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 五年级下册5.18.光合作用 (课件15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 五年级下册5.18.光合作用 (课件15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3-12 10:3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第5单元 密切联系的生物界
5.1 光合作用
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植物可以吸收阳光、空气和水分,并在绿色叶片中制造其生存所需的养料。
科学探究目标
(1)观察植物叶子在不同季节的变化,提出叶子与植物生长有什么关系等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2)运用分析、比较、推理等方法得出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与绿叶的关系。
科学态度目标
(1)大胆质疑,能从不同视角研究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来自哪里。
(2)能采用新的方法开展探究,培养创新精神。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认识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2)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教学目标
谈话导入
一棵树的四季
为什么树叶在不同季节的模样不同?
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来自哪里
植物生长的养料来自水吗
土壤重量减少不到0.1千克
柳树重量增加83千克
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全部来自水
只浇水
由该实验能否得到“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全部来自水”的结论?
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来自哪里
植物生长的养料与绿叶的关系
①摘下一片被包裹的叶子,去掉黑纸,将叶片放入锥形瓶中,加入酒精,使叶片完全浸入酒精中,用棉花堵住瓶口。
②将锥形瓶放入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
③当叶片变成黄白色时,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
④在叶片上均匀滴加碘液,再用清水漂洗,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




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来自哪里
植物生长的养料与绿叶的关系
①把植物放在黑暗处24小时。(耗尽叶片营养)
②用黑色不透光纸包裹叶片的一半,放在阳光下几个小时。(形成对照)
③将叶片放入锥形瓶中,用酒精浸泡,用棉花堵住瓶口,然后放入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用酒精脱去叶绿素,便于观察;用水加热能控制温度)
④当叶片变成黄白色时,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洗去酒精,避免干扰实验结果)
⑤在叶片上均匀滴加碘液,再用清水漂洗,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洗去碘液,便于观察)
当叶片中的营养耗尽,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叶片又制造出了养料,可见绿叶在光照下能制造养料。
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来自哪里
光合作用的含义和过程
绿叶中含有很多叶绿体,每一个叶绿体都是一个小小的“绿色食品加工厂”。
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同时释放出氧气。叶的这种作用叫作光合作用。
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绝大部分是由绿叶制造的。
农业生产中利用光合作用原理提高产量的方法
合理密植
密度适当,控制合理间距
种得太密:农作物挤在一起,不容易充分接受光照从而进行光合作用,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种得太稀:一块地里就种不了多少农作物,也不利于农作物的增产。
农业生产中利用光合作用原理提高产量的方法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大棚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白天和夜晚变化很大。
①开窗通风。
②往棚内充二氧化碳。
③通过生化、化学等方法施入二氧化碳。
农业生产中利用光合作用原理提高产量的方法
延长光照时间
延长光照时间就能延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
延长光照时间要适当,不能一天24小时照着,因为植物也需要“休息”,需要时间消化制造的营养。
植物光合作用与人类的关系
拓展活动
除了氧气,还有……
植物光合作用为人类提供了什么?
总结

过程:水+二氧化碳 有机物+氧气
叶绿体
利用:合理密植、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延长光照时间。
光合作用
(1)填空题。
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绝大部分是由( )制造的。
②在阳光的照射下,( )可以把根吸收的( )和由气孔进来的( )合成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同时释放出氧气。叶的这种作用叫作光合作用。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叶的光合作用。 ( )
②每一个叶绿体都是一个小小的“绿色食品加工厂”。 ( )
③冬天,树叶掉光后,树木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了。 ( )
(3)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种植农作物要合理密植,原因是( )。
A.增加叶片周围二氧化碳的浓度
B.降低叶片周围二氧化碳的浓度
C.增加吸收阳光的作物叶片的面积
②在探究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与绿叶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叶子的一半用黑色不透光的纸包裹的目的是( )。
A.与另一半叶子形成对照
B.防止晒伤
C.防止其失去水分
基础达标
③植树造林能改变人们的生存环境,其原因之一是因为光合作用能( )。
A.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B.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C.吸收水和无机盐
基础达标
综合探究
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植物消化吸收氧气,将有机化合物转换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的全过程。其反应式可以表示如下:
小明为了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设计了如下装置。
(1)实验时将整个装置用黑布罩住,不让光线进入,其目的是( )。
(2)第二天揭开黑布,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玻璃罩内的( )浓度大大增加。
(3)将燃烧着的木条伸入到玻璃罩内,木条立即熄灭,说明玻璃罩内的( )浓度大大降低。
(4)根据实验过程将植物呼吸作用的反应式填写完整:有机物+( )→( )+水+能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