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2.5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2.5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3-12 10:46: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2.5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
2019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三
课标解读
结合实例,说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核心素养
1、运用材料,说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变化及其意义,培养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
2、运用实例,说明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的现状,并理解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
永兴岛是西沙、南沙、中沙三个群岛的军事、政治、文化中心,是三沙市人民政府驻地。岛上建有学校、银行、邮局、医院、宾馆、图书馆、机场、港口、军事基地等,有完善的生产和生活配套设施。永兴岛是西、南、中沙群岛的交通枢纽,历史上很早就形成了以永兴岛为中心的海上交通线。目前,除了庞大的渔业船队外,新兴的大型海上航运、空中航运等都以该岛为中心,联结各岛礁及海上交通。永兴岛在扩建时,遵循对海岛自然形态和海洋环境损坏最小化原则,经过多年填海造陆,目前陆地面积达2.6平方千米,不仅扩展了海岛空间的资源利用,而且大大提高了我国在南沙、西沙的防务能力。
(课本76页)
1.描述永兴岛的地理位置及环境特征。
永兴岛位于南海北部的热带洋面,是西、南、中沙群岛的交通枢纽。它是由岛礁扩建而成,海拔低;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温暖湿润,多台风等灾害;岛上水资源短缺;自然植被稀少,主要是人工森林。
永兴岛是西沙、南沙、中沙三个群岛的军事、政治、文化中心,是三沙市人民政府驻地。岛上建有学校、银行、邮局、医院、宾馆、图书馆、机场、港口、军事基地等,有完善的生产和生活配套设施。永兴岛是西、南、中沙群岛的交通枢纽,历史上很早就形成了以永兴岛为中心的海上交通线。目前,除了庞大的渔业船队外,新兴的大型海上航运、空中航运等都以该岛为中心,联结各岛礁及海上交通。永兴岛在扩建时,遵循对海岛自然形态和海洋环境损坏最小化原则,经过多年填海造陆,目前陆地面积达2.6平方千米,不仅扩展了海岛空间的资源利用,而且大大提高了我国在南沙、西沙的防务能力。
(课本76页)
2.我国是如何充分利用永兴岛的空间资源的 举例说明。
以永兴岛为中心建设联结各岛礁的海上交通线;建设永兴港口、机场等设施;充分利用海岛建设许多配套的服务设施;填海造陆等。
一、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
一、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
1.概况
海洋空间资源包括海域上空、海面及水体、海底和海岸带四个部分。
2.开发方式的变化
(1)传统海洋空间的开发范围多集中在海洋沿岸及近海浅水,方式多限于海上运输、海港建设、围海造陆等。
(2)现代海洋空间利用范围已拓展到海域上空和海底。海域上空的利用如航空航线等,海面及水体资源利用包括跨海大桥、人工岛、海上石油平台等,海底资源利用包括海底隧道、海底城市等。
3.意义
海洋空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二空间”,不仅能够为人类提供发展空间,而且对沿海国家的安全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双 鱼 岛
双鱼岛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是我国首例沿海离岸式生态型人工岛。该岛总面积2.2平方千米,半径为840米,通过桥梁与陆地相连。其形态为两条嬉戏的海豚形成的圆形。双鱼岛沿岸建有游艇及客运码头、人工泳池等工程,集旅游度假、休闲体育、文化娱乐、商业居住为一体。2016年5月,双鱼岛陆岛大桥建成通车,它与之前建成的厦漳大桥、海沧大桥,以及在建的厦漳海底隧道一起,将厦门湾两岸连为一体。
课本77页
读下图,完成相关任务。
1.说一说,人类开发海洋空间资源有哪些有利与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海洋空间资源类型多;科技不断进步,对海洋空间资源的认识不断加深;许多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不利条件:风浪大,天气多变;易腐蚀;海底高压、黑暗、冰冷;距陆地远,补给困难。
2.人类利用海洋空间资源主要有哪些形式
海洋空间资源包括海域上空、海面及水体、海底空间、海岸带等四个部分。海域上空的利用如航空航线等,海面及水体资源利用包括海运、海港、跨海大桥、人工岛、围海造陆、海上石油平台、海洋旅游、海水淡化、网箱养殖等,海底资源利用包括海底隧道、海底城市等。
(课本78页)
