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黄河颂 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背诵诗歌,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2.在诵读中进一步培养爱国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
3.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学习重难点
1.在诵读中进一步培养爱国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
2.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关于黄河的著名诗句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2)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4)白日衣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作者简介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35年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诗包括《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二)写作背景
1938年,抗战正在激烈进行,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践踏着华北大地。在中华民族到最危险的时刻,英勇无畏的华夏儿女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推入高潮, 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读到了《黄河颂》这首组诗也是异常激动,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和光未然合作,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一部史诗性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这组歌随后唱过大江上下,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尊严而战。
三、导读理解
1.歌颂黄河的部分能分为几个层次 分别是从那些方面进行赞颂的
明确:三个。(1)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了黄河的历史贡献。
(2)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
(3)歌颂黄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黄河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激励着中华民族。
2.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明确:(1)使得歌词主体部分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即“颂黄河”部分可清楚地划分为 “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三个层次。由实到虚,逐步深入。
(2)有利于直抒胸臆,直截了当地表达对黄河的礼赞之情。
3.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明确: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较易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4.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
明确:对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一句,首先应该明确句中的“臂膀”指的是什么。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其次,应该和上文结合起来理解,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5.“颂黄河”之后,作者又加了一个尾声,想想看,这一尾声起什么作用 诗歌最后两句采用什么修辞方法,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感情
明确:作者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是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充满了战斗的决心,反复起强调作用,表达了对民族精神的赞颂,也表达了必胜的信心。
自我检测
1.下列加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他自小家庭破裂,早早辍学,浪迹四方,以偷窃为生,练就了一手扒窃的本事,成了当之无愧的“神偷手”。
B.袁隆平院士潜心贯注地研究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为解决全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C.学校邀请战斗英雄王爷爷为我们讲述马革裹尸的战争年代里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D.看到黄河一泻万丈,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
2.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
A.《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B.《黄河大合唱》由八个乐章组成,每乐章前由朗诵做先导,以黄河为背景,由七种不同演唱方式的歌曲构成。
C.《黄河颂》创作于解放战争时期,唱出了中华民族顽强奋斗的精神和不屈的意志。
D.光未然,本名张光年,诗人、文学评论家。代表作品有诗集《光未然诗存》,论文集《风雨文谈》等。
3.给加粗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浊流(________)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2)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________)下/发扬滋长!
(3)惊涛澎湃,/掀起万丈kuáng lán(________)。
(4)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píng zhàng(________)。
阅读《黄河颂》,完成各题。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4.结合语境说说“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摇篮”的意思。
5.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6.诗中三次出现“啊!黄河”,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请依次概括其内容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当之无愧”是“可以毫无羞愧地接受荣誉或称号”的意思,含有褒义色彩,用在小偷身上感彩不当。
2.答案:C
解析:C.《黄河颂》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故选C。
3.答案:(1)zhuó liú;(2)bǔ yù;(3)狂澜;(4)屏障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注意“澜”不要写成“斓”,“障”不要写成“嶂”。
4.答案: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关键词语的理解。“摇篮”指的是装在摇摆器上或悬挂于枢轴上可以摇摆的婴儿床或吊床,在这里是发源地的意思,黄河孕育了中华文化,即“摇篮”指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
5.答案:比喻,拟人,夸张,展现了黄河奔流不息的雄伟气势和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了对黄河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的能力。“一泻万丈”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这是夸张的手法,表现了黄河的雄伟气势;“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运用了拟人和比喻,写出了黄河支流众多,势不可挡;三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赞美之情。
6.答案: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层次的掌握。作答要从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方面进行思考。第一层写的是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它养育了中华民族;第二层“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写的是黄河保护着中华民族;第三层写黄河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