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地理8.1 自然特征与农业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下地理8.1 自然特征与农业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12 14:2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1 自然特征与农业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读“中国荒漠化土地分布现状图”,回答下面1-2小题。
1.我国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该地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点是(  )
A.雨热同期 B.温暖湿润
C.高寒 D.干旱
3.我国西北地区治理环境的重点是( )
A.治理水土流失 B.兴修水利,防止水患
C.高寒草场的保护 D.防治沙漠扩大和草场退化
4.酒泉市主要属于( )气候类型。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高山高原气候
5.建设一个毛纺织厂最好的选址是( )
A.内蒙古牧区附近 B.舟山渔场附近
C.棉花产地附近 D.煤矿产地附近
6.西北地区绿洲农业的主要灌溉水源来自
A.高山冰雪融水 B.夏季降水 C.湖泊水 D.黄河水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家住大兴安岭的小华暑假随家人朝乌鲁木齐方向自驾旅行,路线如图所示。完成7-8小题。
7.小华沿途最有可能见到的少数民族有( )
①回族 ②蒙古族 ③傣族 ④壮族 ⑤维吾尔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8.小华自驾途中依次欣赏的自然景观有( )
A.草原-森林-荒漠-荒漠草原
B.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森林-荒漠草原-森林-森林草原
D.草原-荒漠草原-森林草原-荒漠
9.自然带从东向西呈现从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过渡的是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020年1月23日,为了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武汉市疫情指挥部宣布武汉正式“封城”。为了保障市民的日常生活,全国各地纷纷向武汉市捐赠各类生活物资,据此完成下面10-11小题。
10.以下物资中最有可能来自西北地区的是( )
A.荔枝、芒果 B.面粉、羊肉 C.牦牛肉、中药材 D.蔬菜、海鲜
11.西北地区较其他地区的瓜果甜度更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强烈 B.夏季气温高 C.昼夜温差大 D.土壤肥沃
读我国西北地区略图,回答下面12-13小题
12.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越来越少,B地的主要植被是( )
A.草原 B.森林 C.荒漠草原 D.荒漠
13.图中黑色部分位于祁连山东北部的河西走廊,当地主要的种植业是( )
A.灌溉农业 B.水田农业 C.旱作农业 D.河谷农业
14.西北地区的哈密和吐鲁番,用坎儿井引用地下水,主要是( )
A.减少地下来水量 B.增加地下来水量 C.避免大量蒸发 D.减少渗漏
15.利用黄河水发展灌溉农业,被誉为“塞外江南”的是( )
A.内蒙古高原和河西走廊 B.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
C.宁夏平原和河西走廊 D.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16.读图西北地区植被东西变化示意图,这种植被自西向东的景观差异形成原因是( )
A.降水东西变化 B.地势高低变化 C.气温高低变化 D.昼夜长短变化
17.下列现象与西北地区主要自然特征无直接联系的是( )
A.多为内流河 B.油气资源丰富 C.草原牧场 D.灌溉农业
18.[2017·衡阳]“渝新欧”国际铁路从重庆出发,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抵达德国的杜伊斯堡,被誉为“新丝绸之路”。读图完成下题。
关于“新丝绸之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新丝绸之路”沿线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B.“新丝绸之路”沿线可以看见成群的藏羚羊
C.“新丝绸之路”经过我国邻国最多的省区
D.“新丝绸之路”沿线经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图1示意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福建省某班级通过角色扮演学习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图2是他们在微信群中的聊天记录。读图完成19-25问题。
19.下列数据,可能为正常年份福建省年降水量的是( )
A.1000 毫米 B.200毫米 C.680毫米 D.800毫米
20.福建省位于图1中的( )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
21.图2中四位同学描述的特征与图1中的区域搭配正确的是( )
A.小华—甲 B.小明—乙 C.小龙—丙 D.小玲—丁
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平原面积广大
B.乙区域河流汛期长,无结冰期,分布有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C.丙区域深居内陆,降水少,水土流失严重
D.丁区域海拔高,气温低,种植业主要为河谷农业
23.下列语句中,描述北方地区的是( )
A.旱地麦浪泛金黄,大地笼罩青纱帐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4.下列关于北方地区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
B.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C.耕地以旱地为主,发展了旱作农业
D.代表农作物有小麦、油菜、大豆和棉花
25.北方地区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有( )
A.小麦、玉米、棉花 B.水稻、玉米、大豆
C.甜菜、棉花、大豆 D.谷子、甘蔗、青稞
二、解答题
26.热播的电视刷《山海情》讲述了宁夏西海固群众在政府援助下移民搬迁到闽宁镇,改造荒滩、开拓家园的故事。图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闽宁镇是对口扶贫的新建镇,其中闽是( )
A.江西省 B.福建省 C.安徽省 D.广东省
(2)与西海固相比,闽宁镇的自然优势条件有( )
①地势平坦 ②距黄河近 ③交通便利 ④气候湿润
