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第二学期初二科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学年第二学期初二科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4-04-20 10:45:33

文档简介

2013学年第二学期初二科学期中试卷
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或有错选均不给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D A C D C B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C D A B A C B A
简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音调 音色 声源处
60o 小于
并联 开关
(1) 透光 (2) 大小
(3) 20 (4) 10
弹开 声音产生的原因物体在振动 小球被弹开但 听不到声音
3 不变
5 0.6
(1) 下 (2) 放大 左
(3) 右
乙 6 0~40
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30. (1)① 2、5
②当水果种类和 两极间距离相同时,两电极插入水果的深度越深,电压越大
(2) 甜度
31.(1)
右 (3) 0.42A 5
R与l成正比关系
(5)错误 电流表的测量值可能超过所选量程的最大值
四、作图与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32、33题4分,34题6分,共14分)
32. (1) (2)
33..(1)解: (2分)
(2) 超速 (2分)
34.(1)
(2)
(3)不换量程
换大量程
所以2Ω、50Ω 可行。2013学年第二学期初二科学期中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试题卷共8页,有4个大题,38个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3.答题时,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做在试题卷上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试 题 卷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或有错选均不给分)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下列图中描述的声音具有的共同点是
A.音调相同 B.音色相同 C.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响度相同
2.2013年5月香港维多利亚港展出了荷兰艺术家霍夫曼的巨型橡皮艺术品“大黄鸭”之后,全国各地掀起了一阵“追鸭热”,北京等地也陆续推出各种版本的大黄鸭。下列能正确表示“大黄鸭”在水中所成倒影的是
3.下列学习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
A.金属小刀 B.铅笔芯 C.铁质铅笔盒 D.塑料尺
4.阳春三月,花红柳绿,小科利用周末坐高铁去杭州踏春,他发现高铁每节车厢都有两间洗手间,只有当两间洗手间的门都关上时(每扇门的插销都相当于一个开关),车厢中指示牌内的指示灯才会发光提示旅客“洗手间有人”。则下列所示电路图能实现上述目标的是
5.光线从空气斜射到一块玻璃表面时,下图中可以较全面、正确反映光传播路径的是
6.MH370失联后,多个国家的搜救人员在印度洋、太平洋利用声纳设备探测可能坠入大海中飞机残骸。以下是关于声纳的说法: ①声纳设备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②声纳设备是利用次声波工作的;③声纳设备不能在海水中传播;④ 声纳设备是利用回声原理工作的。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
7.下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①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B.图②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C.图②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D.图④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①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8.一本用电常识书中列出了节能灯的常见故障与检修方法,如下表所述,造成此“节能灯
不亮"故障的共同原因是电路中出现了
故障现象 可能原因 检修方法
节能灯不亮 1.节能灯的灯丝断了 换新节能灯
2.灯头内的电线断了 换新线并接好
3.灯头、开关等处的接线松动,接触不良 检查加固
A.通路 B.断路 C. 短路 D.支路
9.下列图中,灯L1、L2并联,用电流表测干路和支路的电流,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0.梁代诗人王籍的诗人的诗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我们能够分辨是蝉鸣和鸟鸣声,是根据
A.响度 B.频率 C.音调 D.音色
11.A、B、C、D四根导线,其中A、B、C是铝线,D是镍铬合金线.A、B粗细相同,A比B长,B、C长度一样,C比B粗,A、D长短粗细都一样,则四根导线按其电阻阻值大小的排列顺序是
A.RA>RB>RC>RD B.RD>RC>RB>RA
C.RD>RA>RB>RC D.RC>RB>RA>RD
如图所示,水槽的右壁竖直放着一面平面镜.无水时,射灯从S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左壁上会出现一个光点P.往水槽内加水,当水面处于a,b,c,d四个位置时,左壁上分别出现Pa,Pb,Pc,Pd四个光点(不考虑水面对光的反射).则四个光点在左壁上的排列从下往上依次为
A.Pa,Pb,Pc,Pd B.Pd,Pc,Pb,Pa
C.Pc,Pd,Pa,Pb D.Pb,Pa,Pd,Pc (第12题图)
3.如图所示电路是小科设计的伏安法测电阻的创新实验电路,要使电路正确并且电阻R1和R2并联,闭合开关后,三表均有示数,则甲、乙、丙三表分别是
电流表 电压表 电压表
B.电流表 电流表 电流表
C. 电流表 电流表 电压表
D.电压表 电压表 电压表
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实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调节的方法是 (第14题图)
