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平行线的性质(第2课时)课件+教学设计+导学案+精准作业布置

文档属性

名称 5.3.1平行线的性质(第2课时)课件+教学设计+导学案+精准作业布置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3-12 11:57:32

文档简介

精准作业
课前诊断
1. 如图,如果 AB∥CD∥EF ,那么 ∠BAC + ∠ACE + ∠CEF = ( )
必做题
1.已知 AB⊥BF,CD⊥BF,∠1 =∠2,试说明∠3 =∠E.
探究题
1.如图,AB∥CD,∠ABC=40°,∠ACB=30°,在直线CD上取点E,使得∠CAE=∠ACB,则∠AEC的度数是?
参考答案
课前诊断
1.360度
必做题:
1.解:∵∠1 = ∠2 (已知),
∴ AB∥EF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AB⊥BF,CD⊥BF,
∴ AB∥CD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 EF∥CD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3 = ∠E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探究题:
1. 【详解】解:①当点E在点C的左侧
∵AB//CD,
∴∠ABC=∠BCD=40°
∵∠CAE=∠ACB=30°
∴AE//BC,
∴∠AEC=∠BCD=40°;
①当点E在点C的右侧
∵AB//CD,
∴∠ABC=∠BCD=40°
∵∠CAE=∠ACB=30°
∴∠ACD=∠ACB+∠BCD=70°
∴∠AEC=180°-∠ACD-∠CAE=80°;
综上,∠AEC的度数为40°或80°.
故答案为:40°或80°.(共15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5.3.1 平行线的性质
——第2课时
1、综合运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证明;
2、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并能熟练证明图形几何题;
思考1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内错角____
同位角____
两条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____
相等
相等
互补
判定
性质
1. 平行线的判定
思考1
文字叙述 符号语言 图形
相等, 两直线平行 ∵ (已知), ∴ a∥b.
_______相等, 两直线平行 ∵ (已知), ∴ a∥b.
________互补, 两直线平行 ∵ (已知), ∴ a∥b.
a
b
c
1
2
4
3
∠1 =∠2
∠3 =∠2
∠2 +∠4 = 180°
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
思考2 平行线的其他判定方法,请用几何语言表示.
a
b
c
图1
a
b
c
图2
如果 a∥b,b∥c,那么 a∥c.
如果 a⊥b,a⊥c,
那么 b∥c.
a∥b
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a∥b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
a∥b
两直线平行
3. 平行线的性质
图形
已知
结果
依据
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
1
2
2
3
2
4






a
b
a
b
a
b
c
c
c
∠1 =∠2
∠3 =∠2
∠2 +∠4 = 180°
例1 如图,若∠1 = ∠3,∠2 = 60° ,则 ∠4 的度数为
( ).
A.60° B.100° C.120° D.130°
C
知识精讲
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及其综合应用
变式 (1) 如图,DA⊥AB,CD⊥DA,∠B = 56° ,则∠C 的度数为 ( ).
A.154° B.144° C.134° D.124°
D
变式 (2) 如图,∠1 + ∠2 = 180°,∠4 = 35° ,则∠3 等于______°.
35
总结
角之间的关系
平行
角之间的关系
性质
判定
例2 如图,三角形 ABC 中,D 是 AB 上一点,E 是 AC 上一点,∠ADE = 60°,∠B = 60°,∠AED = 40°.
(1)DE 和 BC 平行吗?为什么?
解:DE∥BC. 理由如下:
∵ ∠ADE = 60°,∠B = 60°,
∴ ∠ADE =∠B.
∴ DE∥BC
(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C
A
B
D
E
如图,三角形 ABC 中,D 是 AB 上一点,E 是 AC 上一点,∠ADE = 60°,∠B = 60°,∠AED = 40°.
(2)∠C 是多少度?为什么?
解:∠C = 40°. 理由如下:
由(1)得 DE∥CB,
∴ ∠C =∠AED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AED = 40°,
∴ ∠C = 40°.
C
A
B
D
E
已知:AB∥CD,∠1 = ∠2. 试说明:BE∥CF.
解:
∵ AB∥CD,
∴∠ABC =∠BCD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 =∠2,
∴∠ABC -∠1 =∠BCD -∠2,
即∠3 =∠4.
∴ BE∥CF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练一练
判定:已知角的关系得平行的关系,即 推平行,用判定.
性质:已知平行的关系得角的关系,
即 知平行,用性质.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的运用:
作业布置
见精准作业单
谢谢观看5.3.1 平行线的性质(第2课时)
导学案
学习目标:1.进一步熟悉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性质;
2.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重点: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性质.
难点: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运用.
一、知识链接
1.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哪些?
2.平行线的性质有哪些?
二、新知预习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内错角相等,或者说同旁内角互补,这句话对吗?
2.自主归纳: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 .
(2)不难发现,平行线的判定,反过来就是 ,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运用平行线的性质时,不要忽略前提条件“ ”,不要一提同位角或内错角,就认为是相等的.
要点探究
探究点: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及其综合应用
典例精析
例1 如图,若∠1 = ∠3,∠2 = 60° ,则 ∠4 的度数为 ( ).
变式 (1) 如下左图,DA⊥AB,CD⊥DA,∠B = 56° ,则∠C 的度数为 ( ).
变式 (2) 如上右图,∠1 + ∠2 = 180°,∠4 = 35° ,则∠3 等于______°.
例2 如图,三角形ABC中,D是AB上一点,E是AC上一点,∠ADE=60°,∠B = 60°,∠AED=40°.
(1)DE和BC平行吗?为什么?
(2)∠C是多少度?为什么?
做一做:已知AB∥CD,∠1 = ∠2.试说明:BE∥CF.5.3.1平行线的性质(第2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悉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性质;
2.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重点: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性质.
难点: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哪些?
2.平行线的性质有哪些?
二、例题讲解
1.自主归纳: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 相等 ,内错角 相等 ,同旁内角 相等 .
(2)不难发现,平行线的判定,反过来就是 ,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运用平行线的性质时,不要忽略前提条件“ 两直线平行 ”,不要一提同位角或内错角,就认为是相等的.
要点探究
探究点: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及其综合应用
典例精析
例1 如图,若∠1 = ∠3,∠2 = 60° ,则 ∠4 的度数为 ( 120 )度.
变式 (1) 如下左图,DA⊥AB,CD⊥DA,∠B = 56° ,则∠C 的度数为 ( 124 )度.
变式 (2) 如上右图,∠1 + ∠2 = 180°,∠4 = 35° ,则∠3 等于____35__°.
例2 如图,三角形ABC中,D是AB上一点,E是AC上一点,∠ADE=60°,∠B = 60°,∠AED=40°.
(1)DE和BC平行吗?为什么?
(2)∠C是多少度?为什么?
解:DE∥BC. 理由如下:
∵ ∠ADE = 60°,∠B = 60°,
∴ ∠ADE =∠B.
∴ DE∥BC
(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解:∠C = 40°. 理由如下:
由(1)得 DE∥CB,
∴ ∠C =∠AED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AED = 40°,
∴ ∠C = 40°.
做一做:已知AB∥CD,∠1 = ∠2.试说明:BE∥CF.
解:∵ AB∥CD,
∴∠ABC =∠BCD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 =∠2,
∴∠ABC -∠1 =∠BCD -∠2,
即∠3 =∠4.
∴ BE∥CF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困惑?
(五)总结反思,拓展升华(优秀的人往往都在默默地努力)
(六)课堂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