二、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
我国地处太平洋西岸,沿海岛屿众多,海岸线曲折漫长,海洋空间资源丰富,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
1.海域上空
(1)概念
海空一般是指沿海国管辖海域()上空的空域空间,
(2)范围
包括内水、领海及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
(3)意义
国际航空飞行的重要空间。海域上空影响着一国的空域管理,对国家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防 空 识 别 区
防空识别区是指一国基于空防的需要,单方面所划定的空域。一般来说,设置防空识别区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属性不明的飞机或航空器侵犯主权国的领空,提示或警告进入防空识别区的他国航空器不要误入或闯入主权国的领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首先提出了防空识别区的概念。目前,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划定了防空识别区。从防空识别区的设立区域来看,通常以一国领海基线、国境线、实际控制线为基准,达到雷达探测的最大距离,一般要超出专属经济区、国境线、实际控制线范围。需明确的是,防空识别区是位于领空之外的空间,不属于国家主权范围。
   2013年11月23日,我国根据1997年3月14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1995年10月30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和2001年7月27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
课本79页
(二)海面及水体
(1)利用方式
海面及水体是重要的海洋空间资源。从渔业捕捞和养殖、港口航运、填海造陆,到海岛开发、海上城市,人类不断从海洋获取生存空间。其中,海上通道和海岛对国家安全的意义尤为突出。
(2)海上通道
海上通道是大量物流经船舶运输通过的海域,是连接世界主要经济资源中心的通道,也是国际交流和商业贸易的纽带,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马 六 甲 海 峡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西北连安达曼海,东南经新加坡海峡通南海。马六甲海峡西北部最宽达370千米,东南部宽37千米,最窄处5.4千米,一般水深25~27米,自东南向西北递增,最深200米。海峡中有珊瑚礁和小岛,海峡处于赤道无风带,全年风力微弱,风平浪静的日子居多,海峡底质较为平坦,多泥沙质,水流平缓,便于通航。
  马六甲海峡因沿岸有马来西亚的著名古城马六甲而得名。海峡现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国共管。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要道,通航历史悠久,是亚洲、欧洲、大洋洲和非洲沿岸国家往来的重要海上通道,许多国家从海外进口的石油和战略物资都要经过这里。由于繁忙的海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马六甲海峡被誉为“海上十字路口”。
(课本80页)
图2—67 马六甲古城一隅
图2—68 马六甲地理位置
(二)海面及水体
(3) 海岛
①含义:散布于海洋中,四面环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
②意义:海岛具有海陆兼备的特点,在国防安全上具有重要意义。
③我国海岛状况:我国共有海岛11000余个,有居民海岛452个。海岛总面积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0.8%。
一些无人居住、 条件异常恶劣的孤岛, 对人类实在没有太多 的意义。
但是,对一个国家来说,即使是孤岛, 也是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原因是……
舟 山 群 岛
舟山群岛是我国第一大群岛,岛礁众多,星罗棋布,散布在22000平方千米的海域面积上。岛屿总面积1440平方千米,其中最大的舟山岛面积469.3平方千米,为我国第四大岛。舟山群岛与上海、宁波唇齿相依,是东部沿海和长江流域走向世界的主要门户,长期作为保护长江口和杭州湾的战略要地。
  舟山群岛海运条件优越,宁波一舟山港现为世界上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海港之一。2009年12月,舟山跨海大桥通车,标志着舟山与国家高速公路网连成整体。2011年6月,国家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新区。
(课本81页)
(三)海底空间
①海底隧道不仅能够提高跨海交通速度,还能避免海面恶劣天气的不利影响。②海底光缆则以大容量、抗干扰的优势,在国际通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③国家管辖的外海底及其自然资源,属于人类共同继承的财产。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④深海采矿及其规则制定已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海 底 光 缆
