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综合测试
姓名:___________班级学号:___________使用日期:___________
1.晋室南迁,衣冠南渡,为了仰仗随司马氏东迁的中原士族,司马皇族极力拉拢世家大族如王姓大族,“王与马共天下”,上层土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寒门庶族只能居于下位,成为门阀政治的代表时期。这反映出当时( )
A.中原从分裂开始走向统一 B.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进步
C.九品中正制逐渐走向衰落 D.豪强大族对政治的影响
2.理清历史发展线索与把握阶段性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面。依据下图显示的内容,图中③填入以下哪一内容最为合适?( )
A.世卿世禄 B.门第声望 C.才能道德 D.文化文章
3.武则天临朝称制期间,宰相中科举出身的只有韦思谦等四人。但到武则天称帝期间,仅明经、进士出身者就激增到二十人,占这个时期宰相总数的一半左右。这种变化说明
A.唐朝统治基础有所扩大 B.宰相职能发生重大变化
C.科举制度逐渐走向成熟 D.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4.“九品中正制”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局面。唐代中期以后,越来越多的寒士通过科举进入官场,他们显达后喜欢奖拔后进。据此可知,隋唐时期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
A.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B.限制了士族做官资格
C.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 D.促使选官走向制度化
5.下表是刘海峰在《唐代选举制度与官僚政治的关系》中列举的《新唐书》和《旧唐书》中有传记官员的出身情况,其反映了唐代选官取士的主要特点是( )
科举 门第 特殊出身 其他出身 出身不明 官员总数
唐代前期 245人 61人 137人 194人 262人 899人
唐代后期 389人 86人 50人 281人 99人 905人
总计 634人 147人 187人 475人 361人 1804人
百分比 35.1% 8.2% 10.4% 26.3% 20% 100%
注:特殊出身指出身于宗室、外戚等;其他出身指军功、招降、征召等。
A.官员的总体数量不断增加 B.科举出身官员占绝对优势
C.选官的标准在逐渐多元化 D.官员的阶级构成变得复杂
6.唐代尚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皇帝的旨意以及中书省、门下省议定的事项最后均需交由尚书省负责具体实施,唐太宗也曾指出:“尚书省,天下维纲,百司所禀,若一事有失,天下必有受其弊者”。这反映了当时尚书省
A.为宰相集体议事的主要部门 B.在中枢行政机构中位高权重
C.具有行政事务的最终决策权 D.负责中央政策及文书的制定
7.有关唐朝的中央机构,《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这主要说明( )
A.中书门下省都是检察机构 B.唐朝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检察
C.中央机构相互牵制和监督 D.依据分权和制衡原则行使权力
8.尚书最初是皇帝的秘书,东汉时发展成为尚书台,为最高行政机关;中书之名始于汉武帝,初由宦官担任,魏文帝始设中书省,专司诏令;门下诸官历来都是皇帝的待从,西晋时定名为门下省。材料反映了“三省”制
A.在魏晋时期已经完善定型 B.随着君主专制强化而发展
C.有效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D.能够有效防止宦官的专权
9.唐制,门下省设给事中四人,负责封型中书起草的诏敕,不要则封还或“涂归”,对六部等所上奏报亦可正。“唐制”如此设置,主要是为了
A.扩大宰相权力 B.提高行政效率
C.减少决策失误 D.体现公平公正
10.关于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有学者认为一种是采用“领袖制”,宰相由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另一种是采用“委员制”,相权分掌于几个部门。结合所学,宰相制度实行“委员制”的时期是
A.先秦 B.秦汉 C.唐宋 D.明清
11.两税法规定“凡百役之费,-钱之敛",下图记述了该法实行后出现的状况。这表明两税法的实行
内容 出处
少壮被何人。种花荒苑外。不知力田苦.却笑耕耘辈 《卖花者》
南人弃农业。求之多.—稻田小懒耘。相携作游手.皆道求金银 《赠友五首》
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长为贩实翁 《贾客乐》
A.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导致了农业经济的衰退
C.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D.解除了农民的封建赋役
12.魏晋实行租调制、隋唐实行租庸调制,两者实施的基本前提是( )
A.国家统一 B.均田制的实施
C.土地私有制发展 D.政府财政充足
13.唐朝时期,中国社会家庭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前期主要是以小户型为主,后期则出现了大量的联合型家庭,家庭人口数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统治秩序的稳定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赋税制度的变革 D.家庭观念的变化
14.唐朝租庸调制规定男子除租、调外,还可以纳绢或布代役;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这反映出
A.农民生产时间得到保证 B.政府不再抑制土地兼并
C.传统小农经济出现了突破性发展 D.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
15.唐代中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官僚、贵族、地主、商人都疯狂兼并土地。在人口大量流散、田亩转换、贫富分化很大的情况下,唐王朝既失去了征收赋税的土地,又失去了交纳赋税的人丁,必须以一种新的赋税制度来代替。这种新的赋税制度
A.以财产为主要的征税标准 B.以均田制的实施作为前提条件
C.导致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D.加强了国家对农民的入身束缚
