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全册化学

文档属性

名称 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全册化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3-11 16:40: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全册化学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溶液,不外加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NaOH、H2SO4、MgCl2、Ba(NO3)2
B.NaOH、FeCl3、HCl、HNO3
C.Na2CO3、NaCl、Na2SO4、Ba(OH)2
D.Na2CO3、HCl、BaCl2、NaCl
2.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 向一定量稀硫酸中滴入水
B. 向一定量纯碱和烧碱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盐酸
C. 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D. 向一定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黄色火焰
B.酚酞会使氨水变红
C.把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后得到的蓝色固体加热,又能得到黑色固体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4.下列构相可以尝试的是()
①用细玻璃管蘸浓硫酸在木板上作画;②在锌片的蜡封表面刻蜡作画后,放入稀硫酸中“雕刻”;③向经过“化装”的白纸喷无色液体作画;④在铝箔表面的封蜡上刻画后,放入 溶液中作画.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③④
5.将10g碳酸钙固体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冷却后投入足量稀盐酸中完全反应.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共生成4.4g二氧化碳
B.煅烧越充分消耗盐酸越少
C.煅烧后固体氧元素质量分数减少
D.完全反应后得到溶液中无固体残留
6.为达到下列实验目的,相应的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铁制品表明少量的铁锈 用过量的硫酸长时间浸泡
B 除去硫酸钠溶液中少量的碳酸钠 加入稍过量的稀盐酸
C 鉴别氢气和甲烷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
D 从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氧后的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 溶解固体,过滤后对滤渣进行洗涤、烘干
A.A B.B C.C D.D
7.下面画象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  )
A.向pH=3的溶液中不断加水
B.向锌粒中逐渐加入稀硫酸
C.向H2SO4和CuSO4混合液中滴加NaOH溶液
D.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8.下列物质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是(  )
A.铜 B.氧化铜 C.氢氧化钙 D.硝酸银
9.托盘天平两边放两个等质量的烧杯、内装浓度和质量都相同的稀盐酸,若左杯中投入一块生石灰,向右边杯中投入一块石灰石,且两块固体质量相等,则反应后天平的指针将(  )
A.偏向左边 B.偏向右边 C.仍指零处 D.无法确定
10.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小木条插入浓硫酸中,取出后小木条变黑色
B.向稀盐酸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色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D.电解水实验中正极、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
1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电解水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和氧气之间的质量关系
B. 向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C. 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锌粉和铁粉
D. 向稀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
12.下列关于酸和碱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溶液中含有金属离子
B.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C.氢氧化钙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氢氧化钠不能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二、填空题
13.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于空气中,A.石灰水、B.浓硫酸、C.食盐水;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增大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因变质而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减小的是   。
14.该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O2分别通人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①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图所示.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   .
小雯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
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   .
②小虎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   ,观察到   现象,从而证明CO2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写出CO2与NaOH反应的方程式   .
15.某同学进行化学实验时将生锈的铁钉放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他首先看到了   ,其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过了一段时间后,他又看到   ,其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
16.现有六种物质:铁粉、氯化钡溶液、氧化铜、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和稀硫酸,将它们两两混合,能发生的反应有   个,其中置换反应有   
个。
17.检验CO2用NaOH溶液还是石灰水?原因   吸收CO2用NaOH溶液还是石灰水?   鉴别石灰水和NaOH溶液除了用CO2气体外,还可以什么物质?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把过量的稀盐酸加入盛有少量镁粉、铁粉、铜粉、氢氧化钾的混合物的小烧杯中,经充分反应后,加水稀释并过滤,在滤纸上剩下的物质是   ,所得滤液中最多可能有   种溶质.
三、综合题
19.物质王国举行一场趣味篮球赛.某对由铁、二氧化碳、稀硫酸、氢氧化钙、氯化铜五名“队员”组成,比赛中,由氯化铜“队员”发球,“队员”间传接球,最后由D位置“队员”投篮进球完成有效进攻.传接球“队员”间物质必须能相互反应,场上“队员”位置及传球路线如图.
