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课件(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课件(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12 17:3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课程标准】
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与过程,认识新航路开辟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故事
1492年8月3日,一个航海家和他的87名船员,做完祷告,用罢圣餐,带着国王颁发的给印度和中国君主的国书,于清晨驶离。航行了两个月,可是迟迟见不到陆地,船员感到恐惧绝望,差点产生哗变,逼迫返航。最后,航海家答应船员,船只再坚持行驶五天,如果还没有找到大陆,就全部返航。就这样航海家性格坚毅,灵活果敢,以欺骗利诱等手段化解了矛盾。终于在接下来的1492年10月12日,踏上了美洲大陆。他给这片土地取名为圣·萨尔瓦多。当他看见当地土著的皮肤像非洲人一样时,兴奋得手舞足蹈。欧洲人一直坚信,有黑人处,一定有黄金。10月28日,航海家与众人登陆古巴。他曾经在游说时,信誓旦旦地说,他航行的主要目的之一乃传播基督教。实际上,他只有一个目的,那是寻找黄金和香料,因为他连一个传教士都没带。
这位航海家是谁?他到底发现了什么?他这次远航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旧航路
旧航路:由中国或者印度出发,经过中亚和西亚,由海路或陆路转往欧洲的转口贸易路线。
新航路
新航路: 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的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
这一时期被称为大航海时代。
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西欧局势动荡,
各国争斗激烈。葡萄
牙和西班牙濒临海洋
,统治者积极支持海
外探险活动,希望获
得海外财富,以加强
在欧洲的地位。
葡萄牙 亨利王子
1394年3月4日—1460年11月13日
大航海时代的先驱者日
航海学院 观象台
旅行图书馆
绘制新的地图
制作新的航海仪器
1492-1493年
1487-1488年
1497-1498年
1519-1522年
太平洋

