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八年级下册课件(5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河南省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八年级下册课件(5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1 16:11:59

文档简介

(共42张PPT)
八年级上册  桃花源记 [东晋]陶渊明河南中考:真题2013年与《雪窦游志(节选)》对比考查。
原文(彩色为课下注释) 译文(已核教参) 教参精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芳草新鲜美好,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第一部分(第1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和沿途所见的绮丽景色,为桃花源的出现铺垫了充分而自然的条件。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通过溪水,既写出曲径通幽之感,又通过溪水之美之长,为桃源的最终出现做铺垫。
原文(彩色为课下注释)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译文(已核教参)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有点光亮。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可以互相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穿戴,都跟桃花源外面的人一样。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译文(已核教参)
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就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人告诉(渔人)说:“这里的事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教参精讲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桃花源的田园风光和桃花源百姓的日常生活状态以及淳朴的民风,由远及近,步步深入。
第2段:写桃花源的田园风光和桃花源百姓的日常生活状态。
“林尽水源……豁然开朗”一路向前,在“林尽水源”处被大山横阻,心生怅然,但“山有小口”,进入后曲折幽狭,不久便“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写桃花源中人的生活环境。语言极简洁,却字字真醇,韵味十足。
“其中往来种作……并怡然自乐”这几句由远及近,由上文的写景到写人,写桃花源百姓的日常生活状态,劳作、服饰与外人无异,但精神状态却是“怡然自乐”。
教参精讲
第3段:写桃花源中人初见渔人的惊异和后来设宴款待渔人的场景,反映了桃花源中居民的热情好客和淳朴民风。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足以见出桃花源中人的淳朴。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可见桃花源人的淳朴以及对自己美好生活的珍惜,不希望外人来破坏。
原文(彩色为课下注释) 译文(已核教参)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记号。到了郡城,去拜访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最终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说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但)没有实现,不久就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访求桃花源的人了。
教参精讲
第三部分(第4、5段):写渔人离开桃花源以后的事,是故事的结局和尾声。
第4段:与开头“忽逢桃花林”相照应,进一步增加了桃花源的神秘色彩。
写渔人最后离开桃花源,作者将此与前文形成相关的照应(“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又节外生枝(“处处志之”)。不仅如此,还“诣太守,说如此”。
第5段:刘子骥是与陶渊明同时代的真实人物,为奇幻的故事中又加入了真实成分。后写即便是如刘子骥一般的“高尚士”,也只能是“未果”,桃花源永远隐没在奇山秀水之中,留给世人永远的期盼与无尽的神往。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文学、文化常识
1.陶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名潜 ,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代表作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2.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类文章内容大多是游记,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也有普通的叙事性散文或者“杂记”。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课下注释(彩色为高频)
根据2022新题型特设字词赏析
1.缘.溪行  缘:  沿着,顺着 
2.芳草鲜.美. 鲜美:  新鲜美好 
赏析:“鲜”重点写青草色,生动展现出芳草 的蓬勃生机。
3.落.英.缤.纷. 落英:  落花 
缤纷:  繁多的样子 
赏析:描绘了一幅美不胜收的人间奇景。
沿着,顺着 
新鲜美好 
落花 
繁多的样子 
4.渔人甚异.之 2013异:  惊异,诧异。这里是“对……感到惊
异”的意思 
5.欲.穷.其林 欲:  想要 
穷:  尽 
6.林尽水源. 源:  发源 
7.仿.佛.若有光 仿佛:  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赏析:描绘出洞口若明若暗的样子。
8.便舍.船,从口入 2013舍:  舍弃 
惊异,诧异。这里是“对……感到
想要 
尽 
发源 
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舍弃 
惊异”的意思 
9.才.通.人 才:  仅仅只 
通:  通过 
10.豁.然.开.朗. 豁然开朗:  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
11.屋舍.俨.然.  2013舍:  房舍 
俨然:  整齐的样子 
1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  类 
13.阡.陌.交.通. 阡陌:  田间小路 
交通:  交错相通 
仅仅只 
通过 
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 
整齐的样子 
房舍 
类 
田间小路 
交错相通 
14.鸡犬相.闻. 相闻:  可以互相听到 
15.悉.如外人  2014悉:  全,都 
赏析:展现了桃花源人衣着的不同,侧面表现出桃花源的与世隔绝。
16.黄.发.垂.髫. 黄发:  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 
垂髫:  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赏析:展现了桃花源中人们的日常生活状态。
17.乃.大惊 乃:  于是,就 
18.具.答之 具:  详细 
19.便要.还家 要:  同“邀”,邀请 
可以互相听到 
全,都 
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 