(1)已知D位置上投篮的“队员”是个灭火“能手”,则D位置“队员”代表的物质是   ;
(2)B位置“队员”所代表的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
(3)写出连线④代表的物质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连线①代表的物质间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4)为实现“快速进攻”.氯化铜除传球给A位置“队员”外,还能直接传球给    “队员”(填物质名称)
20.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
(1)小明同学在家里利用替代品进行相关实验.如:搅拌时可以用筷子代替,搅拌时注意事项是   .(填一点即可)
(2)①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②小明同学选用片状的鸡蛋壳和(填一种厨房调味品)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并利用矿泉水瓶、玻璃杯、橡皮塞、导管、止水夹等组装了如图2所示甲、乙气体发生装置.比较甲、乙装置,甲装置的优点是   .
③收集二氧化碳常选用装置丙,下列哪些方法可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选填序号).
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至集气瓶口B.将湿润的浸泡紫色石蕊的纸片伸至集气瓶口
C.将点燃的木条伸至集气瓶口
(3)实验室制取氢气,发生装置如图3所示.
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检查本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在导管末端夹紧止水夹,   ,则气密性良好.
③在制氢气时,打开止水夹,若发现加入的稀硫酸未能与锌粒接触,但稀硫酸已用完,则下列溶液中,最适宜从长颈漏斗中添加的是   (选填序号)
A.澄清石灰水 B.碳酸钠溶液 C.硫酸钠溶液.
21.已知奥运五环中A,B,C,D,E为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氧化铁、水中的一种,且相连环内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E是常见的溶剂。请回答:
(1)B物质是   。
(2)A与B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
(3)写出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四、实验探究题
22.某化学小组对“SO2能否与H2O反应生成酸”的课题开展探究.
查阅资料
SO2有毒,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气体,易溶于水.
酸能使蓝色的石蕊试纸变成红色.
实验过程
(1)常温下,实验室用稀硫酸与固体亚硫酸钠反应制取SO2.下列气体的制备装置能用于制备SO2的是   (填序号).
a.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b.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制二氧化碳
c.过氧化氢分解(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氧气
(2)右图A中,实验时,A中蓝色石蕊试纸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3)右图B中,在通入SO2之前,将滴管内的水滴到试纸上,试纸颜色没有发生变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当有SO2通过时,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4)该实验中尾气处理的方法是:将其通入   溶液中.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B
6.【答案】D
7.【答案】C
8.【答案】A
9.【答案】A
10.【答案】B
11.【答案】D
12.【答案】A
13.【答案】B;A
14.【答案】①氢氧化钠溶液能与CO2发生反应,瓶内气压减小;CO2能溶于水,也能使瓶内气压减小;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做对比实验;②稀盐酸;有气泡产生;2NaOH+CO2=Na2CO3+H2O.
15.【答案】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产生气泡;
16.【答案】7;2
17.【答案】石灰水;CO2与石灰水作用有明显实验现象,与NaOH作用无明显现象;NaOH溶液;碳酸钠溶液;Ca(OH)2+Na2CO3═CaCO3↓+2NaOH(合理即可)
18.【答案】铜粉;4
19.【答案】(1)二氧化碳
(2)除铁锈
(3)Ca(OH)2+CO2=CaCO3↓+H2O;置换反应
(4)氢氧化钙
20.【答案】(1)筷子朝同一方向旋转,不能碰到烧杯壁或底部(合理均可)
(2)CaCO3+2HCl=CaCl2+H2O+CO2↑;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B C
(3)Zn+H2SO4=ZnSO4+H2↑;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形成一段水柱,一段时间后水柱不下降;C
21.【答案】(1)H2SO4
(2)红色固体溶解,生成淡黄色溶液
(3)2NaOH+CO2=Na2CO3+H2O
22.【答案】(1)bc
(2)SO2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3)水不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或证明水没有酸性);SO2与H2O反应生成酸
(4)氢氧化钠(或Na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