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练习(含解析)——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练习(含解析)——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11 22:3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1.(2023·新疆乌鲁木齐·统考一模)在宋以前“无讼”是地方官追求的执政境界之一,但是到两宋时期民间显现“尚讼”风气,“编户之内,学讼成风”。这本质上反映了( )
A.儒家思想的影响力下降 B.法制和利权意识的增强
C.官员执政水平亟待提高 D.经济发展助推社会进步
2.(2023·全国·模拟预测)北宋时期,“海外东南诸番国无一国不贪(宋钱)。”沈括感叹“泄中国之钱于北者岁不知其几何”。北宋政府虽明令禁止“铜钱出外界”,但“法禁虽严,奸巧愈密”,铜钱外流难以遏制。北宋铜钱外流的主要原因是( )
A.战争失败的巨额赔款 B.榷场互市及走私猖獗
C.对外贸易的高度繁荣 D.朝贡贸易及笼络诸蕃
3.(2022·广东·校联考模拟预测)宋代帝王不再以注重功业的“皇帝”和象征君权神授的“天子”等称谓相标榜,而是流行用与“酒家”“农家”“医家”等相类似的“官家”,“官家”成为宋代帝王的专有称谓。这说明宋代( )
A.注重功业的皇帝观流行 B.世俗化的倾向加强
C.君权神授的天子观消亡 D.民间行为影响皇权
4.(2022·湖南邵阳·邵阳市第二中学模拟预测)如图为北宋纸币铜版拓片(上面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主管并同见(现)钱七百七十陌流转行使”)和南宋行在会子库钞版(中间有“敕伪造会子犯人处斩,赏钱壹阡贯”等内容),它反映宋代( )
A.政府在商业发展中作用明显 B.纸币在商业活动中重要性超过铜钱
C.最早纸币发行权掌握在民间 D.海外贸易的繁荣推动了纸币多元化
5.(2022·山东·校联考模拟预测)宋元话本中,故事主人公不是仕宦之子,便是将门之后;而明代小说主人公主要是“生药铺主管”或“市井细民”。这一变化可知明代( )
A.社会主流价值观发生了变化
B.士农工商界限开始被打破
C.出现推动社会转型的新因素
D.重农抑商的政策发生动摇
6.(2022·陕西宝鸡·一模)北宋时期商业区已扩展至城郭之外,被称为“草市”。《清明上河图》中,沿汴河分布有许多草市。这一情况表明
A.城市有扩大化的趋势 B.官府对商业的管控逐渐放松
C.城市空间布局突破坊市界限 D.城市治理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7.(2022·重庆·统考三模)宋代城市获得了较大发展:城市区域向城外扩展形成“大都市”;封闭式的坊市制度打破,使得商业区域扩展;通过建楼扩展立体空间。这反映出( )
A.城市发展促进社会流动 B.经济发展拓展城市空间
C.城市发展推动商业繁荣 D.经济发展改变城市分布
8.(2022·吉林·统考模拟预测)靖康之变改变了中国的南北布局。为躲避战乱,北方的能工巧匠、黎民百姓及文人雅士纷纷南迁,南方的人口数量第一次超过北方。汉族政权政治中心的变化也带动了经济重心和文化中心的南移。两宋之交的这些变动
A.促进了宋代文化的融合 B.引发了儒学体系的更新
C.推动了市民文学的产生 D.实现了儒道释三教合一
9.(2022·青海海东·校考二模)宋人“凡娶媳妇,先起草帖子”。通帖之后,男女双方要拿帖占卜问卦,看这桩婚事是否合天意。若问卦结果为吉,男女不相克,女方“回草帖”,由媒人两家通报,择日过帖,双方家长都满意即可。这反映出当时
A.理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B.婚俗礼仪程序的复杂烦琐
C.婚俗受儒家伦理的影响 D.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提高
10.(2023·江苏·模拟预测)两宋时期的犁刀、秧马、耘荡、铁搭等新式农具都诞生于开发江南沼泽地的艰苦斗争之中。曲辕犁从晚唐的11个部件减少到6个部件,更加适合江南水田耕作。这反映出
A.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出现 B.江南经济发展的潜力大
C.新式农具的普及程度高 D.小农经济出现革命性突破
