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海水 ‘’制碱‘’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点燃
B 除去CuSO 4溶液中的少量FeSO4 加入足量的铜粉
C 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用燃着的木条
D 鉴别硬水和软水 加入肥皂水
A.A B.B C.C D.D
2.下列各组物质,能共同存在于水溶液中的是( )
A.BaCl2、Na2SO4、Ca(OH)2 B.MgCl2、CuSO4、NaNO3
C.AgNO3、BaCl2、K2SO4 D.CaCl2、K2CO3、NaNO3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B.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两种化合物作用,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pH>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4.除去如表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CO2(CO) 足量O2 点燃
B NaOH(NaCl) 适量稀盐酸 蒸发、结晶
C KCl( KClO3 ) 少量MnO2 加热
D 稀盐酸(稀硫酸) 适量氯化钡溶液 过滤
A.A B.B C.C D.D
5.在一定条件下,与NaOH溶液、BaCl2溶液、Fe2O3、Zn、Na2CO3五种物质均能发生反应的是( )
A.硝酸铜 B.稀盐酸
C.稀硫酸 D.二氧化碳
6.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 Ba(NO3)2、NaCl、NaOH、Na2SO4、CuSO4 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 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固体中一定有 Ba(NO3)2、NaOH、CuSO4 和 Na2SO4
B.沉淀 A 中一定有 Cu(OH) 2 和 BaSO4
C.溶液 B 中一定有 NaOH 和 Na2SO4,一定没有 CuSO4
D.原固体中一定没有 NaCl 和 Na2SO4
7.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到足量的水中,最终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NaOH NaCl KNO3 MgCl2 B.NaOH Na2CO3 NaCl H2SO4
C.NaCl Na2SO4 AgNO3 HNO3 D.FeSO4 NaNO3 KCl HCl
8.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Na2SO4、KNO3、CuSO4、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以下结果:
(1)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为无色;
(2)该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并有无色气体产生.据此实验,得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该粉末中一定不含有KNO3、CuSO4
B.该粉末的组成中可能含有CuSO4
C.该粉末中一定含有Na2SO4、KNO3、BaCl2
D.粉末中一定含有CaCO3、Na2SO4、BaCl2
9.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无色的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K+、Na+、Cl﹣、HCO3﹣ B.Fe3+、K+、Cl﹣、OH+
C.Cu2+、Ba2+、Cl﹣、SO42﹣ D.K+、NH4+、Cl﹣、NO3﹣
10.下列有关除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序号 物质 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盐酸 硫酸 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过滤
B 氯化钙 碳酸钙 适量的稀盐酸 蒸发、结晶
C 二氧化碳 水蒸气 浓硫酸 洗气
D 硝酸钠溶液 碳酸钠 适量的氯化钙溶液 过滤
A.A B.B C.C D.D
11.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内容 操作或所用试剂
A 鉴别铁粉和木炭粉 观察颜色
B 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 加熟石灰,混合研磨
C 除去铜中混有的氧化铜 加过量稀硫酸,过滤
D 除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 高温煅烧
A.A B.B C.C D.D
12.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H2SO4+Ca(OH)2═CaSO4+2H2O B.Na2SO4+BaCl2═BaSO4↓+2NaCl
C.CO2+Ca(OH)2═CaCO3↓+H2O D.2HCl+CaCO3═CaCl2+H2O+CO2↑
二、填空题
1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相关问题:
(1)胃舒平主要成分氢氧化铝中和胃酸过多 ;
(2)用火碱溶液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
(3)碳酸钠溶液中滴入2滴酚酞试剂再逐滴加入稀盐酸直到反应完全观察到的现象是 、 ;有关方程式 ;
(4)用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加热制氨气 。
14.实验室有 4 种试剂,分别为
HNO3 溶液、CuSO4 溶液、MgCl2 溶液和 KOH 溶液。
(1)有颜色的试剂是 。
(2)有一种试剂能与另外三种试剂发生反应,该试剂是 。
(3)书写化学方程式:
①CuSO4 溶液与 KOH 溶液混合: 。
②HNO3 溶液与 NaHCO3 溶液混合: 。
15.生活离不开化学,处处留心皆学问,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a.甲烷 b.熟石灰 c.干冰 d.活性炭
(1)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2)新农村建设中,许多家庭建了沼气池,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
(3)可用于净水的是 ;
(4)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16.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邦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以从海水中提取出来的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其生产过程中有下列反应:①NaCl+NH3+CO2+H2O═NaHCO3+NH4Cl;②2NaHCO3Na2CO3+H2O+CO2↑;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反应①的六种物质中,焙制糕点是时常用作发酵粉的是 ;
(2)胺盐水比食盐水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
(3)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如图2,t2℃时,氯化钠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碳酸钠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4)生活在盐碱湖附近的人们有一句谚语“夏天晒盐,冬天捞碱”,请结合溶解度曲线,说明这句谚语的原理: .
