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印度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南亚、西亚分布的主要人种是( )
A.黄色人种 B.白色人种
C.黑色人种 D.混血人种
2.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水稻和谷子 B.水稻和小麦 C.小麦和玉米 D.谷子和玉米
3.读“印度简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②是全国棉纺织中心—孟买
B.③是加尔各答,主要分布着钢铁工业和麻纺织工业
C.④是软件产业中心—班加罗尔
D.第一大宗教是佛教
小明同学是旅游爱好者,他利用暑假到亚洲各地旅游。据此完成下面4-6小题。
4.小明在旅行中看到了世界上最低和最大的湖,这两个湖泊分别是( )
A.地中海死海 B.死海里海 C.死海贝加尔湖 D.里海贝加尔湖
5.小明是一位摄影爱好者。以下他拍摄的景观照片中,来自印度的是( )
A. B. C. D.
6.在印度的旅行中,小明了解到印度农业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是( )
A.耕地面积不足 B.生产技术落后 C.水旱灾害频繁 D.缺乏优良新品种
7.发源于南亚的宗教是( )
A.伊斯兰教 B.基督教 C.佛教 D.印度教
8.在南亚地区不可能看到下述哪种情景?( )
A.白种人在清真寺里虔诚地诵读《古兰经》
B.风格独特,造型优美的泰姬陵
C.沙漠里高耸的油井架
D.巴基斯坦的人们用印度河的河水灌溉农田
读“印度资料图”完成下面9-11小题。
9.影响印度粮食大丰收归因于带来充沛雨量的季风是( )
A.东北季风 B.西南季风 C.西北季风 D.东南季风
10.据图判断,印度的麻纺织工业中心最有可能是( )
A.加尔各答 B.新德里 C.孟买 D.班加罗尔
11.印度的经济特点是( )
A.世界工业大国 B.农业以出口为主
C.农业现代化程度高 D.世界农业大国
12.印度虽是一个贫穷的国家,但有一项产业的出口量仅次于美国,该产业是( )
A.飞机制造业 B.汽车制造业
C.软件产业 D.航天工业
13..印度新兴的高科技工业中心分布在( )
A.东北部煤铁产区 B.西北部地区
C.南部以班加罗尔为中心 D.孟买港口附近
14.下列关于印度主要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乞拉朋齐是印度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
B.孟买是印度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
C.首都新德里位于西北内陆
D.班加罗尔是印度最大的海港
读“亚洲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15-19小题。
15.图中代表印度半岛的是( )
A.A B.B
C.C D.D
16.图中阴影部分所示的地形区是( )
A.青藏高原 B.伊朗高原
C.蒙古高原 D.西西伯利亚平原
17.图中C海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
B.位于中南半岛与加里曼丹岛之间
C.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
D.是连接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18.图中D区域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热量、水分充足 B.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C.种植历史悠久、生产技术高 D.市场需求量大
19.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
A.中东 B.欧洲西部
C.拉丁美洲 D.东南亚
20.读某地每年1月、7月盛行风向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题。
印度的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位于亚洲南部,有“世界办公室”之称。据此,完成下面21-23小题。
21.印度粮食生产与季风气候密切相关,给印度带来充沛降水的季风是( )
A.西南季风 B.东北季风 C.西北季风 D.东南季风
22.读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表示印度气温和降水变化特点的是( )
A.A B.B C.C D.D
23.为印度赢得“世界办公室”美誉的产业是( )
A.农业 B.工业 C.服务外包产业 D.交通运输业
区域地理环境深刻彰响人类活动。读印度降水分布图及孟买气候资料图,回答下面24-25小题.
