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复习课件(5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河南省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复习课件(5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1 16:06:13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八年级上册  三峡 [北魏]郦道元河南中考:真题16年未考。备用题2013年与《水经注·河水四》(节选)比较考查。
原文(彩色为课下注释) 译文(已核教参)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在七百里三峡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教参精讲
第1段:总体描绘三峡的形势,是为概貌性描写。
三峡绵延七百里,两岸都是连绵不绝的高山,只有起伏,没有中断之处。这是写其广度。层层叠叠的悬崖峭壁,把天空和日光都遮挡住了,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时分,难得看到日月。这是写其高度。这就写出了三峡峡长山高的雄伟气象,为下文具体景物的描绘提供了大背景。
原文(彩色为课下注释)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已核教参)
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倘若碰到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有时候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达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在春、冬两个季节,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有倒映着的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泉瀑布在山峰之间飞速地往下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之中一片清寒肃杀,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啼叫,声音接连不断,凄惨悲凉,空旷的山谷中传来猿啼的回声,声音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所以渔民们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教参精讲
第2-4段,具体描绘,抓住季节特点,分别写出夏天、冬春之时和秋天各个不同季节的自然景象。
夏天的景象,特点是雄伟峻急,所以连接上文,先行描绘。夏天发大水时,江水满溢,漫上山陵,下行和上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体现出水势极大,水流猛且急。但要是碰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下去,那就不得不冒险航行了。下行的船只因水流迅猛加快了航速,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能到达江陵。可谓日行千里,衬托出江流之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乘奔马、御风飞行作比,更表现出江水一泻千里的气势。
教参精讲
春冬之景象相似,故合起来写。此时风景与夏天迥异。“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江水仍然湍急流动,但飞溅着白色浪花,气势已然不同;潭深水碧,倒映着各种景物,又多了一份沉静和优美。从江上看向两岸“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高峻的山峰上,生长着一些怪柏,悬泉、瀑布飞泻而下,在其间迅疾冲荡着;“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茂,山高草盛,趣味良多。这是作者对春冬景象的综合描述和赞美。我们读来,也感觉和缓从容,宛如欣赏一幅优美、 雅致的山水画,毫无夏季的惊心动魄之感。
而秋天又是另一番情调。每当初晴之日,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都呈现一派肃杀景象;高山上猿猴凄凉的长啸声,从空旷的山谷中传来,接连不断,哀伤悠长,久久不绝。最后写渔人歌谣,间接表达了景物带给人们的感伤情绪,更突出了秋天的凄凉冷落。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文学、文化常识
1.三峡,瞿(qú)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zhuō)县(今河北涿州)人,北魏地理学家。
2.《水经注》:郦道元撰,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由于当时南北分裂,此书记北方河流,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与作者实地考察的成果;涉及南方江河,则博采他人记述,精心选择,细致加工,融汇成文。
课下注释(彩色为高频)
根据2022新题型特设字词赏析
1.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  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2.略.无.阙.处 略无:  完全没有 
阙:  同“缺”,空隙、缺口 
3.自.非.亭.午.夜.分. 自非:  如果不是 
亭午:  正午 
夜分:  半夜 
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完全没有 
同“缺”,空隙、缺口 
如果不是 
正午 
半夜 
4.不见曦.月. 曦月:  日月 
曦:  日光,这里指太阳 
5.至于夏水襄.陵. 襄陵:  水漫上山陵 
襄:  冲上、漫上 
陵:  山陵 
6.沿.溯.阻绝 沿:  顺流而下 
溯:  逆流而上 
7.或.王命急宣 或:  有时 
日月 
日光,这里指太阳 
水漫上山陵 
冲上、漫上 
山陵 
顺流而下 
逆流而上 
有时 
8.虽.乘奔.御风 虽:  即使 
奔:  这里指飞奔的马 
9.不.以.疾.也 不以疾:  没有这么快 
赏析:表现出江水一泻千里的气势。
10.则素.湍.绿潭 素湍:  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
