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声现象》单元复习(共54张PPT)-苏科版初中物理单元复习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声现象》单元复习(共54张PPT)-苏科版初中物理单元复习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3-12 09:2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单元复习ppt
物 理 八年级上册
复习内容导览
第一节
声音是什么
第二节
乐音的特性
第三节
噪声及其
控制
第四节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第一章 声现象
第一章 声现象
知识网络
声音是什么
响度、音调、音色
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耳朵)
声现象
噪声的来源、危害、控制
可听声的频率范围
超声波、超声波技术
人耳听不
到的声音
次声波、次声波的危害和利用
声波、声速、声能
乐音的特性
噪声及其控制
重点知识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 乐音的三要素及其影响因素.
3. 声音的分类,噪声及其控制.
4. 超声波的特点及其应用;5. 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利用.
重点实验
1. 探究声音的产生. 2. 探究声音的传播.
3. 探究影响声音强弱的因素. 4. 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
5. 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重点知识和实验
第一章 声现象
1. 转换法:如在探究声音的产生时,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乒乓球,由乒乓球的振动来反映音叉的振动;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时,由人刚好听不到声音时人与声源的距离来反映材料的隔声性能,都运用了转换法.
2. 归纳法:如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等结论就是运用归纳法总结出来的.
3. 理想实验法:如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就是运用理想实验法得出的.
4. 类比法:声波的概念较抽象,在学习时可类比于水波、弹簧中的疏密波加以理解.
5. 控制变量法:如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时,要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和进行实验.
重要方法
第一章 声现象
第一章 声现象
视频讲解
视频清单:
①演示实验—《真空不能传声》. ②演示实验—《声音的波形》.
③演示实验—《比较材料的隔音性能》.
④动画讲解—《响度、音调音色的辨别》.
声音是什么
第1节
本节知识点
Knowledge points
①声音的产生
②声音的传播
③声音是一种波
④声速
⑤声能
声音
是什么
声音的
产生
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作声源.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成为声源.
声音的
传播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回声: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但不能在真空传播.
声 波
声音具有的能量叫做声能.
声音是一种波,叫作声波.
声 速
声 能
知识结构
第一节 声音是什么
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
3. 放大法:把不易观察到的微小现象转换成我们能够观察感知到的现象。
正在发声的音叉,其振动微小,人眼不易直接观察到.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乒乓球,音叉的微小振动会引起乒乓球的较大摆动,易于观察.
用实验手段将微小的变化、不明显的现象放大后进行观察,是物理实验常用的方法之一.
第一节 声音是什么
知识点1 声音的产生
1.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固体的传声效果比气体好。
2.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 实验推理法:对于无法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的物理规律,我们可以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得出。
例如:我们实验观察到随着瓶内的空气越来越少,听到的声音就越来越小,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推理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第一节 声音是什么
知识点2 声音的传播
1. 声波:
声音在空气中以疏密相间的波动并向远处传播,当这种波动传入人耳中,鼓膜发生振动,人就听到了声音,叫作声波。
2. 回声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如墙、壁、山坡)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听到回声的条件:发出的声音经过较长的时间(大于0.1s)回到耳边,人耳才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分开。距发声体距离至少17m。
空气疏密部分的传播形成声波
第一节 声音是什么
知识点3 声音是一种波
②同种介质的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①固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最快,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慢。
一般情况下: v固 > v液 > v气。
温度为15 C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2. 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
介质的种类、介质的温度。
1. 声速的大小
声速等于声音在1s内传播的距离.
计算公式为:速度=路程/时间 v=s/t
单位是:m/s,km/h
第一节 声音是什么
知识点4 声速
1. 声音具有的能量叫做声能。
2. 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如人耳能听到声音,就是声波的能量引起鼓膜振动才听到的.
3. 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声能逐渐减小.若设法使声波向某一方向传播,则声能就集中,声波就能传得远些。医用听诊器、广播喇叭之所以制成那种形状,就是利用了这个道理.
