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11 09:20: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14 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1、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理解 20 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
2、教学重难点
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战后国际秩序的变动
3、教学目标
(1) 以记事年表的方式补充教材缺少的一战前后的基本史实和历史现象,学生通过联系这些史 实和现象,为分析一战原因提供必要材料。
(2)学生通过阅读史料,回到教材内容,学习用已有的知识来解释新的历史情境中的问题。
(3) 呈现一战原因的不同观点材料, 在唯物史观指导下, 学生理性认识影响历史解释的差异性。
(4) 呈现战后签订的条约中的主要条款,学生理解战后新秩序的变动所带来的影响。
(5) 通过一战的原因、进程、影响的宏观探讨, 学生认识战争的危害, 感悟人类命运休戚相关。
4、学习建议
(1)请完成学案的任务一第(1)问、 任务二、专题探究三第(2)问的预习工作,最好能写出 自己的答案。
(2)在预习中,请翻阅本单元前面所学的内容,感悟单元间、课与课间的联系。
5、梳理和补充教材缺少的一战前重要史实与历史现象,以助于学习所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重要史实与历史现象 (1860-1914)
1860-1865 年 美国南北战争; 1898 年, 美西战争爆发;
1861 年, 俄国农奴制改革; 1890 年, 俾斯麦离开首相职位;
1868 年, 日本明治维新; 1890 年夏季, 德皇访问英国;
19 世纪 60 年代后期,开启第二次工业革命; 1890-1898 年, 英国实行“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
1970 年, 意大利统一; 1893-1894 年, 法俄秘密结盟;
1871 年, 德国统一; 1894 年, 美国工业产生世界第一;
1871 年, 德法在凡尔赛签订和约,法国割让阿尔萨斯 -洛林地区给德国, 赔款 50 亿法郎等。 1900 年, 德国工业产值世界第二;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欧洲殖民国家几乎占领了整个 非洲;
1878 年, 奥国占领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而这是 新建塞尔维亚王国梦寐以求的地方。 1901 年, 八国联军侵华;
1881-1887 年, 德、奥、俄秘密签订“三帝同盟”; 1902 年, 英日同盟;
1887 年, 德俄签订“再保证条约”,有效期 3 年。 1904 年, 英法同盟;1904,日俄战争;
1882 年, 德、意、奥秘密签订三国同盟; 1907 年, 英俄同盟;
1882 年,约翰 ·洛克菲勒创建的标准石油公司; 1911 年, 辛亥革命;
1883 年, 德国通用电气公司成立; 1914 年, 萨拉热窝事件;
1884 年, 英、法、德召开关于占领非洲的柏林会议;
教学过程
导入:略
过程:
专题探究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1)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
材料 1:由于近百年来从英国开始而后来或多或少蔓延到世界各大国的近代工业制度,因社会 的变化而引起种种复杂的政治经济问题, 如人口过剩、粮食供应、国外市场与原料、占领殖民 地、资本积累与国外投资等种种问题。最后, 新闻报刊对于造成世界大战所产生的的影响, 是 较比一般人所设想的更为重要。有数十年之久, 它经常煽动着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敌视的暗 流, 每每叫嚣和歪曲使争端起源的和平解决增加困难, 甚至不可能……这些因素可以恰当地分 为五个标题:(甲)秘密同盟的体系;(乙)军国主义;(丙) 民族主义;(丁)经济帝国主义; (戊) 新闻宣传。 ……在所谓使这次大战“不可避免”的主要利害冲突之中, 巴尔干问题是比 较最难求得和平解决的问题。
—— [美]悉德尼 布拉德肖 费伊著, 王熙俭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大国博弈之殇》2019 年版 任务一:(1) 根据学案提供的“一战前后的重要史实和历史现象”及结合所学, 在材料 1 的“五 个标题”中任选两个标题,分析一战爆发的原因。(提示: 阅读教材 83 页的史料阅读的相关内 容)。
(2)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_
材料 2:正是根据马克思主义这些经典作家的这些论断,中国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学 界坚持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必然说”,坚持认为在帝国主义时代, 垄断资本不可避免会不 停地谋求扩大商品市场、投资场所和殖民地, 而在帝国主义时代, 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 展不平衡是“绝对规律”,在世界殖民地已经瓜分完毕的条件下,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必然要 求按新的实力对比、并以战争手段“重新瓜分世界”,世界大战的爆发因而是不可避免的。
——林利民等《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源再探》中国国际战略评论 2018(01) (2)材料 2 是从何种角度分析一战的原因?其观点是什么 请教材上寻找类似的文本证据。 (3) 根据材料及所学,给每段材料拟一个小标题。显然, 材料 1 与材料 2 关于一战原因的解 释存在差异,谈谈你如何认识这种解释的差异性? (提示:历史解释的差异受哪些因素影响, 如何认识这种差异?)