素:  白色 
11.回.清.倒影 回清:  回旋的清波 
12.绝. 多生怪柏   绝 :  极高的山峰 
赏析:写出了山之陡峭。
即使 
这里指飞奔的马 
没有这么快 
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
白色 
回旋的清波 
极高的山峰 
13.飞.漱.其间 飞漱:  飞速地往下冲荡
14.清荣.峻茂 荣:  茂盛 
赏析:对春冬之景的综合描述与赞美。
15.良.多趣味 良:  甚,很 
16.每至晴.初.霜.旦. 晴初:  天刚放晴 
霜旦:  下霜的早晨 
17.林寒涧肃. 肃:  肃杀,凄寒 
飞速地往下冲荡
茂盛 
甚,很 
天刚放晴 
下霜的早晨 
肃杀,凄寒 
18.属.引.凄.异. 属引 :  接连不断 
属:  连接 
引:  延长 
凄异:  凄惨悲凉 
赏析:写出了猿猴凄凉长啸接连不断、哀伤悠长的情景。
19.空谷传响. 响:  回声 
20.哀.转.久绝 哀转:  声音悲凉婉转 
接连不断 
连接 
延长 
凄惨悲凉 
回声 
声音悲凉婉转 
一词多义
1.绝
2.清
3.阙
4.属
5.引
重点句子翻译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文]在七百里三峡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文]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3.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4.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文]在春、冬两个季节,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绿色的潭水中有倒映着的各种景物的影子。
5.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
6.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文](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之中一片清寒肃杀,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啼叫,声音接连不断,凄惨悲凉,空旷的山谷中传来猿啼的回声,声音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原文探究
统编教材教参设问
1.【教材思考探究题一】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三峡景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作者先总体描绘三峡概貌,突出其雄伟气象;接下来,按照特点的不同,具体描绘三峡四季的不同景象。作者未按照四季更迭的顺序写,而是借着文脉之势,先写“夏水襄陵”之峻急雄壮,与第一段一脉相承;再写春冬与秋天,转为沉静,虽氛围、特色不同,但文脉转缓,文气相贯。
从另一方面看,三峡之所以成为“峡”,是因为旁有群山约束,中有江水流淌,二者缺一不可。山为屏障,是峡之外围,所以第一段先写山,勾勒全貌;水是峡之筋骨,因此后两段重点写水,而又从动、静两方面写其特色;最后又将目光聚焦于山,首尾呼应。 
2.【教材思考探究题二】说说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
 【答案】夏天,江水满溢,一泻千里,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春冬季,水流和缓,潭深水碧,优美、雅致。秋季,万物萧条,凄清哀婉,引人悲伤垂泪。 
3.【教参问题探究题一】本文在中国古代游记散文的发展史上有很高地位,其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案】首先,先总后分,有分有合,结构谨严。先写三峡概貌,总体勾勒;再抓住季节特点分别描写,特点鲜明。春冬两季,特点相似,绝不浪费笔墨,强做分别,故合写;夏水湍急,秋气萧森,景象不同,故分写。
其次,次序分明,文脉贯通。先写概貌,强调三峡之雄伟;次写四季景象,未按时序来写,而是借着文脉之势,首先写夏水襄陵之峻急雄壮,接着再写春冬与秋天,转为沉静,虽氛围、特色不同,但文脉转缓,其势相同。
最后,首尾呼应,浑然一体。起首写山;夏天和春冬两季,重点写水;最末段写秋,又以山为主。起句“自三峡七百里中”,似横空出世,突兀凌厉;末尾写渔人歌谣,牵动读者心绪,如余音绕梁,绵绵不绝。 
4.【教参整体把握改编】文章在语言运用方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案】语言简洁凝练。如:①“隐天蔽日”的“隐”“蔽”,写出群山连绵,高峰入云,遮天蔽日的情形;②用“素”形容湍急的水流,符合春天江水的特点;③用“绿”形容潭水,既写出潭水之深,又写出潭水之静;④写高山用“绝 ”,写出山之陡峭;⑤“林寒涧肃”四字,营造出秋天的肃杀氛围;⑥用“哀转久绝”写空谷传来的猿鸣,符合生活的实际,又撼人心魄。 
【答案】语言简洁凝练。如:①“隐天蔽日”的“隐”“蔽”,写出
群山连绵,高峰入云,遮天蔽日的情形;②用“素”形容湍急的水流,
符合春天江水的特点;③用“绿”形容潭水,既写出潭水之深,又写出
潭水之静;④写高山用“绝
”,写出山之陡峭;⑤“林寒涧肃”四
字,营造出秋天的肃杀氛围;⑥用“哀转久绝”写空谷传来的猿鸣,符
合生活的实际,又撼人心魄。 
中考常考设问补充
内容理解
1.作者写各个季节景物的特征,所用的词并不一样。请各用一个字进行分析概括。
 【答案】夏季水的特征为“险”。江水暴涨,水流湍急,航道被阻断,呈现出险峻美。春冬二季水况相近,可用“趣”字来概括。“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三峡充满生机与乐趣。秋季特征为“悲”。“晴初霜旦,林寒涧肃”,文中并不点出“秋”字,而以“霜旦”“寒”“肃”渲染,三峡秋景就变成清寒之景,给人凄凉之情。在此,作者不再写山写水,而写猿鸣、渔歌,以此来烘托萧瑟的秋景,写出此时人们身处此地的伤感。 
2.文章第二段已经写到“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可是接着就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这二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案】不矛盾。夏季江水暴涨,漫上了山陵,下行和上行的航道都被阻断,这里写的是水量大、水流急的通例。“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是特例,是在“王命急宣”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冒险的非常之举。 
3.文末引用渔人歌谣有什么作用?
