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冀人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3.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冀人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3-11 23:16:2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名县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四年级科学试卷
时间∶ 4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26分)
1. 土壤中既有非生物也有生物。( )
【答案】√
【解析】
【详解】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园,常见的小动物有轮虫、小线虫、蛆绷、鼠妇等。土壤中既有非生物也有生物。
2. 黏质土渗水能力最强。( )
【答案】×
【解析】
【详解】土壤按照颗粒大小可以分为沙土、黏土、壤土三类。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土,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渗水性能最强的是沙土,黏质土渗水能力弱,保水能力强。
3. 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之一,用之不尽,取之不竭。( )
【答案】×
【解析】
【详解】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物质,是地球的重要资源,它们的形成有的需要几百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土壤不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题目说法错误。
4. 湖泊里的水都是积聚起来的雨水或地下水。( )
【答案】×
【解析】
【详解】湖泊是被陆地围着的大片积聚起来的水。湖泊属于水体,水体是水的集合体。不止有雨水或地下水。
5. 植物的茎只具有支撑作用,不能运输养分。( )
【答案】×
【解析】
【详解】茎是植物的支柱和运输线,它既支撑起植物的繁枝茂叶,又往来输送来自根部的水分和养料,以及来自叶内制造的有机物质。许多植物的茎内还贮存了大量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少数植物的茎具有繁殖的功能。
6. 一般来讲,植物的组成部分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
【答案】√
【解析】
【详解】一般来讲,植物的组成部分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它们都是植物的器官。它们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具有重要作用。
7. 绿色开花植物繁殖后代都是由种子完成。( )
【答案】×
【解析】
【详解】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大多是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的。并非都是由种子完成的。题目说法不正确。
8.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
【答案】√
【解析】
【详解】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生长所需的条件。
9. 动物只有卵生和胎生两种生殖方式( )
【答案】×
【解析】
【详解】常见的动物繁殖方式有两种:卵生和胎生。像猫、牛、羊、长颈鹿等哺乳动物那样直接生出胎儿的繁殖方式叫胎生,像青蛙、鸭、大雁那样产卵的繁殖方式叫卵生,低等动物如原生动物草履虫,腔肠动物水螅等进行无性生殖的动物都是无性繁殖,由成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10. 动物通过繁殖后代,使物种得以延续。( )
【答案】√
【解析】
【详解】动物的繁殖行为对种族的延续有重要意义。动物通过繁殖后代,使物种得以延续。
11. 水螅可以直接从母体产生。( )
【答案】√
【解析】
【详解】水螅身上长出芽体,然后从母体分离出去,就是一只幼水螅,很快它能独立生活了,这是一种独特的生殖方式。水螅自身可以产生小宝贝。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12. 所有昆虫的发育都要经过变态发育。( )
【答案】√
【解析】
【详解】动物分类方法两种,一种按变态和不变态分类;另一种按卵生从卵孵化而来和胎生由母亲直接生下来分类。所有的昆虫生长发育都要经过变态。这种说法正确。
13. 人的一生经历出生、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又通过养育下一代使生命得以延续。( )
【答案】√
【解析】
【详解】人出生后经历了婴儿、幼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等阶段;人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成熟直至衰亡的生命过程,又通过养育下一代使生命得以延续。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14. 将湿润的土块儿放到蒸发皿里,并用玻璃片盖在上面,使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皿中的土块儿,加热后玻璃片上会出现小水珠。是因为( )。
A. 土壤中有水分 B. 土壤中有空气 C. 土壤中有微生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把土壤捻一捻,感觉到了土壤的湿润,说明土壤中有水分;将湿润的土块儿放到蒸发皿里,并用玻璃片盖在上面,使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皿中的土块儿。加热后玻璃片上会出现小水珠,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
15. 因为土壤中有( ), 所以有很多小动物能生活在土壤里。
A. 沙粒 B. 矿物质 C. 空气
【答案】C
【解析】
【详解】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所以土壤是泥、水分、沙、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因为土壤中有空气,所以很多小动物能生活在土壤里。
16. 土壤颗粒最细的是( ), 最容易成团的土壤是( )。
A. 沙质土 B. 壤土 C. 黏质土
【答案】C
【解析】
【详解】黏质土,浅黄色,有气味,颗粒最细,摸起来非常滑腻,黏质土是最容易成团的土壤。
