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期末试题选编2021-2022学年北京市各地下学期八年级历史(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期末试题选编2021-2022学年北京市各地下学期八年级历史(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12 12:04: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选择题
1.(2022春·北京西城·八年级统考期末)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份文献的历史地位是
A.确定了国旗国歌
B.具有民法的性质
C.起临时宪法作用
D.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2.(2022秋·北京东城·八年级统考期末)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同时也折射了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B.学习文化赶先进,提高技术超英美
C.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D.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3.(2022春·北京通州·八年级统考期末)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人民政府协商谈判,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下图)。该协议的达成标志着( )
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B.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C.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封建土地制度的摧毁
4.(2022春·北京石景山·八年级统考期末)京剧演员梅兰芳说:我在旧社会是没有地位的。1949年,梅兰芳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参加了开国大典。其社会地位的变化折射出( )
A.京剧的发展 B.人民当家作主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生活环境的巨变
5.(2022春·北京通州·八年级统考期末)某同学制作了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时间轴,与1949年对应的方框内应该填写的是( )
A.党的诞生 B.当家作主 C.对外开放 D.南方谈话
6.(2022春·北京石景山·八年级统考期末)漫画《步步高升》创作于1949年9月。该漫画重在强调中国人民政治商会议( )
A.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准备 B.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C.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 D.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7.(2022春·北京海淀·八年级统考期末)1949年9月27日。某会议做出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红色五星旗,象征中国人民大团结。”这次会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8.(2022春·北京朝阳·八年级统考期末)1949年9月28日《人民日报》刊登新闻:会议通过下列重要议案(部分)。该会议是( )
(三)全体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自即日起改名北平为北京; (四)全体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今年为一九四九年; (五)通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六)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星红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9.(2022春·北京延庆·八年级统考期末)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材料中“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是指( )
A.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D.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0.(2022秋·北京朝阳·八年级统考期末)以下是一位同学设计的年代尺,其主题是( )
近代列强侵略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C.工农武装割据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
11.(2022秋·北京东城·八年级统考期末)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开国大典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新中国诞生的历史意义是
①开创中国历史新纪元
②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
③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基础
④基本完成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二、综合题
12.(2022春·北京通州·八年级统考期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材料一 为保障新中国开国大典顺利举行,避免和防范国民党空军轰炸,聂荣臻分析了敌机的性能特点后,向毛泽东提议,将大典的时间定在“下午3点”,那时国民党飞机“向北平飞行,都将面对太阳,在空战中处于不利地位,而且难以在天黑前返回”;此外,为了防止空袭,人民空军部队决定实弹参与阅兵典礼。……工兵部队从25日起对预定的行车路线、故宫、观礼台、天安门广场、正阳门等地进行扫雷检查并在开国大典前48小时,实行戒严管制。周恩来还要求京津卫戍区、公安总局等单位“做好防空和社会面的控制工作,以防敌机侵扰和敌特的破坏。”
——摘编自贺怀锴《开国大典的筹备、举行及后续工作》
(1)依据材料一,概括党和国家为保障开国大典顺利举行而采取的措施。
材料二
开国大典相关材料
①新中国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②典礼时使用的话筒 ③董希文创作的《开国大典》油画
④开国大典新闻照片 ⑤《开国大典》电影 ⑥苏联友人赠送的原始影像
(2)指出材料二中能够作为一手史料,可用于直接研究“开国大典”的材料。(写序号)
材料三 70年前的今天,毛译东同志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习近平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谈一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13.(2022秋·北京延庆·八年级统考期末)北京的红色印记。
材料一 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他锐意改革,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纷纷到北大任教,北大学术思想空前繁荣。同时《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成为《新青年》的编辑和主要撰稿人。这样,《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3
(1)依据材料一,概括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的条件。
材料二 天安门见证历史的影像
(2)依据材料二的图片反映史实与以下观点相对应。(填写序号)
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_________________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_________________七七事变后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_________________北平和平解放。
材料三 “钊自束发受书,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实践其所信,励行其所知,为功为罪,所不暇计。今既被逮,惟有直言。倘因此而重获罪戾,则钊实当负其全则。惟望当局对于此等爱国青年宽大处理,不事株连,则钊感且不尽矣!”