第一节 声音是什么
知识点5 声能
【例题1】(徐州中考)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扬声器的纸盆由于_______产生声音,声音通过_____传到烛焰处,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具有______.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扬声器的纸盆由于振动产生声音,声音通过空气以声波的形式传到烛焰处,烛焰由于获得声波的部分能量而晃动.
振动
空气
能量
第一节 声音是什么
【例题2】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 如图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 )
A. 振动
B. 静止不动
C. 一直向右运动
D. 一直向左运动
当喇叭发声时,喇叭声以声波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当声波传播到肥皂膜时将引起肥皂膜振动。
A
所以选A
第一节 声音是什么
【例题3】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哪些问题?请你写出一个:__________________。
敲响右边的音叉时,右边的音叉由于振动产生声音,产生的声音在空气中激起声波,由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就引起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振动产生声音,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
发声体在振动(或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或空气可以传声;或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等).
第一节 声音是什么
【例题4】小明在探究声音传播条件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封的广口瓶内如图a,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
①抽气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
没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现象可能原因是:___。
A.手机声音的响度太大
B.手机声音的频率太高
C.未塞紧瓶塞存在漏气
②经调整使器件完好后,再用抽气筒向外抽气过程中,随着瓶内空气逐渐减少。小明发现听到的手机声音的音调_____(填“变高”、“不变”或“变低”),响度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③小明推测,假如把图b的装置放在月球上,敲击右边音叉时,与左边音叉接触的乒乓球_____弹起。(选填“会”、“不会”或“有可能”)
变小
C
不会
不变
解析见下页
第一节 声音是什么
①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抽气一段时间后,听到手机声没有明显変化,说明广口瓶中的气体没有减少,瓶塞存在漏气。故选C。
②用抽气筒有效地向外抽气过程中,瓶内空气逐渐减少,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听到的手机声音的响度变小。但是手机振动的快慢不变,即音调不变。
③月球是真空状态,因为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所以敲击右边音叉时,与左边音叉接触的乒乓球不会弹起。
第一节 声音是什么
【例题5】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如表所示为某次测得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
空气温度t/℃ -20 -10 0 10 20 30
声速/m s-1 318 324 330 336 342 348
①请你在如图甲所示的坐标图中作出声速和温度关系的图像.
②请你根据所作图像找出温度为15℃时,声速为_____m/s.
③当飞机的飞行速度接近周围的声速时会受到相当大的阻力。20世纪中期,人们就尝试进行超音速飞行,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你能指出在什么情况下实验更容易成功吗?
解析见下页
第一节 声音是什么
①用描点法作出图像.
②从作出的图像中找出t=15℃时对应的v值.
答案:①如图乙所示. ②339. ③在温度较低的地方进行实验.
③由题目提供的信息可知,空气中的声速随空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空气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在温度较低的地方进行实验更容易成功.
第一节 声音是什么
【例题6】(泰州期末)如图为声速测量仪的实验装置图,如表为使用说明书。阅读使用说明书,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把铜铃放在A、B的中点,即s1=s2,敲打铜铃后,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 __ms.
②若小明将铜铃放到B的右边,并与A、B在一条直线上,让铜铃发声,增大铜铃到B的距离,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将 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使用说明书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声信号采集器.
(2)复位后用棒锤敲打铜铃,声音被A、B接收.
(3)液晶显示屏显示A、B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单位是ms(1ms=10﹣3s).
