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说课稿
导语: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 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我将从 “教学背景”、“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反思”四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学背景
(一)课标分析
分析:注意课标要求中的重要概念,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核心理论,突出世界是从区域走向整体的教学主线。
(二)教材分析
宏观——把握本课在本书中的定位
中观——把握本课在本单元中的定位
微观——把握本课的具体内容
(三)学情分析
为更好地掌握学情,我将通过智慧课堂在发布预习学案进行调研,根据智慧课堂后台反馈数据分析如下:
就学习基础而言,学生课前预习的得分率在70%以上,说明学生有较好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就学习动机而言,学生在课前较多使用智慧课堂的“云资源”功能浏览工业革命相关资料,说明对本课兴趣充足。
但通过对个别学生分析来看,学生在学习投入时间、作业得分情况上存在差异,学生出现基础薄弱型、能力提升型的分层情况。
综合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
(四)教学目标
1.能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运用上层建筑影响经济基础的观点,结合史料了解工业革命的背景;(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2.能够通过对工业革命代表人物成就的对比与分析,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联系,理解工业革命中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方式的变革。(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3.能够将工业革命置于长时段的世界近代史环境下考查,分析工业革命与新航路开辟、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关系;能够将工业革命置于整体史视域下,客观评价中西发展差异。(时空观念)
4.通过对工业革命利弊影响的思考,认识世界历史的整体走向,具备广阔的国际视野;透过历史认识现实问题,理解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家国情怀)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工业革命的影响
突破策略:1.以工业革命前后“人”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为切入点,以小见大,展现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及世界的影响;
2.以辩证性问题作为开放性讨论,引导学生对工业革命的影响进行总结,并进一步认识工业革命与现实生活的关联。
(六)教法学法
方法 依据
教法 情境创设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问题探究 情境创设法基础、学情分析
信息化手段 本校智慧教学环境
学法 自主学习 学情分析——优势
探究学习 问题探究法
辩证思考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二、教学过程
我将从“设计思路”、“教学流程”、“板书设计”三个角度阐释我的教学过程。
(一)设计思路
本单元教学主题:资本主义经济的革命与社会主义思潮的萌生——区域史走向整体史的必经之路(依据:对教材宏观与中观的分析)
本课主题:资本主义经济的革命——区域史走向整体史的经济动力(依据:大单元教学理念)
本课主线:“人”与工业革命。
通过展示工业革命前后的不同人群,勾勒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与影响,印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区域史走向整体史的推动者。
(二)教学流程
1.课前预习环节
我将通过智慧课堂提供视频材料与预习学案,要求学生依据课本内容进行梳理与归纳,并在梳理归纳的基础上思考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通过课前预习达到教师精准把握学情,学生扩展视野,整理知识基础的目的。
2.导入新课环节
我将展示学生熟悉的5G智慧时代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追溯科技时代的开端——工业革命,从现实追溯历史,激发学生对工业革命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于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3.新课教学环节
我将使用情景创设法与问题教学法,创设工业革命下的人群情境,解析工业革命的背景、过程与影响。
在第一目“大不列颠岛的巨变——工业革命的背景”教学中,我将通过图片与史料创设“工业革命前的英国上层阶级”情境,提出问题:“工业革命发生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引导学生从政治基础、农业革命、殖民扩张、技术助推四个角度进行分析,提升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的能力。
在第二目“向各国扩展的革命——工业革命的过程”教学中,我将通过出示哈格里夫斯、瓦特等一些照片创设“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家’”情境,提出问题:“结合课本与所学知识,你认为谁能作为工业革命的代表人物?(可补充)”学生依据“发明家”们的成就进行分析和阐释自己选择的理由,提升归纳分析信息的能力。
在学生分析回答的基础上,我将通过智慧课堂调取学生课前预习的学案作业进行展示与总结。对同一问题的分析与总结是为了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
在第三目“趋经济一体的世界——工业革命的影响”教学中,我将通过图片创设“人的工作方式”、“人的工作场所”、“人的追求”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工业革命对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影响,突破教学难点。
我将通过图片继续创设 “人与世界的联系” 情境,帮助学生认识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影响,突破教学难点。
我通过图片创设 “人的社会生活”、“人的生活环境”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双重影响,突破教学难点。
最后,我将在“人的斗争”情境中,提示学生,工业无产阶级居住条件恶劣这一社会问题正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基础。这一设计基于本单元两课之间的联系,突破单课教学,树立大单元学习理念。
4.辩证升华环节
我将给出材料提出问题:长久以来,人们对工业革命及伴随产生的工业主义、科学主义持肯定与否定两种观点,你更认同哪一点?以辩证性问题作为开放性讨论,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对工业革命的影响进行总结,并进一步认识工业革命与现实生活的关联,认识到科学技术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其始终是组成现代社会的基本要素。
(三)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板书,以此帮助学生厘清本课脉络,抓住本课思路。
三、教学评价
立足学情与教学目标的达成,设置基础型作业与提升型作业,适用于不同层次学生。
基础型作业以思维导图填空的方式呈现,引导学生将工业革命置于长时段历史中进行考查,理解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背景与影响,体现大单元的教学设计。
提升型作业以开放性问题的方式呈现,鼓励学生能将工业革命置于横向空间下进行对比,理解中西方历史分流对于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四、教学反思
对本课进行设计与评价后,我收获颇多,主要有以下三点:1.在教学中落实大单元教学理论,渗透长时段理论,帮助学生建立历史整体意识。2.利用智慧教学环境,把握教学学情,提升教学实效。3.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的选择,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课堂活力。
在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也产生了一些困惑。1.如何处理好材料呈现与教学效果的关系问题。2.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兼顾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问题3.如何更加有效地融合大单元与长时段理论。
结语:以上就是我的全部说课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