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民族团结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民族团结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4-21 10:15: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5张PPT。猜一猜:他们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左起:布依族、朝鲜族左起:瑶族、侗族左起:回族、藏族左起:彝族、维吾尔族左起:苗族、壮族左起:高山族、满族热身:你知道她们分别属于哪个少数民族吗? 满族 藏族维吾尔族 回族 苗族 朝鲜族第11课 民族团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56个有多少个少数民族?55个材料一:
回族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虽然主要聚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但其人口散居全国两千多个县市,有大小不等的聚居区。在内蒙古自治区有44个民族杂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46个民族杂居,即使在西藏自治区,除了藏族占大多数外,还有汉、回、蒙、门巴、珞巴等民族共同居住。
材料二:
阆中市居民99%以上为汉族,还有回、蒙古、藏、苗、彝、布依、朝鲜、满、侗、白、土家、傣、高山、水、羌、仡佬、珞巴、维吾尔、瑶、哈尼等20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民族分布的特点: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内,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1、在中国历史上各民族进行了哪些友好的交往?
2、历代中央政权如何管辖少数民族地区的?
3、近代各民族在反抗外敌、争取独立解放的斗争中作出了什么贡献? 记忆大比拼张骞通西域友好交往唐太宗——天可汗 管辖
汉朝:西域都护,是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
元朝: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政权,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回族形成。
清朝: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等 反抗外来侵略友好交往管 辖反抗外来侵略各民族在长期
发展中形成了相
互依存、不可分
割的血肉联系。 各民族的政治、经济、
文化发展存在较大差异 民






度历史传统:秦汉以来,逐渐形成了以汉族
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经济文化:长期以来各民族在经济、文化
上取长补短、相互依存、不可分离;政治利益: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在民族
解放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关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合作探究1947年建立内蒙古自治区1956年建立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1958年建立宁夏
回族自治区1958年建立广西
壮族自治区1965年建立
西藏自治区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政权,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组成部分。说明:1、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定。 2、从少数民族实际情况出发,促进各民族发展。 3、实现国家富强的同时促进民族繁荣。 4、激发各民族热爱祖国和本民族的感情。 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 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它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地区发展有重大意义阅读课本57页,请回答
1、新中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
2、归纳各民族在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巨大成就。西藏:
内蒙古自治区:
云南西双版纳:
自主学习各民族共同发展废除农奴制,进入社会主义发展为商品粮基地我国第二橡胶基地3、试着讲述孔繁森的先进事迹。这些公路修建于什么时候?“一五”计划时期1、加强少数民族地区
基础设施建设2、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旧制度下的西藏农奴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
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三十多个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约400万人口;处于奴隶制的,当时有100万人口;保留原始公社制度残余的,当时有60万人口。经过民主改革,各民族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民主改革前,次尼是一名农奴,如今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养花是这位老人的最大爱好3、发展农牧业经济,加大改革开放力度 广西北海市被列为国家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乌鲁木齐、南宁、昆明、呼和浩特、银川、西宁、贵阳被列为内陆开放城市。 你说我说 西部大开发在哪些省市自治区进行?为什么实行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有哪些重点的项目? 西气东输新疆塔里木油田西藏第一所高等学府
——西藏民族学院又一批西藏农奴后代走进校门4、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想一想:我们应该学习孔繁森的什么精神?合作探究:
同学们,学完了这一课,想一想:我们能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如何与少数民族同学相处? 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还要敢于同破坏国家统一,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做斗争。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国家安定和统一。 在学校生活中,各民族同学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少数民族同学的生活习惯。在民族节日时,向他们表示祝贺。民


结民族区域
自治实行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原因内容意义各民族
共同发展
1、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基础产业发展2、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3、发展农牧业经济,加大改革的力度4、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小结1、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有何特点?2、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3、我国有哪几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大杂居、小聚居55个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1、民族团结:
中国有 ___个民族,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 关系,并逐渐形成了______格局。
2、民族区域自治:
在 时候提出;全国有 个省级自治区;它建立的意义是 。
3、各民族共同发展:
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实行 政策,少数民族地区得到迅速发展,如 成为我国四大牧区之一,内蒙古成为 基地, 成为我国第二大橡胶基地。
中央提出实施 _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 地区出现了 新气象。 是支援西藏建设的杰出代表。强化记忆1、(2007.太原)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下列属于民族区域自治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山西 B.甘肃 C.西藏 D.辽宁C2、(2007.武汉)武汉开办“西藏中学”,为西藏地区培养人才,体现了政府对西藏的重视。下列举措对西藏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的是( )
1、和平解放西藏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3、实施西部大开发
A.1、2 B.2、3 C.1、2、3 D.1、3C3、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指的是( )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区域自治 D.民主改革
4、今天,西双版纳自治州是我国的( )
A.五大牧区之一 B.国家的商品粮基地
C.汽车工业基地 D.第二大橡胶基地CD5.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 ( ) ①促进民族团结 ②缩小东西差距 ③各民族共同发展 ④政府依法行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A6、中共中央提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建议是在
A、筹建新中国时 B、制定宪法时
C、修改宪法时 D、中共“八大”上
7、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重大意义在于
A、体现各民族的共同心愿
B、受到各民族的热烈欢迎
C、有利于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
D、体现了各民族一律平等
8、 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A、各民族分隔独立 B、以城市为中心
C、分布在山区 D、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ACD9.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具体表现在 ( )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各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 ③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④我国少数民族历史上曾长期享有自治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10.1994年至2001年,中央政府向西藏投资达48亿元,极大地促进了西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 A.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地区的援助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繁荣的关键 B.党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符合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C.各民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 D.各民族发展是一项基本国策CB11.下列关于我国少数民族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靠、不可分离的关系
③在长期的历史交往中,逐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④在1954年制定宪法时,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 )
A.区域内的人口和面积 B.当地民族当家作主
C.走社会主义道路 D.在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 D C13、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的问题上应坚持( )
A.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B,实施经济特区的政策
C,实行完全自治的模式
D.实施大力开发西部资源的政策
A14、2008年3月在西藏拉萨市区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其意图是挑拨藏族同胞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分裂祖国。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对待西藏一直给予特殊照顾政策,这一政策主要是指:
A.人大制度中共领导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D.一国两制政策C判断题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族人民都是 国家的主人 。 ( ) 2、我们既要反对大汉族主义,又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 ( ) 3、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主要是汉族公民的责任。 ( )√×√2、为什么国家要建造青藏铁路呢?为了支援西藏经济建设、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实现共同富裕、
维护民族团结等 天路1、这首歌中的天路指的是什么?青藏铁路合作探究材料二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
——《天路》沟通了与外界的联系,促进西藏经济发展。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天路”是指青藏铁路,这条铁路的通车对西藏的发展有何作用? 材料一:民族区域自治用直线将少数民族歌曲与它所属的少数民族连接起来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藏族
《阿拉木汗》 朝鲜族
《道拉基》 蒙古族
《阿诗玛》 维吾尔族
《弦子舞曲》 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