17. 保护土壤的正确做法是( )。
A. 开窑烧砖 B. 喷洒农药 C. 退耕还林
【答案】C
【解析】
【详解】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发展经济和农业最重要的资源,要保护土壤。植树造林、修建梯田、退耕还林还牧、少用塑料袋、不随意取土、不乱抛弃电池等都属于保护土壤的方式,C符合题意;AB不利于保护土壤。
18. 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是( )。
A. 植物自身制造的 B. 叶从空气中吸收的 C. 根从土壤中吸收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植物的根不仅仅有固定植物的作用,植物的根还吸收入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供植物体生长。
19. 下列植物中,( )属于储藏着丰富营养的根。
A. 大蒜 B. 萝卜 C. 马铃薯
【答案】B
【解析】
【详解】植物的根不仅仅有固定植物的作用,植物的根还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供植物体生长。萝卜的食用部分是它的根,根内储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大蒜和马铃薯食用部分是茎。
20. 根的作用不包括( )。
A. 支撑植物 B. 吸收水分 C. 开花结果
【答案】C
【解析】
【详解】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还有固定植物的作用,所以大多数植物的根都比较发达,分布较广。它们深入土壤,并向四周延伸。植物的根不能开花结果。
21.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该诗句描述的生命现象主要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 生物能够由小长大 B. 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C. 生物都能适应环境
【答案】B
【解析】
【详解】生物的共同特征是: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生物的特征包括生长、繁殖、应激和新陈代谢,其中新陈代谢是最基本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这句诗描述的生命现象主要体现的生物特征是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22. 俗话说“无心插柳柳成荫”,说明柳树适宜的繁殖方式是( )。
A. 压条 B. 扦插 C. 嫁接
【答案】B
【解析】
【详解】植物繁殖主要有孢子繁殖、种子繁殖以及无性繁殖三种方式。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后代,还可以用营养器官根、茎、叶进行繁殖。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柳树、杨树等植物适合用茎进行扦插繁殖,所以B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的繁殖,要求学生掌握俗话说“无心插柳柳成荫”,说明柳树适宜的繁殖方式是扦插。
23. 正常情况下,多数的绿色开花植的繁殖方式是( )。
A. 种子 B. 茎 C. 组织培养
【答案】A
【解析】
【详解】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多数绿色开花植物可以通过种子进行繁殖,植物经过开花、传粉、受精等过程形成果实和种子,种子实际已经是下一代了。
【点睛】植物的繁殖方式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24. 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的几个时期,顺序正确的是( )。
A. 种子发芽期→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开花结果期
B. 营养生长期→幼苗期→种子发芽期→开花结果期
C. 种子发芽期→营养生长期→幼苗期→开花结果期
【答案】A
【解析】
【详解】仙花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空气、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凤仙花要经历种子萌发、生长发育、开花结果、枯萎死亡的过程。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经历种子发芽期→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开花结果期,所以A符合题意。
25. 植物体各部分所需的养料是通过( )来运输的。
A. 根 B. 茎 C. 叶
【答案】B
【解析】
【详解】一般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起着不同的作用。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26. 下面的动物中卵生的是( )。
A 鸽子 B. 老鼠 C. 绵羊
【答案】A
【解析】
【详解】卵生动物是指用产卵方式繁殖的动物。一般的鸟类、爬虫类,大部分的鱼类和昆虫几乎都是卵生,老鼠、绵羊是胎生,鸽子是卵生。
27. 下面动物的繁殖方式和熊猫一样的是( )。
A. 蜜蜂 B. 鸡 C. 狗
【答案】C
【解析】
【详解】卵生动物是指用产卵方式繁殖的动物,如喜鹊、乌龟、恐龙、蜜蜂、青蛙、鱼、鸟、鸡、鸭、鹅;胎生动物是指用胎生方式繁殖的动物,如熊猫、狗、猴、狮子、老虎、猪、蝙蝠等。
28. 蚕的一生经历的四个阶段的正确顺序是( )。
A. 卵-成虫-幼虫-蛹 B. 卵-幼虫-蛹-成虫 C. 成虫-幼虫-蛹-卵
【答案】B
【解析】
【详解】卵、幼虫、蛹、成虫是蚕的一生要经历的四个形态;蚕的生命周期中,蚕是幼虫,蚕蛾是成虫,蚕蛾交配繁殖后死亡;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56天。
三、综合分析题。(42 分)
29. 把下列动物与其相适合的繁殖方式用线连起来。
猫 卵生
青蛙
水螅 胎生
鸭 由成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答案】
【解析】
【详解】繁殖是指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常见的动物繁殖方式有两种:卵生和胎生。像猫、牛、羊、长颈鹿等哺乳动物那样直接生出胎儿的繁殖方式叫胎生,像青蛙、鸭、大雁那样产卵的繁殖方式叫卵生,低等动物如原生动物草履虫,腔肠动物水螅等进行无性生殖的动物都是由成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30. 不同动物的繁殖方式不同,请你说一说卵生和胎生有哪些方面不同?
