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内能》(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内能》(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3-11 21:0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内能》
一、选择题
1.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区陆地表面的气温比海面的气温昼夜变化显著。因此(  )
A.白天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
B.白天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
C.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
D.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
2.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无法判断
3.由,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4.如图所示的实验或事例中,属于通过热传递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压缩空气的过程 B. 太阳能加热水
C. 钻木取火 D. 搓手取暖
5.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铁 铜 水 煤油
ρ/(kg m-3) 7.9×103 8.9×103 1.0×103 0.8×103
c/[J (kg ℃)-1] 0.46×103 0.39×103 4.2×103 2.1×103
A.质量为1kg的铁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是0.46×103J
B.2kg煤油温度降低1℃时,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C.煤油和水体积之比为2∶1,吸收热量之比为12∶5,则升高温度之比为4∶1
D.初温、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相接触,内能从铜块转移到铁块
6.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用同样的加热器进行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乙物质的沸点一定是40 ℃
B.0~6 min甲比乙吸收的热量多
C.8~10 min甲和乙继续吸热,虽然温度各自保持不变,但甲和乙的内能都不断增加
D.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
7.利用一燃气热水器对、20℃的水进行加热时,完全燃烧了的煤气。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煤气的热值为,该热水器烧水的效率是50%。下列说法中(  )
①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②水吸收的热量是
③水温升高了50℃
④加热过程中水的内能保持不变
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②正确 D.只有②③④正确
8.下列现象和推断不符合实际的是(  )
A.现象:抽去玻璃板,两瓶中的气体都会变成红棕色。推断: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现象: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推断: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
C.现象:棉花被点燃。推断: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D.现象:当塞子跳起时瓶内出现白雾。推断: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9.用两个相同的电热水器给质量同为2kg的物体甲和水加热,他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10min吸收的热量为(  )
A.0.84×105J B.1.2×105J
C.2.52×105J D.都不是,不能计算
10.某实验小组利用酒精灯对500g冰均匀加热,他们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如图是他们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已知,由图象可知(  )
A.水升温比冰慢,说明水的比热容比冰小
B.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
C.冰的熔化热λ为3.36×105J/kg
D.在CD段,水吸收的热量是2.1×104J
二、填空题
11.入冬以来、寒流突降,为了防止冻伤,双手可以摩擦发热,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增加手的内能;也可以手捧热水袋使手变暖,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增加手的内能。
12.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瓶子的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上面的瓶中装有空气,下面的瓶中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抽掉玻璃板后,可以看到, 两个瓶中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这属于_______现象,该现象表明_______。
13.将质量和初温均相同的铝、铜、铁三个金属球(c铝>c铁>c铜),浸没在沸水中煮较长的一段时间,则三个球的温度______。从沸水中吸热最多的是______球,吸热最少的是______球。
14.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将2kg的水倒掉一半剩下的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J/(kg ℃);水结冰后它的比热容将_______(填“改变”或“不变”)。
15.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主要原因是砂石的比热容较小。初温为20℃,质量为50kg的砂石吸收3.6×106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______℃ 。[砂石的比热容为0.9×103J(kg·℃)]。
16.如图是某一内陆城市与某一沿海城市年气温变化曲线。从图像可以看出,在一年中,曲线A所示的城市气温变化较______(选填“大”或“小”),根据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曲线A表示的是_________(选填“内陆”或“沿海”)城市的年气温变化曲线。
17.如图所示,在玻璃瓶内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当塞子跳起来时,瓶口出现白雾,为什么?
答:瓶内空气推动塞子对外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使空气内能______,温度______,附近的水蒸气遇冷______成小水珠,就是我们看到的白雾.
18.甲、乙两种金属的比热容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2∶1,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甲物体的温度升高了10 ℃,则乙物体的温度升高了________ ℃.使1.5 kg温度为10 ℃水吸收了热量6.3×105J,水温将升高________ ℃.(1标准大气压)
三、计算题
19.用燃气灶烧水,燃烧0.5kg的煤气,使50kg的水从20℃ 升高到70℃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煤气的热值为4.2×107J/kg。求:
(1)0.5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水吸收的热量;
(3)燃气灶烧水的效率。
20.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经过5分钟,水吸收的热量为4.2×104J的热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的比热容)。
求:(1)水的质量?
(2)煤油的比热容?
四、实验题
21.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
(1)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______、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选填“质量”或“体积”).
(2)实验中选择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可以认为在相同时间内水和煤油_____________热量相同,然后比较______的方法来完成探究实验的.
(3)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描绘出了水和煤油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______的吸热能力更强,因此,“暖手宝”中装的储热液体具有的比热容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
(4)由图像可得煤油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J/(kg·℃).[c水=4.2×103 J/(kg·℃)]
(5)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煤油最后的温度相同,就要给____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煤油吸收的热量____(选填“>”“<”或“=”)水吸收的热量.
(6)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小军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了克服了上述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B 3.D 4.B 5.C 6.C 7.B 8.B 9.C 10.C
11. 做功 热传递 12. 扩散 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3. 相同 铝 铜 14. 4.2×103 改变 15.100 16. 小 沿海
17. 做功 内 机械 减少 降低 液化 18. 60 90
19.(1)2.1×107J;(2)1.05×107J;(3)50% 20.(1)0.5kg;(2)2.1×103J/(kg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