 【答案】文末引用渔人歌谣,进一步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长、岭连峡窄的特点;同时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悲凉的气氛,写出了秋天景物带给人们的感伤情绪。
写作特色
4.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是本文最突出的特点。侧面描写运用得最为突出,请举一例进行分析。
【答案】示例一:如“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从侧面写出了山的高峻、连绵。
示例二:如“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用船行之快,从侧面写出了水流的湍急。
示例三:如“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通过写猿鸣,从侧面写出了三峡秋季的萧瑟及山高水长的特点。 
5.第三段在描写三峡春冬之景时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答案】动静结合。 “素湍”“回清”是动态,写出水的明净轻快;“绿潭”“倒影”是静态,突出潭水的深沉宁静。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6.一山一水总关情。本文借描写三峡山的雄奇险拔、水的清幽秀丽的景色,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本文借描写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壮丽自然风光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主旨情感(共21张PPT)
八年级上册  答谢中书书 [南朝齐梁]陶弘景河南中考:16年未考。
原文(彩色为课下注释)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已核教参)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都有。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教参精讲
第一层: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里相共谈者,指的是那些有高雅情趣的人。与友人品赏山水,谈诗论文,是古人一大雅事。
第二层:作者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寥寥八字,就写出了仰视、俯察两种视角,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境界清新。“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又改用平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多彩的气象,在清爽宜人的画卷上平添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由静景转入对动景的描写。猿鸟的鸣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这四句描绘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活动,为画面增加了灵动感,传达出蓬勃的生命气息。
最后,文章以赞美和感慨收束。作者的自诩之情,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文学、文化常识
1.陶弘景(456—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思想家。有《陶隐居集》。
2.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用来记事陈情。如《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
课下注释(彩色为高频)
根据2022新题型特设字词赏析
1.古来共.谈  共:  共同 
2.高峰入.云 入:  耸入 
3.五色交.辉. 交辉:  交相辉映 
4.四.时.俱备 四时:  四季 
5.晓雾将歇. 歇:  消散 
6.猿鸟乱.鸣 乱:  纷乱,此起彼伏 
赏析:极写动态,展现了极具生命力的清晨之 景。
共同 
耸入 
交相辉映 
四季 
消散 
纷乱,此起彼伏 
7.夕日欲颓. 颓:  坠落 
8.沉.鳞.竞.跃 沉鳞:  指水中潜游的鱼 
竞:  争相,争着 
赏析:由静景转入到动景的描写,增添了画面的灵动性,传达出蓬勃的生命气息。
9.实是欲.界.之仙.都.