11.(2022·广东深圳·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校联考模拟预测)关于酒,历代禁的时候多,征榷(国家征收商品税与官府专卖)的时候少。但在宋代,不仅不禁反而以各种方式鼓励酒类消费,甚至出现勒令婚丧之家买酒或均摊于民户强迫买酒的现象。这主要体现了宋代
A.商品经济繁荣 B.加强对市场直接管理
C.专制制度强化 D.力图拓宽税收的渠道
12.(2022·湖南长沙·长郡中学校考二模)戏场原为临时性设置,宋朝时形成了“逢场作戏”现象,即每逢市集,都有演戏活动,郊区的皇家园林在对外开放时,艺人商贩可以临时作场演戏,城内的瓦肆勾栏成为作场演戏的常设场所。“逢场作戏”的出现表明宋朝
A.奢靡之风盛行 B.城市商业经济发展
C.坊市制度瓦解 D.传统文化受到冲击
13.(2022·重庆沙坪坝·重庆一中校考模拟预测)元朝建立后,发行“中统钞”,建立全面使用纸币的单一货币体系。“如发钞若干,随降银货,即同现银流传……钞有多少,银本常不亏欠”,故时人“视钞重于金银”。元初纸币制度运行良好的关键在于( )
A.严格限制纸币发行量 B.以白银为货币本位
C.建立起单一货币体系 D.商品经济发展繁荣
14.(2022·湖北武汉·校联考模拟预测)南宋都城临安六部桥一带是政府机关办公地,专供中央政府官员品尝的丁香馄饨精美异常,是杭州一大名吃,连皇宫里的宫女也借选购早点和菜肴之际溜出来吃上一碗,这反映了
A.政府官员享有吃喝特权 B.宋朝礼制遭到严重破坏
C.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D.南宋王畿商品经济发达
15.(2022·海南海口·统考二模)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北宋中期“交子”出现的背景是
A.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B.政治格局的稳定统一
C.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D.重农抑商观念的动摇
16(2022·浙江宁波·镇海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南宋《数书九章》记载,有四个人合资做外贸生意,本钱有金、银、盐、钞、度牒五种形式……拥有度牒的合法僧人可以享受不纳赋税不服兵役的优惠政策,王安石变法时空白度牒的官方定价是一百三十贯,到徽宗前期炒到了二百二十贯。据此可知当时
A.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B.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C.政府规范管理海外贸易 D.度牒具有货币功能
17.(2022·上海·统考模拟预测)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
在历史学习中,小明了解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至宋元时期完成南移”是史学界普遍认同的结论,他尝试通过史料研读,初步还原史家得出这一结论的研究路径。
步骤一 研究该问题的起点,首先要确认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曾长期稳定在北方黄河流域。为此,小明基于以下材料,对历史上南北经济权重进行了比较分析
材料一 关中之地,于天下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楚越之地,地广人稀。
——(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1)上述材料中可探究的经济因素有哪些?
步骤二 接下来小证明,随着长江流域的开发,南北经济权重发生了结构性变动,并在宋元时期完成南移。小明搜集了如下材料,以呈现这一变动的过程。
材料二 自至德(756~758年)后,中原多故,襄邓(今湖北、河南交界地带)百姓,两京衣冠(长安、洛阳人士),尽授江湘,故荆南井邑十倍其初。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地理志》
材料三 本朝文物之盛,自国初至昭陵(宋仁宗)时,并从江南来,庆历间人才彬彬,号称众多……皆出于大江之南。
——宋人笔记《曲洧旧闻》
材料四 天下岁入粮数,南方6890307石,北方5224393石。江浙行省、江西行省占全国比重尤高,各约占37%和10%。
——整理自(明)宋濂等《元史·食货志》
材料五
——整理自华林甫主编《中华文明地图》
(2)相较于材料一,材料二至五提供了哪些探究经济发展的新视角?
