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三 中国地理
下图示意东经110°沿线部分地点多年平均降水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各地降水量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大气环流
②地形
③洋流
④人类活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图中( )
A.甲地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B.乙地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
C.丙地位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丁地位于我国黄河流域地区
读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结合上图雨带推移的时间表判断下列四幅图的先后顺序为(阴影部分表示雨带)(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③①② D.③①②
4.若③图所示雨带位置持续时间过长,则( )
①夏季风势力强
②夏季风势力弱
③南旱北涝
④南涝北旱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从“靠天吃饭”到“靠云吃饭”,大数据、云技术助力中国乡村振兴。2019年初,浙江乌镇谭家湾“云上农业”试验场正式启动建设。该试验场在土壤中铺设三层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占地约700亩,分28个网格来展现不同的种植场景。建成之后,该试验场可以与世界各地的农业生产场景实现云端互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谭家湾“云上农业”试验场受云技术影响最大的是( )
A.地形坡度 B.作物种类 C.土壤湿度 D.种植面积
6.“云上农业”试验场与世界各地的农业生产场景实现云端互联后,浙江最希望得到的数据为( )
A.日本茶树病虫害防治数据 B.美国小麦带灌溉数据
C.巴西咖啡种植园施肥数据 D.阿根廷肉牛吃草量数据
沪宁杭工业基地自然条件好,农业基础好,是全国闻名的高产稳产农业区,也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经过多年发展,该区域出现土地供应紧张、区域环境质量下降等诸多问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沪宁杭地区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的首要条件是( )
A.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B.农业发达,农产品丰富
C.技术先进,工业基础好 D.气候优越,矿产丰富
8.制约沪宁杭工业基地持续发展的因素是( )
A.信息网络 B.市场需求 C.协作条件 D.能源资源
9.沪宁杭工业基地今后的发展方向是( )
①促进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业
②大力进行环境治理和保护
③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
④进行新能源及生物资源开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西藏阿里地区是典型的高寒山地荒漠,多大风。常年流水不断的狮泉河,孕育出有“生命绿岛”之称的狮泉河盆地(海拔4200多米)。盆地水草丰茂,是重要的春秋转场牧场。每年1初,当地牧民会进入河谷北侧的高山冬牧场(海拔4500多米)放牧。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0.阿里地区气候干旱的影响因素及狮泉河最主要的补给方式分别是( )
A.纬度位置—湖泊水补给 B.季风环流—大气降水补给
C.地形地势—地下水补给 D.海陆位置—冰雪融水补给
11.高山冬牧场的成因及其牧草特点分别是( )
A.盆地风力强劲—色艳 B.山地光照充足—低矮
C.山地河谷众多—匍匐 D.盆地寒冷干旱—根深
天津市地处海河下游,渤海之滨,地理位置优越。下图为天津市位置图和滨海新区发电厂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天津沿海地区建设风力发电厂优化了天津城市空间结构
B.滨海新区石油、海盐等资源丰富,促进了滨海新区的发展
C.依靠大港发电厂的余热淡化海水,解决了天津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D.风力发电具有稳定、清洁、可再生等优点
13.天津“地处九河要津,陆通七省舟车”,是南北大运河的交汇处,拥有独特的地域文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天津水陆交通便利,自古便是重要商业中心,“商埠文化”浓厚
B.天津曾是皇家后花园,因此有皇家贵族文化特点
C.天津是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租界文化”传统建筑保留完好
D.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冲击了天津传统地域文化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太行山区通常是指太行山地及其毗邻区域,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地势西高东低,呈东北—西南走向。该区不仅为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其他大城市提供水源,还为华北平原提供农业生产用水。研究结果表明,1961~2018年太行山东侧的大雨、暴雨和大暴雨及以上降水日数均多于西侧。下图示意1961~2018年太行山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
(1)说出1961~2018年太行山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并指出主要影响因素。
(2)说明1961~2018年太行山年降水量变化趋势对华北地区水资源的影响。
(3)与西侧相比,说明东侧更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原因。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中国部分河流水系分布示意图。
(1)请在图中画出长江流域的边界线。
(2)据图描述长江的主要水系特点。
(3)指出汉江流域所参与的主要水循环类型,并说明其循环过程。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根据经纬网的分布可知,东经110°经过我国中部地区,纬度范围从21°N至37°N,大概经过我国东南丘陵,秦岭和黄土高原地区,主要为我国的季风区。根据我国降水的成因可知,影响我国各地降水的主要因素为大气环流和地形。我国中部地区远离海洋,受洋流影响较小,人类活动对大范围的降水影响较小。故A①②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故选A。
2.答案:D
解析:A.分析图片,甲地位于东经110°,该经度不穿过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故A选项错误;B.乙地纬度在北回归线以北,应为北温带,故B选项错误;C.丙地纬度大概为32°N、110°E,植被应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故C选项错误;D.丁地纬度大概在36°N附近,经度为110°E,经过我国黄河流域,故D选项正确。故选D。