①铜铃在A、B中点,s1=s2,由于声速相同,声音从铜铃到达A、B的时间相同,故液晶屏的示数为0。
②铜铃与A、B在一条直线上,若增大声音发生器到B的距离,但声音传到A、B的时间差是不变的,故液晶显示屏的数值不变。
0
不变
第一节 声音是什么
③为了测量某液体中的声速,把声速测量仪放置于该液体中,如图将铜铃移至A、B之间,且三者在同一直线上。敲打铜铃,液晶显示屏上显示:0.200,已知s1=0.2m, s2=0.5m,则声音在该液体中的传播速度为 _____m/s。若敲打铜铃,保持声速测量仪中铜铃及A、B的位置不变,将声速测量仪从液体中取出,放置于空气中,则液晶显示屏的数值 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由于0.200ms=0.2×10-3s,根据题意和
速度公式v=s/t 有
解得v=1500m/s
将声速测量仪从液体中取出,放置于空气中,因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小于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根据 ,故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变大。
变大
1500
第一节 声音是什么
乐音的特性
第2节
本节知识点
Knowledge points
①响度
②音调
③音色
④乐音的三要素
响度 音调 音色
定义
影响 因素
相关 知识
声音的特性——响度、音调、音色(乐音的三要素)
振幅:振动的幅度.
频率:1s内振动的次数.单位:Hz
声音的高低叫作音调
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叫作响度
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色叫作音色
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声源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还与传声介质有关.
不同音色的声音图像(波形)不同.
知识结构
第二节 乐音的特性
①响度的大小与振幅有关,声源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1. 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叫作响度。
②响度的大小与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离发声体距离越远,声音越分散,响度越小。
3. 用波形图表示响度的大小
甲的振幅小,响度小;
乙的振幅大,响度大。
2. 影响因素
物体振动的幅度叫作振幅.
第二节 乐音的特性
知识点1 响度
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1.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作音调。
2. 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用符号f 表示。频率的单位是赫兹(赫),符号是Hz。
3. 音调的波形
高音调的波形比较密集一些,频率较高,如图甲所示;低音调的波形比较稀疏一些,频率较低,如图乙所示。
人唱歌时声音的频率在60(男低音)到2500HZ(女高音)之间。通常成年男性声音的频率为90~140HZ,成年女性声音的频率为270~550HZ。
所以成年女性声音的音调一般比成年男性高。
4. 人发声的频率
第二节 乐音的特性
知识点2 音调
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反映了每个物体发出的声音特有的品质。
1. 音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色叫作音色。
3. 不同乐器的波形图不同
借助于示波器或计算机可以观察到不同音色的声音图像(波形)不同.
2. 影响因素
第二节 乐音的特性
知识点3 音色
1. 乐音的三要素
乐音是声源做有规律振动产生的,可以用响度、音调和音色来描述它的特性,人们常将响度、音调和音色称为乐音的三要素。
2. 乐音的波形图
借助示波器或计算机观察,会发现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即它每隔一定时间,总有相同的振动重复出现。
第二节 乐音的特性
知识点4 乐音的三要素
【例题1】下列有关声现象中,能改变响度的是( )
A
D. 改变钢尺伸出
桌面长度再次拨动
A. 改变用力大小
敲击鼓面
B. 敲击不同
水量的瓶子
C. 改变管中水量
再次对着试管吹气
A. 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可以改变鼓面的振幅,改变响度,A符合题意.
B. 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瓶子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B不符合题意.
C. 改变管中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吹气,改变了空气柱的长度,空气柱振动的频率变化,音调发生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拨动,钢尺振动的频率变化,音调改变,D不符题意.
所以选A.
第二节 乐音的特性
【例题2】(徐州中考)小华用录音机录下自己唱歌的声音,再播放出来听,感觉和直接听到自己的声音不同。在乐音的响度、音调和音色三个特性中,考虑到录音机音量是由自己调节的,所以不是声音的_______不同;询问其他同学,得知自己唱的音是准的,没有“跑调”,所以不是声音的________不同;由此可以推断是声音的________不同.
音量即响度,没有“跑调”即音调未变.小华听录音机录下的自己唱歌的声音,声音是由空气传入耳朵的;而直接听自己唱歌的声音,声音是由骨传导到耳朵的,声音的音色与传声介质有关.