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于是,就 
详细 
同“邀”,邀请 
20.咸.来问讯 咸:  全,都 
2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  妻子儿女 
绝境: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22.遂.与外人间.隔. 遂:  于是,就 
间隔:  隔绝,不通音讯 
23.乃.不知有汉 乃:  竟然,居然 
24.无.论.魏晋 无论:  不要说,更不必说 
25.皆叹.惋. 叹惋:  感叹惋惜 
全,都 
妻子儿女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于是,就 
隔绝,不通音讯 
竟然,居然 
不要说,更不必说 
感叹惋惜 
26.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  邀请 
赏析:展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
27.此中人语.云 语:  告诉 
28.不.足.为外人道.也
2019不足:  不值得,不必 
足:  值得 
2013道:  说 
赏析:表现了桃花源人不希望被干扰的心理。
邀请 
告诉 
不值得,不必 
值得 
说 
29.便扶.向.路 扶:  沿着,顺着 
向:  先前的 
30.处处志.之 志:  做记号 
31.及.郡下,诣.太守 及:  到 
诣:  拜访 
32.欣然规.往 规:  打算,计划 
沿着,顺着 
先前的 
做记号 
到 
拜访 
打算,计划 
33.未.果. 未果:  没有实现 
赏析:暗示桃花源为虚构的。
34.寻.病终 寻:  随即,不久 
没有实现 
随即,不久 
35.后遂无问.津.者 问津:  询问渡口。这里是“访求、探求”的 意思
询问渡口。这里是“访求、探求”的
意思
一词多义
1.复
2.具
3.遣
4.穷
5.舍
6.鲜
7.异
8.志
9.足
重点句子翻译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译文]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文]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都可以互相听到。
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译文] 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译文] 渔人一一地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所知道的事,他们都感叹惋惜。
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译文] 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译文] 桃花源中的人告诉(渔人)说:“这里的事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原文探究
统编教材教参设问
1.【教材思考探究题二】桃花林的景色和桃花源中的景象有所不同。根据文章前两段,想象其中的画面,说说这些画面给你的感受。
 【答案】桃花林的景色:眼前流淌着的是一条清澈的小溪,溪水两岸是大片美丽的桃花林。林里绿草如茵,芬芳馥郁,一株株桃树像娇艳的少女,柔臂细腰,随风轻扬的花瓣如同漫天春雨,纷繁美丽。
桃花源中的景象:一条僻静的小路两旁,一丛丛翠竹迎风摇曳,一排排桑树拼命地伸展出绿油油的枝叶,向行人热情地点头招手。往前走,那平坦开阔的田地,纵横交错的小径,一直蔓延到黛绿的山下。田间农人挥锄劳作。远处,茅草屋前的老人悠闲地晒着太阳,一阵阵孩童的嬉闹声和鸡鸣狗吠声传来……仰望天空,天是那样蓝,白云悠悠地飘着。
感受:美好、宁静、温暖,是理想中的家园。 
2.【教材思考探究题三】本文笔法简洁而内涵丰富,试依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具言”的是什么?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
 【答案】渔人“具言”的是他在现实世界里的见闻遭遇。桃花源中人“叹惋”是因为渔人所说的世上情形与桃花源内的生活相比差异巨大:一边是混乱不堪,一边是安静自然;一边是苛捐杂税,一边是怡然自乐;一边是战乱频仍,一边是安泰和谐……种种对比,蕴含其间。 
(2)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如果把这些内容一一写出来,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
 【答案】“如此”包含渔人自“缘溪行”直到“处处志之”,由入而出的所有经历和见到的种种。此处若再一一写出,就会导致文章前后内容重复,拖沓冗长。 
3.【教材积累拓展题六】“世外桃源”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作者借桃花源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答案】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风俗淳朴,社会平等,没有战乱、压迫和苛捐杂税,人们自食其力,生活和美安乐。作者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寄托了自己对社会及政治的美好理想,表达了自己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乱的愿望,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愿望。 
4.【教参整体把握改编】阅读全文,说说作者是如何安排内容详略的,并说明这样安排的理由。
 【答案】本文详写渔人在桃花源中的见闻,略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前和出桃花源后发生的故事。因为作者主要是通过描写桃花源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他的社会理想,反映广大人民向往安定、幸福生活的愿望,所以在桃花源中的见闻要详写。而其他情节只和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略写。 
5.【教参问题探究】《桃花源记》是一篇虚构作品,有着浓郁的主观理想色彩,可读来却给人一种“逼真”的效果。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答案】文章既具有奇幻神奇的浪漫色彩,又具有真实感人的写实力量。这二者在文中相得益彰,交融得天衣无缝。原本是出于想象、精神寄托的地方,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却处处落实,看似毫无虚笔。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其一,进出桃花源的路径,真切具体,似乎有迹可循。其二,桃花源虽然美好,也是人间太平盛世的情景,而非仙界云霓气象。首先,桃花源映入眼帘的图景真实可信。其次,“设酒杀鸡作食”,也是丰年待客之道。再次,来到这里的原因也真实可信。其三,文章首尾设计的两位人物,都似真实可信。
开篇以一个捕鱼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全文。开头对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很肯定,似乎真有其事;结尾的刘子骥是当时存在的一个真实人物,这便更加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当然,如果进一步深究,《桃花源记》确非完全出于虚构,而是有其现实基础。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这篇作品是陶渊明根据自己听闻的一些事实作为素材,并加以理想化写成的。 
6.【教参问题探究】文中“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的“外人”到底作何解?
