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流动
1.1611年,西班牙殖民者要求居住在菲律宾的非基督教华人,每人每年必须缴付8比索的贡税。1615年,西班牙殖民者共征收贡税53832比索,1635年共征收116916比索。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20年间居住在菲律宾的华人人数已增加了一倍多,仅1635年就有14614名华人缴纳贡税,这些还没有包括贫穷的免税者和偷漏税者。这一状况( )
A.源于海外贸易的兴旺发达 B.折射东西方文化的冲突
C.导致明政府厉行海禁政策 D.解决了中国的人地矛盾
2.16世纪,西班牙征服墨西哥后极力推广天主教,排斥当地宗教信仰,遭到当地人的强烈反对。17世纪中期后,以天主教圣母形象为原型、糅合墨西哥本土文化元素的瓜达卢佩圣母像却逐渐流行开来,成为墨西哥的象征之一。据此推知,西班牙的殖民( )
A.改变了区域人口结构 B.摧毁了美洲本土文化
C.影响了欧洲宗教改革 D.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3.1886年,杜库雷在《文明简史》中宣称:“在我们这个时代,欧洲人正在使非洲和亚洲得到再生。始于东方的文明又回到了东方,完成了一个奇妙的循环。光来自东方,但正是西方把它带回给东方,使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灿烂。”这一观点意在( )
A.强调西方对东方文明促进作用 B.阐释世界各地区联系的加强
C.掩盖欧洲殖民扩张的掠夺本质 D.说明东西方文明的多元一体
4.阅读下表内容,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1842年《南京条约》 “永存平和,所属华英人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
1860年《北京条约》 “以凡有华民情甘出口,……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
1862年《续订招工章程条约》 “华工出洋打工年限为五年;华工出国要与雇主订立契约,契约期满回国的船资由雇主支付”
1893年清政府规定 “概准由使臣领事馆给予护照,任其回国治生置业,并听随时经商出洋”
A.近代中国放弃闭关自守政策,主动融入世界
B.列强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强行促成华工出国
C.清政府腐败无能,完全不顾华工的基本权益
D.晚清时期中国外交呈现出一定的近代化特征
5.在南美,天主教会直接控制着殖民地的宗教事务,教会的建立和教士的移居都必须得到国王的同意。在北美,殖民地的宗教事务基本不受干涉,由教徒们自由组织教会,形成了宗教上的多元化局面。这种局面( )
A.源于宗主国国情的差异 B.加剧了南北美洲的宗教对立
C.促使北美宗教信仰淡化 D.推动了南美民族国家的形成
6.海外华侨华人往往称自己是“唐人”,他们聚居的地方便称为“唐人街唐人街最早叫“大唐街1875年,张德彝在《欧美环游记》中称唐人街为“唐人城”,其通英语,英语称唐人街为 Chinatown。“唐人街”曾居住着很多华工,这些华工( )
①最初因列强招募出国成为苦力②提升了中国的国际政治地位
③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④保留和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下图所示为1789年海地独立前夕的人口结构示意图。该图可用来说明( )
1789年海地独立前夕的人口结构示意图
A.三角贸易对美洲影响巨大 B.美洲种植园经济得到发展
C.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 D.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兴起
8.美国加州的第一任州长利兰·斯坦福曾指出:没有华工,这条重要的国家交通干线(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的西段,就不能在国会法案所要求的时限内完工。利兰·斯坦福意在强调华工( )
A.为美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B.改变了北美大陆的人口结构
C.在美洲传播和发展了中华文化 D.得到了美国民众的普遍认可
9.下表为16世纪至20世纪上半期世界人口的迁移情况。导致19世纪中后期世界人口迁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主要移出地 主要移入地
1500—1850年 欧洲、非洲 美洲
1850—1945年 欧洲、亚洲 美洲
A.非洲人口的大量减少 B.西方殖民扩张方式发生转变
C.华工被列强疯狂掠夺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0.据统计,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移居海外的中国人约有1000万人,主体是劳工,商业、政治性移民次之,文化、亲属团聚等又次之。他们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也有大批前往美洲、大洋洲、欧洲、非洲等地。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B.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
