书中的人和事。
放学了,他习惯边走边看书。有一次,由于太着迷,不小心踩到了一颗路边的小石子,身子一偏,着实摔了一跤。他却很快地爬了起来,捡起了落在地上的书,都没有搭理身上的尘土,继续边走边看。
真是个“书虫”啊!
引导:同样是写人物的特点,这个片段与前两个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预设:这篇范文是通过写人物的日常表现来写出人物爱看书的特点的。
(3)小结:我们可以写一些日常表现,通过抓几个有代表性的行为,从侧面写出人物特点。(板书:通过日常表现写特点)
3.交流分享
(1)学生填表,独立分析、比较表中的人物,最后确定一个习作对象。
(2)学生完成自己的习作构思单后,小组交流,并派代表在班级分享自己的整体构思。
交流提示:结合自己的习作构思单,说说自己身边最有特点的人是谁,其特点是什么,准备写他的哪件事或哪些日常表现来表现他的特点。
4.方法小结
写作前,引导学生再次明确习作要求,梳理写作思路,简单总结本次习作的方法。
引导:同学们,写作的时候,要把人物的特点写清楚。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的事例,也可以通过人物一系列的日常表现来体现人物特点。
设计意图:范文指引,师生互动,边学边练,层层递进。师生共建写人物特点的习作基本原则、框架和方法。
四、习作演练
1.课件出示习作要求,教师布置写作任务。
(1)选择身边一位有特点的人,围绕特点写。
(2)通过写一件事,或者一系列日常表现,把人物的特点写清楚。
(3)给题目取一个表现人物特点的题目。
(4)注意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不少于350字。
2.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关注到写得比较精彩的习作,为下节课的讲评、修改做准备。
4.结束语:请课上习作没有写完的同学课后继续写,写完的同学可读一读自己的习作,并尝试修改。
【板书设计】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写作指导
通过具体事例写特点
抓特点 写清楚
通过日常表现写特点
2《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教学方案
评改指导
【教学目标】
1.能够评价、修改自己和同学的习作。
2.欣赏、学习优秀作品以及精彩片段。
【教学重点】
交流习作,修改习作,展示评价。
【教学准备】
学生已完成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习作评价表。
【教学过程】
一、习作导入
1.谈话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上节课我们提到能用哪些方法把人物的特点清楚地介绍给大家呢?(板书——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评改指导)
预设:通过具体事例写特点、通过日常表现写特点。
2.引导学生结合习作要求,梳理出本次习作的评价标准。(板书:明确评价标准)
预设: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习作评价表★
评价内容 自我评价 同桌评价
①层次清晰,语句通顺。 ☆☆ ☆☆
②没有错别字,标点正确。 ☆☆ ☆☆
③所写人物特点鲜明。 ☆☆☆ ☆☆☆
④通过具体事例或日常表现写清楚了人物的特点。 ☆☆☆ ☆☆☆
⑤习作题目恰当,能表现人物的特点。 ☆☆☆ ☆☆☆
点拨:前面两项为基本要求,每项分值为2颗星;后三项内容是本次习作的重点,每项分值3颗星,共计13颗星。
3.过渡: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评改作文吧!看看哪位同学的习作最能打动我们。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自然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梳理本次习作的评价标准,紧扣本次习作训练重点,可为后面的习作评价和修改作铺垫。
二、评改指导
1.探究任务
对典型习作进行评价和修改,明确修改方向,学习修改方法。
提示:先分小组讨论,再派代表在班级交流分享。
2.探究活动
(1)引导学生按照习作评价表,进行自评。
①读:默读自己的习作。
②找:结合习作,逐条对照评价内容中的五个标准。
③评:你会给自己几颗★?
(2)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典型习作,师生合作,集体修改。引导:这篇习作存在什么问题?又有什么好的修改方法呢?(板书:掌握修改方法)
我的同桌
我的同桌是我见过的最喜欢看书的人。
记得有一次,教室里要开辟一个图书角。班主任陈老师让我们把家里看过的书带来跟同学们分享,每人至少一本。第二天,同学们把家里的书都带来了。我的同桌最夸张,只见他拎了一大袋书走了进来,把课外书一本本掏出来摆在桌子上,堆成了一座小山。这也太多了吧!我和其他同学凑上去数了数,足足23本课外书!同桌说,这些书他都看过了,打算分享给同学们一起看。
我的同桌真是一个爱看书的“小书虫”啊!
①选一选,让事例更典型。(板书:选一选,让事例更典型。)
出示片段1:记得有一次,教室里要开辟一个图书角。班主任陈老师让我们把家里看过的书带来跟同学们分享,每人至少一本。于是第二天,同学们把家里的书都带来了。我的同桌最夸张,只见他拎了一大袋书走了进来,把课外书一本本掏出来摆在桌子上,堆成了一座小山。这也太多了吧!我和其他同学凑上去数了数,足足23本课外书!同桌说,这些书他都看过了,打算分享给同学们一起看。
引导思考:读了这一部分你有什么感受?可以怎样修改?