 【答案】桃花源以外的人。作者借桃花源的故事表达了自己的社会理想,即没有战争,没有苛政。只有将桃花源内外的生活场景设置得尽可能相似,才最有利于突出这一主旨。 
中考常考设问补充
内容理解
1.阅读全文,分条概括桃花源奇异在何处。
 【答案】①景奇:桃花林的美景奇,桃花源内安宁富足;②人奇:桃花源人长期与世隔绝,衣着却跟外界相同;③行踪奇:即使做了标记,也无法再找到桃花源。 
2.渔人“处处志之”却仍“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答案】暗示桃花源是作者笔下的虚构世界,并非真实情景,使故事显得亦真亦幻,给桃花源增添了神秘色彩。 
3.分析桃花源人看到渔人后的心理变化过程。
 【答案】初见陌生人的惊讶→邀请到家招待的热情→打听外界的好奇→对世事变迁的感叹惋惜→细心嘱咐不要外传的担心。 
4.文章结尾写刘子骥寻而“未果”有什么作用?
 【答案】①刘子骥是与陶渊明同时代的真实人物,将这样的真人写进去,使奇幻的故事中加入了真实成分。②他是一位“好游山泽”的名士,对桃花源的美好意境做了进一步的渲染与补充。③即使是如刘子骥一般的“高尚士”,也只能是寻而“未果”,桃花源永远隐没在奇山秀水之中,留给世人永远的期盼与无尽的神往。 
5.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答案】本文的线索为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写作特色
6.本文的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请找出一处文中运用伏笔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答案】示例一:“忘路之远近”为后人难以按图索骥考证桃花源埋下伏笔。
示例二:“山有小口”中的“小口”为后文渔人的“不复得路”埋下伏笔。
示例三:“不足为外人道也”为渔人再寻“不复得路”埋下伏笔,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性。 
主旨思想
7.作者所追求的“社会理想”在当时能否实现?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不能实现。作者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共38张PPT)
八年级下册  小石潭记 [唐]柳宗元河南中考:真题2022年与《游天平山记(节选)》比较考查,真题2017年与柳宗元相关的《旧唐书·卷一百六十(节选)》对比考查,2011年与同写水景的《游青溪记(节选)》对比考查。备用题2007年考查。
原文(彩色为课下注释) 译文(已核教参)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珮环碰撞的声音,心里为之高兴起来。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凉。潭以整块的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水中高地、屿、不平的岩石、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教参精讲
第一部分(第1段):寥寥数语便颇有情致地交代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点出了小石潭的位置、环境,更重要的是写出了作者探幽的浓厚兴味。
“从小丘……心乐之”,未见小潭,已经先闻水声,既闻水声,即觅小潭;“心乐之”而必要去一观。因“水”为篁竹所隔,无路可通,因而便“伐竹取道”,于是“下见小潭”。寥寥数语便颇有情致地交代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点出了小石潭的位置、环境,更重要的是写出了作者探幽的浓厚兴味。“下见小潭”是探幽的结果。
“水尤清冽”写出了对小潭的第一印象,是初看;“尤”进一步地突出了水之清冽,作者心头之乐也进一步表现出来。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描绘了树枝藤蔓的各种奇特状态,丰富了石潭周围的景物,使其色彩艳丽,生机盎然。
原文(彩色为课下注释) 译文(已核教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鱼儿静止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往来轻快迅疾,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教参精讲
第二部分(第2段):写游鱼,勾画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游鱼图。
先总体写鱼的大致数量和“空游无所依”的状态,接着采用特写镜头,写潭中的游鱼,把日光、鱼影的静态描写和鱼的“远逝”“往来”的动态描写结合起来,深得动静之理,妙能传神,勾画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游鱼图,通过游鱼写出了潭水的清澈。
“似与游者相乐”由景到情,以小鱼的自由自在来比衬人的心情,比一般的直截了当说出自己心情的欢快更有意味。
原文(彩色为课下注释) 译文(已核教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我)坐在小石潭边,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凉而幽深。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
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随着同去的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教参精讲
第三部分(第3、4段):描写潭上的景物。
第3段:此段作者使用比喻的手法,既写出“斗折蛇行”、逶迤曲折之状,又写出它“明灭可见”、时显时隐之景,也写出溪岸“犬牙差互”、山石嶙峋之势。
第4段:写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描写小石潭周围凄清的环境。此时情感由“乐”转化为“寂寥”与“悄怆”,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贬谪后内心终究无法摆脱的落寞。
第四部分(第5段):追记与作者同游的人,作为游记的结尾。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文学、文化常识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贬为永州司马后,寄情山水,写了八篇游记。这八篇游记,史称“永州八记”。
课下注释(彩色为高频)
根据2022新题型特设字词赏析
1.隔篁.竹.,闻.水声    篁竹:  竹林 
2019闻:  听到 
2.如鸣珮.环. 珮环:  都是玉饰 
3.心乐.之 乐:  为……高兴 
竹林 
听到 
都是玉饰 
为……高兴 
4.水尤.清.冽. 尤:  格外 
清冽:  清凉 
赏析:“尤”突出了作者见水异常清澈的高兴、喜爱之情;清冽,写出了小石潭水的清澈寒凉。
5.卷.石底以出 卷:  翻卷 
6.为坻. 坻:  水中高地 
7.为嵁. 嵁:  不平的岩石 