C.西方列强侵略扩张 D.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1.19世纪末20世纪初,促使德国大量人口移民海外的推动因素——劳动力过剩问题,已经演变为劳动力短缺。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已有大量外国劳工遍布德国工农业生产的各个部门,德国因此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劳动力输入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德国( )
A.工业化推进的速度较快 B.海外移民导致劳动力不足
C.战争使得人口大量减少 D.民主政治有了长足的发展
12.1822年,英国接受来自澳大利亚的优质羊毛6.8万千克,1830年达到136万千克以上,澳大利亚成为英国毛纺业最大的供应商。此现象直接导致( )
A.澳大利亚发生了工业革命 B.白人成为澳大利亚的主要居民
C.英国加速向澳大利亚流放罪犯 D.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土地不断被剥夺
13.有学者认为,在殖民地时期形成的以欧洲——基督教文化为主体、以美洲印第安文化和非洲黑人文化为次要成分的杂交文化结构一直保持至今。因此,当代拉美最突出的特点便是种族和文化的混杂性。下列选项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伦巴舞和巴西烤肉 B.爵士乐和芭蕾舞
C.墨西哥城三文化广场和摇滚乐 D.马卡龙和探戈
14.19世纪末,大量来自南欧、东欧以及亚洲的移民开始涌入美国,这批人大都愿意从事较为艰苦的重体力劳动,并且索取的报酬很低,这使本地人及较早来的移民处于不利的地位,他们认为新移民从他们手里拿走了大量的工作,从而引发了严重的社会矛盾。这反映了这些新移民( )
A.拒绝从事工资待遇较差的工作 B.为美国提供了大量高科技人才
C.为美国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D.挑拨美国政府与旧移民的矛盾
15.每逢国际重大比赛有新西兰队参加时,人们都会欣赏到新西兰运动员“毛利战舞”的仪式表演。“毛利战舞”原本是新西兰土著毛利人战斗前鼓舞士气的仪式,经过与几代移民带来的西方文化的融合,经过改造发展形成了具有现代新西兰风格的舞蹈。这反映出( )
A.西方文明具有先天的优等性 B.本土文化在和外来文化交融中发展
C.新文明的形成会伴随新移民 D.外来移民的文化全部会带有侵略性
16.“在欧洲移民活动的区域内,传统的印第安文化逐渐消失,西班牙、葡萄牙文化成为主体,天主教成为拉丁美洲的主要宗教……但是在偏远的内陆地区,印第安人保留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如多神信仰、图腾崇拜等”。这反映了( )
A.移民文化成为拉丁美洲文化的主体 B.印第安土著文化基本消失
C.拉丁美洲文化具有多元性 D.拉丁美洲文化具有较强的殖民性
17.材料一 黑人的第一次大迁徙始于一战爆发后的1916年,到1929年大危机爆发后迁徙开始减缓。约150万黑人由南部农村迁往城市。这些黑人主要从佛罗里达、佐治亚、南卡罗来纳和弗吉尼亚等州迁出,主要迁往东北部与中西部——这与一战期间和20年代这两个地区的工业发展密切相关。二战后迁徙黑人中人数最多的年龄段仍为20-24岁,占迁徙人口总数的19%。迁徙黑人的男女性别比率为107∶100,而同期美国黑人男女的总体性别比率为93∶100。迁徙者的性别比率因迁徙距离之远近而有差异,一般来说,迁徙得越远,男性所占的比例越大。这一时期,如在25—29岁的迁徙者中,有12%的人受过高等教育。
——摘编自胡锦山《美国研究》
材料二 1930年居住在北部各地区的黑人一半来自南部。北部城市——纽约、费城、芝加哥、底特律等城市黑人聚居区形成。这些城市的黑人人口超过了南部几个大城市,成为美国黑人最多的城市。一批新兴黑人中产阶级以纽约哈莱姆黑人区为中心开展了一场旨在通过艺术作品反映黑人心声、表达黑人民族自豪感和黑人改造美国的决心的运动。在马库斯·加维领导下兴起的黑人民族主义运动,主张“回非洲去”,建立一个强大的黑人国家,反映了城市黑人渴望摆脱种族主义枷锁的强烈愿望,成为60年代“黑人权利”运动的先声。
——摘编自陈奕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二十年代美国黑人大迁徙运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黑人大迁徙运动的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黑人大迁徙运动对美国社会的影响。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古代边疆的开发与治理中,移民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鉴于匈奴时常侵扰西北边郡,文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一募民实边,通过优厚条件吸引民众充实西北边疆。到公元前127年,“募民徙朔方十万口”。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在西北边地设张掖、酒泉郡,置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军屯戍边由此成为安置移民的一种主要方式。此外,政府还通过迁徙罪犯及家属戍边、迁降卒于边郡等向西北边疆移民。这些政策既开发了边疆又保卫了边疆。
——摘编自翟麦玲《两汉西北边疆移民政策比较研究》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初,沙皇俄国利用中国东北边疆人烟稀少的空虚形势,鲸吞我国大片领土,并且继续执行其侵略政策。在部分开明官员的倡议下,清政府开始实行向东北移民以充实边疆政策。甲午战争后,日本称:中国东北“在我国势力圈内,为我国之殖民地,最为适合”。庚子之变后,东北边患日益加剧,清政府发起新政运动,深化在东北地区的移民实边政策,使以往东北边疆人烟稀少、空虚荒凉的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