欲界:  没有摆脱世俗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的
仙都:  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 
坠落 
指水中潜游的鱼 
争相,争着 
没有摆脱世俗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
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 
没有摆脱世俗七情六欲的
的境界,这里指人间 
10.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  参与,这里有“欣赏”
“领悟”的意思
奇:  奇丽景色 
参与,这里有“欣赏”
“领悟”的意思
奇丽景色 
一词多义
1.奇
2.时
重点句子翻译
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译文]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都有。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文]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
3.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自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都有。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夕阳快要落
山了,水中潜游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
自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
原文探究
统编教材教参设问
1.【教材思考探究题一改编】分析本文在句式、节奏等方面的特点,说说它带给你什么样的美感。
 【答案】本文带有骈文的特点,多用四字句构成对偶,句式整齐,节奏感较强;间用散句,参差错落,于整齐中有变化。多用寻常词汇,浅显易懂,但为了形式的整齐,选词用字颇有讲究。 
2.【教材思考探究题二】本文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征?文章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想一想,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
 【答案】文中景物非常秀美,山高水净,绚烂多彩,充满生机。结尾一句,含有三层言外之意:其一,康乐是“能与其奇者”,表现出作者对谢灵运的钦慕;其二,自谢灵运之后,不再有人能“与其奇”,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其三,“我”是继谢灵运之后又一“与其奇者”,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诩,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3.【教参问题探究一题】《答谢中书书》一文结尾为何提及“康乐(谢灵运)”?
 【答案】对山水的审美古已有之,但在六朝时人看来,好游山水、善营园林的谢灵运无疑是最值得效仿的对象。加上他长于赋诗,将自然美景引入诗歌创作,细致描摹,开创了一代诗风,堪称山水诗的宗匠。作者于文末称引谢灵运,有追慕前贤之意,兼有自己也能得山水之妙的自矜意味。
除此之外,陶文所描绘的或许是永嘉的山水,而谢灵运写有不少歌咏永嘉山水的诗歌。欣赏对象相同,都能领悟山水之奇,作者将谢灵运引以为知音,也是很自然的事。 
4.【教参问题探究三题改编】怎样从语言的细微之处赏析这篇短文?
 【答案】①文中的“共”与“未复”,前后呼应,形成对比。既彰显古人的雅量深致,也感叹今人的粗陋无文,隐含自矜自得之意,犹言自己不仅能效仿康乐,直可追比古人。②文中写景部分的词语使用极为精妙。“将”“欲”二字,赋景物以动态,而动中自然有静;“乱”“竞”极写动态,打破清晨傍晚的宁静,使得景物极具生命力。岩壁五色斑斓,着一“交”字则有目眩神迷之意;竹树青翠欲滴,用一“俱”字则现终年常绿之色。前者绚烂已极,然繁华易落;后者素朴已极,然终岁不改,自然之趣,万物之理,正在此处。 
中考常考设问补充
内容理解
1.本文描写的山川之美,美不胜收。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文中景物的美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①山水相映之美。比如,“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山水相伴相映,情趣盎然。②缤纷的色彩之美。比如,“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绚丽动人,美不胜收。③晨昏变化之美。比如,“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竟跃”,晨昏的景色变化展现出大自然的无限美好。④动静相衬之美。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二是光色的动与静,青林翠竹为静,五色交辉为动;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散为静,猿鸟乱鸣为动;太阳即将落山为静,游鱼跃水为动。 
主旨情感
2.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文,作者通过描写自然美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表达了自己热爱自然、乐在林泉的情趣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的心意。 
3.文章是如何描写景色一日之内丰富变化的?