8.青树翠.蔓. 翠蔓:  翠绿的藤蔓 
格外 
清凉 
翻卷 
水中高地 
不平的岩石 
翠绿的藤蔓 
9.潭中鱼可.百许.头 2011可:  大约 
许:  表示约数 
10.皆若.空.游无所依. 若:  好像 
空:  在空中 
依:  依傍 
赏析:侧面表现水的清澈、沉静。
11.日光下澈. 澈:  穿透 
12.佁.然.不动 佁然:  静止不动的样子 
赏析:表现出小鱼憨态可掬、纹丝不动的样子。
大约 
表示约数 
好像 
在空中 
依傍 
穿透 
静止不动的样子 
13.俶.尔.远逝 俶尔:  忽然 
14.往来翕.忽. 翕忽:  轻快迅疾的样子
赏析:表现出小鱼灵巧轻捷、轻快自由游动的 样子。
15.斗.折.蛇.行. 2022斗折:   像北斗星那
2022蛇行:  像蛇那样蜿蜒前行 
赏析:表现了溪流的曲折蜿蜒。
忽然 
轻快迅疾的样子
像北斗星那样曲折
像蛇那样蜿蜒前行 
16.明.灭可见. 2019明:  显明,清楚 
见:  看见 
赏析:写出小石潭水的若隐若现。
17.犬.牙.差.互. 犬牙:  像狗的牙齿那样
差互:  交错不齐 
赏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溪岸参差不齐的形状。
18.四面竹树环.合 2017环:  环绕,围绕 
19.凄.神寒.骨 凄:  使……感到悲伤 
寒:  使……感到寒冷 
显明,清楚 
看见 
像狗的牙齿那样
交错不齐 
环绕,围绕 
使……感到悲伤 
使……感到寒冷 
20.悄.怆.幽邃. 悄怆:  凄凉 
邃:  深 
21.以其境过清. 清:  凄清 
22.不可久居. 居:  停留 
23.乃记之而去.  2013去:  离去 
24.隶而从.者 从:  跟随 
凄凉 
深 
凄清 
停留 
离去 
跟随 
一词多义
1.可
2.许
3.环
4.清
5.游
重点句子翻译
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译文] 潭以整块的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文]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译文]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4.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译文] (鱼儿)静止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往来轻快迅疾,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5.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文] 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7.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文] 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凉幽深。
8.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译文]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所以我)就记录下这里的情景后离去。
原文探究
统编教材教参设问
1.【教材思考探究题一】这是一篇短小精美的游记。认真读课文,理清游记的线索。
 【答案】这篇游记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发现小石潭(小丘—篁竹—水声—小潭)—观赏潭中、潭边景物(水、石、树、鱼)—远望小潭源头(溪流、岸势)—坐潭边,感受小潭的气氛(幽深冷寂)。 
2.【教材思考探究题二】本文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情感,阅读时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起伏变化。试做具体分析。
 【答案】在游览的过程中 ,随着景物的变化,作者的心情也随之变化。由“隔篁竹”听到琤琮作响的水声引起内心之“乐”,这是情感的第一个层次。于是“伐竹取道”而往,“下见小潭”。清冽的潭水、奇特的潭石、蓊郁的潭树,都是在这种内心愉悦之情下对小石潭的关注与欣赏。接着写潭中的游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因此感到鱼儿“似与游者相乐”,此时物与我融而为一,作者从自然界中得到充分的慰藉,这是情感的第二个层次。然而不久,这种怡乐的心境发生了新的变化。
当作者向西南望去,见到了水流曲折幽邃、或明或暗,岸势如犬牙一般交错,于是有一种幽深不可测度的内心感受。而这一感受,似乎隐约地与自己被贬谪以来一贯的心境有某种契合。于是眼前的景象不再是先前的“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勃勃生机了,而是显得“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把周围环境与个人的感受结合起来,含蓄地反映了个人孤寂、凄凉、哀怨的心境,进而让自己感觉“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这是情感的第三个层次,作者久谪远荒的凄凉心情尽在其中。 
3.【教材思考探究题三】小石潭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如果你也坐在小石潭边,会有怎样的感受?试用几个词或一两句话,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答案】示例:小石潭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美丽幽静。如果我坐在小石潭边,听到“如鸣珮环”的水声,看到潭中游鱼怪石、潭边青树翠竹,一定会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幽深之美,并深深地沉醉其中。 
4.【教参问题探究一题】作为一篇游记,本文的写景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①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相结合。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使读者眼前逐一出现不同景物。到小石潭以后,又采用定点观察的方式,由近及远,写出小石潭及周围景物的特点。
②抓住特征,细致描绘。写小潭水底石头翻卷过来露出水面的形状,用“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几个短语细致生动地描绘出来,令读者能够想见其奇特的状况。最精彩的是写潭中游鱼:“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水中游鱼或动或静,精灵可爱;同时也通过游鱼写出了潭水的清澈。
③情景交融,景中传情。文中写小石潭的曲径通幽,写游鱼的悠然自得,写潭水的空明清澈,写环境的清冷幽寂,都不是单纯的景物描写,而是融入了作者复杂的情感。 
5.【教参问题探究二题】从文章最后一段来看,与作者同行的有五个人,为什么第四段还要说“寂寥无人”?
