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期末试题选编2021-2022学年北京市各地下学期八年级历史(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期末试题选编2021-2022学年北京市各地下学期八年级历史(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12 12:0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1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一、选择题
1.(2022春·北京海淀·八年级统考期末)以下是某学生所绘制的知识结构图,空白处应该填写的是(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三步走”战略部署
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2022春·北京通州·八年级统考期末)某同学归纳梳理了一系列历史事件并制作了便签(下图)______中应填入的是( )
主题_________________ ●中共十五大与邓小平理论 ●中共十六大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共十八大与科学发展观 ●中共十九大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中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B.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发展与变化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D.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3.(2022春·北京房山·八年级统考期末)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
A.四项基本原则 B.科学发展观
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新发展理念
4.(2022春·北京房山·八年级统考期末)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十分严峻。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国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是
A.创新 B.协调 C.绿色 D.开放
5.(2022春·北京延庆·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部分重大科技成果,这一系列重大成果,主要体现的新发展理念是
A.创新 B.共享 C.开放 D.绿色
6.(2022春·北京海淀·八年级统考期末)以下四幅图是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按画中主题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①④③ D.④②①③
7.(2022春·北京西城·八年级统考期末)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________,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其中,“________”处应为( )
A.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 B.推翻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8.(2022春·北京海淀·八年级统考期末)对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对联中,体现十八大以来重大成就的是( )
A.万里江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九二共识促交往,两岸关系谱新篇
C.两次回归洗国耻,一国两制载史册
D.精准扶贫奔小康,绿色发展新画卷
9.(2022春·北京朝阳·八年级统考期末)下面是某单元中各课课题。这一单元是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第9课对外开放 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1课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10.(2022春·北京西城·八年级统考期末)同学们搜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圳、珠海经济特区的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C.现代中国农村的巨变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1.(2022春·北京房山·八年级统考期末)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其“转”体现在( )
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B.党的工作中心从城市转向农村
C.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
二、综合题
12.(2022秋·北京房山·八年级统考期末)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一个富强民主的新中国,请大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完成下列表格
时间 事件 影响
A ①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的伟大爱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1921年7月23日 ②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B
1926年7月9日 C 沉重打击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加速中国革命的进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开辟道路。
材料二最初的中国共产党人认为中国革命与俄国一样,无产阶级要实行大罢工。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论断,由此,共产党人走上了武装革命的道路。但这时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一系列城市暴动,都先后失败。毛泽东认为有必要实行不同于俄国革命的模式,进行游击战争和武装割据的方式。——摘编自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怎样走“不同于俄国革命模式”革命道路?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简史》目录摘编
第一章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投身大革命的洪流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四、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大革命高潮的兴起 第二章掀起土地革命的风暴 一、以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三、红军反围剿斗争的胜利和农村革命 第三章全民族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二、开辟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和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 第四章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性胜利 二、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 三、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五、伟大的战略决战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六、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和筹建新中国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用《中国共产党简史》目录中的相关史实,对划线句子加以说明。(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材料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红色精神时间轴
(4)按时间顺序将中国共产党的“红色精神”填入时间轴,依次是
①井冈山精神②五四精神③长征精神④红船精神
A_____B______C_____D_____
材料五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2月20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5)依据材料五,写出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的红色革命精神有哪些共同内涵?