预设:小作者选择通过一件具体事例来突出同桌爱看书的特点,但是他选择的这个事例并不能突显“小书虫”对看书的痴迷,只能说明同桌看过许多书并且很大方。我觉得可以换一个事例。
修改范例1:记得有一次,下课铃响了,大多数同学都飞奔出教室玩耍去了。而他呢,在教室里拿出一本课外书来看。他看得可入迷了,连我跟他说话他都没听见呢!我只好拍拍他的桌子以引起他的注意,可是就连这样他也没把头抬起来看我一眼。这时候语文老师进来了,喊他的名字让他帮忙发作业。老师一连喊了三遍,他都无动于衷。老师只得走到他身边,用手在他眼前晃了晃。他这才抬起头。
教师点拨:选择事例时,要选那些能打动人、影响人、感染人,给人印象深刻的事例,也就是要选择典型、新颖的事例,这样才能更加突显人物特点。
②加一加,让特点更鲜明。(板书:加一加,让特点更鲜明。)
引导思考:修改范例1选用了典型事例,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你发现了吗?
预设:作者写了人物的动作,但是非常单一,只有“没抬头”“头也不抬”。我觉得描写时可以再加一些动作、神态等描写,让人物特点更鲜明。
修改范例2:记得有一次,下课铃响了,大多数同学都飞奔出教室玩耍去了,像极了被关在笼子里许久忽然被放出来的小鸟。而他呢,却在教室里迫不及待地从书包里抽出一本课外书来“啃”。他看得可入迷了,连我跟他说话他都没听见呢!无奈,我只好拍拍他的桌子以期望引起他的注意,可是就连这样他也没把头抬起来看我一眼。不一会儿,只听“噗嗤”一声,我扭头一看,只见他眼睛紧盯着书本,嘴角微微翘起。哎,一定是看到有意思的地方了,这个“书虫”!这时候语文老师进来了,喊他的名字让他帮忙发作业。老师一连喊了三遍,他都无动于衷。老师只得走到他身边,用手在他眼前晃了晃。他这才如梦初醒,猛地抬起了头,眼神充满了疑问。看他那呆样,我忍不住笑了起来,老师也好笑地遥遥头,感叹道:“真是个书呆子!”
教师点拨:通过具体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等,使人物特点更加鲜明,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③改一改,让标题更亮眼。(板书:改一改,让标题更亮眼。)
出示片段2:我的同桌
引导思考:你觉得这个题目怎么样?
预设:这个题目没有个性,没有体现出同桌的特点,太普通啦!
追问:请你仔细观察这几个题目:《我们班的昆虫迷》《家有虎妈》《戏迷爷爷》,你发现给作文拟题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预设1:取题目时应该用上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比如“虎妈”中的“虎”字体现的是人物性格特点,而“昆虫迷”“戏迷”则是表现人物兴趣爱好上的特点。
预设2:题目要简洁得当,不宜过长。比如,《我们中队的“小雷锋”》《急性子班长》《小区有个“美食家”》等等。
教师点拨:给习作取一个夺人眼球同时又能突出中心的题目,令人印象深刻。
④整体出示修改后的习作,引导:你觉得修改后的习作达到习作要求了吗?
我的同桌是“书虫”
我的同桌是我们班里大名鼎鼎的“小书虫”。
记得有一次,下课铃响了,大多数同学都飞奔出教室玩耍去了,像极了被关在笼子里许久忽然被放出来的小鸟。而他呢,却在教室里迫不及待地从书包里抽出一本课外书来“啃”。他看得可入迷了,连我跟他说话他都没听见呢!无奈,我只好拍拍他的桌子以期望引起他的注意,可是就连这样他也没把头抬起来看我一眼,像僧人入定了似的。不一会儿,只听“噗嗤”一声,我扭头一看,只见他眼睛紧盯着书本,嘴角微微翘起。哎,一定是看到有意思的地方了,这个“书虫”!这时候语文老师进来了,喊他的名字让他帮忙发作业。老师一连喊了三遍,他都无动于衷。老师只得走到他身边,用手在他眼前晃了晃。他这才如梦初醒,猛地抬起了头,眼神充满了疑问。看他那呆样,我忍不住笑了起来,老师也好笑地遥遥头,感叹道:“真是个书呆子!”
我的同桌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书虫”啊!
点拨:小作者开门见山,点明要写班里的“小书虫”。随后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小书虫”下课后读书入迷的这件事,通过动作、神态描写为人物特点增色不少,使读者身临其境。结尾点题,总结全文。
(3)练一练:用学到的方法给下列例文取一个合适的题目。
习作片段:表弟有一张吧嗒吧嗒的小嘴。
他上幼儿园的时候,经常问我一些幼稚的问题。比如:为什么锅是圆的?为什么理发店门口总是会摆放旋转柱……这些问题对于我来说就是小菜一碟。他上小学一年级了,问题慢慢变难了。比如:为什么鼻子能辨别不同的气味?宇宙有外星人吗?黑洞是个什么样子的洞……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不得不努力地从资料中找答案,能勉强应付。问题得到了回答,他很高兴。但有一次,他问了一个问题: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这个看似理所当然、根本就不是问题的问题彻底把我问懵了。无论我怎么努力,也没有找到答案,无法回答。他一阵失望后,又问了我另外一个问题:哥,咋不告诉我……
我有些招架不住了。
①方法巩固:例文是通过什么来表现表弟的特点的?