 【答案】①这种感受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外界幽深的景象与作者贬谪后长期凄凉的心情暗中契合,相互作用,因此作者当时沉浸在寂寥无人的心境之下。②这里的“无人”并不是说真的没有人,而是强调环境的寂寥和内心的落寞。同行的五个人都是柳宗元的亲友,也经历了打击和磨难。因此这几个人心境契合,都是失意和落寞的。 
6.【教参教学建议改编】赏析第二段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的妙处。
 【答案】①写鱼的大约数目,游鱼的形神姿态。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鱼在水中游动比作在空中游动,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水的清澈。③侧面衬托出水的清澈,无一字写水却处处写水。 
7.【教参教学设计改编】作者游小石潭时的心情由乐而悲,你如何看待他这种“以物喜、以己悲”的忧乐观?
 【答案】示例一:我认为作者的这种忧乐观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心胸豁达,乐观向上,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示例二:我能够理解作者的这种忧乐观。作者遭遇人生挫折,加上外部环境的影响,难免会产生悲伤的情绪,这是人之常情。 
8.【教参素养提升改编】《小石潭记》全文虽然不足二百字,但写景状物生动传神,请赏析。
 【答案】示例一:开篇,作者描写流水的声音,没有使用惯常的汩汩、潺潺、涓涓等词语,而是以珮环之音来写水声。玉石相击,其音清越,听来让人身心愉悦,而且还能以水声烘托山林中的幽僻静谧,再以山林的静寂来映衬水声的清朗,二者交互起来,带给人美妙的感受。
示例二:“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八个字状写青树翠蔓。“蒙”是遮盖住,形容蓊郁茂盛,遮遮掩掩;“络”是攀缘缠绕,纠结在一起;“摇”是摇摇摆摆;“缀”是披散牵连。这四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树枝藤蔓的各种奇特状态。“参差”是形容繁衍伸展开来的枝蔓长短不齐,“披拂”是形容枝条在微风中轻柔地飘曳,这里生动地刻画了细枝长蔓婀娜多姿、翠色微滴的动态。这不仅丰富了石潭周围的景物,而且也给它浓浓地抹上了一层生命之绿的鲜丽色彩,使人感到生机盎然。
示例三:写“游鱼”一节,历来为人称道。“空游无所依”,从字面看并未提及水,但我们已能充分感受到潭水的清澄纯净。“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明丽的阳光透过清澈的潭水,阳光与潭水交融在一起,把一条条小鱼的影儿刻印在潭底的石头上,犹如一幅画。接着作者用“佁然”“俶尔”“翕忽”三个词,分别反映小鱼的静态和动态。“佁然”是形容小鱼憨态可掬,纹丝不动;“俶尔”是写小鱼曳尾而去,一闪动就看不见了;“翕忽”是刻画小鱼灵巧轻捷、轻快自由地游动。“似与游者相乐”,这是作者将自己游乐的心情投射到鱼儿身上,仿佛鱼儿也会和人一样感到快乐。 
中考常考设问补充
内容理解
1.第一段从哪几个方面写小石潭的特点?
 【答案】四个方面:①水特别清澈;②以整块的石头为底;③潭岸岩石形状各异;④岸边绿树翠蔓极其茂盛,秀丽多姿。 
2.作者讲述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精准的动词?有什么作用?
 【答案】“闻”“伐”“取”“见”。作用: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小石潭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 
写作特色
3.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活灵活现地描绘潭中游鱼的?
