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1.石库门是形成于19世纪中期上海最具代表性的民居,多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坡型屋顶常带有“老虎窗”(英语“Roof”转化),多采用仪门样式门楼,大门两侧立柱风格多样,弄口有牌楼。该民居( )
A.改善了民众的居住条件 B.契合了当地的自然环境
C.融汇了中西民居的特点 D.体现了质朴实用的风格
2.北魏隋唐时期,大量的镇都设在要冲之区,设险防守。这说明这些镇的主要功能是( )
A.经济功能 B.军事功能 C.文化功能 D.政治功能
3.被誉为“中华第一村”的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的兴隆洼遗址中,挖掘出 170 余座成排的半穴居房址,出土了大量碳化黍粟的标本和石铲、石磨盘等工具。据此可以证明兴隆洼的原始居民( )
①已经筑屋定居 ②形成了相当规模的聚居点——村落
③以农业为主 ④出现了古代集镇的雏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塔庙是苏美尔人独创的一种在多层塔状平台上建设神庙的建筑样式。关于这种独特的建筑样式人们有许多种猜想:层级平台可用于晾晒谷物、塔状形态蕴含着苏美尔人为东方山地移民的故乡情结、逐层上升的建筑结构象征着通往天堂的阶梯。由此我们可以推知( )
A.塔庙兼具生产、政治和宗教功能 B.建筑文化与自然和社会紧密相关
C.传统建筑通常具有强烈宗教色彩 D.塔庙与金字塔都是统治者的陵墓
5.明洪武二十六年定制官员营造房屋,一品二品厅堂五间九架,庶民庐舍定制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饰彩色。这说明( )
A.营建城市形成定制 B.住宅布局主次分明
C.民居设计体现长幼有序 D.等级观念影响民居建设
6.唐代中期以后,体现浓郁巴蜀地方特色的小市、酒市、江市、柳市、药市、蚕市、茶市等草市大量涌现。这反映出唐代中期以后( )
A.草市专业化色彩较浓厚 B.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C.江南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D.特色市镇经济日益繁荣
7.有学者把明清的中国城市分为“开封型城市”“苏杭型城市”“新兴工商业市镇型城市”:其中,“开封型”城市属传统城市,工商业是贵族地主的附庸;“苏杭型”城市以一个大城市为中心、以郊区市镇为延伸的城市扩张;“新兴工商业市镇型”城市属于“群芳争艳”。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
A.城市与乡村的差距在逐渐拉大 B.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已分离
C.南北方城市发展呈现不同态势 D.经济发展助推城市布局调整
8.隋唐时期,以坊市制度为基础的城市结构及管理体制达到顶峰,城郭内居民住宅区为坊,商品交易区为市。里坊实行宵禁政策,犯禁者将受严惩;市设市署和平准署管理市场交易。后来管理渐趋松弛,封闭的坊市结构向开放的街市转变;五代时集中的市制趋于瓦解,临街设铺已无法禁止。材料说明( )
A.坊市制度瓦解城市管理非常混乱 B.政府重农抑商的政策渐趋瓦解
C.商品经济繁荣影响城市管理规划 D.城市规划管理受政局影响较大
9.中国古代四合院严格遵循“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的序列。按南北纵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位于中轴线上的堂屋最重要,是长辈起居、主人会客及供奉牌位的地方,东西厢房是晚辈住所、前院设倒座,作为仆役住房、厨房和客房。这说明中国古代四合院( )
A.成为我国各地基本的居住形式 B.反映了封建体制下家国同构的特点
C.体现了传统社会敬天保民思想 D.深受封建等级观念和宗法思想影响
10.在中华大地上,流淌着长江、黄河、淮河三条大河,三条大河形成广袤平原,是孕育文明的理想场所。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以后,城市开始出现,“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这说明( )
A.自然地理是城市出现的决定性因素 B.城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C.生产力发展直接推动了城市的出现 D.城市具有政治经济及军事等功能
11.罗马城中有弯曲的道路、排水和引水管道,神庙、剧院、露天剧场、公共浴场等在城市中也尤为常见,一些城市还设有图书馆。城内既有设在特定区域的大型集市,也有位于民居中的小店铺。这反映出罗马城( )
A.凸显政治职能 B.注重公众服务
C.布局整齐划一 D.根据地形建设
12.汉代,四合院建筑有了新的发展,受到风水学说的影响,四合院从选址到布局,有了一整套阴阳五行的说法。根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设计样式外虚内实,体现阴阳关系 B.受道家思想影响,但迷信色彩严重
C.外实内虚的设计,体现辩证哲学思想 D.是等级秩序和加强思想专制的体现
13.古人在建造城市以及城市建筑的过程中,非常注意建筑物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往往将城市的规划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以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城市在建造过程中的深层次影响因素是( )
A.政权建设 B.自然环境 C.防御需求 D.文化思想