【设计意图】通过运用不同的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学生能够从分析材料观点的过程中,得 出关于一战原因的解释。面对不同的解释,运用相关的材料,引导学生如何认识历史解释的 差异性,培养学生合理的历史思维和认识历史问题的方式。
专题探究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任务二: (1)根据教材内容,完成表格。
欧洲主要 战线 第一阶段 1914 第二阶段 1915-1916 第三阶段 一战中使用的武器
1917 1918 飞机:航空拍照、空
西线: 德国推进“施里 ______战役 德国实行 德奥投降
英、法、 比 VS 德 芬计划”,发动 _________战役 ______战役 “无限制潜艇 战” 战、轰炸 坦克: 索姆河战役 飞艇: 反潜。 化学武器: 毒气 超级大炮:“巴黎大 炮”射程( 130 千 米),炮管 36 米。
______海战
东线: 俄 VS 德、奥匈 东普鲁士战役 德、奥匈联军重 创俄军,但陷入 胶着。 俄国爆发 _______东线 动摇 ______退出一战
南线: 奥 VS 塞等 塞军重创奥匈军 队 德奥联军打败塞 尔维亚等军队 战线稳定
补充: _____年, 日本占领了____在中国山东半岛的______。
_____年, ____、____参战等,壮大了协约国的军事力量。
任务二:(2)根据材料 3、4 结合所学,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
材料 3:大战的进程完全走向大国决策者主观意志的反面:他们抱着短期取胜的侥幸心理,却 陷入长期阵地战的僵局,变成了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
——选自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 84 页“学习聚焦” 材料 4:由于西欧战场的搏杀最为惨烈,因此参战双方的兵员死亡人数巨大,接近 1000 万人…… 俄、奥、 德、法、英等国共有 1860 多万人受伤。
——徐蓝《20 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一种宏观论述》
【设计意图】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课时的情况, 教学中采用的表格的方式,学生填表来加 强对一战重大战役的了解,从中感悟一战的特点,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
专题探究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材料 5:实际上,从全球的观点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对欧洲霸 权的削弱……这一削弱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衰落、政治危机和对殖民地的控制日益削 弱。 ……欧洲与美国的经济关系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完全改变。欧洲已不再像在 19 世纪时那 样,是世界的银行家和世界的工场。这两方面的领导权已转到大西洋彼岸。
——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任务三:(1)依据上述材料及相关史实, 分析一战对欧洲的影响。
【设计意图】运用相关材料呈现一战后欧洲变化的历史情境, 学生从中分析一战对欧洲的影响,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一战对欧洲地域版图的影响, 引发一系 列的潜在矛盾,为第(2)小问作铺垫。
材料 6:一战后战胜国以强权的政治原则建立了新秩序,却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了祸根。
——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 85 页学习聚焦 材料 7:美、英、日、法国四国在 1921 年 12 月签订了《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 约》,简称《四国条约》。条约规定:“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 利”,“缔约国之间发生有关太平洋某一问题的争端或受到其他国家威胁时”……与此同时, 1922 年 2 月,签订《五国海军条约》,即《美英法意日五国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美、英 两国各为 52.5 万吨,日本 31.5 万吨,法、意各为 17.5 万吨。通常称为 5:5:3:1.75:1.75。
——整理自齐世荣《世界史 ·现代史编》所得 材料 8:阅读《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 87 页内容《国际联盟盟约》关于“委任统治”的条
款。
(2) 根据材料 6、7、8 及教材内容,你认同战后新秩序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了祸根”吗? 理由为何? (提示: 阅读教材 85-87 页的相关内容和材料提示,结合相关条约的条款,先完成 下面表格内容,再组织答案)。
战后条约或文件 主要条款 深远影响
1918 年 美国威尔逊总统提出“十 四点原则” 1.战后世界应该是一个开放的世界。 2.杜绝秘密外交,签订公开的合约。 2.抵制并消除苏俄的影响。 3.要求“民族自决”,重申“门户开放”。 4.成立国际联盟,维护国际秩序。
巴 黎 和 会 《凡尔赛条约》 及其他条约 1.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 2.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 (1320 亿马克) ; 3.裁减军备; 4.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5.重新划定德国疆界 (丧失 13.5%的领土); 6.奥地利承认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南 斯拉夫独立,意大利、罗马尼亚也获得了部分原 奥匈帝国领土。
1920.1.10 《国际联盟盟约》 1.成立国际联盟;2.遵循“全体一致”的原则; 3. “委任统治”(参看材料 7);
华 盛 顿 会 议 《四国条约》 《五国海军条约》 《九国公约》 1.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 2.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与行政的完整; 3.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 4.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 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设计意图】通过补充战后签订条约的主要条款, 并结合教材的相关内容, 理解战后国际新秩 序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了祸根”的观点。为了呈现学生思考的过程, 利用表格形式梳理问题, 然后学生再组织语言解释。
材料 9:全社会人心都陷入了怀疑、沉闷、畏惧之中, 好像失去了罗针的海船迎着风遇着雾,
不知道前途怎生是好? ——1919 梁启超《欧洲心影录》
(3) 依据上述材料及所学,分析中国在一战后的国际秩序中是受益呢,还是受害呢?
【设计意图】一战不仅对世界造成极大的影响,也给近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从一战中华工 出国协助作战,到一战后巴黎和会对中国的决议,再到华盛顿会议都涉及中国的条款, 通过 问题的递进,呈现一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近代革命的走向,推动了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 觉醒。此外,一战对近代中国经济、文化、社会心理等方面都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也从侧面 体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深远影响:对中国如此,对其他地区也有类似作用。
教学反思(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