13.(2022春·北京房山·八年级统考期末)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材料一: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历史,总的来说,党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归纳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的贡献。
材料二:1992年,88岁高龄的郑小平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他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南方漠话激起春潮澎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带来了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
(2)图中1978~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呈现怎样的趋势?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摘编
时间 大事记
198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那小平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通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邓小平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9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写入党幸。
200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阐述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007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全面阐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201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确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2017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等论断: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并载入党章。
(3)依据材料三,列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确立的科学理论的名称。请你为该大事记确立一个主题名称。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到2020年底,中国如期完成斯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98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群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人奏藏黄的中国实践》
(4)结合材料四,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认识。
14.(2022秋·北京朝阳·八年级统考期末)1911年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
材料一 1895年革命党人发动的反清起义失败,全国舆论将孙中山等人看作“乱臣贼子,大逆不道”。1898年后,通过改革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梦想被打碎,原来参加变法运动的很多人转为革命派。尤其是经过1900年的外敌入侵,清政府从里到外的腐朽暴露无遗。1901-1905年间,全国先后出现一百多个革命团体。
——摘编自陈坚等《睡狮觉醒》
材料二
革命党人的著作或书信 内容(部分)
1903年,陈天华撰写的《猛回头》 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
1911年,黄花岗起义前黄兴写的绝命书 本日驰赴阵地,誓身先士卒,努力杀贼,书此以当绝笔。
1911年,黄花岗起义前方声洞写给父亲的信 祖国之存亡,在此一举。事败则中国不免于亡,四万万人皆死,不特儿一人;如事成则四万万人皆生,儿虽死亦乐也。
材料三
① ② ③
大清皇帝统治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 1909——1911年中国新开设面粉厂11家,资本额181万元;1910年中国工业商品总量为25.5亿元。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三年银元 1912——1914年中国新开设面粉厂28家,资本额320万元;1919年中国工业商品总量为44.8亿元。
材料四 (我们)终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对外的责任,定要反抗帝国侵略主义……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孙中山《对于国民党宣言旨趣之说明》
(1)依据材料一,指出1898年前后革命形势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指出《猛回头》描述的中国面临的形势。概括以上著作和书信反映的精神。
(3)依据材料三,比较辛亥革命前后的变化。
(4)依据材料四,概括孙中山的革命主张。
(5)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参考答案:
1.D
【详解】根据“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项正确;中共十三大系统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排除A项;“三步走”战略部署是中共十三大的内容,排除B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邓小平理论”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C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此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发展完善,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02年中共十六大将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12年中共十八大将胡锦涛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17年中共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些都属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探索的成果,C项正确;题干的主旨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探索的成果,不是凸显中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或经济体制改革或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排除ABD项。故选C项。
3.C
【详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 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故C符合题意;四项基本原则是1987年中国共产党十三大提出,排除A项;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同志提出的观点,排除B项;新发展理念是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排除D项。故选C。
4.C
【详解】根据“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十分严峻”可得出要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这些问题,要坚持绿色的发展理念,坚持可持续的 ,C项正确;ABD项都与主旨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
5.A
【详解】根据结合所学可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瞻远瞩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科学判断,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国产客机C919、中国“天眼”和量子卫星“墨子号”都是在创新理念下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A项正确;绿色、开放、共享与题干科技成果体现的新发展理念,排除BCD项。故选A项。
6.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54年我国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1997年香港回归,2012年提出中国梦,1963年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B项正确,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7.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2012年11月29日,在国家博物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他说:“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他称,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D项正确;AB项都是在新中国建立时就完成,排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人类的追求,不符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8.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2012年十八大以来,党主张精准扶贫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以绿色为内容之一的新发展新理念,推动了我国社会的高质量发展,D项正确;万里江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体现的是新中国成立, 九二共识促交往、两岸关系谱新篇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两次回归洗国耻、一国两制载史册体现了祖国 统一大业向前推进,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9.C
【详解】“伟大的历史转折”指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合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标志着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新时期,C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排除A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56-1966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排除D项。故选C项。
10.D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萌芽阶段。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改革的成功带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铺开,重点就是国企改革。同时逐步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深圳、珠海、厦门等,进而大胆开放整个沿海地区,这种自动积极开放的格局、气势也是前所未有的。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邓小平理论逐渐形成,邓小平理论也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所以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11.C
【详解】根据所学知,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我国的改革开放从此拉开序幕,C项正确;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排除A项;井冈山革命根据的建立标志着党的工作中心从城市转向农村,排除B项;遵义会议的召开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排除D项。故选C项。
12.(1)A.1919年5月4日
B.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新了。(任答出一点)
C.北伐战争