响度
音色
音调
第二节 乐音的特性
【例题3】(2020南京中考)小明和小华读出a、o、e三个拼音字母,利用软件采集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分析可知( )
A. 小明声音音调低
B. 小明声音响度大
C. 小华声音音调低
D. 小华声音响度大
表中数据的单位是Hz,测的是频率,表中的数据表明,小明和小华在读出a、o、e三个拼音字母时,小明发声的频率较小,音调较低.
字母 小明 小华
a 109.2HZ 261.2HZ
o 115.4HZ 279.0HZ
e 120.5HZ 282.8HZ
A
第二节 乐音的特性
【例题4】(2021南京统考)如图甲所示为一手工艺品,由竹筒(A、B两端开口,C处开一小口)和“活塞”组成,将“活塞”从B处塞入,在A处吹气并来回拉动“活塞”能发出悦耳的哨音,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哨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B.哨音是由筒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C.换用更大的力吹气改变了哨音的音调
D.吹气时来回拉动“活塞”改变了哨音的响度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哨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A错;将活塞从B处塞入,在A处吹气,筒内空气柱振动产生哨音,B对;用更大的力吹气,筒内空气柱的振幅增大,哨音的响度增大,C错;吹气时来回拉动“活塞”,筒内空气柱的长度改变,振动频率改变,哨音的音调改变,D错.
所以选B
B
第二节 乐音的特性
【例题5】实验探究——探究声音的产生与特性
如图所示,用音叉和乒乓球进行如下实验:
①轻敲256Hz的音叉,用悬吊着的乒乓球接触发声
的叉股,发现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
②重敲同一音叉,听到更大的声音,同时发现乒乓球被弹开得更远,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______有关.
③换用512Hz的音叉重复实验,听到声音的音调更高,说明音调与发声体的_______有关.
振动
①轻敲音叉,用悬吊的乒乓球接触叉股,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②重敲同一音叉,听到更大的声音,乒乓球被弹开得更远,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③换用512Hz的音叉实验,听到的音调更高,说明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振幅
频率
第二节 乐音的特性
噪声及
其控制
第3节
本节知识点
Knowledge points
①噪声的来源
②噪声的危害
③噪声的控制
知识结构
声源做无规律振动产生的强度过大的声音称为噪声。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
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噪声
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
噪声的
控制
①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改变、减少或停止声源振动).
②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主要方法是隔声、吸声和消声).
③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戴护耳器,如耳塞、耳罩、头盔等).
噪声的
危害
①用声强级来客观描述声音的强弱,它的单位是分贝dB.
0dB的声音是人耳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听觉下限.
分贝值越大,响度越大,90dB以上会严重影响听力.
②噪声的危害:妨碍工作学习;对人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噪声及
其控制
噪声的来源
第三节 噪声及其控制
1. 噪声:
声源做无规律振动产生的强度过大的声音称为噪声。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①工业生产噪声:如由机器、机械的撞击和摩擦引起的。也有由空气振动或其他气流引起的,如通风机、鼓风机引起的气体振动等。
②建筑施工噪声:如筑路、盖楼时的打桩声等.
③交通运输噪声:如公路上汽车的马达声和喇叭声,铁路上火车的鸣笛声和撞击铁轨声,空中飞机的轰鸣声等。
④社会生活噪声:如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叫卖声.
2. 噪声的主要来源:
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
第三节 噪声及其控制
知识点1 噪声的来源
物理学中,用声强级来客观描述声音的强弱,它的单位是分贝(dB).0dB的声音是人耳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听觉下限.分贝值越大,响度越大。
1. 声强级
2. 噪声的危害
15~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如果突然暴露在高达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
第三节 噪声及其控制
知识点2 噪声的危害
1. 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改变、减少或停止声源振动。如把噪声大的发声体换成噪声小的发声体;汽车在市内禁鸣喇叭;在内燃机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等.
