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单元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单元测试)(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3-12 09:23: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
1.我们把地球的大陆分成( )大洲。
A.五 B.六 C.七
2.宇航员在月球上的感受正确的是( )。
A.他们可以看到地球从月球地平线上升起,只是看到的天空背景是黑色的
B.他们穿着沉重的宇航服,手拿探测器在月面上举步维艰
C.闲暇时宇航员可以放风筝轻松一下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月球上的环形山很可能是其他天体撞击形成的 B.月球的年龄约是45亿年 C.月球上的月海中有大量液态水
4.有关环形山形成原因,目前公认的观点是( )。
A.陨石撞击 B.自然形成 C.火山喷发
5.地球上储量最大的是( )。
A.河水 B.湖水 C.海水
6.在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知是不同的,如①地球是个球体;②地球是个两端稍扁、中间略鼓的球体;③天圆地方。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 )。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7.一个月内,月相变化正确的是( )。
A. B. C.
8.中央电视台每天播放天气预报,最先播放的是( )。
A. B. C.
9.下图中的日晷显示的时间是( )。
A.巳时 B.未时 C.午时
10.1519年, 航海家( )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
A.郑和 B.哥伦布 C.麦哲伦
二.填空题(共9题,共34分)
1.地球是一个巨大的( )体。但是在很久很久以前,绝大多数的人认为天是( ),地是( ),这和人们观察到的现象基本相同。
2.影子产生的条件是:( )、( )、( )。
3.月球的引力大约是地球的( ) 。
4.晴天时,在室外可以利用阳光下的影子来辨别方向。如下图所示,将铅笔用橡皮泥竖直地固定住,然后将其放在阳光下。在正午时,太阳在( )方,铅笔的影子指向( )方。
5.( )是一个液态水资源十分丰富的星球。
6.观察太阳和月球的图片,可以看到,太阳上有( ),月球上有( )。
7.一般情况下,月亮上被照亮的部分总是月球面积的( )。
8.我国第一颗人造月球卫星的名字叫( )一号。
9.航海家( )绕地球航行一周回到出发点,进一步用事实证明了地球是( )的观点。他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 )。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 )
2.影子最长的时间是早晨和傍晚,最短的时候是中午。( )
3.在研究环形山的形成实验中,用大小不同的球的坠落代表陨石和流星体的撞击。( )
4.影子的形成只需要遮挡物和光屏。( )
5.在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没有规律可循。( )
6.从太空中看地球是蓝色的。( )
7.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恒星。( )
8.海报的主题颜色只能是一种固定不变的颜色。( )
9.太阳表面有时出现的突然增亮的斑块,称为“黑子”。( )
10.通过数格子比较陆地和海洋面积的大小,结果是十分准确的。( )
四.连线题(共1题,共10分)
1.连线题。
通过核聚变产生光和热
有面积广阔的月海 太阳
有丰富的液态水和空气 地球
有动物和植物生存 月球
会产生黑子和耀斑
五.简答题(共2题,共16分)
1.观察地球仪,记录我们的发现。
2.请说一说制作海报的主要流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C
4.A
5.C
6.B
7.B
8.C
9.A
10.C
二.填空题
1.球;圆的;方的
2.光源;遮挡物;光屏
3.
4.南;北
5.地球
6.太阳黑子;环形山
7.一半
8.东方红
9.麦哲伦;球体;环球航行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连线题
1.如下:
五.简答题
1.地球仪都是正球体,横线表示纬线,竖线表示经线。地球仪上的颜色分别有蓝色、绿色、黄色、棕红色、白色、红色以及黑色。
2.确定资料来源,判断资料的科学性,比较资料,选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