【答案】胎生动物在母体内的发育靠脐带从母体吸收养分,有胎盘,出生时直接生出幼体的动物。卵生动物的发育靠受精卵提供营养和母体没有直接关系。
【解析】
【详解】哺乳动物一般为胎生,卵生动物是指用产卵方式繁殖的动物。动物的受精卵在雌性动物体内的子宫里发育成熟并生产的过程叫胎生。卵生动物是指在有性生殖中,母体的卵受精后形成新个体的动物。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可以从母体获得,直至出生时为止。卵生动物其营养来自卵本身。胎生动物是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发育完成后由产道直接产出。卵生动物是产下卵(蛋)后,经过孵化,变成动物。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储量为3500万立方千米,只占地球上水体总储量的2.53%。其中大部分是固体冰川,主要分布在南北两极地区。这种冰川在目前技术水平下,还难以利用。液体形式的水体,绝大部分是深层地下水,开采利用得也很少。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储量约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30.4%。
31. 人类主要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 冰川 B. 河流和湖泊 C. 深层地下水
32. 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占地球上水体总储量的( )。
A. 大部分 B. 一半 C. 很少一部分
33. 淡水资源主要以( )形式储存
A. 冰川 B. 河流和湖泊 C. 深层地下水
34. 液体形式的水体,绝大部分是( )。
A. 河流和湖泊 B. 深层地下水 C. 浅层地下水
35 淡水资源十分宝贵,请你谈一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水资源?
【答案】31. B 32. C 33. A 34. B
35. 节约用水,要加强用水管理;如不往湖泊、江河等水里扔东西;节约用水,不浪费水;将水尽可能地循环利用。
【解析】
水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表面水体总量的2.53%,其中大部分(约70%)是固体冰川,很难加以利用.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水、浅层地表水,储量约占全球淡水资源总量的0.3%。
液体形式的水体,绝大部分是深层地下水,开采利用得也很少。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储量约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30.4%。
【31题详解】
人类主要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河流和湖泊的水资源;故选项B符合题意。
32题详解】
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占地球上水体总储量的2.53%,只占很少一部分;故选项C符合题意
【33题详解】
世界上的淡水资源主要以冰川形式存在;故选项A符合题意。
【34题详解】
液体形式的水体,绝大部分是深层地下水;故选项B符合题意。
【35题详解】
水不是取之不尽的,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很有限的;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要加强用水管理;如不往湖泊、江河等水里扔东西;节约用水,不浪费水;将水尽可能地循环利用。
36. 请你说一说植物产生后代的方式有哪些?
【答案】种子、茎、叶、根。
【解析】
【详解】植物繁殖后代的方法很多,它们可以用种子、枝叶、球茎和根开始它们的新生命;有的植物通过产生足够的种子繁殖后代,有的植物通过根、茎、叶等来繁殖后代。
下图是小明模拟水土流失的两组实验,请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第一组∶在同样的倾斜角度下,用等量的水冲刷土壤,观察并记录①号和②号两个木盒中流出的水量和水质区别。
37. 两个木盒中流出水量较多的是 __________,含泥沙较多的是__________;
第二组∶两个木盒中土壤里都没有种植植物,左侧木盒的倾斜角度小于右侧木盒的倾斜角度。加等量的水冲刷土壤,观察并记录③号和④号两个木盒中流出的水量和水质区别。
38. 两个木盒中流出水量较多的是__________,含泥沙较多的是__________
39. 综合两组对比实验,水土流失与__________、__________等有关。
40. 为了防止水土流失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答案】37. (1). ① (2). ①
38. (1). ④ (2). ④
39. (1). 有无植被覆盖 (2). 土地的坡度
40. 植树造林、修建梯田、退耕还林还牧、修挡土坝。
【解析】
【分析】影响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为了保护我们的地球,我们应想办法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37题详解】
根据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通过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的土壤流失严重,这个说明植被覆盖能降低水土流失。(1)两个木盒中流出水量较多的是①,因为没有植被覆盖;含泥沙较多的是①,有植被覆盖的几乎没有流失。
【38题详解】
两个木盒中流出水量较多的是④,含泥沙较多的是④。
【39题详解】
综合两组对比实验,水土流失与有无植被覆盖、土地的坡度等有关。
【40题详解】
治理水土流失采用的措施是:植树造林、修建梯田、退耕还林还牧、修挡土坝等。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名县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四年级科学试卷