西

太平洋
印度洋
亚 洲
欧洲


大洋洲



好望角
南美洲
北冰洋
新航路的开辟
时间 人物 国籍 航线 成就
1487-1488 迪亚士 葡萄牙 西欧-好望角 第一次绕过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
1492-1493 哥伦布 意大利 西欧-美洲 开辟的绕道非洲到达印度
1497-1498 达伽马 葡萄牙 西欧-好望角-印度 开辟了从欧洲到达美洲的新航路
1519-1522 麦哲伦 葡萄牙 环球航行 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1451年—1506年5月20日
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会见哥伦布
新航路开辟的动因
材料2:中世纪(约5世纪至15世纪)的骑士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商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能够出产供他和他的家人吃喝穿的的一切物品。 ——房龙《人类的故事》
15世纪末期的欧洲,社会分工不断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迅速增加,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于是,欧洲的国王贵族和商人发疯似的到处追求黄金和白银,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形成一股贵金属热。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1:必须牢牢记住的是,整个11世纪到15世纪期间,贵重金属的供应似乎未能跟上货币需求增长的步伐……不管是从长远来看,还是从短期来看,中世纪社会都一直收到货币短缺的威胁。
——《剑桥欧洲经济史》
西方本身贵金属不足
商品经济发展增加货币的需求量
寻金热
哪里有黄金呢?
动因
材料3 中世纪(约5世纪—约15世纪)的骑士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能够出产供他和他的家人吃、喝、穿的一切物品。
——房龙《人类的故事》
材料4 资本主义在西欧的萌芽和发展,不断侵蚀以农为本的自然经济。资本主义通过市场交换以实现利润的经济和闭塞的农本经济两不相容。资本主义一经产生,就必定不断扩大市场交换的范围,伸入并占有原来封闭的农本经济的阵地,无止境地向可能达到的各个角落扩展。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5 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金银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重要标志,金银成为普遍的交换的手段。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经济根源: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对金银财富的需求以及开
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
中世纪西欧3园经济
(自给自足)
15世纪前后
生产力发展
大量土地开垦
粮食产量增加
人口迅速增多
工商业从农业
中分离出来
工商业
发展迅速
(城市兴起)
手工工场
租地农场
庄园逐渐解体
资本主义产生
货币取代土地成为财富标志
欧洲本土金银产量有限
欧洲对亚洲贸易逆差
寻求金银
开拓新市场
材料5:马克·波罗这样描述元朝一个藩王的宫殿:宫甚壮丽,在一大平原中,周围有川湖泉水不少,高大墙垣环之,周围约五哩(一哩约等于1.6千米)墙内即王宫所在,其壮丽之甚,布置之佳,罕有与比。宫内有美丽殿室不少,皆以金绘饰。
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意]马可波罗著,冯承译《马可·波罗行纪》
《马可 波罗行记》引起欧洲人对东方黄金和贵金属的狂热追求
材料6:14、15世纪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其主流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提倡肯定人的作用和价值,鼓励人们敢于冒险、勇于开拓进取去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地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
材料7 教材P38
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
材料8:基督教自称是普世教会,凡有人类的地方就该有基督
教。……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传播基督教成了探险家强大的精神来源之一。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材料9:1518年3月21日,西班牙国王和麦哲伦等人订立了关于发现香料群岛的协定,其中规定:朕愿下令赐给从你们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以及捐税和替朕征收的其他进数中,除去你们负担的开支后,给你们留下二十分之一。朕也把朕在上述地方和岛屿的钦差和总督官衔赐给你们……为了给你们以最大恩惠,朕愿意,如果在你们发现的岛屿已超过六个的情形下,你们六中取二,而且此后获得当地应交给朕的全部收入、租税的十五分之一。
——周一良、吴于崖主编,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
信仰动力
王室支持
14世纪前后亚、欧主要商路
奥斯曼
土耳其
奥斯曼帝国对传统商路征收重税(比原来高8-10倍)
寻找新航路
材料10
经济根源:
社会根源:
商业危机:
精神动力:
思想根源:
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对货币的需求增加
《马可·波罗行记》引起欧洲人的“寻金热”
奥斯曼帝国控制传统商路,西欧人急于从海上开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传播基督教(天主教)
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冒险进取精神的影响
政治动力:
强化王权,积极扩张
根本原因
为什么?(动因)
为什么能?
(条件)
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地圆学说
季风与洋流知识
星盘与罗盘
14世纪的星盘
藏于大英博物馆
15世纪的罗盘
藏于葡萄牙航海博物馆
三角帆多桅船
王室的支持
客观条件 航海经验积累:西欧人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长期航行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①地理知识的积累——相信大地是球状的(地圆学说),有关季风和洋流等知识;②造船、航海技术不断提高;③指南针、星盘的使用。(绘图技术的进步:地图的准确性提高)
主观条件 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
其他航路的开辟
除了这些新航路,欧洲还开辟了哪些其他航路?
1.卡伯特→纽芬兰岛
2.卡蒂埃→拉布拉多半岛
3.巴伦支→北冰洋
4.哈德逊:北冰洋→亚洲
5.俄罗斯人:
北太平洋→北冰洋
6.德雷克→合恩角
7.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
其他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
其他航路的开辟
支持 时间 航海家 开辟新航路的概况及成就
英国 1497年 卡伯特
法国 16世纪 卡蒂埃
巴伦支
荷兰 17世纪初 哈德逊(英)
俄罗斯 18上半叶 维塔斯·白令 等人
英国 1578年 德雷克
荷兰 1642-1643 塔斯曼
影 响 发现纽芬兰岛
到达拉布拉多半岛
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航行记录和航海图
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
在被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
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
环航澳大利亚,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1.开辟了高纬度通往亚洲的路线和探寻了南半球新世界,进一步丰富人类的地理知识。
2.众多航线的开辟。世界主要打样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联系。世界联系加强,开始逐渐形成一个整体。
比较项 郑和下西洋 全球航路的开辟
不同点 目的
性质
影响 经济
政治
相同点 扬国威于海外,以朝贡贸易推动中外交流
海外寻金;打破商路封锁;传播宗教
政治行为
——封建制度下的政治活动
经济行为
——资本主义的海外殖民
七次远航使国力不堪重负,被迫中止,后续航海业发展衰落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世界市场也初现雏形;航海业后续发展蒸蒸日上
促进了东南亚的繁荣与稳定,增高了明朝的影响力
掀起了殖民热潮,对亚非美地区人民造成严重伤害
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
【课堂探究】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
有何区别?
结语
7月11日
中国航海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