 【答案】听觉和视觉相结合。清晨猿啼鸟鸣此起彼伏的声音变化是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的;即将消散的薄雾、傍晚红日西沉、鱼儿竞相跃出水面的景色变化是从视觉角度来描写的。听觉和视觉相结合,写出了一日之内景色的丰富变化,使人如临其境。 
写作特色
4.“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也好,请说一说好在哪里。
 【答案】“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热烈、欢跃的气氛;“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写出了“跃”的状态,鱼儿争相跳跃,静中有动,写出了热闹的气氛。 (共18张PPT)
八年级上册  记承天寺夜游 [北宋]苏轼河南中考:真题16年未考。备用题2021年与《题孤山夜月图》比较考查,2015年与《浮生六记》(节选)对比考查。
原文(彩色为课下注释)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已核教参)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服,正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动人游兴),(于是)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院子里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教参精讲
第一层: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夜游的原因(叙事)。
“念无与为乐者”,“念”由“行”而起,“行”因“念”而延宕,文情也显得摇曳起伏。写出作者心理活动的变化过程。
第二层:描绘庭中月光的澄澈(写景)。
“积水空明”写月光的空灵澄澈,“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作者仅用18个字,就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这空灵的境界,也许正是作者彼时心境的写照。
第三层:惋惜无人赏月(议论抒怀)。
“何夜……如吾两人者耳”,寥寥数语,意味隽永: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文学、文化常识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苏轼为苏洵之子,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诗词创作很有影响。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集有《东坡乐府》。
课下注释(彩色为高频)
根据2022新题型特设字词赏析
1.月色入户. 户:  门 
2.念.无与为乐者 念:  考虑,想到 
3.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遂:  于是 
赏析:点出了苏轼与张怀民的趣味相投。
至:  到,来到 
4.怀民亦未寝. 寝:  睡觉 
赏析:表现出作者的惊喜,体现了两人的志同 道合。
门 
考虑,想到 
于是 
到,来到 
睡觉 
5.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  共同,一起 
步:  散步 
中庭:  院子里 
6.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  形容水的澄澈 
赏析:写出了月光的空灵澄澈。
7.水中藻.、.荇.交.横. 藻、荇:  均为水生植物 
交横:  交错 
8.盖.竹柏影也 盖:  大概是 
共同,一起 
散步 
院子里 
形容水的澄澈 
均为水生植物 
交错 
大概是 
9.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  只是 
耳:  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赏析:点明文章主旨,暗含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只是 
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一词多义
1.至
2.少
重点句子翻译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译文] 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 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文] 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原文探究
统编教材教参设问
1.【教材思考探究题三】细读《记承天寺夜游》,体会作者的心境。结合写作背景和你对苏轼生平、思想的认识,谈谈对“闲人”的理解。
 【答案】作者的心境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闲人”既指二人的政治处境,即作为贬谪之人,无职无权,清闲无比,内心悲凉无可诉说;又指夜游时的心境,即空灵自在、悠游自如,故能欣赏到一派空明的景象。既含有自嘲、自慰之意——不能修齐治平,只好趁夜闲游赏月;又颇有自许的意味——此等美景,如果不是我们两个富有雅趣之人欣赏,岂不浪费?这又表现出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 
2.【教参问题探究三题改编】这篇文章中的“遂”“亦”“但”饱含情感,很值得品味,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遂”点出了二人的趣味相投。“亦”字看似简单叙述张怀民也没有睡的事实,其实饱含深情,点明二人的知音关系。“但”字将笔触从眼前景物转向观景之人,非常自然地引出“闲人”,“但”在两个“何”的发问后,表明了其迥异流俗之意,显示了苏轼在逆境中的旷达与对自己精神世界的自得和坚守。 
3.【教参问题探究二题改编】本文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于中庭,又是悠闲的。自谓“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 
中考常考设问补充
主旨情感
1.结合具体语句,说说苏轼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赏月的。
 【答案】①愉悦,从“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的真情流露中可以感受到;②孤独,从“念无与为乐者”中知音难求的心境中可以感受到;③沉醉,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景物描写中可以感受到;④悠闲,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感慨中可以感受到。 
写作特色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无一字写月却处处写月,被世人称为写月的传神之笔。请简要分析。
 【答案】示例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皎洁的月光比作清澈的积水,把竹子和柏树的影子比作水草,使人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月光。
示例二: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积水空明”正面写出月光的澄澈透明,“藻、荇交横”写出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侧面烘托月光的澄澈。二者结合,营造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示例三:动静结合。“积水空明”给人以一种静谧之感,“藻、荇交横”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中愈见其静,描写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表现了苏轼醉情月景、超凡脱俗的“凡人”雅趣。 (共18张PPT)
八年级上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河南中考:真题16年未考,课标新增篇目
原文(彩色为课下注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已核教参)
天时比不上地利,地利比不上人和。(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必定有得天时之处,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天时比不上地利啊。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地利比不上人和啊。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人都背叛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教参精讲