 【答案】①动静结合。“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既写出了环境的幽寂,又表现了鱼儿的自由欢快。②正侧面描写结合。“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正面描写了潭中鱼的动态与静态,侧面烘托了潭水的清澈。③借景抒情。“似与游者相乐”以及之前对鱼儿忽停忽去,怡然自得的描写,都反映了作者想在山水文中求得片刻欢乐,反映了作者改革受挫时的心境。 
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采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融情于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概括了小石潭环境清幽的特点,又将作者贬居生活的凄苦与悲凉渗入其中,反映了他当时压抑的心境。 
5.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溪水比作北斗星和蛇,“斗折”从静态入笔,“蛇形”从动态入笔,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溪流蜿蜒的走势。 
6.说说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写法,来突出小石潭水“清”的特点的。
 【答案】采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来突出小石潭水“清”的特点。比如“水尤清冽”四个字就从正面直接写水清;像“全石以为底”“皆若空游无所依”则是从侧面写出了水的清澈。 (共16张PPT)
八年级下册  北冥有鱼 庄子河南中考:16年未考
原文(彩色为课下注释)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译文(已核教参)
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为鸟,它的名字叫鹏。鹏的脊背,不知道长几千里;当它用力鼓动翅膀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这只鹏鸟啊,海水运动时将要飞到南海去。这南海是个天然形成的水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之时,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北海)。”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教参精讲
第一层,从开头到“其翼若垂天之云”,写北冥之鱼由鲲到鹏的变化:鲲、鹏形体之大,气象之宏,令人瞠目。
第二层,从“是鸟也”到“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引用《齐谐》之言,写大鹏迁徙南冥的气势——乘风而起,击水三千,扶摇九万。
第三层,从“天之苍苍”到结尾,作者仰观苍天,拟想大鹏俯瞰大地,抒发了一种天地浑茫的感慨。作者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思维导图
北冥有鱼
知识梳理
文学、文化常识
《庄子》二则选自《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本文节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题目是编者加的。
课下注释(彩色为高频)
根据2022新题型特设字词赏析
1.北冥.有鱼  冥:  同“溟”,海 
2.怒.而飞 怒: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3.其翼若垂.天之云 垂:  悬挂 
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鹏鸟翅膀的巨大。
4.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海运:  海水运动 
5.天.池.也 天池:  天然形成的水池 
同“溟”,海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悬挂 
海水运动 
天然形成的水池 
6.志.怪者也 志:  记载 
7.水.击.三千里 水击:  击水,拍打水面 
8.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  盘旋飞翔 
扶摇:  旋风 
赏析:描绘了大鹏乘风直上九万里的情形。
9.去.以.六月息.者也 去:  离开 
以:  凭借 
息:  气息,这里指风 
记载 
击水,拍打水面 
盘旋飞翔 
旋风 
离开 
凭借 
气息,这里指风 
10.野.马.也 野马:  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11.天之苍.苍. 苍苍:  湛蓝 
12.亦若是.则已矣 是:  这样 
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湛蓝 
这样 
重点句子翻译
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译文] 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之时,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北海)。
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译文]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3.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译文] 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原文探究
统编教材教参设问
【教材思考探究题一】说说文中讲了哪几层意思,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答案】讲了三层意思。第一层,从开头到“其翼若垂天之云”,写北冥之鱼由鲲到鹏的变化:鲲、鹏形体之大,气象之宏,令人瞠目。第二层,从“是鸟也”到“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引用《齐谐》之言,写大鹏迁徙南冥的气势——乘风而起,击水三千里,扶摇九万里。第三层,从“天之苍苍”到结尾,作者仰观苍天,拟想大鹏俯瞰大地,抒发了一种天地浑茫的感慨。作者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中考常考设问补充
内容理解
1.作者是如何描写大鹏这一形象的?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答案】从体大、背大、翼大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大鹏形象的磅礴壮观。用夸张的手法进行描述,“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大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 
2.文章末尾的问答意蕴深远,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说明人仰望天空,不能确定所看到的天空的颜色是不是真正的颜色,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是如此,并不能认清天空的本色。意在说明人和大鹏的视力都是有限的。 
写作特色
3.结合本文内容,分析《庄子》中的文章想象雄奇的艺术特色。
 【答案】作者以雄奇的想象,塑造了鲲鹏的宏大形象。 前三句话以顶真的形式联结成一个整体,结构严密,读来语气连绵,音律流畅;“不知其几千里也”反复出现,极力渲染鲲鹏之硕大无比;仅仅“鹏之背”就“不知其几千里也”,当它展开翅膀,那翅膀就像是“垂天之云”。其后又引用《齐谐》,使用了两个极度夸大的数字——“三千里”“九万里”,展现了大鹏“徙于南冥”的磅礴气势。最后又以人之视天来想象鹏之视下,意境开阔邈远。 
4.本文善于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夸张来说理,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明。
 【答案】①“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两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鲲鹏身躯之大,想象奇特丰富,为下文大鹏往南海迁徙的时候,需凭借着六月的大风才能离开做铺垫。②“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鹏的翅膀比作悬挂在天空的云,描摹出磅礴的气势和雄浑的景象。③“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出大鹏飞离北海时的壮观场面,意境壮阔雄浑。 (共15张PPT)
八年级下册  虽有嘉肴 礼记河南中考:16年未考
原文(彩色为课下注释)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已核教参)
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其味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困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尚书·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教参精讲
第一层:以“嘉肴”与“至道”做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做好了一桌美味的菜肴,如果只是看着,不亲自去尝尝,永远不知道滋味如何;同样,有再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永远也不知道它的好处。
第二层:对“学”与“教”所产生的“知不足”和“知困”两种情形进行了阐释:正因为学习是体验“至道”的最好途径,自然也只有学习了之后,才能了解自己认识上的不足;只有把知识教给别人,也才能知道自己哪些地方真正懂了,哪些地方还不懂。而知道了不足,才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才能自我鞭策,更努力地去弄懂。由此,得出文章的中心观点:教学相长,即教人和学习是互相促进的。
第三层:引用《兑命》中的话“教人是学习的一半”作为佐证,进一步加强论证。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文学、文化常识