——摘编自高强《清末东北移民实边政策述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推行边疆移民政策的措施及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西汉相比,清末东北移民实边的原因。
参考答案:
1.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自1611年至1635年的20多年间,西班牙殖民者对菲律宾华人的征税数量大幅增长,“20年间居住在菲律宾的华人人数已增加了一倍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商船不但为菲律宾提供了物美价廉的日常生活用品,而且更重要的是运来了大帆船贸易的主要商货:中国丝绸和瓷器。以后的几十年,马尼拉的西班牙殖民者继续把更多的畅销中国货运往墨西哥,从大帆船贸易中赢得高额利润,所以造成菲律宾在华人数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海外贸易的兴旺发达,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东西方文化的冲突,排除B项;明朝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是政治:对日本经济封锁,打击倭寇;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处于主导地位;思想:传统儒家思想保守落后,海洋观念意识淡薄。上述历史事件不是导致明政府厉行海禁政策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菲律宾华人数量的增加无法解决中国的人地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
2.A
【详解】根据材料“17世纪中期后,以天主教圣母形象为原型、糅合墨西哥本土文化元素的瓜达卢佩圣母像却逐渐流行开来,成为墨西哥的象征之一。”可知,材料以墨西哥的象征之一—瓜达卢佩圣母像叙述了西班牙殖民者极力推广天主教与墨西哥本土宗教信仰,从冲突到兼容的史实。殖民势力的持续侵略改造着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改变了墨西哥人口结构,A项正确;瓜达卢佩圣母像糅合墨西哥本土文化元素,排除B项;材料与欧洲宗教改革没有关系,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征服墨西哥,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3.C
【详解】题干所给材料“欧洲人正在使非洲和亚洲得到再生。始于东方的文明又回到了东方,完成了一个奇妙的循环。光来自东方,但正是西方把它带回给东方,使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灿烂”体现出杜库雷认为西方殖民扩张是传播文明的重要方式,联系所学知识,这混淆了殖民扩张的掠夺本质,C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强调西方对东方文明促进作用”是表面现象,而非本质问题,排除A项;题干所给材料反映的是杜库雷试图掩盖殖民扩张的掠夺本质,“阐释世界各地区联系的加强”、“说明东西方文明的多元一体”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D项。故选C项。
4.D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所属华英人民彼此友睦”、“概准由使臣领事馆给予护照”等信息可以得出,清政府被迫改变传统的宗藩体制下“夷”“夏”等称谓并形成近代使领馆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晚清中国外交的近代化,D项正确;材料中的《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都是在战败的情况下被迫签到的屈辱条约,无法得出“主动融入世界”,排除A项;根据材料中的“以凡有华民情甘出口,……一并赴通商各口,下英国船只,毫无禁阻”信息可知,列强并不一定完全是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强行促成”华工出国,排除B项;根据材料中的“华工出国要与雇主订立契约,契约期满回国的船资由雇主支付”、“概准由使臣领事馆给予护照,任其回国治生置业,并听随时经商出洋”等信息可知,清政府并非“完全不顾华工的基本权益”,排除C项。故选D项。
5.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美洲国家多是西班牙殖民地独立而来,北美是英属殖民地独立而来,因此二者在宗教事务管理方面有着显著不同,A项正确;材料与南北美洲宗教对立无关,排除B项;美洲宗教信仰并未淡化,排除C项;材料与推动民族国家形成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6.C
【详解】根据所学,唐人街”曾居住着很多华工,这些华工最初因列强招募出国成为苦力,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保留和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但并不会因此提升中国的国际政治地位,①③④C项正确;②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