(3)宁夏回族自治区年降水量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据降水量判断本区绝大部分属于__________(干湿区)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
(4)西海固曾被联合国称为“最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西海固脱贫过程中,合理的做法是( )
①守山护山,发展生态旅游②靠山吃山,加大陡坡开荒
③保持水土,留住绿水青山④升级电网,完善基础设施
(5)黄河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的流向大致为___________,黄河流经地区地势平坦,海拔大致在__________米范围内,这里降水较少,但因受到黄河的滋养,使其成为宁夏重要的农业区。列举出至少两条黄河对该地区发展的作用___________。
27.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山脉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请写出A山脉代表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回答两点即可)
(3)图中A山脉以西的大部分地区,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____地区,该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___。
(4)甲地区的作物熟制为____________。
(5)乙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请简要分析该地适宜大规模种植棉花的自然条件。
参考答案:
1.我国土地资源中,耕地面积小,难以利用土地多,从图中可知,我国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的新疆和内蒙古。
2.西北地区深居内陆 远离海洋,降水比较少,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地区自然环境的突出特点是干旱。
3.D
【详解】试题分析: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富含水汽的夏季风到达河西走廊后已属强弩之末,难以再向西北前行.广大的西北属于典型的非季风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这也是当地荒漠面积广大和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西北地区的开发建设,必须协调人地关系,注重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4.B
【详解】酒泉市位于甘肃省,属于我国西北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故选B。
5.A
【详解】内蒙古牧区畜牧业发达,该地区可为毛纺厂提供原材料,适宜发展毛纺织工业,A正确;渔场发展渔业,棉花产地发展棉纺织业,煤矿产地附近煤炭工业,都与毛纺织厂无关。BCD错误。故选A。
6.A
【详解】我国西北地区深居亚欧大陆内陆,离海较远,降水稀少,河流多为内流河。农业生产必须依靠灌溉,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边缘有灌溉水源的地带,分布着众多的绿洲,绿洲是新疆的主要农业区,绿洲上的水源主要来自山区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故本题选A。
7.由图可知,家住大兴安岭的小华暑假随家人朝乌鲁木齐方向自驾旅行,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故沿途可能看到的少数民族有①回族,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②蒙古族,位于内蒙古自治区;⑤维吾尔族,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故①②⑤正确,③傣族位于云南省,④壮族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两地都位于南方地区,故③④错误,依据题意,故选D。
8.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受降水量分布特点的影响,我国自然景观由东向西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的变化。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C
【详解】我国西北地区东西距海远近不同,加之山脉的阻挡,使得我国西北地区降水量最东向西逐渐减少,由于降水的变化,使得自然景观自东向西呈现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所以自然带从东向西呈现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的是西北地区,C对,ABD错。故选C。
10.荔枝和芒果最可能来自于南方地区,A错误;面粉和羊肉最有可能来自于西北地区,因为西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小麦,西北地区畜牧业发达,B正确;牦牛肉、中药材最可能来自于青藏地区,C错误;海鲜主要来自于沿海地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远,海鲜不可能来自于西北地区,D错误。故选B。
11.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所以西北地区较其他地区的瓜果甜度更高的主要原因是昼夜温差大,C正确;光照强烈、夏季气温高、土壤肥沃都不是西北地区较其他地区的瓜果甜度更高的主要原因,ABD错误。故选C。
12.读图可知,西北地区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从东到西自然景观大致上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故答案选A。
13.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在天山山麓、河西走廊、宁夏平原以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分布着较多的绿洲;西北地区的农业属于典型的绿洲农业和灌溉农业,故答案选A。
14.C
【详解】哈密和吐鲁番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水资源短缺,用坎儿井引用地下水,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水分蒸发,保护宝贵的水资源,C正确;坎儿井不能增加或减少地下来水量,也不能减少渗漏,ABD错误。故选C。
15.D
【详解】西北地区被誉为“塞外江南”的是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该些地形区依靠黄河水灌溉;结合题意。故选D。
16.A