14.唐宋以来,村落共同体的色彩日益浓厚,同一村落的村民之间命运与共的理念深入人心,不同村落之间具有强烈的排他性。村民的社区观念远重于国家的行政区观念。这一现象表明唐宋时期( )
A.宗法制得到进一步强化 B.农村阶级矛盾消除
C.国家治理面临新的挑战 D.阶层流动受到制约
15.“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小桥流水石皮弄,粉墙黛瓦乌篷船。”“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描绘的人类社会聚居形式( )
①集镇 ②城市 ③船上 ④村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下表为英国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所著《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的目录。据此可判断此书( )
第一章:丝绸之路的诞生 第六章:皮毛之路 第十一章:黄金之路
第二章:信仰之路 第七章:奴隶之路 第十二章:白银之路
第三章:基督之路 第八章:天堂之路 第十三章:西欧之路
第四章:变革之路 第九章:铁蹄之路 第十四章:帝国之路
第五章:和睦之路 第十章:重生之路 第十五章:危机之路
A.“欧洲中心论”,狭隘的视角 B.“中国中心论”,聚焦东方
C.“全球的视角”,浓缩的世界 D.“文明的视角”,忽略丝路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长安城选建在宽阔的关中平原上,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城,城内的宫殿。贵族宅第,官署等建筑约占全城面积的三分之二,城内很少有公民公共设施。即使有大型的活动场所,也是为达官贵族和皇室服务的场所。城内的道路规整,布局与形制按照《周礼·考工记》进行设计营造。汉长安城的礼制建筑位于南郊,有宗庙、辟雍和社稷遗址等。统治中心位于中、南部,市场、民间手工作坊和阁里集中在城北。
——《城墙功能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汉长安城布局特点并分析影响其布局的因素。
材料二: 1933年6月,世界货币会议召开,以解决汇率和贸易问题。美国在会议中的角色至关重要,而罗斯福申明美国当务之急是恢复国内经济,拒绝承担国际责任,国际合作的努力宣告失败。新政也没有能够完全治愈危机……1939年总产量仍然低于1929年的水平。这与国际贸易状况密切相关……二战以后,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各国在互惠的基础上进行大幅度削减关税壁垒的谈判,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推动了全球贸易的自由化进程,成为战后恢复和发展国际贸易的基础,促进了战后的经济繁荣。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870年起》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世界贸易复苏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贸易的新变化。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经济上,这段均衡期(1660—1730年)应当被理解为一段稳步增长而非停滞不前的时期。整个欧洲商业繁荣。西方世界到处都建起漂亮的新古典风格的交易所。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土地市场、商品市场都在更加高效地运作。银行也迅速增加,比如英格兰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等。每一个欧洲国家都修缮道路、扩建港口,并开凿运河、搭建桥梁。直到1654年,柏林仍然不过是小河旁一个拥有五千居民的定居点,但到1740年,它已成了一座拥有将近十万人口的宏伟城市。维也纳从一个阴森的中世纪堡垒变成了瑰丽壮观的帝国首都。
——摘编自[美]大卫·哈克特·费舍尔《价格革命: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材料二 明清时期商业城镇的发展十分迅速。清代中叶直隶、河南、山东商业城镇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达40%以上。商业城镇中人口超过府城者至少有10多个,人口规模超过一般州县城的为数更多。新兴商镇的大量崛起使城市数量大大增加,这些商镇在行政建置上虽然只是一个镇,但其人口规模和市场辐射功能很多已超过一般州县城,其中的一部分在其后的发展中升格为行政中心城市。清代中叶,冀鲁豫三省可视为流通枢纽和地区性商业中心的城镇有30余个,已超过三省的府城总数,这些商业城镇正在越来越明显地改变着传统行政中心城市的绝对统治地位。
——摘编自许檀《明清华北的商业城镇与市场层级》
材料三 在西方,最早有关明清“停滞论”的表述出现在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中,而后,著名学者魏特夫、佩雷菲特等也对明清时期中国社会发表了类似见解,这些断言使“停滞论”在西方世界得到了一个相当普遍的认同。这样一种超稳定、无变化、停滞的中国社会面相在国内也同样形成了一种刻板印象,而有关“停滞论”的反思很早之前就出现了。