预设:通过写表弟的一些日常行为来表现他的特点。
②引导梳理:例文几乎没有对表弟的性格、品质、心理、动作等进行描写,但可以从文中估摸到他的一些基本特点,请用适当词语来表现这些特点。
预设:天真,好奇,专注,喜欢提问……
③追问:哪个特点是表弟最主要的特点?你能给例文取一个合适的题目吗?
预设1:我觉得“喜欢提问”是表弟最主要的特点。
预设2:可以结合“喜欢提问”这一主要特点,为习作取名为《我家的“小问号”》《“问号”小弟》《提问达人》等等。
④教师小结:给写人物特点的习作取题目,可以用如下趣味公式(不局限于此)。
题目=人物主要特点+人物
提示:公式中的“人物”这一项也可以省略。最主要的是题目要体现主要特点,且简洁得当。
⑤过渡:同学们,我们按照习作评价表评价了自己的习作,分析了一篇典型习作,也做了一次习作例文的拟题训练,接下来请大家将学到的评改方法运用到自己和同桌的习作中去吧!
设计意图:在选取典型习作时,尽量选择学生写给本班同学的习作,并让当事双方现场进行口语交际,使作文能够真正体现其交际功能,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让学生体会分享的快乐。
三、习作分享
1.互评互改,分享习作。(板书:评改、分享习作)
提示:同桌之间阅读、评价、修改习作,并推荐佳作或精彩语段在班级分享。
(1)同桌之间互评交流,并给出修改建议,学生尝试修改自己的习作。
①读:阅读同桌的习作。
②找:结合习作,逐条对照评价内容中五个标准。
③评:你会给几颗★?
④写:你有什么修改建议?
(2)学生修改完习作后,同桌推荐佳作或精彩语段,在班级交流分享。
2.教师小结:通过这次习作评改课,我们明确了本次习作的评价标准,掌握了“选一选”“加一加”“改一改”的修改方法。在互评互改、享习作的活动中,也欣赏了同学们的精彩作品。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一篇佳作《我的“花痴”爷爷》吧!
设计意图:通过相互评改,能引导学生审视自己和同学的习作,在交流中反复修改,巩固学到的评改方法。而习作分享活动,能丰富学生的阅读面,扩宽学生的写作思路,帮助学生得到一些习作的灵感。
四、佳作赏析
1.出示与本次习作主题“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相关的习作例文供学生阅读。
范例:
我的“花痴”爷爷
我的爷爷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花痴”,他对花的痴迷程度令人叹服。①
爷爷家楼上有一个大露台,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花。从早到晚,爷爷都在摆弄着它们:一会儿给花锄锄草;一会儿给花浇浇水;一会儿给花剪剪枝;一会儿把花搬到阳台;一会儿把花搬进家里。爷爷整天忙得不亦乐乎。②
记得一个夏天的午后,天气闷热极了。原本还艳阳高照的好天气,突然就阴云密布,眼看着就要下大雨了。还在睡午觉的爷爷突然就从房里疾步走了出来,抬头看了看天,立刻喊上我帮他一起搬花盆。只见爷爷弯着腰,吃力地迈着步子,把一盆又一盆的花从露台搬进了室内。看着爷爷这么辛苦,我也赶紧凑上前去帮忙。可谁知这花盆竟这么重!毫无准备的我差点摔了个倒栽葱。我猛吸一口气,用力把花盆挪到了屋内。天越来越暗,风越吹越大,爷爷的速度快了起来。只见他头也不抬地搬花,脸颊上淌下了豆大的汗珠。才一会儿,爷爷的汗衫已经湿透了一大片。终于在暴雨来袭之前,我们把最后一盆花搬进了屋里。我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爷爷看着外面的倾盆大雨,终于松了一口气。③
这就是我“爱花如命”的爷爷,正是在他的细心照料下,家里的花四季常开,花香四溢。④
2.师生合作,简单分析范例,教师对这篇范例进行整体评价。
批注:
①开门见山,开篇即点明爷爷是“花迷”。
②介绍爷爷日常养花的表现,体现爷爷爱花的特点。
③动作和神态描写生动形象,把搬花这件事写得很具体。同时描写了“我”的感受,侧面凸显爷爷爱花的特点。
④首尾呼应,突出中心。
总评:小作者重点抓住一次午后暴雨,“我”和爷爷合力搬运花盆这件事。通过具体事例,体现爷爷对花的重视和喜爱。第二自然段是对爷爷日常养花的描写,从日常表现的罗列同样感受到养花是爷爷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本文首尾呼应,重点突出,描写具体生动。习作题目也紧扣人物主要特点,简洁得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优秀作品,帮助学生扩大阅读面,同时在赏析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写人文章的写作特点。
五、布置作业
再次修改、誊抄自己的习作。
【板书设计】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评改指导
明确评价标准 掌握修改方法 评改、分享习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