17.(1)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车体多用钢材制造,其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耐用可有效防止与 接触而生锈,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冶炼金属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铜器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其成分为Cu2(OH)2CO3,厨房中能用来除去铜锈的物质是 .
③废旧金属制品不要随意丢弃,应回收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有 .(写出一条)
(2)能源、环境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微米的颗粒物,它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请写出一项能减少PM2.5污染的措施 .
②控制反应条件可使燃料充分燃烧,从而节约能源,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控制的条件是 .
18.在“①水②氮气③稀有气体④明矾”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①食品包装袋中防腐的气体是 ;
②净化水时用作絮凝剂的是 ;
③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 ;
④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光的是 .
三、综合题
19.分类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复分解反应发生是需要满足一定条件的,酸、碱、盐之间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1)请判断下列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并根据不能发生反应的原因进行分类,参照实例完成下列内容:
①BaCl2+H2SO4一一
②KNO3+H2SO4一一
③NaCl+Cu(OH)2一一
④CaCO3+HCl一一
⑤NaCl+Ca(OH)2一一
⑥BaSO4+AgNO3一一
(2)通过课外阅读发现Fe3O4的化学式可看作:FeO·Fe2O3,2KAl(SO4)2化学式可看作:K2SO4·Al2(SO4)3同理,孔雀石[Cu2(OH)2CO3]的化学式可看作① ;请写出Fe3O4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 。
20.从玫瑰花瓣中提取的花青素(紫色)可制成酸碱指示剂,滴入到不同十几种颜色变化如下表,结合表中信息回答:
试剂 NaCl溶液 盐酸 NaHCO3溶液 NH4Cl溶液 NaOH溶液
颜色 紫 红 蓝 红 蓝
(1)NH4Cl溶液呈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用作化肥长期施用的结果是 。
(2)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花青素,溶液变蓝色,则此溶液中一定不存在Na+、K+、Fe3+、NH4+、NO3-、SO42-离子中的 (填离子符号)。
(3)胃溃疡患者不用碳酸氢钠片治疗胃酸过多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1.已知:NaOH溶液能与MgSO4溶液反应生成Na2SO4和难溶于水的Mg(OH)2镁大多是从海水中提取。某小组从预先处理后的海水中提取镁的主要步骤如下:
(1)沉淀时,NaOH应过量的目的是
(2)过滤时,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
(3)溶解时,稀盐酸与Mg(OH)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四、实验探究题
22.实验与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请以碳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探究一:木炭与氧化铜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甲同学查阅资料后,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混合进行实验,他的理由是 .
(2)探究二:现有混有少量二氧化碳的一氧化碳气体,乙同学为了检验两种气体的存在,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I.A装置的作用是 ,产生的现象是 .
II.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其中氧化铜发生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III.C装置中尾气处理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
(3)探究三:人们曾用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和碳酸钠(俗名:纯碱)为原料制取氢氧化钠,丙同学按下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提示: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I.贝壳高温煅烧时,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填“化合”或“分解”).
II.流程中操作m是 ;将溶液蒸发结晶至 时停止加热.
III.将固体C配成溶液,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D
5.【答案】C
6.【答案】B
7.【答案】B
8.【答案】D
9.【答案】D
10.【答案】D
11.【答案】A
12.【答案】C
13.【答案】(1)Al(OH)3+3HCl=AlCl3+3H2O
(2)2NaOH+SO2=Na2SO3+H2O
(3)溶液先变成红色;有大量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成无色;Na2CO3+2HCl=2NaCl+H2O+CO2↑
(4)2NH4Cl+Ca(OH)2 CaCl2+2H2O+2NH3↑
14.【答案】(1)CuSO4 溶液
(2)KOH溶液
(3)CuSO4+2KOH=K2SO4+Cu(OH)2↓;HNO3+NaHCO3=NaNO3+H2O+CO2↑
15.【答案】b;a;d;c
16.【答案】碳酸氢钠 ;氨气溶于水呈碱性,更容易吸收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小于;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湿度变化不大,由于夏天气温高,水分蒸发快,氯化钠易结晶斩出;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大,冬天气温很低,使碳酸钠结晶析出
17.【答案】水和氧气;Fe2O3+3CO2Fe+3CO2;食醋;节约金属资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18.【答案】②;④;①;③
19.【答案】(1)生成物中没有沉淀或气体或水;②⑤
(2)Cu(OH)2·CuCO3;Fe3O4+8HCl==FeCl2+2FeCl3+4H2O
20.【答案】(1)酸性;使土壤酸化、板结(写出其中之一即可)
(2)Fe3+、NH4+
(3)NaHCO3+HCl=NaCl+H2O+CO2↑
21.【答案】(1)使MgSO4完全沉淀
(2)引流
(3);复分解反应
22.【答案】(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2)检验和充分吸收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CuO Cu+CO2;还原;气球收集或点燃(或在尾气出口处放一点燃的酒精灯)
(3)分解;过滤;较多固体析出;氢氧化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