A.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C.蜡烛、光屏不动,透镜远离光屏移动
D.蜡烛、光屏不动,透镜靠近光屏移动
15.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过了一段时间,灯泡L熄灭,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阻R断路 B.电阻R短路 (第15题图)
C.灯泡L短路 D.灯泡L断路
近年来,广场舞在都市中逐渐流行开来。许多公园的广场成了“广场舞大妈”的“活动中心”,这一方面为中老年人提供了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好场所,也同时因声污染,而让附近居民不堪其扰。近日,在浙江温州市发生的一件事在网络上引发不小关注:一个居民小区的业主委员会花26万元买来“高音炮”,“还击”旁边广场上的噪声。“高音炮”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声波具有能量 B.“高音炮”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C.操作人员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20℃高达150分贝的噪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第17题图)
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D.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的比值变大
18.如图所示,F1、F2是凸透镜的焦点,S是放在凸透镜前的点光源,S/为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当光源S沿平行主轴的方向向透镜移动时(始终保持u>f),像S/的移动情况是
A.沿平行主轴方向远离透镜移动
B.沿O与S/连线方向远离透镜移动
C.沿F2与S/连线方向远离透镜移动 (第18题图)
D.沿F1与S/连线方向远离透镜移动
1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1、S2,电压表示数为U1;接着只断开开关S2,此时电压表示数为U2,若已知U1∶ U2 = 5∶3,则电阻R1 和R2的阻值之比是
A.1∶2 B.3∶2
C.2∶3 D.5∶3 (第19题图)
20.某同学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利用图a所示电路,在a,b两点间分别接入定值电阻R1、R2,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了多组数据,并根据数据绘制了两个电阻的U-I关系图象,如图b所示,若将R1、R2组成并联电路,当通过R1的电流为1A时,通过R2的电流为
A.0.5A B.1A C.2A D.3A
简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21~25题每空1分,26~29题每空2分,共36分)
21.“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 能够分辨出伴奏的声音是吉他是根据声音的 ▲ 。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 ▲ 减弱噪声。
22.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 度,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 入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第22题图)
23.如图所示,汽车在转向前。司机会拨动转向横杆,汽车同侧的前后两个转向灯就会同时闪亮、同时熄灭,但其中一个损坏时.另一个仍能正常工作,这两个转向灯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为 ▲ ,转向杆相当干电路中的  ▲  。 (第23题图)
24.学习光学知识后,小科对有关实验进行了思考和创新:
(1)在如图所示的“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小科用玻璃
板代替平面镜来完成探究活动,是因为玻璃板有平面镜所不
具有的 ▲ (填“反光”或“透光”)的特点;
(2)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 ▲ 关系.
(3)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20cm的A处时,玻璃板后B处
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此时B到玻璃板的距离是 ▲ cm。
(4)小科用凸透镜替换玻璃板,将其放置在AB中点且垂直AB的位置 上,移动光屏到B点时,发现光屏上恰好成了一个清晰的倒立、等 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 cm。
25.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挂在线上的小球,会发现小球被 ▲ ,这个现象表明 ▲ 。如果在月球表面做这个实验,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 ▲ 。 (第25题图)
小芳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照镜子,她向平面镜靠近了0.5m,则像离她的距离为 ▲ m,像的大小将 ▲ .(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27.在某一温度下,两个电路元件A和B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由图可知,元件A的电阻为  ▲ Ω,将A和B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0V的电源两端,则通过A和B的总电流是 ▲ A. (第27题图)
2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
(1)如图甲,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透镜向 ▲ (上/下)调整.
(2)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能成倒立、 ▲ 的实像;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 ▲ (左/右)移.