《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
课下注释(彩色为高频)
根据2022新题型特设字词赏析
1.不知其旨.也 旨:  味美 
2.虽有至.道. 至道:  最好的道理 
3.教然后知困. 困:  困惑 
4.然后能自.反.也 自反:  自我反思 
味美 
最好的道理 
困惑 
自我反思 
5.然后能自强.也 强:  勉励 
6.教学相.长.也 相长:  互相推动,互相促进 
勉励 
互相推动,互相促进 
7.学.学.半 学(前):  同“敩”,教导 
学(后):  学习 
同“敩”,教导 
学习 
重点句子翻译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译文] 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 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4.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 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译文]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原文探究
统编教材教参设问
1.【教材思考探究题一】说说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述的。
 【答案】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即“教”与“学”相互促进,“教”是“学”的另一种形式。作者用类比的方法切入话题,先以“嘉肴”为喻,指出“弗食,不知其旨”,自然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然后,再对举“学”与“教”所产生的“知不足”和“知困”两种情境,并进一步解释,将论述引向深入,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最后引用《尚书》中的话印证观点。全文语言精练,逻辑严密。 
2.【教材思考探究题三】本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试举一例加以分析。
 【答案】“故曰”之前,全都是对偶句。第一组,以“虽有……,弗……,不知……”的句式类比论证,导出论题;第二组,用两个“……然后知”的句式,构成对比,说明“学”与“教”的两种困境;第三组,用两个“知……然后能……”的句式,进一步论述“学”与“教”的情境。这种句式,两相对举,结构相同,用词相对,语气一致,相互辉映,明快有力,连用铺排,强化了比喻说理的效果。 
3.【教参问题探究】如何理解“教学相长”这一观点。
 【答案】课文所讲的“教学相长”是一个人学习成长的过程:一方面,“学然后知不足”,而后“自反”;另一方面,“教然后知困”,而后“自强”。在同一个主体的身上,学与教互相促进。而在现代教育学意义上,“教学相长”是对师生关系的一种描述。老师不仅仅是讲授者,他本身也在教学中受到教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反过来对老师有所启发。比如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回答可能会激发老师的思维,使他对问题认识更深入;学生提出的某个疑问,可能也正是老师自己理解上的难点,等等。但无论哪一种“教学相长”,都是一种辩证的观点,值得肯定。 
中考常考设问补充
内容理解
1.文章以“嘉肴”开头,有什么作用?
 【答案】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以“嘉肴”喻“至道”,从吃饭引申到学习,再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进而论证中心论点,使得文章通俗易懂,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从学习的角度看,“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请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①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②“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的理解存在漏洞,这时就可以“知困”而“自强”了。 (共25张PPT)
八年级下册 马说 [唐]韩愈河南中考:真题2016年与《汉书》节选对比考查。备用题2008与《材论》节选对比考查。
原文(彩色为课下注释)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已核教参)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虽然有很名贵的马(即千里马),也只能在奴仆的手下受到屈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槽里,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用马鞭驱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面对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教参精讲
第一段:主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即“伯乐不常有”,而写得有声有色的却是千里马被埋没的情形,即“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这一形象的概括已经显现出作者的愤愤不平之意;最后用“不以千里称”作结,再着一个“也”字,更流露出无限痛惜之情。
第二段:从千里马的特点出发,进一步揭示它的才能得不到施展的原因,把责任归于“食马者”的无知,然后步步紧逼,到段末再用反诘句“安求其能千里也”,把作者愤怒谴责的感情发展到高潮。
第三段:总结全文,作者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把“真无马”和“真不知马”对照起来,“无马”一句用“邪”字轻轻带过,而“不知马”一句则用“也”字收住,其间固然有作者的痛切之感,而对“食马者”的深刻嘲讽也跃然纸上。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文学、文化常识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作品有《昌黎先生集》。
课下注释(彩色为高频)
根据2022新题型特设字词赏析
1.故虽有名.马    2016名:  名贵的 
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祗:  只,仅 
3.骈.死于槽.枥.之间 骈:  本义为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 
槽枥:  马槽 
赏析:以千里马的悲惨命运写出了有才之人终 身不得其用的遭遇。
4.不以千里称.也 称:  著称 
名贵的 
只,仅 
本义为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 
马槽 
著称 
5.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食:  吃一次 
或:  有时 
石:  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6.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  同“饲”,喂 
7.才美不外.见. 外见:  表现在外面 
见:  同“现” 
8.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且:  犹,尚且 
等:  相等,一样 
吃一次 
有时 
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同“饲”,喂 
表现在外面 
同“现” 
犹,尚且 
相等,一样 
9.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  怎么 
10.策.之不以.其道. 策:  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 
以:  按照 
2016、2013道:  正确方法 
11.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  才能,才干 
1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016通:  通晓 
13.执策而临.之 临:  面对 
赏析:写出了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人才的现 状。
14.其.真无马邪 其:  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怎么 
马鞭,这里是动词,用马鞭驱赶 
按照 
正确方法 
才能,才干 
通晓 
面对 
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一词多义
1.尽
2.食
3.通
重点句子翻译
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译文] 因此,虽然有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奴仆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槽里,不以千里马而著称。
2.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 (所以)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译文] 用马鞭驱赶它,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
4.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原文探究
统编教材教参设问
1.【教材思考探究题一】说说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什么观点,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有了伯乐,才能发现人才”的观点,并指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亦即人才常有,而善于发现和选用人才的伯乐却不常有。这寄寓了作者对人才遭屈辱、被埋没的感慨、悲愤之情。
2.【教材思考探究题二】这篇短文仅100余字,多次提到“千里马”,却不显得啰唆。作者提到“千里马”的方式有哪几种?各具有怎样的效果?