孟子首先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以下三句是对这一观点的具体阐述,采取的是两两比较的方式。先是“天时”与“地利”的比较:“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极言其城之小,“环而攻之”说明攻城者攻势极猛并占有战斗的主动权(其中就包含“天时”的条件);但结果却是“不胜”,由此得出“天时不如地利”的结论。接着是“地利”与“人和”的比较:“城非不高也”以下四个并列的双重否定句,极力铺陈守方所具备的“地利”条件;但结果却是“委而去之”,由此得出“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以上都是基于历史经验的判断,而非凭空的悬想。这样逐层推进,通过比较指明了“人和”才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所谓“人和”,就是下文所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教参精讲
接下来再由“人和”进一步推演,指出“域民”“固国”“威天下”不能只靠“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这就从反面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接着引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并进而指出“寡助之至”(即彻底失却“人和”)必然众叛亲离,“多助之至”(即把“人和”发挥到极致)则会天下归顺,二者交战,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孟子说“仁者无敌”(《梁惠王上》),讲的就是君王行仁政、得民心,获得“人和”的有利条件,凭借这样的条件去征讨那些不行仁政、失却民心的统治者,自然可以无往不胜,无敌于天下。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文学、文化常识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kē),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本文出自《公孙丑下》。
1.三.里.之.城.  三里之城:  方圆三里的内城 
2.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  围 
3.池.非不深也 池:  护城河 
4.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革:  泛指武器装备 
兵:  兵器 
革:  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方圆三里的内城 
围 
护城河 
泛指武器装备 
兵器 
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课下注释
5.委.而去.之 委:  放弃 
去:  离开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限制在疆域内,居住 
放弃 
离开 
限制在疆域内,居住 
7.得.道.者多助 得道:  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8.寡助之至. 至:  极点 
9.亲.戚.畔.之 亲戚:  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畔:  同“叛”,背叛 
10.故君.子.有不战 君子:  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 
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极点 
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同“叛”,背叛 
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 
一词多义
1.利
2.城
重点句子翻译
1.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译文]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必定有得天时之处,可是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天时比不上地利啊。
2.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译文]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地利比不上人和啊。
3.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文]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译文]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原文探究
统编教材教参设问
【教材思考探究题一改编】熟读并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理解,并另举一两个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
 【答案】“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说,施行仁政的君主会得到广泛的拥护,不行仁政的君主则会失去民心。周文王和商纣王的故事能证明这一点。文王姬昌为西伯侯时,“笃仁,敬老,慈少”,礼贤下士,善养老者,所以人民拥护,贤士归心,为后来周代商而立奠定了基础。商纣王虽然天资敏捷,“材力过人”,却不行仁政,“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粟”,以酷刑残害臣民,最终“民罔不欲丧”,众叛亲离,葬送了商朝。 
中考常考设问补充
内容理解
1.文章的论点是什么?是如何用论证佐证论点的?
 【答案】文章开篇直接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个中心论点。然后从占据天时的攻方与获得有利地理条件的守方两个角度举例,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两个分论点,突出“人和”的重要性。再从理论上论证得“人和”者需“得道”,则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2.怎样理解文中的“天时”“地利”“人和”?
 【答案】一般而言,“天时”指的是宜乎做某事的气候条件,“地利”指的是地理优势,“人和”指的是人事协和、民心和乐。它们在本文中的意思,需要具体分析。文中的“天时”,可能更多还是指阴晴寒暑等是否有利于作战,或者说,指的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一般指地理形势方面的优势,也就是“山溪之险”。但是在本文中,高城、深池、利兵、足粮等都被视为“地利”,这个词几乎可以宽泛地理解为“物质条件的优势”。至于“人和”,本文中主要指的是作战时人心一致、内部团结,并不强调“和谐”“和乐”。 (共24张PPT)
八年级上册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河南中考:真题16年未考。备用题2012年与《战国策·魏策二》(节选)对比考查。
原文(彩色为课下注释)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已核教参)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任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召为相,百里奚从集市之间被赎出而用为大夫。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加他的才干。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往往就容易灭亡。了解到这一切之后,就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的道理了。
教参精讲
第1段:列举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炼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据此事实,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客观条件)