——摘编自朱浒《明清中国社会停滞了吗?——中西比较的视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商业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时期华北商业城镇对于城市发展的积极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商业角度评析明清“停滞论”。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材料“石库门......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老虎窗(英语‘Roof’转化)......弄口有牌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形成于19世纪中期的上海石库门,其坡形屋顶带有“老虎窗”,是西方民居的特点,而弄口的牌楼则是中国传统民居的特点,综上可知,石库门融汇了中西民居的特点,是中西结合的产物,C项正确;改善了居住条件,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契合了当地自然环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质朴实用的风格,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2.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北魏至隋唐时期,镇的主要作用是设险防守,镇的功能就是军事功能为主,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材料所体现的军事功能,排除ACD项。故选B项。
3.A
【详解】依据材料“挖掘出 170 余座成排的半穴居房址”可知,兴隆洼的原始居民已经筑屋定居,①正确;依据材料“被誉为‘中华第一村’的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的兴隆洼遗址”、“挖掘出 170 余座成排的半穴居房址”可知,形成了相当规模的聚居点——村落,②正确;依据材料“黍粟”、“石铲、石磨盘等工具”可知,以农业为主,③正确,A项正确;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与农业分离,手工业者开始在便于交换的地方集聚,形成了古代集镇的雏形。材料只能反映出现了村落,不能说明出现了古代集镇的雏形,④错误,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4.A
【详解】根据“层级平台可用于晾晒谷物、塔状形态蕴含着苏美尔人为东方山地移民的故乡情结、逐层上升的建筑结构象征着通往天堂的阶梯。”可得出塔庙的功能多样,包括了农业生产,政治统治以及宗教等功能,A项;材料只涉及到塔庙,而且也没有体现建筑文化与自然的关系,排除B项;“通常”的说法太绝对,排除A项;仅从材料并不能得出是陵墓,排除D项。故选A项。
5.D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明洪武二十六年定制官员营造房屋,一品二品厅堂五间九架,庶民庐舍定制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饰彩色。”可见明朝时期,房屋样式、规模和装饰等方面有着明确的规定,等级观念影响民居建设,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营建城市形成定制,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住宅布局主次分明,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民居设计体现长幼有序,排除C项。故选D项。
6.A
【详解】根据材料“小市、酒市、江市、柳市、药市、蚕市、茶市等草市”可知唐代中期以后以特殊商品为交易对象的专业化草市发展,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政府的政策,不能得出重农抑商政策松弛,排除B项;材料只能看到草市大量涌现,不能得出江南的整个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排除C项;“草市”是乡村集市,不是市镇,草市的发展不能体现特色市镇经济日益繁荣,排除D项。故选A项。
7.D
【详解】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新型的市镇兴起,成为第三种城市类型,因此可以得知经济发展助推城市布局调整,D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城乡差距,排除A项;材料并未反映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分离,排除B项;材料并未反映南北方之间的城市发展差异,排除C项。故选D项。
8.C
【详解】根据材料“隋唐时期......后来管理渐趋松弛,封闭的坊市结构向开放的街市转变;五代时集中的市制趋于瓦解,临街设铺已无法禁止”可知,隋唐时期的城市管理是以坊市制度为基础,并且较为严格,后来管理松弛、封闭的市坊向开放的街市转变,尤其到了五代时临街设铺,这些变化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城市的管理规划,C项正确;坊市制度瓦解的原因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结果是市场管理松弛而不是非常混乱,排除A项;重农抑商政策一直是中国古代政府实行的经济政策,隋唐五代时并未瓦解,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当时的政局对经济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9.D