3.答案:B
解析:读图,根据锋面雨带在我国东部季风区的移动规律,5月份在南部沿海登陆,对应②图,6月份北移到江淮地区,对应③图。7、8月份北移到华北、东北地区,对应①图。9月份退回长江以南,对应④图,排除ACD;B符合题意,故选B。
4.答案:D
解析:③图所示雨带位置持续时间过长,说明夏季风实力弱,在南方停留时间长,南方易发生洪涝灾害,北方受雨带影响小,降水少,易出现旱灾,排除ABC;D符合题意,故选D。
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试验场在土壤中铺设三层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实时了解土壤湿度,便于及时浇水。目前的技术并不能随时调整地形坡度;作物种类、种植面积主要受市场需求影响。故选C。
6.答案:A
解析:浙江省最希望得到其农业生产可以广泛借鉴的相关数据。浙江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典型农作物有水稻、茶树等,因此日本茶树病虫害防治数据应是浙江省最希望得到的数据。美国的小麦带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巴西咖啡种植属于热带种植园农业,阿根廷的肉牛养殖属于大牧场放牧业,这些数据对浙江省的借鉴意义不大。故选A。
7.答案:A
解析:沪宁杭地区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的,首要条件是沪宁杭地区,经济腹地较大,位置优越,并且有铁路,交通便利,A正确。农业发达、技术先进与气候优越均是沪宁杭地区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的条件,但不是首要条件,BCD错误。故选A。
8.答案:D
解析:沪宁杭工业基地信息网络发达,市场需求较大,协作条件较好,但是缺乏煤炭等能源资源,所以制约沪宁杭工业基地持续发展的因素是能源资源,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9.答案:A
解析:沪宁杭工业基地今后应促进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①正确。应大力进行环境治理和保护,提高环境质量,②正确。应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③正确。由于沪宁杭工业基地能源资源短缺,所以不适合进行新能源及生物资源开发,④错误。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图示信息可知,阿里地区四周环山,阻挡了暖湿气流的深入,因此气候干旱,故该地区气候干旱的影响因素是地形;根据材料可知常年流水不断的狮泉河,孕育出有“生命绿岛”之称的狮泉河盆地,说明狮泉河的径流季节变化小,因此最有可能的补给形式是地下水,故正确选项为C,图中湖泊较少,高山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均不会稳定存在,A、B、D错误。故选C。
11.答案:B
解析:高山冬牧场(海拔4500多米),位于河谷的北侧,为阳坡,光照充足,有利于放牧,由于气候干旱,水分条件较差,此处的牧草较为低矮,B正确;冬牧场在河谷的北侧,山地的背风一侧,牧草色艳主要与光照有关,与风力强劲无关,牧草匍匐与风大有关,与河谷众多无关,A、C错误;牧草根深与干旱有关,但与寒冷无关,且气候寒冷,地下有冻土,牧草根系不易向下延伸,D错误。故选B。
12.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天津的自然与经济相关知识。风力发电对城市空间优化作用不大,A错误。滨海新区石油、海盐等资源丰富,促进了滨海新区的化工工业的发展,B正确。海水淡化成本高,技术要求高,产量数量低,不能解决天津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C错误。风力发电具有不稳定性,D错误。故选B。
13.答案:D
解析:天津水陆交通便利,自古便是重要商业中心,“商埠文化”浓厚,A正确。天津靠近北京,曾是皇家后花园,因此有皇家贵族文化特点,B正确。天津是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租界文化”传统建筑保留完好,C正确。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对原有城区文化影响小,D错误。故选D。
14.答案:(1)分布特征:东南部、东北部降水多,西北部降水少。主要影响因素:地形、风向(夏季风)。
(2)太行山年降水量整体呈减少趋势;加剧华北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
(3)东侧连接平原,地势落差大;太行山东侧的大雨、暴雨和大暴雨日数均多于西侧,夏季降水集中,易发生地质灾害。
解析:(1)如左图所示,东北部和东南部对应数值大,降水多;西北部对应数值小,降水少。主要影响因素:受太行山影响,东部为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西部为背风坡,降水少。
(2)1961~2018年太行山东侧的大雨、暴雨和大暴雨及以上降水日数均多于西侧,再根据右图所示,太行山年降水量整体呈减少趋势;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非雨季严重缺水;再加上人口多,工业农业生活需水量大,加华北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
(3)根据所学知识,太行山东侧为华北平原,西侧为黄土高原,东侧连接平原,地势落差大;太行山东侧的大雨、暴雨和大暴雨日数均多于西侧,夏季降水集中,易发生地质灾害。
15.答案:(1)
(2)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向东流入东海;是我国长度最长的河流;也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江支流众多,河网密布,南北两岸均有分布。
(3)海陆间循环。海洋表面的海水经过蒸发变成水汽,水汽上升到空中;部分水汽被气流输送到我国陆地上空;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降落到汉江流域;通过径流汇入汉江水系,汉江流入长江,再通过长江流回海洋,形成海陆间水循环;还可以通过下渗,变成地下径流缓慢回到海洋。
解析:(1)读图可知,长江流域的北侧与黄河的分水岭应为巴颜喀拉山、秦岭、大别山;南边与澜沧江、元江(红河)和珠江流域以横断山脉、南岭分水岭为界;东南以武夷山、黄山等与闽浙水系为界。
(2)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东流入东海;是我国长度最长的河流,我国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江南北两岸支流众多,河网密布。
(3)据图所知,汉江注入长江,是长江的支流,长江是地表径流沟通了陆地与海洋,参与了海陆间循环。海陆水循环的是在太阳辐射能的作用下,从海陆表面蒸发的水分,上升到大气中;随着大气的运动和在一定的热力条件下,水汽凝结为液态水降落至地球表面;一部分降水可被植被拦截或被植物散发,降落到地面的水可以形成地表径流;渗入地下的水一部分从表层壤中流和地下径流形式进入河道,成为河川径流的一部分;贮于地下的水,一部分上升至地表供蒸发,一部分向深层渗透,在一定的条件下溢出成为不同形式的泉水;地表水和返回地面的地下水,最终都流入海洋或蒸发到大气中。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