24.据图分析,影响印度半岛农业生产的气象灾害主要是
A.寒潮 B.旱涝 C.暴雪 D.冰冻
25.推测孟买周边乡村的传统民居最可能是
A. B.
C. D.
26.图甲为“某地区示意图”,乙为“该地区沿78°E线地形剖面图”。根据该剖面图可得出印度地势特点是( )
A.东西高中部低 B.南北高中部低 C.南北低中部高 D.东西低中部高
27.下列关于印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B.水旱灾害频繁
C.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 D.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
二、解答题
28.读“南亚简图和孟买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海、海湾、洋:A____海,B____湾,C____洋。
(2)城市①____它为印度首都。
(3)山脉③____山脉。
(4)从孟买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气温:____,降水旱、雨季明显,降水集中在____月;从气温和降水来看,说明该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气候。
29.读下列有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亚地区示意图。
(1)北回归线穿过南亚的北部,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 纬度地区(高、中、低)。
(2)印度南部①处是德干高原,地势西高东低,判断依据是 。
(3)根据材料一显示风向,判断该季风来自 洋,当该季风风力强盛时,会给印度带来 (旱、涝)灾。
(4)根据材料二表明印度 产业在世界占重要地位,图示该业务主要来自 国。
参考答案
1.B
【详解】试题分析:
我们根据肤色,体毛,头发等体征可以将人种划分为三类。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非、西亚、大洋洲、北美洲、南亚、南美洲东南部;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东南部、南北美洲北部,印第安人和主要居住在北冰洋沿岸的原著居民因纽特人也是黄种人;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故本题选B。
2.B
【详解】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其中水稻主要分布在印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小麦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区。故选B。
3.D
【详解】读图可知,②地为印度的棉纺织工业中心孟买,A正确。③为麻纺织工业的中心加尔各答,B正确。④为印度的“硅谷”,高科技产业中心班加罗尔。C正确。印度第一大宗教为印度教。D错误。故选D。
4.世界陆地表面最低点是死海,海拔高度是-400米,该湖泊也是世界上含盐度很高的一个湖泊;里海是世界最大的湖,并且是咸水湖,位于亚欧大陆腹部里海,B正确;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的淡水湖,但海拔高于死海;地中海与海洋相通,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内海,不属于湖泊,排除ACD。故选B。
5.选项中A为印度泰姬陵,B为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C为法国埃菲尔铁塔,D为美国自由女神像,故选A。
6.印度耕地面积居世界第一,约27亿亩,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故A不合题意;印度农业历史悠久,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技术推广有一定效果,故B不合题意;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水旱灾害频繁,主要是由西南季风不稳定造成的,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风力强盛,容易造成水灾,西南季风来得晚,退得早,风力不足,容易造成旱灾,故C符合题意;优良新品种是农业技术革新范畴,不是农业的主要问题,故D不合题意。故选C。
7.CD
【详解】试题分析:佛教创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印度教源于古印度韦陀教及婆罗门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主要流行于印度;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诞生在沙特阿拉伯,经典为《古兰经》,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经典为《圣经》,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故选CD.
8.C
【详解】南亚既是世界古文明发源地之一,又是佛教、印度教等宗教的发源地.目前,佛教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锡金和不丹;印度教主要盛行于印度和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马尔代夫等国的居民主要信奉伊斯兰教,会在清真寺里虔诚地诵读《古兰经》.故A正确.
世界古代七大建筑奇迹之一的泰姬陵,位于印度北方邦西南部阿格拉市郊,是莫卧儿王朝第5代皇帝沙贾汗为其爱妃建造的陵墓.故B正确.
沙漠里的油井架是在西亚才能看到的现象.故C错误.
南亚的印度河主要流经巴基斯坦,是巴基斯坦人民的母亲河.故D正确.
所以答案选:C.
