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17秋)四年级科学下册3.5.岩石、沙和黏土(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17秋)四年级科学下册3.5.岩石、沙和黏土(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3-12 10:1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3.5 岩石、沙和黏土
第3单元 岩石与土壤
科学概念目标
(1)岩石碎裂后会形成沙、黏土。
(2)岩石、沙和黏土的特征各不相同。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观察、比较岩石、沙和土壤三者的不同特征。
(2)能够根据事实对岩石的变化进行推测。
科学态度目标
(1)敢于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猜想,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2)建立自然界的事物在不断变化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热爱自然,意识到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教学目标
岩石、沙和黏土这三种物质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聚焦
探索:交流发现地
我们在哪些地方可以见到岩石、沙和黏土呢?
岩石:山上、河边、溪边、路边……
沙:河滩、海滩、小溪、沙漠……
黏土:河沟、田野、花坛……
探索:用感官观察岩石、沙和黏土
回顾:我们学习了哪些观察物体的方法?
眼:用肉眼观察,还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鼻:用鼻子闻它们的气味。
皮肤:用手触摸,捻一捻。
探索:用感官观察岩石、沙和黏土
实验
注意事项:
①借助放大镜观察细微部分。
②闻气味的时候应规范操作,用手扇闻。
③注意实验卫生。
方法:
①把岩石、沙和黏土放在白纸上,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
②分别闻一闻岩石、沙和黏土,感觉有什么不同。
③分别用手触摸、捻一捻岩石、沙和黏土,感觉有什么不同。
探索:用感官观察岩石、沙和黏土
交流:岩石、沙和黏土各有什么特点?
岩石:颗粒大,粗糙;坚硬;有多种颜色的颗粒;没有气味……
沙:颗粒较小,粗糙;颗粒颜色有两三种;没有气味……
黏土:十分细腻;松软;呈灰褐色;有“闪闪发亮的东西”;有泥土气味……
探索:用感官观察岩石、沙和黏土
研讨:现在假设颗粒的数量增多,也就是大量的岩石在一起,大量的沙在一起,大量的黏土在一起,它们又会有什么区别呢?
小石子的颗粒最大,堆放在一起时中间的空隙很大;
沙的颗粒较小,堆放在一起时中间的空隙较小;
黏土的颗粒最小,非常细腻,堆放在一起时中间的空隙最小。
探索:比较潮湿的沙和黏土
团球实验
方法:尝试分别把潮湿的沙和黏土团成小球,观察经过多长时间它们能平摊在纸上。
沙的颗粒较大,颗粒间隙较大,加水后黏性小,结构松散,保水性较差,不容易成团,水分流失后更容易散。
黏土颗粒细腻,颗粒间隙小,加水后黏性大,结构紧密,保水性好,容易成团,成团后也不容易散。
探索:比较潮湿的沙和黏土
涂痕实验
方法:分别用手指蘸少量潮湿的沙和黏土,在白纸上涂痕。涂痕后,拿起白纸,观察实验现象。
沙的颗粒较大,颗粒间隙较大,黏性小;
黏土的颗粒较小,颗粒间隙较小,粘性大。
为什么黏土会在白纸上留下痕迹,而沙则容易掉落下来?
研讨问题
研讨问题1:经过观察,你知道了岩石、沙和黏土各有什么特征?
岩石:颗粒大,粗糙;坚硬;有多种颜色的颗粒;没有气味……
沙:颗粒较小,粗糙;颗粒颜色有两三种;没有气味;黏性小……
黏土:十分细腻;松软;呈灰褐色;有“闪闪发亮的东西”;有泥土气味;黏性大……
这三种物质有什么相同吗?
研讨问题
研讨问题2:通过观察,你推测大自然中的岩石会如何变化?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岩石会变成沙,沙会变成黏土,这就是岩石、沙和黏土之间的联系。实际上,岩石碎裂后形成的沙和黏土,又会继续在风、水等外力作用下重新沉积、固结,在各种自然作用下又形成岩石。岩石、沙和黏土就是这样不断循环变化的。
(1)填空。
①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震和火山的作用,自然界中许多大块的岩石可能碎裂,形成较小的颗粒、________和________。
②岩石、沙和黏土,颗粒最大的是 岩石 ,颗粒最小的是________。
③“水滴石穿”的意思是,水滴不断地滴,可以滴穿石头。有这个成语推测,岩石的变化与________有关。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①岩石都是很坚硬的,在自然状态下不会发生变化。( )
②在闻岩石、沙和黏土的气味时,要采用扇闻的方式。( )
③我们可以用手直接触摸岩石、沙和黏土,感觉它们有什么不同。( )
④岩石碎裂成沙和黏土的过程短暂而剧烈。( )
⑤沙和岩石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物质。( )
基础达标
(3)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下列场所中,最容易找到岩石的是( )。
A.采石场 B.水稻田 C.黄土高原
②下列物质中遇水后黏性最强的是( )。
A.岩石 B.沙 C.黏土
③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岩石风化作用的是( )。
A.日晒雨淋使岩石碎裂 B.开山放炮使岩石碎裂
C.冬天,石缝中的水结成冰使岩石碎裂
④把潮湿的沙和黏土团成小球,观察经过多长时间它们能平坦在纸上,这样做是在探究沙和黏土的( )。 A.颜色 B.轻重 C.黏性
⑤下列关于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潮湿的沙比黏土更难团成小球 B.我们应该用扇闻的方式闻沙的气味
C.用手触摸沙一定会有光滑的感觉
基础达标
(1)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岩石在太阳、风、水和动植物的作用或多种作用下碎裂,继续风化,变成小石子或沙,最终变成土壤。水的搬运能力与流速有关,流速越大,能搬运的岩石的质量越大,反之越小。河流的上游处在发源地附近,地势较高,水的流速较快;下游处在入海口,地势平坦,水的流速较缓慢。
根据以上资料提供的信息判断,要想采集细沙,最好到河流的( )采集。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综合探究
(2)小明用一个布袋和水槽(含水),以及若干小石头、沙、黏土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请根据所学知识对小明的实验操作做出判断。
①将小石头、沙和黏土同时放入布袋中,用手隔着带子摸一摸,最大的且硌手的是( )。A.小石头 B.沙 C.黏土
②继续隔着袋子摸,细细的、硬硬的是( )。A.小石头 B.沙 C.黏土
③将布袋放入水槽中晃一晃,水槽中的水变混浊了,这是因为( )溶解在水中了。A.小石头 B.沙 C.黏土
④将布袋里的物质倒出,粘在布袋里最多的是( )。A.小石头 B.沙 C.黏土
⑤用手指分别蘸少量潮湿的沙和黏土,在白纸上涂痕,水干之后将白纸竖起来,留在白纸上的是________,掉落下来的是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黏性大,而________没有黏性。
⑥沙和黏土的粘性差别大,是因为________的颗粒更大,颗粒间隙也更大,因此不容易黏在一起。
综合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