 【答案】①直称。如“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正面提及,表述严正。②暗称。如“故虽有名马”“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表述委婉,虽不直呼其名,而意在其中。③代称。如“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这些句子中的“其”“是”“之”等代词,都是指称千里马的,表意简洁含蓄。 
3.【教参问题探究】文章开头两大句将“伯乐”和“千里马”对举,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二者之间的关系的?这样开头,在全文中具有什么作用?
 【答案】这两大句是全文的纲。第一大句说明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因为千里马和普通马很难从外表上看出它们之间的差异,没有伯乐那样善于相马的人,千里马往往不可能被发现出来。文章中“有……,然后有……”这一句,就是对这种关系的肯定。第二大句说明千里马和伯乐二者间的数量对比关系:一个“常有”,一个“不常有”。由这两种关系就必然要导致这样一个结论:千里马的被埋没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明确了全文所要论述的中心问题。 
4.【教参问题探究】在作者看来,千里马的重要特性是什么?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特性?
 【答案】“一食或尽粟一石”。“一食或尽粟一石”说明千里马食量惊人这一特性,而“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导致千里马“食不饱”,“食不饱”则“力不足”,“力不足”则“才美不外见”,“才美不外见”则导致千里马被埋没。表明“食不饱”是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再者,“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这一反问句含义深刻,这实际上是进一步剖析“食不饱”的严重后果,这就不只是压抑而是摧残了,更进一步谴责“食马者”的无知。 
5.【教参问题探究】作者在结尾中运用了设问这一修辞方式,自问自答,这在全篇中有什么作用?“不知马”这个结论有什么含义?
 【答案】作用:①以总结性的问题做结尾,有利于阐明文章中心思想;②与前文内容相照应,总收全文。含义:①揭露封建制度下人才受压抑的不合理状况;②说明对人才要给予优厚的待遇;③说明识别选拔人才的重要性。 
 【答案】①“不以千里称也”中的“也”,流露出无限痛惜的感情;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中的“也”,是作者故作顿笔,有暂时了结、不再说下去的意思;③“是马也”中的“也”,提醒读者注意“食马者”的无知给千里马所造成的难堪的后果;④“安求其能千里也”中的“也”,不仅凝聚着作者强烈的愤懑谴责的感情,还包含着诉诸读者的正义感的意图;⑤“其真不知马也”中的“也”,收束全文,表达了作者的痛切之感,对“食马者”的深刻嘲讽也跃然纸上。 
6.【教参资料链接改编】本文中的五个“也”字表达的思想感情各不相同,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
中考常考设问补充
内容理解
1.作者列举了千里马的哪些遭遇?
 【答案】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②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就其根本原因谈谈这篇文章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答案】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揭示了统治者昏庸无道、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甚至摧残人才的社会现实。 
3.有人认为,只要是千里马,才能就会施展出来;也有人认为,千里马只有遇到伯乐,才能才会施展出来。你怎么看?请简述理由。
 【答案】示例一:只要是千里马,才能就会施展出来。你如果有才能,总会有机会施展,得到别人的肯定。正如“是金子,不论在哪儿都会发光”。
示例二:千里马遇到伯乐,其才能才有机会施展出来。如果你很有才能,但身边没有慧眼识才的人,你的才能也只能被埋没。身边有“伯乐”,自己的才能才会很快被发现。 
主旨思想
4.文中的“呜呼”一词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答案】蕴含着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痛恨。 
5.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是怎样借“伯乐”“千里马”“食马者”来表现文章主旨的。
 【答案】作者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将“伯乐”比作善于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将“千里马”比作人才,将“食马者”比作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愚昧的统治者。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的封建统治者的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