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教学目标】
字词句
1.能认识41个生字,读准7个多音字,会写44个字,会写34个词语。
2.能背诵、默写指定的古诗。抄写指定的课文段落。
3.了解、积累“文房四宝”等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字词语。
阅读
1.能根据要求提取段落中的重要信息,并对有关的现象或成因作出解释。
2.了解课文相关段落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3.能说出有关自然段的段式特点。
口头表达
1.能分享在日常生活中自主识字的途径及结果。
2.能回顾、梳理“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具体方法。
3.能按照活动的步骤,介绍某一个手工活动的过程。
书面表达
1.能模仿有关自然段的段式特点写一段话。
2.能就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写清楚过节的过程。
实践活动
1.能用不同的方式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记录这些节日的相关风俗。
2.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过程。
3.能对其他小组的展示活动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11. 赵州桥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县、拱”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爪”,能正确书写“赵、县”等16个字,会写“赵州桥、石匠”等15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理解第二自然段是怎么把赵州桥既雄伟又坚固的特点写清楚的。能理解第三自然段是怎么把赵州桥美观的特点写清楚的,并正确抄写这一自然段。
4.能用上“世界闻名、雄伟、创举、美观”等词语向游客介绍赵州桥的设计及这种设计的好处,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学重难点】
了解赵州桥的设计及这种设计的好处,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学准备】
课件、板贴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县、拱”等7个生字,能正确书写“赵、县”等12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理解第二自然段是怎么把赵州桥既雄伟又坚固的特点写清楚的。
【教学过程】
一、交流成果,揭示课题。
1.课前两分钟准备,学生自由交流桥的名片。
2.导入新课,板贴课题,学生齐读。
二、制作名片,初识桥梁。
1.学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制作赵州桥“名片”。
名称
地理位置
建造年代
设计及建造者
桥梁结构形式
(1)指名学生反馈交流。
(2)相机指导书写“匠”,理解“匠”的意思。
(3)通过图片引导学生理解拱桥的特点。
2.引导学生根据名片介绍赵州桥。
评价关注点:
◆能正确提取课文关键信息,完成赵州桥的名片。
◆能正确理解“匠”的意思。
◆能正确流利地介绍赵州桥。
三、回顾方法,理解段意。
1.听课文录音,学生圈划出赵州桥的特点。
2.回顾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要素“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关键句的作用。
3.抓住过渡句和关联词,引导学生理解第二自然段写了赵州桥雄伟和坚固的特点,第三自然段写了赵州桥美观的特点。
评价关注点:
◆能正确圈划出赵州桥的特点。
◆能正确理解关键句的作用。
四、品读段落,感知特点。
1.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赵州桥雄伟的特点。
(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写赵州桥雄伟的句子。
(2)小组合作,辨析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形状特点。
(3)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了解赵州桥的长度、宽度,感受赵州桥的雄伟。
(4)通过与现代建造桥梁对比,引导学生感受赵州桥的雄伟。
2.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赵州桥坚固的特点。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作者通过描写赵州桥是怎样设计的来表现坚固的特点。
(2)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写赵州桥坚固的句子。
①通过对赵州桥设计的具体说明,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对这种设计的赞叹。
②相机指导书写“创、举”,引导学生理解“创举”的意思。
(3)引导学生理解作者通过描写赵州桥这样设计的好处来表现坚固的特点。
①引导学生理解关联词“既……又”的并列关系,了解赵州桥设计的两种好处。
②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和赵州桥的两个特点,引导学生用关联词“既……又”造句。
3.引导学生理解赵州桥既雄伟又坚固的特点,感知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评价关注点:
◆能正确找出描写赵州桥特点的句子。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
◆能根据要求,正确运用关联词造句。
五、总结目标,拓展延伸
1.结合板书,总结学习内容。
2.出示课后作业:
(1)围绕赵州桥既雄伟又坚固的特点,把桥介绍清楚。
(2)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怎样把美观这个特点写清楚的。
(3)在“名片”的背面,围绕你介绍的这座桥的一个特点,把它介绍清楚。
【板书设计】
11.赵州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