【详解】根据材料“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倒座为宾”“位于中轴线上的堂屋最重要,是长辈起居、主人会客及供奉牌位的地方,东西厢房是晚辈住所,前院设倒座,作为仆役住房、厨房和客房”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四合院深受封建等级观念和宗法思想的影响,,讲究严格有序、尊卑之别,D项正确;古代四合院“成为我国各地基本的居住形式”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封建体制下家国同构的特点,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传统四合院体现出的礼制文化,没有体现出传统社会敬天保民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
10.B
【详解】依据材料,大河流域的平原(地理因素)孕育了文明,生产力进步推动了城市出现,城市是军事卫护、日常居住需要的产物,这说明城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B项正确;自然地理只是促使城市出现的一个因素而非决定性因素,排除A项;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城市产生的根本因素,“直接推动”说法有误,排除C项;城市的功能只是材料部分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
11.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罗马城中大量修建道路、排水引水管道、剧场、神庙等公众服务设施,体现了对公共事业的重视,B项正确;材料中为涉及政治机构设置,无法体现政治职能的凸显,排除A项;材料中未提及罗马城布局是否整齐,排除C项;材料中未涉及地形与公共设施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12.C
【详解】根据材料“汉代,四合院建筑有了新的发展,受到风水学说的影响,四合院从选址到布局,有了一整套阴阳五行的说法。”及所学可知,汉代四合院的设计原则是外实内虚,阴阳辩证关系对中国古代辩证哲学的发展影响深远,C项正确;四合院设计的原则是外实内虚,排除A项;阴阳五行并不是道家思想,且阴阳五行不能直接归为迷信思想,排除B项;四合院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等级秩序,但题干并未涉及等级秩序,排除D项。故选C项。
13.D
【详解】根据材料,中国古代城市在建造过程中注意建筑物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将城市的规划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目的是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城市建造强调人与自然和谐,说明古代城市建造受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即文化思想的影响,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城市的规划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反映了“天人合一”,不是受政权建设的影响,排除A项;题目问的是古代城市建造“将城市的规划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原因,不是自然环境,排除B项;古代城市在建造要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不是由于防御需求,排除C项。故选D项。
14.C
【详解】由于唐宋以来,“同一村落的村民之间命运与共的理念深入人心,不同村落之间的公共利益具有强烈的排他性”,为此,国家不得不通过各种手段,在基层通过设立邻保、保甲、乡里、乡都等各种行政组织,以此来弱化或破坏村落的共同体力量,加强对地方的管理,C项正确;同一村落的村民不一定都有血缘关系,无法体现宗法制得到进一步强化,排除A项;B项表述太绝对,错误,排除B项;村落共同体与制约阶层流动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5.C
【详解】“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描绘的是村落,“小桥流水石皮弄,粉墙黛瓦乌篷船。”描绘的是集镇,“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纬,经涂九轨”描绘的是城市,①②④正确,C项正确;船上不是人类社会聚居形式,排除③,排除ABD项。故选C项。
16.C
【详解】根据材料“英国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所著《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的目录”可知,《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史诗巨著,作者以丝绸之路为主线,突破以往“欧洲中心”的视角,以全新角度、“多线程史观”观察和描述人类的历史,演绎了一部聚焦东方的世界史,C项正确;“欧洲中心论”,狭隘的视角,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中国中心论”,聚焦东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文明的视角”,忽略丝路,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7.(1)特点:皇室官署建筑占主体地位;道路规整,依礼制布局。
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中央集权制度;讲究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