(3)根据步骤二所列材料,小明认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至宋元时期完成南移”这一结论。说明其理由。步骤三通过学习,小明对史家的研究路径有了一定的了解。
(4)在研究方法上,小明会如何总结从步骤一到步骤二的变化?
18.(2022·广东江门·校考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代土地交易频繁,草市、集市遍及各地,内外贸易限制大为减少。以李靓、陈亮、叶适为代表的一批士大夫反对空谈仁义道德,提出“义利双行”的主张。发展经济,扭转贫弱是宋代中期以后的社会愿望。为巩固政权,政府的政策导向也避免与社会对立,在民事、经济立法上与前代相比有较大改变。“官中条令,惟(土地)交易一事最为详备”,并规定卑幼未经尊长允许,典卖土地无效。关于遗嘱继承,条款复杂,序列完整,还出现遗嘱继承的真实详尽案倒。法律禁止各级官府借口官需勒索商人,强买强卖;禁止以公务为名,阻滞商旅,盘剥商人。市舶司在外商往来之际,慰劳送别,成为条例;鼓励外商投诉不法行为。
——摘编自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史》
(1)分析宋代民事经济立法改革的背景。
(2)概括宋代民事经济立法内容的特点,并说明民事经济立法改革在经济上的意义。
1.D
【详解】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两宋时期民间显现“尚讼”风气,“编户之内,学讼成风”,这一时期由于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的崛起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在民间风气上也出现“尚讼”风气,D项正确;宋代时理学兴起,儒家的影响力提升,排除A项;法制和利权意识的增强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题干只描述了宋代的“尚讼”风气,与官员的执政水平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2.C
【详解】根据材料“北宋政府虽明令禁止‘铜钱出外界’,但‘法禁虽严,奸巧愈密’,铜钱外流难以遏制。”并结合所学可知宋朝时期对外贸易高度繁荣,宋朝与邻近的辽、西夏、金、吐蕃、大理常年有边境贸易,这些邻国就自然而然成为铜钱流向区域,故周边地区与宋朝的贸易往来是宋朝铜钱外泄的一个重要原因,C项正确;战争失败的巨额赔款并非北宋铜钱外流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走私猖獗”并非北宋铜钱外流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朝贡贸易及笼络诸蕃并非北宋铜钱外流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
3.B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平民社会发展,世俗化称谓普遍出现,宋代帝王喜闻乐见用与“酒家”“农家”“医家”等相类似的“官家”,说明宋代世俗化的倾向加强,B项正确;五代乱局以后,皇权观念下降,注重功业的皇帝观不流行,排除A项;“君权神授的天子观消亡”的说法太绝对,排除C项;“酒家”“农家”“医家”与“官家”体现世俗化称谓普遍出现,不能说民间行为影响皇权,排除D项。故选B项。
4.A
【详解】做此题有两种方法,一是采用阅读材料法,一是采用排除法。北宋纸币铜版拓片的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并同见(现)钱七百七十陌流转行使”,南宋行在会子库钞版上左边刻“大壹贯文省”,右边刻“第壹佰拾料”,中间有“敕伪造会子犯人处斩,赏钱壹阡贯。如不原支赏,与补进义校尉。若徒中及窝藏之家能自告首,特与免罪,亦支上件赏钱,或愿补前项名目者听”可知图中纸币是政府发行的,政府在商业发展中作用明显,A项正确;图片无法说明纸币在商业活动中重要性超过铜钱,排除B项;C项没有涉及,排除C项;由于图片是两个不同时期的纸币使用见证,因而不能说明多元性,排除D项。故选A项。
5.C
【详解】根据“宋元话本中,故事主人公不是仕宦之子,便是将门之后;而明代小说主人公主要是‘生药铺主管’或‘市井细民’。”可得出明代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新的经济和阶级因素产生,因此商人地位有所提高,成为小说的主角,C项正确;主流价值观并没有变,排除A项;“开始”错误,排除B项;动摇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
6.A