7.A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1789年海地独立前夕的人口结构示意图”并结合所学可知,海地是美洲国家,人口结构中黑奴的比重大,这是三角贸易引入了大量黑奴的结果,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种植园经济的内容,排除B项;结合所学可知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此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反映不出美洲社会是否出现大变革,排除D项。故选A项。
8.A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美国加州的第一任州长利兰·斯坦福曾指出:没有华工,这条重要的国家交通干线(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的西段,就不能在国会法案所要求的时限内完工。”可知,华工对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开发做出了贡献,为美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A项正确;华工移民美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国的人口结构,但不会改变北美大陆的人口结构,夸大了华工移民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中华文化在美洲的传播,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得到美国民众的普遍认可,“普遍”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
9.B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世纪初英美等国开始陆续颁布禁止奴隶贸易的法令,黑奴贸易受到限制,殖民者不得不寻找新的廉价劳动力,因此从19世纪中叶开始,大批印度、中国等地的劳动远涉重洋来到美洲,这使得19世纪中后期世界人口的移出地发生了变化,所以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西方殖民扩张方式的转变,B项正确;世界人口移出地的变化是因为西方殖民方式的转变,不是因为非洲人口的大量减少,排除A项;根据世界人口迁移发生的变化无法说明华工被列强疯狂掠夺,排除C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是在20世纪初,排除D项。故选B项。
10.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移居海外的中国人约有1000万人,主体是劳工,商业、政治性移民次之”结合所学可知,当时中国人进行海外移民,输入劳动力到殖民地去进行了开发建设,这与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有关,C项正确;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仍然占据主要地位,排除A项;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是列强殖民扩张的结果,排除B项;第二次工业革命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且世界的形成并非当时中国海外移民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
11.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德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最为突出的国家,因此发展速度最快,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A项正确;当时德国是移民输入国,而不是输出国,排除B项;19世纪末,德国没有因为大规模战争而损失大量的人口,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民主政治的发展,而且德国通过《1871年宪法》就已经形成了代议制,虽然当时的代议制还不完善,排除D项。故选A项。
12.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澳大利亚向英国大量出口羊毛,而养羊需要大量土地,这导致澳大利亚原住民的土地不断被剥夺,D项正确;澳大利亚主要是农业殖民地,未发生工业革命,排除A项;白人成为澳大利亚的主要居民不是直接影响,排除B项;英国加速向澳大利亚流放罪犯与羊毛大量生产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故选D项。
13.A
【详解】根据材料“当代拉美最突出的特点便是种族和文化的混杂性。”可知,拉美的文化是混杂的,其中伦巴舞是吸收了16世纪非洲黑人舞蹈以及西班牙的舞蹈逐渐完善的;巴西烤肉来源于巴西南部高乔人,高乔人是当年西班牙、意大利殖民者和印第安人的混血后裔,A项正确;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摇滚乐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排除C项;探戈是起源于欧洲中西部的一种民间舞蹈探戈诺舞,排除D项。故选A项。
14.C