(2)原因:各国吸取经济危机的教训;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关贸总协定推动贸易自由化。
变化: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服务贸易增长迅速;电子商务规模扩大。
【详解】(1)特点:分析材料表述方式,围绕“汉长安城布局特点”从材料中发现有效信息,由“规模最大的都城”、“城内的宫殿。贵族宅第,官署等建筑约占全城面积的三分之二”等信息得出特点一,即城市规模宏大,皇室官署建筑占主体地位;由材料中“城内的道路规整,布局与形制按照《周礼·考工记》进行设计营造”,概括出特点二,即道路规整,依礼制布局。
影响因素:“选建在宽阔的关中平原上”,是“规模宏大”的自然地理条件;皇室官署建筑占主体地位的影响因素在于中央集权制度;“形制按照《周礼·考工记》进行设计营造”说明受讲究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的影响;。
(2)原因:由材料中“由危机中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等信息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关贸总协定签订推动贸易自由化;从危机时期“国际合作的努力宣告失败”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说明各国吸取经济危机的教训,加强国际合作。
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关税下降和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进一步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和服务贸易迅速增长;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交易手段,电子商务兴起且规模不断扩大。
18.(1)商业发展的表现:出现了新型的商业经营方式;专业化市场出现;交通条件改善;城市发展迅速。(答出四点)
(2)积极意义:促进城市人口的增长;推动城市规模的扩大;促使城市数量的增多;增强了城市的经济功能;引发城市结构的变化;奠定了近现代城市的基础。(答出5点)
(3)示例一:明清“停滞论”是西方学者提出的认为中国明清社会是一种超稳定、发展停滞的状态。这种观点有失偏颇。从商业的角度来看,明清社会发展迅速,白银的货币化,商业资本的日趋活跃,农产品商品化提高,工商业市镇的发展,跨区域贸易发展及商帮组织的出现等,都表明明清时期经济得到了发展而非停滞不前。因此明清“停滞论”是不客观,不准确的。
示例二:明清“停滞论”是西方学者提出的认为中国明清社会是一种超稳定、发展停滞的状态。这种观点有其合理性。从商业的角度来看,虽然明清时期的商业市镇得到发展,白银资本活跃,但依然处于传统农耕经济的范畴中,新型的经济形态出现但发展缓慢,对比此时的欧洲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因此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来看,明清商业虽有发展但已落伍,明清”停滞论”是有一定道理的。
【详解】(1)商业发展表现:根据材料“西方世界到处都建起漂亮的新古典风格的交易所”可知,出现了新型的商业经营方式;根据材料“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土地市场、商品市场都在更加高效地运作。银行也迅速增加,比如英格兰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等。”可知,专业化市场出现;根据材料“每一个欧洲国家都修缮道路、扩建港口,并开凿运河、搭建桥梁。”可知,交通条件改善;根据材料“直到1654年,柏林仍然不过是小河旁一个拥有五千居民的定居点,但到1740年,它已成了一座拥有将近十万人口的宏伟城市。维也纳从一个阴森的中世纪堡垒变成了瑰丽壮观的帝国首都。”可知,城市发展迅速。
(2)积极意义:根据材料“清代中叶直隶、河南、山东商业城镇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重达40%以上”可知,促进城市人口的增长;根据材料“商业城镇中人口超过府城者至少有10多个,人口规模超过一般州县城的为数更多”可知,推动城市规模的扩大;根据材料“新兴商镇的大量崛起使城市数量大大增加”可知,促使城市数量的增多;根据材料“新兴商镇的大量崛起使城市数量大大增加,这些商镇在行政建置上虽然只是一个镇,但其人口规模和市场辐射功能很多已超过一般州县城,其中的一部分在其后的发展中升格为行政中心城市。”可知,增强了城市的经济功能;根据材料“这些商业城镇正在越来越明显地改变着传统行政中心城市的绝对统治地位。”可知,引发城市结构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奠定了近现代城市的基础。
(3)评析:根据材料“这些断言使‘停滞论’在西方世界得到了一个相当普遍的认同。这样一种超稳定、无变化、停滞的中国社会面相在国内也同样形成了一种刻板印象”可知,明清“停滞论”是西方学者提出的认为中国明清社会是一种超稳定、发展停滞的状态。结合所学明清经济发展出现的新现象,如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等史实可知,这种观点有失偏颇。从商业的角度来看,明清社会发展迅速,白银的货币化,商业资本的日趋活跃,农产品商品化提高,工商业市镇的发展,跨区域贸易发展及商帮组织的出现等,都表明明清时期经济得到了发展而非停滞不前。因此明清“停滞论”是不客观,不准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