【详解】依据“北宋时期商业区已扩展至城郭之外”“沿汴河分布有许多草市”,可知这表明城市商业活动进一步打破了空间的限制,城市有扩大化的趋势,A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官府对商业的政策,无法得出管控逐渐放松,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商业区扩展至城郭之外,已经不仅仅是突破原来城市中坊市界限,排除C项;题干反映的是城市商业区空间的扩展,无法体现城市治理水平的提升,排除D项。故选A项。
7.B
【详解】据材料“城市区域向城外扩展形成‘大都市’;封闭式的坊市制度打破,使得商业区域扩展;通过建楼扩展立体空间”,可知宋代城市的地理和平面空间都有了明显扩展,说明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原来城市的空间无法满足,B项正确;社会流动强调不同人群的空间和阶层变化,但材料只提到了城市发展,没有说明社会流动的表现,排除A项;商业繁荣推动城市发展,逻辑混乱,排除C项;城市空间分布是在原来基础上扩展的,只是扩大了,位置并没有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
8.A
【详解】靖康之变是北宋灭亡、宋政权南迁的开始。汉族政权在金兵南下的冲击下被迫南迁,偏安江南,使得南宋文化带有南北融合的特色,A项正确;理学诞生于北宋,排除B项;C项包含在A项之中,且政治上的动荡对南宋词坛影响不大,排除;三教合一只是趋势,D项叙述偏颇,排除。故选A项。
9.C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婚姻不仅要经过“家长之命、媒妁之言”,还要男女双方通过占卜以求得“天意”,这反映出当时婚俗受儒家伦理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理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婚姻礼仪的全部程序,无法得出“婚俗礼仪程序的复杂烦琐”,排除B项;“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提高”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0.B
【详解】依据材料“两宋时期的犁刀、秧马、耘荡、铁搭等新式农具都诞生于开发江南沼泽地的艰苦斗争”以及“曲辕犁从晚唐的11个部件减少到6个部件,更加适合江南水田耕作”表明新式农具的出现,传统农具的改进都是为江南农业经济发展服务的,B项正确;“出现”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普及程度高,排除C项;“革命性突破”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11.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宋代没有禁酒,实行征榷,甚至鼓励酒类消费,可见宋代力图征收酒税来拓宽税收的渠道,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宋代的酒类消费税收征收措施,并不是商品经济繁荣、加强对市场直接管理,排除AB项;材料没有体现宋代专制制度强化,排除C项。故选D项。
12.B
【详解】根据材料“每逢市集,都有演戏活动,郊区的皇家园林在对外开放时,艺人商贩可以临时作场演戏,城内的瓦肆勾栏成为作场演戏的常设场所”,这表明宋代城市商业经济发展繁荣,B项正确;材料只能体现宋代商品经济较繁荣,无法得出奢靡之风盛行,排除A项;材料只能体现宋代商品经济较繁荣,没有体现坊市制度瓦解,排除C项;材料只能体现宋代商品经济较繁荣,没有体现传统文化受到冲击,排除D项。故选B项。
13.B
【详解】根据材料“如发钞若干,随降银货,即同现银流传……钞有多少,银本常不亏欠”“视钞重于金银”可知,中统钞与白银直接挂钩,以白银为价值尺度或货币本位,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元朝严格限制纸币发行量,排除A项;C项属于材料表象,不是元初纸币制度运行良好的关键,排除C项;D项不属于主要原因,元初纸币制度运行良好的关键在于以白银为货币本位,排除D项。故选B项。
14.D
【详解】依据材料“专供中央政府官员品尝的丁香馄饨精美异常,是杭州一大名吃,连皇宫里的宫女也借选购早点和菜肴之际溜出来吃上一碗”可知,南宋时期,王畿地区小吃非常受欢迎,反映南宋这一地区商品经济的繁荣,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官员特权,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礼制的破坏,排除B项;古代封建政府的基本政策就是重农抑商,不会放弃,排除C项。故选D项。
15.A