【详解】根据材料“这批人大都愿意从事较为艰苦的重体力劳动,并且索取的报酬很低”,可见新移民为美国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C项正确;拒绝从事工资待遇较差的工作,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在材料中无法确定是否为美国提供了大量高科技人才,排除B项;挑拨美国政府与旧移民的矛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15.B
【详解】据题意可知,新西兰土著居民传统文化吸收了外来的西方文化后,形成了具有现代风格的舞蹈,这说明本土文化融合外来文化形成新文化,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西方文明具有先天的优等性,排除A项;是新移民催生了新文明,而非新文明会形成新移民,排除C项;外来移民的文化不一定都带有侵略性,排除D项。故选B项。
16.C
【详解】据材料可知,在欧洲移民活动的区域内,西班牙、葡萄牙文化成为主体,天主教成为拉丁美洲的主要宗教,但是在偏远的内陆地区,印第安人保留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如多神信仰、图腾崇拜等,这反映了拉丁美洲文化具有多元性,C项正确;材料主旨反映的是拉美文化的多样性,只是“在欧洲移民活动的区域内,传统的印第安文化逐渐消失,西班牙、葡萄牙文化成为主体”,A项说法不准确,排除A项;据材料可知,在偏远的内陆地区,印第安人保留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如多神信仰、图腾崇拜等,B项说法不准确,排除B项;材料主旨反映的是拉美文化的多样性,而不是强调其文化的殖民性,排除D项。故选C项。
17.(1)特点:持续时间长,数量大;从南向北;由农村迁往城市;年龄年轻化;男性居多;文化程度逐步提高。
(2)影响:适应美国经济发展和满足战争需要;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南北人口结构和黑人聚居区布局;促进美国北方城市化;推动黑人阶层的分化;加快黑人融入美国社会进程;催生了反映黑人心声的文艺创作潮流;一定程度上激化种族对抗,引发社会动荡不安;反对种族主义的民族运动兴起并促进美国民权运动的发展;导致南方劳动力减少,从而影响南方经济。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 黑人的第一次大迁徙始于一战爆发后的1916年,到1929年大危机爆发后迁徙开始减缓。”可推出持续时间长;根据材料一“。约150万黑人由南部农村迁往城市。这些黑人主要从佛罗里达、佐治亚、南卡罗来纳和弗吉尼亚等州迁出”可推出数量大;根据材料一“主要迁往东北部与中西部”可推出从南向北;根据材料一“约150万黑人由南部农村迁往城市。”可推出由农村迁往城市;根据材料一“二战后迁徙黑人中人数最多的年龄段仍为20-24岁,占迁徙人口总数的19%。迁徙黑人的男女性别比率为107∶100,而同期美国黑人男女的总体性别比率为93∶100。”可推出年龄年轻化;男性居多;根据材料一“这一时期,如在25—29岁的迁徙者中,有12%的人受过高等教育。”可推出文化程度逐步提高。
(2)影响:可从经济发展、战争、人口格局等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所学可知,适应美国经济发展和满足战争需要;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南北人口结构和黑人聚居区布局;促进美国北方城市化;推动黑人阶层的分化;加快黑人融入美国社会进程;根据材料二“一批新兴黑人中产阶级以纽约哈莱姆黑人区为中心开展了一场旨在通过艺术作品反映黑人心声、表达黑人民族自豪感和黑人改造美国的决心的运动。”可推出催生了反映黑人心声的文艺创作潮流;根据材料二“在马库斯·加维领导下兴起的黑人民族主义运动,主张‘回非洲去’,建立一个强大的黑人国家,反映了城市黑人渴望摆脱种族主义枷锁的强烈愿望,成为60年代‘黑人权利’运动的先声。”并结合所学可推出一定程度上激化种族对抗,引发社会动荡不安;反对种族主义的民族运动兴起并促进美国民权运动的发展;导致南方劳动力减少,从而影响南方经济。
18.(1)措施:募民徙边;车屯戍边;迁徙罪犯及家属戍边;迁移降卒;设置边郡治理。
意义:稳定了西北边疆秩序;推动了西北边疆开发;巩固了国家统一局面;加强了西北边疆与内地的联系;为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有利条件。
(2)原因:列强侵略导致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开明官员的倡导;清末新政的推动。
【详解】(1)措施:根据“募民实边”得出募民徙边;根据“军屯戍边”得出军屯戍边;根据“迁徙罪犯及家属戍边”得出迁徙罪犯及家属戍边;根据“迁降卒于边郡”得出迁移降卒;根据“设张掖、酒泉郡”得出设置边郡治理。意义:根据“保卫了边疆”得出稳定了西北边疆秩序;根据“在古代边疆的开发与治理中,移民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得出推动了西北边疆开发;根据“保卫了边疆”得出巩固了国家统一局面;根据所学,还可从加强了西北边疆与内地的联系、为维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有利条件等角度总结回答。
(2)原因:根据“沙皇俄国利用中国东北边疆人烟稀少的空虚形势,鲸吞我国大片领土,并且继续执行其侵略政策”,概括得出列强侵略导致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根据“部分开明官员的倡议”得出开明官员的倡导;根据“清政府发起新政运动,深化在东北地区的移民实边政策”得出清末新政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