(2)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材料中的游击战争、武装割据,加上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3)答案: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掀起国民大革命,如北伐战争,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大革命失败后,以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统治,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取得反围剿斗争的胜利。在抗日战争期间,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反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略决战,三大战役,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因此共产党通过武装斗争的方式,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至少举出不同时期的两个史实,与武装斗争相联系)
(4) ② ④ ① ③
(5)答案: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忘我奉献、坚定信念、实事求是、依靠群众、艰苦奋斗。(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至少写出两点)
【详解】(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5月4日;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1926年7月9日,北伐战争开始。所以A是1919年5月4日;B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C是北伐战争。
(2)根据“毛泽东认为有必要实行不同于俄国革命的模式,进行游击战争和武装割据的方式”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走出的“不同于俄国革命模式”的革命道路指的是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具体内容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材料中的游击战争、武装割据,加上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3)根据“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掀起国民大革命,如北伐战争,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大革命失败后,以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统治,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取得反围剿斗争的胜利。在抗日战争期间,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反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略决战,三大战役,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因此共产党通过武装斗争的方式,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4)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井冈山精神形成于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五四精神形成于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长征精神形成于1934—1936年的长征过程中,红船精神是诞生于1921年中共成立时期。由此可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②④①③。
(5)根据“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的红色革命精神的内涵包括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忘我奉献、坚定信念、实事求是、依靠群众、艰苦奋斗等内容。
13.(1)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行 了三大改造;进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领导全国人民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领导全国人民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2)快速增长;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进行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的贡献有: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行 了三大改造;进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领导全国人民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领导全国人民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2)根据材料“1978~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发展情况”可知,1978~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根据材料“……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南方漠话激起春潮澎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带来了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春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根据材料“并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写入党幸。”“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并载入党章”可知,1997年以后,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程中诞生的理论成果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据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摘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表中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可以看出,其反映出的主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根据材料四“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完成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进行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
14.(1)变化:由“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反对革命党人发动的反清起义,到参加变法运动的很多人转为革命派,全国先后出现一百多个革命团体。原因:对清政府的态度的变化,也就是对清政府失去信心。
(2)形势:中国遭到列强疯狂侵略,民族危机加深,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社会状况。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精神,号召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3)变化:肯定了国民在国家中的主权地位,否定了君主专制统治;废除皇帝年号,建立中华民国;工商业得到发展等。
(4)主张: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
(5)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例如根据材料“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结合史实分析即可。如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同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国民党携手合作,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形成席卷全国的革命新形势,给北洋军阀反动统治以沉重打击。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他的遗愿,同一切忠于他的事业的人们共同努力、继续奋斗。中国人民终于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孙中山先生关于建设人民享有民主权利和幸福生活的现代化国家的理想,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开展了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推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辛亥革命先驱的美好憧憬,今天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分析】(1)
根据材料一“1895年革命党人发动的反清起义失败,全国舆论将孙中山等人看作’乱臣贼子,大逆不道’。1898年后,通过改革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梦想被打碎,原来参加变法运动的很多人转为革命派”,可知1898年前后革命形势的变化,是“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反对革命党人发动的反清起义,到参加变法运动的很多人转为革命派,全国先后出现一百多个革命团体。因此这一变化的原因,在1895年时期,人们把清政府看作是正统,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直接目标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所以对革命党人态度的变化实际体现了对清政府的态度的变化,也就是对清政府失去信心。
(2)
根据材料二,由“……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因此《猛回头》描述的中国面临的形势,是中国遭到列强疯狂侵略,民族危机加深,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社会状况。由“本日驰赴阵地,誓身先士卒,努力杀贼”,“祖国之存亡,在此一举”,可知这著作和书信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精神,号召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3)
根据材料三,由①“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到“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可知定了国民在国家中的主权地位,否定了君主专制统治;由②“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到“中华民国三年银元”,可知废除皇帝年号,建立了中华民国;由③“1910年中国工业商品总量为25.5亿元”,到“1919年中国工业商品总量为44.8亿元”,可知中国工业商品总量增加;因此辛亥革命前后的变化,在于肯定了国民在国家中的主权地位,否定了君主专制统治;废除皇帝年号,建立中华民国;工商业得到发展等。
(4)
根据材料四,由“终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可知反对封建主义;由“至对外的责任,定要反抗帝国侵略主义,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可知反对帝国主义。因此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
(5)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同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国民党携手合作,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形成席卷全国的革命新形势,给北洋军阀反动统治以沉重打击。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他的遗愿,同一切忠于他的事业的人们共同努力、继续奋斗。中国人民终于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孙中山先生关于建设人民享有民主权利和幸福生活的现代化国家的理想,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开展了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推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深切夙愿,辛亥革命先驱的美好憧憬,今天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