2. 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
主要方法是隔声、吸声和消声。如马路与居民区太近时建立隔音屏障、植树种草;将噪声源用隔声罩罩起来等。
3.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戴护耳器,如耳塞、耳罩、头盔等.
第三节 噪声及其控制
知识点3 噪声的控制
【例题1】(南通中考)如图所示为学校附近常见的控制噪声标志.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与图示的方法相同的是( )
A. 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 道路两旁设置隔音板
C. 上课时关闭教室门窗
D. 观演时手机调为静音
题图是禁鸣喇叭的标志,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措施.A属于在人耳处控制噪声的措施,B、C都属于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的措施,D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措施.
所以选D
D
第三节 噪声及其控制
【例题2】在对环境声音的监测中,监测器测出的甲、
乙两种声音的特性如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响度大于乙的响度
B. 声音甲每秒的振动次数大于乙每秒的振动次数
C. 甲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于乙在空气中传播速度
D. 甲、乙两种声音都属于噪声
AB.由表格数据知,甲声音的响度小于乙的响度,甲的频率大于乙的频率,即甲每秒的振动次数大于乙每秒的振动次数,故A错误,B正确;
C.声音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与响度、音调无关,故C错误;
D.因不能确定甲、乙两种发声体是否做无规则振动,所以不能确定甲、乙两种声音都属于噪声,故D错误。
所以选B.
声音 声音强弱 的等级/dB 频率/Hz
甲 50 2000
乙 100 500
B
第三节 噪声及其控制
【例题3】(1)小明家临街而住,于是在家装了一个噪声监测仪,如图所示,在监测仪上看到显示的数字,请你替它补上单位:54.4________. 它指的时声音的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利用噪声监测仪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减弱噪声。
噪声监测仪
(2)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的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避免干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
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闭关严;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在上述三种方案中,其中是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的是方案_______(选填序号)。
dB
响度
不能

解析见下页
第三节 噪声及其控制
(1)噪声监测仪的单位是分贝,由图可知,此时的噪声是60.5分贝。
该装置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测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噪声监测仪不能起到减弱噪声的作用。
(2)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所以方案②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第三节 噪声及其控制
人耳听不
到的声音
第4节
本节知识点
Knowledge points
①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
②超声波的特点及其应用
③次声波的特点、危害和利用
④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知识结构
①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叫可听声波,频率范围为20~20000Hz.
②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作超声波;
③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作次声波.
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
①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在水中传播距离远、
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②应用:声呐;海底测绘;成像(B超);超声波清洗器等.
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①材料的隔声性能是指材料隔绝声音的本领.
②设计实验时注意运用的科学方法:转换观察法、控制变量法.
③结论:多孔性材料的隔声性能好.
次 声 波
①特点:传播距离远,容易绕过障碍物,且几乎无孔不入.
②危害:较强的次声波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
③利用:根据所接收到的次声波,可以预报地震、海啸、台风、
火山爆发等灾害性自然事件的发生,可以监测核爆炸.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超 声 波
第四节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1. 可听声波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叫作可听声波,其频率范围通常为20~20000Hz.
2. 超声波
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作超声波.
3. 次声波
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作次声波,也叫作亚声波.
第四节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知识点1 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
1. 超声波的特点
方向性好.
穿透能力强.
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2. 超声波的应用
①利用超声波方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和遇到障碍物反射等特点制成声呐. 利用超声波方向性好及多普勒效应制成超声波速度测定器. 并能进行海底测绘.
②超声波能够成像——“B超”原理.
③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可以用来粉碎人体结石;对硬质材料做切削、凿孔、焊接等加工以及用来清洗、消毒等.
第四节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知识点2 超声波
1. 特点
次声波传播距离远,容易绕过障碍物,且几乎无孔不入.
2. 危害
较强的次声波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使人恶心、神经错乱,甚至内脏破裂。
3. 利用
根据所接收到的次声波,可以预报地震、海啸、台风、火山爆发等灾害性自然事件的发生,可以监测核爆炸.