16.两汉实行州都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B.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C.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D.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17.唐朝自太宗时起,有了以他官为宰相的记载。一些官员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预宰相事;一些元老重臣则以“平章事”或“同三品”等名号参与决策。唐代的宰相是一个集体,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政事堂的设立反映了
A.相权有所分散 B.官僚政治趋向贵族化
C.“外朝”参议要政 D.政治决策走向透明开放
18.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19.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20.下图为唐代告身(官员接受官职的凭证)书写格式示意图。该图说明唐代告身
①由中书省和门下省官员共同草拟
②在皇帝画可同意后交门下省审议
③最终由尚书省的官员签署并颁下
④可体现三省相互牵制又分工配合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后汉书·许荆传》所记载荆之祖八武被举孝廉,欲另两个弟成名,便“共割财产,以为三分自取肥田广宅奴婢强者。”这样,他的两个弟弟以克让之名并得选举。其后(八武)遂会宗亲,当众宣布使两个弟弟成名的本意,并把自己“理产所增倍于前”的财产,“悉以推二弟,一无所留”,于是也就获得更大的声誉。
——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
材料二:《魏书·阳尼传》记载,幽州中正阳尼出任渔阳太守,还未到任就“坐为中正时受乡人财货免官。”与阳尼同时的并州中正房坚,举人任官时,居然把自己的儿子也推举出来,另加洪宴“为魏郡邑中正,嗜酒好色,行无检。”如此之人做中正,怎能指望他会品出优秀人才来!
———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
材料三: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初试 二试 三试
明经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作诗、赋、文各一篇 作时务策五道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
材料四: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等,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
——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材料一、二分别描述的是哪两种选官制度?两种选官制度的用人标准分别是什么?
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4)在近代,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而在中国却难逃被废除的命运。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材料“上层土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寒门庶族只能居于下位”体现的是豪强大族对政治的控制,D项正确;材料与国家走向统一的说法无关,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门阀政治的消极影响,排除B项;材料与九品中正制的发展趋势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2.B
【详解】
从材料中“魏晋南北朝”“士族政治”等内容可得出,这反映的是当时推行的九品中正制,按门第声望作为选官的标准,故B项正确;A项是世卿世 制,C项是察举制,D项是科举制,排除ACD项。故选B项。
3.A
【详解】
根据材料“但到武则天称帝期间,仅明经、进士出身者就激增到二十人,占这个时期宰相总数的一半左右”及所学可知,通过科举制做官的人数增多,扩大了统治基础,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宰相职能发生重大变化,排除B项;材料无法说明科举制度逐渐走向成熟,排除C项;郡县制的确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排除D项。故选A项。
4.C
【详解】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九品中正制使高官被士族所垄断,而科举制根据考试选拔官员,这就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故C项正确;提高官员文化素质不是针对士族垄断高官的弊端,可排除A项;士族有资格参加科举取士,可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也是选官制度,可排除D项。故选C项。
5.C
【详解】
本题考查科举制。据表格可知,唐代选官标准众多,科举、门第和其他出身数量增加,反映出选官标准逐渐多元化,故C项正确。官员数量变化不大,故A项错误。科举出身官员比重最多,但不是占绝对优势,故B项错误。官员的阶级构成仍为地主阶级,故D项错误。故选C。
6.B
【详解】
唐代尚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甚至皇帝的旨意也需要交由尚书省负责具体实施,唐太宗也提出“尚书省,天下维纲”的政治理念,这说明尚书省在唐代具有很高的地位,拥有相当重要的权力,B项正确;宰相集体议事的机构是中书省,A项错误;在专制集权体制下,行政事务的最终决策权在皇帝手中,C项错误;尚书省负责执行决议,D项错误。故选B项。
7.C
【详解】
材料“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主要说明了唐代三省之间的牵制和监督,C项正确;门下省负责审核,排除A项;三省六部是中央官制,加强了专制皇权,排除B项;美国的“三权分立”依据分权和制衡原则行使权力,排除D项。故选C项。
8.B
【详解】
材料信息是三省都是由皇帝的秘书、宦官和侍从发展成正式的中央机构。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故B正确;三省在隋唐时期完善定型,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故C错误;有效防止宦官专权的说法错误,故D错误。
9.C
【详解】
据材料可知,唐朝的“门下省”负责审核“中书起草的诏敕”和“六部等所上奏报亦可正”,其目的是减少决策的失误,C正确;据所学可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是为了加强皇权,削弱相权,故A说法错误;三省六部制度的设立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故B与题意不符;材料中门下省和中书省的关系,未涉及公平公正,D错误。
10.C
【详解】