(3)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乙),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可将蜡烛向 ▲ (左/右)移. (第28题图)
29.如图a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两电压表的示数随电路中电流变化的图像如图b所示,根据图像的信息可知: ▲ (选填“甲”或“乙”)是电压表 示数变化的图像,电源电压为 ▲ V,电阻R2的阻值的范围为 ▲ Ω。
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30.在“水果电池电压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科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水果电池电压与水果种类有关;
猜想二:水果电池电压与两电极间距离有关;
猜想三:水果电池电压与两电极间插入水果的深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科设计了如下的数据记录表:
实验编号 水果种类 深度/cm 两极间距离/cm 电压/V
1 苹果 1 3 0.27
2 2 2 0.26
3 3 3 0.35
4 菠萝 2 1 0.48
5 2 2 0.53
①为了验证猜想一,应做编号为 ▲ 的实验;
②通过比较编号1和编号3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
完成上述实验后,小科又想探究“苹果的导电性能的影响因素”
下表是在一定电压下,某同学测得的通过苹果的电流值:
苹果甜度和完整性 苹果1 苹果2 苹果3
甜度 一般甜 较甜 很甜
完整时电流值/μA 99 197 299
削了皮时电流值/μA 102 201 300
切掉一部分时电流值/μA 101 198 298
根据上述实验在研究苹果的导电性能与苹果的 ▲ 有关。
31.某实验小组探究金属丝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他们取一段粗细均匀的金属丝拉直连接在A、B接线柱上,在金属丝上安装一个可滑动的金属夹P。实验室还提供了下列器材:电压表、电流表、电池组(电压3V)、滑动变阻器(20Ω 2A)、刻度尺、开关和导线若干。
(1)为了测量AP段的电阻R,他们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中还没有连接的一根导线接上,使电路完整。
(2)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变阻器的最 ▲ (选填“左”或“右”)端。
(3)某次实验中测得电压表的读数为2.1V,电流表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的读数为I= ▲ A,此时金属丝的电阻R= ▲ Ω。
(4)实验中移动金属夹P,分别测得AP段的长度ι和对应的电阻值R,数据如下表:
ι/cm 30 40 50 60 70 80
R/Ω 2.1 2.8 3.5 4.2 4.9 5.6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 。
(5)小虎同学认为,由于电源电压没有超过电压表所选量程的最大值,因此在闭合开关前,可以将变阻器的滑片置于任意位置。你认为他的想法是 ▲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 。
四、作图与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3题,32题4分,33小题4分,34小题6分,共14分)
32.(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乙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
(2)如图所示,暗室内有一盛水的水槽,水槽上方一激光束入射到平面镜(图中未画出)上的O点,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照射到水槽中的B点。请画出平面镜并作出光从O点传播到B点的光路图。
33.为了居民的出行安全,优化交通环境,我市规定了城市不同道路的最高车速,某条道路最高时速是50km/h。为了规范驾驶员的行车行为,交警经常派出流动超声波测速车,如图(a)所示是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图(b)中,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t=1.0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试求: (第33题图)
(1)汽车在接收到图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多少?
(2)通过计算判断该汽车是否超速?
34.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 电源电压保持6V 不变, R1 的阻值为10Ω。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 所示。
(1) 求通过电阻R1 的电流是多少?
(2) 求电阻R2 的阻值是多少?
( 3) 现有阻值分别为2Ω、10Ω、50Ω、100Ω 的四个定值电阻, 请选择其中一个定值电阻替换电路中的电阻R2 , 要求: 电压表选择合适的量程后, 闭合开关S, 能使电压表指针偏离到图乙所示电压的一半。请判断: 所提供的四个定值电阻是否符合要求, 若有符合, 请具体说明是哪个电阻, 并指出电压表所选用的量程; 若不符合, 请说明理由。
L2
A
+
-
A1
+
-
+
-
L1
A2
L2
A1
A2
A
+
-
+
-
+
-
L1
L2
A1
A2
A
+
-
+
-
+
-
L1
L2
A
+
-
A1
+
-
+
-
L1
A2
(第24题图)2013学年第二学期初二科学期中试卷
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或有错选均不给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简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21~25题每空1分,26~29题每空2分,共36分)
(1) (2)
(3) (4)
(1)
(2)
(3)
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30 (1)①

(2)
31. (1)
(2)
(3)
(4)
(5)
四、作图与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3题,32题4分,33小题4分,34小题6分,共14分)
32. (1) (2)
33. (1)
(2)
34. (1)
(2)
(3)
0.2
0.6
电池
〔第31题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