第四节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知识点3 次声波
材料的隔声性能是指材料隔绝声音的本领.
(1)如图,把指针正在走动的闹钟放在一个鞋盒内,
盖上盒盖,指针走动时的“嚓嚓”声响度减弱,音调不变.
(2)在设计实验时要注意运用的科学方法.
①转换观察法:人远离声源,直到听不见指针走动的声音为止,通过人到声源距离的远近,来反映不同材料隔声性能的好差.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此距离越近,相应材料的隔声性能越好.
②控制变量法:分别用相同厚度的不同材料把闹钟包裹起来后放人鞋盒内,再把鞋盒盖严以阻隔声音. 在同一安静的室内请同一个人向同一方向远离声源听指针走动的声音.
第四节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知识点4 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3)记录表格
隔声材料 衣服 报纸 锡箔纸 塑料袋 塑料泡沫
听不到指针走动 声音时的距离/m 1.2 1.6 2.1 2.7 1.0
(4)测试结果
隔声性能由好到差顺序为:泡沫塑料、衣服、报纸、锡箔纸、塑料袋.
(5)实验结论
多孔性材料的隔声性能好。
因为声波进入微孔中发生摩擦而将声能消耗掉了.
第四节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知识点4 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例题1】(常州中考)超声手术刀通过超声发射器,从不同方向向身体内的病变组织发射多束超声波,利用其能量准确“烧死”病变细胞.下列超声波的特点与该手术刀的治疗功能无关的是( )
A. 方向性好 B. 穿透力强 C. 能量集中 D. 遇物反射
从不同方向向身体内的病变组织发射的多束超声波,都能准确地传播到身体内的病变组织并“烧死”病变细胞,是利用了超声波方向性好、穿透力强和能量集中的特点;超声波遇物反射的特点与该手术刀的治疗功能无关.
所以选D.
D
第四节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例题2】(盐城中考)在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逐步远离声源,他所听到的声音发生改变的是(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速度
如图所示,声音在空气中以声波的方式传播,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声波的振幅减小,声音的响度变小;声音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时,其频率不变,音调不变,音色不变,传播速度也不变.
所以选A.
A
第四节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例题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火箭发射、飞机飞行及汽车的奔驰能形成次声波
B.超声波能用来粉碎结石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
C.次声波频率低,对人体有伤害作用
D.次声波可以传得很远,强烈的次声波能绕地球2~3圈,但不容易绕过障碍
所以选D.
D
A. 火箭发射、飞机飞行及汽车的奔驰时声音的频率较低,发出的是次声波,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 超声波能粉碎结石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该选项正确。
C. 次声波的频率低对人体有伤害作用,该选项正确。
D. 次声波的频率低,容易绕过障碍物,该选项错误.
第四节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例题4】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手机(可调者量)、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________.
(2)小明将声源音量调至适当大小放入鞋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填字母).
A. 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声音的响度
B. 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3)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所示,
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__________.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塑料泡沫
响度 交响 交响 弱
距离 较长 最长 短
泡沫塑料、衣服、锡箔纸.
手机
B
解析见下页
第四节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1)在研究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时,对声源的要求:①要能够控制发出声音的响度,因为人对于响度较小的声音的变化较为敏感,而对于度较大的声音的变化不太敏感,音叉响度的控制比手机困难。②控制后的响度要稳定,音叉发声后响度逐渐减弱,而手机发声后响度是稳定的。两者相比较,合适做声源的是手机.
(2)A方案只能定性地判别,且在响度大小相差不大时不易判断;B方案能定量地比较,且人是否听见声音容易判别,故结果较准确、客观.
(3)按照B方案及实验结果:听不见声音的距离越小,则隔声效果就越好,据此就可以判断出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排列顺序.
答案:(1)手机.(2)B.(3)泡沫塑料、衣服、锡箔纸。
第四节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