根据材料“另一种是采用‘委员制’,相权分掌于几个部门”结合所学可知,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将宰相权力分割,体现了采用“委员制”,相权分掌于几个部门,C项正确;宰相制度实行“委员制”的时期是唐宋,而不是先秦,A项错误;秦汉时期宰相权力较大,符合材料中“宰相由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不是“委员制”,B项错误;明朝时期宰相被废除,皇权极大加强,“宰相制度实行‘委员制’”的表述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
11.C
【详解】
根据图片信息不知力田苦。却笑耕耘辈”稻田亦懒耘.道全很“弃业长为贩卖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税法由征收谷物布匹等实物为主的租庸调法,改为征收金钱为主.使得部分农民转而经营商业,故C选项正确;重农抑商一直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政策,A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两税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故B选项错误;“解除了封建赋役“明显与史实不符,两税法只是改变了征收方式,故D项错误。故选C项。
12.B
【详解】
魏晋时期,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故A项错误;魏晋、隋朝、唐前期都实行均田制,受田农民承担一定的赋税、徭役、兵役,均田制是上述赋税制度的基础,故B项正确;土地私有制的发展破坏了均田制,使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故C项错误;保证政府的财政是租调制和租庸调制的实施目的,而不是两者实施的前提,故D项错误。
13.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中后期以两税法取代租庸调制,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向以田亩和资产为主转变,之前隐瞒的人口显现出来,导致家庭人口数增加,故C项正确;唐朝后期出现藩镇割据局面,中央集权受到冲击,统治秩序不稳定,故A项错误;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家庭结构的变化没有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家庭观念的变化不是这一时期家庭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故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14.D
【详解】
输庸代役可以让农民用绢或布代劳役,这可以保证农民的农业生产时间,两税法缴纳户税和地税,这些现象反映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故D正确;输庸代役可以保障农时,但只是表象,故A错误;中国古代政府除了宋代都抑制土地兼并,故B错误;材料内容不涉及小农经济的相关内容,故C错误。
15.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遭到破坏,国家控制的土地和人丁减少,唐代中期改革赋税制度,实行两税法,新的赋税制度以财产为主要的征税标准,A项正确;唐王朝在“失去了征收赋税的土地”的情况下,不能再以均田制的实施作为实行新赋税制度的前提条件,B项错误;两税法实施以前,藩镇割据的局面已经形成,C项错误;唐朝中期实行的新税法减弱而非加强了国家对农民的入身束缚,D项错误。
16.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通过自由投考、差额录用,将读书、考试与做官结合起来,更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A项正确;“排除”世家子弟入仕的说法绝对,B项错误;选拔“最优秀官吏”并非自由投考、差额录用展示的科举制的优势,C项错误;科举考试不能准确鉴别官员的道德水平,D项错误。
17.A
【详解】
“唐代的宰相是一个集体,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政事堂的设立是加强皇权、分散相权的反映,故A正确;材料和官僚政治趋向贵族化无关,故B错误;“内朝”“外朝”是在西汉,故C错误;古代的政治决策不可能走向透明开放,故D错误。
18.D
【详解】
据材料内容可知,刘得仁和李洞虽贵为皇亲国戚或宗室子弟,但他们都未在科举考试中占据优势,一样会面临屡试不中,由此可说明科举考试体现了一定公平公正的原则,故选D项;诗赋是唐朝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故排除A项;刘得仁和李洞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说明并没有阻断贵族入仕,且科举只是入仕的途径之一。排除B。材料未涉及贵族特权,事实上唐代宗室可以通过科举以外的其他途径入仕,仍然享有一定特权,排除C项。
19.A
【详解】
均田制条件下一般的自耕农授田是20亩,一家的几个男丁露田与桑田加在一起应当超过20亩,结合材料中20~130亩占户数比例的74.1%,可推知这部分应该是自耕农土地,所以选A项。通过对材料数据的分析可知,131亩至300亩以上的土地所占的比例较小,故不能得出B项。唐朝后期均田制已经崩溃,故C项错误。D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均田制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解读图表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学生易错选B、C两项,主要原因是学生忽视了材料数据,不知道多少亩土地算是自耕农。
20.D
【详解】
根据示意图中签名机构可知,这里涉及的是三省六部制的运作机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书省负责起草,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相互牵制又分工配合,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21.
(1)察举制,九品中正制 察举制以孝廉为主要标准,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标准
(2)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
(3)明经科侧重对经义的记忆和解读;进士科侧重对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考查;更有利于选拔人才。
(4)西方:用考试方式选才,体现公平择优,符合西方平等观念。
中国:八股取士束缚思想;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近代工业发展和近代学堂创办。(答二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科举考试难以适应近代实用人才培养和选拔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