时间∶ 4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26分)
1. 土壤中既有非生物也有生物。( )
2. 黏质土渗水能力最强( )
3. 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之一,用之不尽,取之不竭。( )
4. 湖泊里的水都是积聚起来的雨水或地下水。( )
5. 植物的茎只具有支撑作用,不能运输养分。( )
6. 一般来讲,植物的组成部分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
7. 绿色开花植物繁殖后代都是由种子完成。( )
8.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
9. 动物只有卵生和胎生两种生殖方式( )
10. 动物通过繁殖后代,使物种得以延续。( )
11. 水螅可以直接从母体产生。( )
12. 所有昆虫的发育都要经过变态发育。( )
13. 人的一生经历出生、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又通过养育下一代使生命得以延续。(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14. 将湿润的土块儿放到蒸发皿里,并用玻璃片盖在上面,使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皿中的土块儿,加热后玻璃片上会出现小水珠。是因为( )。
A. 土壤中有水分 B. 土壤中有空气 C. 土壤中有微生物
15. 因为土壤中有( ), 所以有很多小动物能生活在土壤里。
A. 沙粒 B. 矿物质 C. 空气
16. 土壤颗粒最细的是( ), 最容易成团的土壤是( )。
A. 沙质土 B. 壤土 C. 黏质土
17. 保护土壤的正确做法是( )。
A. 开窑烧砖 B. 喷洒农药 C. 退耕还林
18. 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是( )。
A. 植物自身制造的 B. 叶从空气中吸收的 C. 根从土壤中吸收的
19. 下列植物中,( )属于储藏着丰富营养的根。
A 大蒜 B. 萝卜 C. 马铃薯
20. 根的作用不包括( )。
A. 支撑植物 B. 吸收水分 C. 开花结果
21.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该诗句描述的生命现象主要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 生物能够由小长大 B. 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C. 生物都能适应环境
22. 俗话说“无心插柳柳成荫”,说明柳树适宜的繁殖方式是( )。
A. 压条 B. 扦插 C. 嫁接
23. 正常情况下,多数的绿色开花植的繁殖方式是( )。
A. 种子 B. 茎 C. 组织培养
24. 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的几个时期,顺序正确的是( )。
A. 种子发芽期→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开花结果期
B. 营养生长期→幼苗期→种子发芽期→开花结果期
C. 种子发芽期→营养生长期→幼苗期→开花结果期
25. 植物体各部分所需的养料是通过( )来运输的。
A. 根 B. 茎 C. 叶
26. 下面的动物中卵生的是( )。
A. 鸽子 B. 老鼠 C. 绵羊
27. 下面动物的繁殖方式和熊猫一样的是( )。
A. 蜜蜂 B. 鸡 C. 狗
28. 蚕一生经历的四个阶段的正确顺序是( )。
A. 卵-成虫-幼虫-蛹 B. 卵-幼虫-蛹-成虫 C. 成虫-幼虫-蛹-卵
三、综合分析题。(42 分)
29. 把下列动物与其相适合的繁殖方式用线连起来。
猫 卵生
青蛙
水螅 胎生
鸭 由成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30. 不同动物的繁殖方式不同,请你说一说卵生和胎生有哪些方面不同?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储量为3500万立方千米,只占地球上水体总储量的2.53%。其中大部分是固体冰川,主要分布在南北两极地区。这种冰川在目前技术水平下,还难以利用。液体形式的水体,绝大部分是深层地下水,开采利用得也很少。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储量约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30.4%。
31. 人类主要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 冰川 B. 河流和湖泊 C. 深层地下水
32. 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占地球上水体总储量的( )。
A. 大部分 B. 一半 C. 很少一部分
33. 淡水资源主要以( )形式储存
A. 冰川 B. 河流和湖泊 C. 深层地下水
34. 液体形式的水体,绝大部分是( )。
A. 河流和湖泊 B. 深层地下水 C. 浅层地下水
35. 淡水资源十分宝贵,请你谈一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水资源?
36. 请你说一说植物产生后代的方式有哪些?
下图是小明模拟水土流失的两组实验,请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第一组∶在同样的倾斜角度下,用等量的水冲刷土壤,观察并记录①号和②号两个木盒中流出的水量和水质区别。
37. 两个木盒中流出水量较多的是 __________,含泥沙较多的是__________;
第二组∶两个木盒中土壤里都没有种植植物,左侧木盒的倾斜角度小于右侧木盒的倾斜角度。加等量的水冲刷土壤,观察并记录③号和④号两个木盒中流出的水量和水质区别。
38. 两个木盒中流出水量较多的是__________,含泥沙较多的是__________
39. 综合两组对比实验,水土流失与__________、__________等有关。
40. 了防止水土流失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