——李大钊《狱中自述》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做学,概括李大钊所体现的革命精神。
材料四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位于北京房山霞云岭乡堂上村。在抗日战争时期该村为平西根据地的前沿地带,至今还完整地保存着曹火星当年创作词曲旧址。
1943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第六个年头,3月10日蒋介石出版了《中国之命运》一书,当中提出了“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的口号。中国共产党于同年8月25日在《解放日报》上发表题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社论,针锋相对地批驳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言论。……当时小分队成员年仅19岁的中共党员曹火星也积极投身歌曲的创作中,他利用当地流行的“霸王鞭”的民歌曲调填新词,经过四五天时间便写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这一历史名篇。这首歌随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而唱响全中国,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之后,毛泽东建议加上“新”字。歌词唱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他指引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他坚持抗战八年整,他改善了人民生活。他建设敌后根据地,他实行民主好处多……
——《中国共产党北京历史》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新”字的理解。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以前的建国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2.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反映的是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故C项符合题意;“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反映的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学习文化赶先进,提高技术超英美”反映的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反映的是19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化的相关情况,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C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通过对联的形式考查新中国的成立意义,需要结合选项对联所映射的时代背景,排除错误选项,推导出正确答案。
3.B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同年,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B项正确; 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排除A项;西藏问题是内政问题,与外交无关,排除C项;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的摧毁,排除D项。故选 B项。
4.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京剧演员梅兰芳说他在旧社会是没有地位的,1949年,他以政协委员身份参加了开国大典。其社会地位的变化折射出人民当家作主。B项正确;京剧的发展,在题干内容没有体现,排除A项;三大改造的完成,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排除C项;生活环境的巨变,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5.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1949年新中国成立产生了重大影响,推翻了三座大山,人们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实现了当家做主的愿望,B项正确;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往伟大决策,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南方谈话是1992年,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6.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A项正确;新中国成立与1949年10月1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与土地改革、抗美援朝战争相关;排除B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排除C项;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7.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选项A符合题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是1949年10月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1954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1956年;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8.A
【详解】依据题干时间“1949年9月”及会议内容等信息可知,这次会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主题是筹建新中国,会议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代国歌、国旗,并决定采用公元纪年法等,A项正确;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国宪法》,排除B项;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是探索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排除C项;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
9.C
【详解】“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是指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C项正确;A项是辛亥革命,排除A项;B项抗日战争的意义,排除B项;D项是三大改造的完成,排除D项。故选C项。
10.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给出的这个年代尺中开始时间为1919年,这一年发生的五四运动,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而结束时间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据此可知这个年代尺反映的主题应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B项正确;近代列强侵略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排除A项;1927年,毛主席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工农武装割据就此开始,排除C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指的是191年辛亥革命,排除D项。故选B项。
11.A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基本完成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民族独立是是国家富强的前提,新中国成立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基础。①③④是正确的,A符合题意;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②不合题意,排除BCD。由此可知B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A。
12.(1)措施:将大典的时间定在“下午3点”;人民空军部队决定实弹参与阅兵典礼;工兵部队对重要区域进行扫雷检查并在开国大典前48小时,实行戒严管制;京津卫戍区、公安总局等单位做好防空和社会面的控制工作
(2)①②④⑥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详解】(1)依据材料一概括党和国家为保障开国大典顺利举行而采取的措施,据“聂荣臻分析了敌机的性能特点后,向毛泽东提议,将大典的时间定在'下午3点’”可得出将大典的时间定在“下午3点”;据“为了防止空袭,人民空军部队决定实弹参与阅兵典礼”可得出人民空军部队决定实弹参与阅兵典礼;据“工兵部队从25日起对预定的行车路线、故宫、观礼台、天安门广场、正阳门等地进行扫雷检查并在开国大典前48小时,实行戒严管制”可得出工兵部队对重要区域进行扫雷检查并在开国大典前48小时实行戒严管制;据“周恩来还要求京津卫戌区、公安总局等单位‘做好防空和社会面的控制工作,以防敌机侵扰和敌特的破坏’”可得出京津卫戍区、公安总局等单位做好防空和社会面的控制工作。
(2)结合所学可知,按照史料价值的不同,史料可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而第一手史料更为可信。据此分析,材料二中可作为一手史料、用于直接研究“开国大典”的材料有①新中国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②典礼时使用的话筒;④开国大典新闻照片;⑥苏联友人赠送的原始影像。③董希文创作的《开国大典》油画、⑤(开国大典》电影属于文艺作品,带有主观色彩,不具有一手史料价值。
(3)依据材料三“这一伟大事件,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中国而言,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对世界而言,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13.(1)条件: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提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陈独秀、李大钊等聚集北大,为《新青年》撰稿,传播先进思想。
(2) ① ② ③ ④
(3)坚定的革命信仰;勇于承担责任,关爱青年等。
(4)角度一:“新”指的是无产阶级为领导,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以实现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的新兴国家。
角度二:“新”新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新的斗争方式,统一战线、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新的作战方式,游击战,运动战;新的土地政策等等。
【详解】(1)条件:根据材料一“ 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他锐意改革,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纷纷到北大任教,北大学术思想空前繁荣。同时《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成为《新青年》的编辑和主要撰稿人。”可知条件是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提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陈独秀、李大钊等聚集北大,为《新青年》撰稿,传播先进思想。
(2)根据所学知识,①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②一二九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③北平沦陷体现七七事变后全民族抗战的开始。④解放军进入北平体现北平和平解放。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精神是坚定的革命信仰;勇于承担责任,关爱青年等。
(4)根据所学知识,可从以下角度考虑。角度一:“新”指的是无产阶级为领导,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以实现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的新兴国家。角度二:“新”新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新的斗争方式,统一战线、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新的作战方式,游击战,运动战;新的土地政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