第2段:孟子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这样就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观条件都说到了。接下来再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论断,自然导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的中心思想。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文学、文化常识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kē),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本文出自《告子下》。
课下注释(彩色为高频)
根据2022新题型特设字词赏析
1.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  兴起,指被任用 
畎亩:  田地 
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  选拔、任用 
筑:  捣土用的杵 
3.管夷吾举于士. 士:  狱官 
4.百里奚举于市. 市:  集市 
兴起,指被任用 
田地 
选拔、任用 
捣土用的杵 
狱官 
集市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任:  使命 
6.必先苦.其心志 苦:  使……痛苦 
7.劳.其筋骨 劳:  使……劳累 
8.饿.其体肤 饿:  使……饥饿 
9.空.乏.其身 空乏:  财资缺乏 
10.行拂.乱.其所为 拂:  违背 
乱:  扰乱 
使命 
使……痛苦 
使……劳累 
使……饥饿 
财资缺乏 
违背 
扰乱 
11.所以动.心忍.性 动:  使……受到震撼 
忍:  使……坚忍起来 
12.曾.益.其所不能 曾益:  增加 
曾:  同“增” 
13.人恒.过. 恒过:  常常犯错误 
过:  犯错误 
使……受到震撼 
使……坚忍起来 
增加 
同“增” 
常常犯错误 
犯错误 
1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困:  忧困 
衡:  同“横”,梗塞、不顺 
作:  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15.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征:  征验、表现 
色:  脸色 
发:  显露、流露 
喻:  了解、明白 
忧困 
同“横”,梗塞、不顺 
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征验、表现 
脸色 
显露、流露 
了解、明白 
16.入.则无法.家.拂.士. 2014入:  指在国内 
法家:  守法度的大臣 
拂士:  辅佐君王的贤士 
拂:  同“弼”,辅佐 
17.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017出:  指在国外 
敌国:  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 
敌:  匹敌、相当 
赏析:点明了国家灭亡的外因。
18.生于忧患. 患:  祸患,灾难 
指在国内 
守法度的大臣 
辅佐君王的贤士 
同“弼”,辅佐 
指在国外 
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 
匹敌、相当 
祸患,灾难 
一词多义
1.过
2.举
3.劳
4.喻
5.拂
重点句子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译文]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通过这些)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不断增加他(所不具备)的才干。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译文]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译文]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文]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往往就容易灭亡。
6.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了解到这一切之后,就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的道理了。
原文探究
统编教材教参设问
1.【教材思考探究题一改编】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理解,并另举一两个事例来证明这一观点。
 【答案】这句话是说,忧患和磨难可以使一个人奋发有为,使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安逸和享乐则会让一个人不思进取,使一个国家衰败灭亡。事例:吴越交战,越国战败。越王勾践被俘后不忘耻辱,卧薪尝胆,最终灭了吴国;反观吴王夫差,以为忧患已除,骄奢淫逸,狂妄自大,最终被勾践打败。 
2.【教材思考探究题三】《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请举例具体分析。
 【答案】“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用同样的句式连举六例,形成无可辩驳的气势,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答案】①孟子先以六个出身贫贱、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②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身体、生活、行为、思想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炼。③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决定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④最后导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教参整体把握改编】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中心论点的。
中考常考设问补充
写作特色
1.分析作者列举六位历史名人事例的作用。
 【答案】内容上:这些人都在经历了艰苦磨炼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为论证观点“生于忧患”服务。
论证上:运用举例论证,具体阐述了“磨难出人才”的道理,引出下文的论述。
表达效果上:运用排比修辞,用相同的句式连举六个例子,形成一种无可辩驳的气势,增强了说服力。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答案】不能删去。原因:①这句话之前的内容是从正面论证“生于忧患”,这句话则是从反面论证“死于安乐”。若删去,则不能全面、充分地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②这句话之前的内容是从造就人才的角度进行论述的,而这句话是从治理国家的角度论述的。由个人到国家,使得论证更全面、更周密。 
3.简要分析文章第二段的论证思路。
 【答案】先从个人主观角度出发,正面阐述磨难挫折产生的积极作用。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从反面指出,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劝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如果没有实力相近之国的并存、威慑,没有外部的侵扰,国君就会“死于安乐”。最后得出结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文中的两个自然段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答案】不能。原因:①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谈“生”,后谈“死”,第一段紧扣“生于忧患”的内容来论证,第二段则以国家为例论证了“死于安乐”。②第一段主要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谈,第二段先紧承上文,从个人角度论述磨难与挫折的积极影响,然后从治国的角度来谈,符合由小到大,从个人到国家的认知规律。如果互换,行文的逻辑就会混乱,所以不能互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