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在一个月内,月相变化的规律是( )。
A.圆形—弧形—圆形 B.弧形—圆形—弧形 C.弧形—圆形
2.引起地球的潮汐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地球自转 B.太阳对地球的引力 C.月球对地球的引力
3.下面三幅图是杆子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段拍摄的杆子影子,其中你认为是早晨拍摄的是( )。(坐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A. B. C.
4.地球上的水存在的主要形式是( )。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5.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体的是( )。
①海上远去的帆船的船身比帆顶先消失
②太阳是圆的
③人越往山上爬,看到地平圈越大
④月球是圆的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6.关于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形成的原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表面的环形山主要是火山爆发遗留下来的 B.月球表面的环形山主要是陨石撞击形成的 C.不确定
7.地球仪上的蓝色表示( )。
A.陆地 B.海洋 C.冰川
8.物体影子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关系是( )。
A.太阳在天空的位置高,物体的影子长 B.太阳在天空的位置高,物体的影子短 C.物体的影子长短与太阳在天空的位置无关
9.( )这天我们看不见月相。
A.农历每月初一 B.农历每月十五 C.农历每月二十三
10.( )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A.金星 B.太阳 C.月球
二.填空题(共9题,共38分)
1.我国古人凭直觉和臆想认为天是( )的,地是( )的。
2.我们生活在( )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时常会看到耀眼的( ),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 )。
3.下面各图所示的是日食的三种类型,其中①是( ),②是( ),③是( )。
4.我们通过制作地球( )海报,更能充分全面地认识地球。
5.在天空中,有一种天然的挡光物——( ),它变化多端,有薄有厚、有高有低。
6.用手电筒和木圆柱探索影子的秘密,当手电筒直射木圆柱时,产生的影子( );当手电筒斜着照射木圆柱时,产生的影子( )。影子总是在( )(“背光”或“向光”)的一侧。
7.像太阳、电灯等能发光的物体叫做( )。
8.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远方来的船,发现总是先看到( ),然后看到( )。根据这种现象推测地球可能是( )的。
9.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 )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 )。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产生影子只要有光源就可以了。( )
2.太阳和月球都是圆形的。( )
3.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
4.月球表面的环形山是火山爆发遗留下来的。( )
5.月球上有月海却没有水。( )
6.月相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 )
7.改变光的照射角度不会使物体的影子发生变化。( )
8.改变物体的摆放方式可能会使物体的影子发生变化。( )
9.太阳位于南面,影子位于北面。( )
10.月球除了靠反射太阳光发亮外,月球本身也能发光。( )
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
1.请将实验材料与模拟对象连一连。
大小不同的球 月球表面
托盘和细沙 不同大小的陨石
不同大小的坑 大小不一的环形山
五.简答题(共2题,共16分)
1.地球和太阳、月球相比,有什么特点?
2.请写出太阳与影子的方向关系,以及北半球地面上的物体从早上到傍晚影长的变化规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A
4.B
5.C
6.B
7.B
8.B
9.A
10.C
二.填空题
1.圆;方
2.地球;太阳;月球
3.日环食;日偏食;日全食
4.主题
5.云
6.短;长;背光
7.光源
8.帆顶;船身;圆形
9.太阳;天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1.如下:
五.简答题
1.地球上有淡水空气、大气层、海洋、各种动物和植物,温度适宜人类生存。
2.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一天中早晚影子长,中午影子短,且从早到晚先长后短再变长;一年中冬季影子长,夏季影子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