9.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每年的6月到9月,盛行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降水丰富,为印度的雨季。西南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产生旱涝灾害。因此影响印度粮食大丰收归因于带来充沛雨量的季风是西南季风,故B正确,排除ACD,故选B。
10.印度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东北部,这里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恒河三角洲地区生产黄麻,在此基础上发展麻纺织工业,其工业中心是加尔各答,A正确。印度的棉纺织工业中心的是孟买,靠近棉花产地;印度班加罗尔以计算机软件著名,被称作“印度的硅谷”,新德里是印度的首都,排除BCD,故选A。
11.印度是一个人口多的发展中国家,主要以农业为主,是世界农业大国,A错误,D正确。印度农业现代化程度较低,该国由于人口众多且增长快,印度的农产品基本满足本国居民的消费,BC错误,故选D。
12.印度是世界第二软件大国,2000年软件产业总产值达到83亿美元,软件出口量仅次于美国,被称作“世界办公室”,故C正确,排除ABD,故选C。
13.C
【详解】试题分析:印度新兴工业区班加罗尔,信息产业发达,其中电脑软件出口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14.C
【详解】试题分析:加尔各答是印度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孟买是印度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首都新德里位于西北内陆,班加罗尔是印度最大的电子工业中心,选项ABD叙述错误。
15.图中代表印度半岛的是位于南亚的B,B正确;A为波斯湾,排除A;C为马六甲海峡,排除C;D位于东南亚,排除D;故选B。
16.图中阴影部分所示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位于4000米以上,被誉为“世界屋脊”,A正确;伊朗高原位于西亚,排除B;蒙古高原地处亚洲中部,排除C;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亚洲北部的俄罗斯,排除D;故选A。
17.C海峡为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是连接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8.D区域为东南亚,地处热带,以热带季风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热量、水分充足是其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主要自然原因,A正确;东南亚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排除B;种植历史悠久、生产技术高;市场需求量大为社会经济因素,排除CD;故选A。
19.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东南亚,主要来自我国东南沿海一代,特别是广东和福建两省,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A
【详解】由图可知,印度绝大部分地区处于热带和亚热带,夏季,盛行西南季风,西南季风从印度洋上带来了丰富的水汽,降水丰沛,形成雨季;冬季,盛行东北季风,东北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气温干燥,降水稀少,形成旱季。因此印度的主要气候类型是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的热带季风气候,故A正确;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的东部,以亚洲东部分布最广,故B错误;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附近,故C错误;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西部地区,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故D错误。故选A。
21.印度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受海陆位置影响,盛行风向为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其中西南季风来自印度洋,带来充沛降水,是印度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A正确。故选A。
2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印度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A全年高温多雨,A错误;B全年炎热干燥,B错误;C全年高温,降水量集中分布,有明显的季节差异,C正确;D全年温和湿润,D错误。故选C。
23.目前,印度每年承接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1/2的业务。其中,承接的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2/3,印度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C正确。故选C。
24.南亚地区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每年的6-9月,盛行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降水丰富,为南亚的雨季,西南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造成水旱灾害,故B正确。印度北部为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南下的寒潮、暴雪和冰冻等冬半年的气象灾害,故ACD错误,故选B。
25.读图可知:孟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地区气候湿热,雨量大,气温高。多雨潮湿的气候使房屋底部潮湿,多蚊蝇毒虫,当地的民居适应气候的特点,把底层架空以利通风散热,故A符合题意;B为西北地区的平顶屋、C为黄土高原的窑洞、D为北京的四合院,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6.B
【详解】印度地形主要分为三部分,北部是高大的喜马拉雅南侧山地,绵延高耸;中部是恒河冲积平原,面积广阔;南部是德干高原,起伏平缓;地势特点为南北高、中部低;B正确。故选B。
27.D
【详解】印度人口超13亿,仅次于中国,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A叙述正确。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B叙述正确。印度由于语言、人口的优势等,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C叙述正确。印度属于热带,高温多雨,人口稠密,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D叙述错误。根据题意,答案选D。
28.(1) 阿拉伯 孟加拉 印度
(2)新德里
(3)喜马拉雅
(4) 终年高温 6-9 热带季风
(1)
南亚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以南,西临A阿拉伯海,东濒B孟加拉湾,南到C印度洋。主要位于低纬度、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2)
城市①新德里,为印度首都,是印度北方最大的商业中心。2014年人口为2500万,位居世界第二,超过人口2100万的孟买,成为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
(3)
南亚地形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北部山地:③喜马拉雅山;中部平原: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南部高原:德干高原。
(4)
从孟买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孟买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为旱、雨两季。每年6~ 9月,盛行西南季风,西南季风从印度洋上带来了丰富的水汽,降水丰沛,形成雨季;每年10月至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东北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气温干燥,降水稀少,形成旱季。
29.(1)低
(2)河流自西向东流 (河流流向)
(3)印度 涝
(4)软件外包 美
【详解】试题分析:
(1)南亚大部分处于10°N~30°N纬度地区,属于低纬,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大部分属热带季风气候;
(2)从图中可看出,南部高原的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 判断的根据是②河流流向;
(3)根据材料一显示风向,该季风来自印度洋,为西南风,当该季风风力强盛时,会给印度带来涝灾.
(4)印度因服务外包产业在世界占重要地位而被称为“世界办公室”,班加罗尔是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从材料二可知,印度软件外包业务最多来自 美国,其次是欧洲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