【详解】西北地区地处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植被分布规律从西向东依次是荒漠---荒漠草原---草原的变化,如图示,A正确。跟地势高低、气温高低和昼夜长短无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7.B
【详解】干旱是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故其多内流河、草原广阔,需要水源灌溉才能发展农业。B选项油气资源丰富与西北地区主要自然特征无直接联系;故选:B。
18.B
【详解】关于“新丝绸之路”的描述, “新丝绸之路”沿线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新丝绸之路”沿线不能看见成群的藏羚羊,因为藏羚羊生活在青藏高原;“新丝绸之路”经过我国邻国最多的省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丝绸之路”沿线经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故选B。
19.我国的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福建地处东南沿海,降水丰富。秦岭--淮河是我国800毫米年降水量线穿越的地方,福建的降水量要远大于秦岭--淮河一线的800毫米,所以年降水量最可能是1000毫米,故选A。
20.甲是北方地区,乙是南方地区,丙是西北地区,丁是青藏地区。福建省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故选B。
21.小华描述的是昼夜温差大、瓜果特别甜的西北地区,是丙地,A错误。小明描述的是有稻米、水网密集的南方地区,是乙地,B正确。小龙描述的有牦牛、冰川是青藏地区,是丁地,C错误。小玲描述有河流结冰、暖温带的苹果,是北方地区的甲地,D错误。故选B。
22.甲是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A错误。乙是南方地区,河流汛期长,无结冰期,但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在大兴安岭,在北方地区,B错误。丙是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水土流失不严重,C错误。丁是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种植业主要为河谷农业,D正确。故选D。
23.我国北方地区种植小麦,主要以旱地为主, “青纱帐”是指茂密的植物像青纱一样覆盖着大地,一般指北方地区的高粱、玉米等作物,A正确。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南方地区的梅雨,B错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的是西北地区,C错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西北地区的畜牧业,D错误。故选A。
24.北方地区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A错误。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B错误。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发展了旱作农业,C正确。北方地区代表农作物有小麦、大豆和棉花,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D错误。故选C。
25.北方地区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有甜菜、棉花、大豆,C正确。小麦、玉米、水稻、谷子、青稞属于粮食作物,甘蔗分布在南方地区,ABD错误。故选C。
26.(1)B
(2)①②
(3) 南多北少 半干旱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
(4)①③ ④
(5) 自南向北 1000-1500 塑造平原、提供水源
(1)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江西省简称赣、福建省简称闽、安徽省简称皖、广东省简称粤,故选B。
(2)
根据图示可知,闽宁镇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宁夏平原,地形相对平坦,平地较多;闽宁镇更加临近黄河,靠近水源;气候没有更湿润、交通便利属于社会经济条件,故选①②。
(3)
根据图示可知,宁夏回族自治区年降水量受地势影响,降水量以黄河为线向南递增;北部地势较高地区降水量向西北递增,降水总体上是南多北少,且大多集中在夏季。宁夏回族自治区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属于半干旱区,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4)
西海固曾被联合国称为“最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西海固脱贫过程中,合理的做法是:守山护山,发展生态旅游;保持水土,留住绿水青山;升级电网,完善基础设施。靠山吃山,加大陡坡开荒会造成水土流失等现象,是错误的做法。故选①③④。
(5)
黄河在宁夏境内的流向是自南向北,黄河流经该地区地势平坦,海拔大致在1000米至1500米之间,这里降水少,但由于引黄河水灌溉,形成了西北地区富庶的农业区,黄河对该地区的作用体现在:塑造了平原,提供了农田;为当地居民提供生产、生活用水等。
27.(1)大兴安岭 天山
(2)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等。
(3)西北 干旱
(4)一年一熟
(5)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强,夏季气温高,昼夜温差大。
【详解】(1)由图可知,图中A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B是东西走向的天山。
(2)由上题可知,A是大兴安岭,是我国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3)图中A山脉以西的大部分地区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西北地区,该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难以受到海洋暖湿气流的影响,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
(4)由图可知,甲地区是我国纬度最高的东北平原,这里由于纬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长,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热量不足,农作物的熟制只有一年一熟。
(5)乙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稀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大规模种植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