【详解】由题干中的信息“便贸易”可知,“交子”是宋朝商品经济繁荣的产物,A项正确;北宋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长期对峙并存,政治格局并不统一,排除B项;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发生于新航路开辟后,晚于题干中“交子”诞生的时间,排除C项;中国封建社会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
16.B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证明僧人身份与免税免役资格的度牒,和金、银、盐、钞等一样,可以作为合资经商的本钱,且官方定价不断提高,反映出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发展,B项正确;“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并非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政府规范管理海外贸易,排除C项;度牒具有货币职能与“拥有度牒的合法僧人可以享受不纳赋税不服兵役的优惠政策”等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7.(1)因素:耕地;人口;地域和经济政策。
(2)新视角:政治环境;社会生活;文化教育;国家财政。
(3)理由:南方经济繁荣;文化教育兴盛;户口增长较快;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高于北方。
(4)方法:步骤一为文献分析;步骤二为史料搜集、数据整理和史料印证。
【详解】(1)因素:根据材料一中“关中之地,于天下之三分之一”可知,耕地;根据“人众不过什三”可知,人口;根据“楚越之地,地广人稀”可知,材料一中探究经济的因素还包括地域和经济政策。
(2)新视角:根据材料二中“中原多故”可知,政治环境;根据“两京衣冠,尽授江湘,故荆南井邑十倍其初”可知,社会生活;根据材料三中“本朝文物之盛,自国初至昭陵(宋仁宗)时,并从江南来”可知,文化教育;根据材料四中“天下岁入粮数,南方6890307石,北方5224393石”可知,国家财政收入。
(3)理由:根据材料二中“荆南井邑十倍其初”可知,南方经济繁荣;根据材料三中“人才彬彬,号称众多……皆出于大江之南”可知,文化教育兴盛;根据材料四中“天下岁入粮数,南方6890307石,北方5224393石”可知,南方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高于北方。
(4)方法:根据材料一出现(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可知,步骤一为文献分析;根据“小明搜集了如下材料”“刘昫等《旧唐书·地理志》”“宋人笔记《曲洧旧闻》”“整理自(明)宋濂等《元史·食货志》”和“整理自华林甫主编《中华文明地图》”等信息可知,步骤二为史料搜集、数据整理和史料印证等。
18.(1)背景:不抑兼并,土地流转加速;商品经济发展,内外贸易繁荣;士大夫价值观念转向“义利双行”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北宋中期出现积贫积弱局面,立法发展经济。(任答3点即可)
(2)特点:以土地交易立法为重;经济交易遵循封建礼制;司法强调案例,灵活实用;限制政府官员干预经济,保护商人利益;鼓励外商来华贸易。(任答3点即可)
意义:促进租佃经济的发展;维护了私有权益;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外贸繁荣。(任答3点即可)
【详解】(1)背景:依据材料“宋代土地交易频繁”,得出不抑兼并,土地流转加速;依据材料“草市、集市遍及各地,内外贸易限制大为减少”,得出商品经济发展,内外贸易繁荣;依据材料“陈亮、叶适为代表的一批士大夫反对空谈仁义道德”,得出士大夫价值观念转向“义利双行”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依据材料“发展经济,扭转贫弱是宋代中期以后的社会愿望”,得出北宋中期出现积贫积弱局面,立法发展经济。
(2)特点:依据材料“官中条令,惟(土地)交易一事最为详备”,得出以土地交易立法为重;依据材料“并规定卑幼未经尊长允许,典卖土地无效”,得出经济交易遵循封建礼制;依据材料“关于遗嘱继承,条款复杂,序列完整,还出现遗嘱继承的真实详尽案倒”,得出司法强调案例,灵活实用;依据材料“法律禁止各级官府借口官需勒索商人,强买强卖;禁止以公务为名,阻滞商旅,盘剥商人。市舶司在外商往来之际,慰劳送别,成为条例;鼓励外商投诉不法行为。”,得出限制政府官员干预经济,保护商人利益;鼓励外商来华贸易。
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促进租佃经济的发展;维护了私有权益;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外贸繁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