海底光缆,又称海底通信电缆,是用绝缘材料包裹铺设在海底的导线,是国际间、洲际间输送信息、保持联系的重要通道。海底光缆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而且困难的大型工程。在浅海如水深小于200米的海域,缆线采用埋设,而在深海则靠海缆自重敷设在海底表面。海底光缆是国际互联网的骨架,全球99%的越洋互联网数据传輸都是通过海底光缆进行的。但是,海底光缆经常遭到窃听或者破坏,一旦被破坏了就难以修复。因此,世界主要国家非常重视海底光缆的安全,着手开发可快速修复的海底光缆,保障国家信息安全。
(课本81页)
图 2-70 我国国际海底光缆分布示意
(四)海岸带
(1)含义: 海洋与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
(2) 开发的优势条件:地理位置优越,海陆资源丰富,人类开发利用强度较大。
(3)存在的问题:随着开发强度的加大,海岸带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例如,缺乏统一规则、陆海统筹,开发过度,生态破坏等。
1.我国海岸带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3%,却集中了全国70%以上的大城市、50%左右的人口和60%的地区生产总值,形成了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经济圈。据此,完成相关任务。
(1)与内陆城市相比,我国沿海城市拥有哪些发展优势
海岸线长,可发展海陆联运;海洋资源丰富,海洋产业发达;与外界联系便捷,对外开放程度高;受海洋影响大,降水丰沛,水资源充足;农业发达,城市农副产品供应充足,保障生活所需。
(2)对海岸带的过度开发,会造成哪些环境问题
会造成生态破坏,如红树林破坏、海洋生物栖息地破坏、海洋滩涂面积减小等,以致海岸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大量排污会造成海水污染,导致海洋生物死亡、海岸环境退化等。
(课本82页)
2. 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境内,是连通欧、亚、非三大洲的主要国际海运航道。运河连接红海与地中海,将大西洋、地中海与印度洋连接起来,大大缩短了亚欧之间的航程。苏伊士运河几经改造,通航能力逐步增强,现每年都要过往大量国际船只,实属世界海运咽喉所在。
(1)苏伊士运河能否正常通航,历来受到西方国家的高度关注。历史上,运河曾5次关闭。1967一1975年,因第三次中东战争,运河停航8年。议一议,若苏伊士运河停运,会给国际航运带来哪些影响
如果停运,欧洲与印度洋沿岸、东亚的海路贸易只能取道好望角,绕行整个非洲大陆,耗费时间和运费将大大增长,同时运输的安全风险也将大大增强。另外,如果停运,会像20世纪50年代一样刺激航运界为降低成本而订购超级巨轮;会促使相关国家开辟新的陆上国际运输线路,从而削弱国际海洋航运的地位。
(课本83页)
2. (2)苏伊士运河对埃及的发展和开放有何重要意义
苏运河提供了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的最近航线,是世界上使用最频繁航线之一,每年约有1.8万艘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船只通过运河;中东地区出口到西欧的石油,70%经由苏运河运送;每年经苏运河运输货物占世界海运贸易14%,苏运河每年为埃及提供50亿美元船只通行费等,是埃及经济“生命线”和 “摇钱树”,是埃及经济四大支柱之一。苏运河的开通促进埃及对外开放,发展转口贸易、加工制造业等,形成一个沿苏运河的经济走廊,促进埃及经济发展。
2. (2)苏伊士运河对埃及的发展和开放有何重要意义
苏运河提供了从欧洲至印度洋和西太平洋附近的最近航线,是世界上使用最频繁航线之一,每年约有18万艘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船只通过运河;中东地区出口到西欧的石油,70%经由苏运河运送;每年经苏运河运输货物占世界海运贸易14%,苏运河每年为埃及提供50亿美元船只通行费等,是埃及经济“生命线”和 “摇钱树”,是埃及经济四大支柱之一。苏运河的开通促进埃及对外开放,发展转口贸易、加工制造业等,形成一个沿苏运河的经济走廊,促进埃及经济发展。
3.海峡是重要的海上通道,通常位于两个大陆之间,或大陆与近岸岛屿之间,或岛屿与岛屿之间。世界上有上千个海峡,其中著名的约有50个。
(1)在图2—71上,标出方框内的海峡。
(2)对照图2-66,挑选其中2—3个海峡,说明其对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
马六甲海峡位于东南亚的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有海上“十字路口”之称,中国与南亚、西亚、非洲和欧洲各国的货物贸易大多经过这一海峡,我国所需的油气资源也大多通过这一通道。因此。维护马六甲海峡的安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曼德海峡位于苏伊士运河南端,它是我国与欧洲、北非等地区各国经济贸易的重要运输通道,可以减少因绕道好望角而出现的运输费用多、运输时间长、运输安全性差等问题,因此,推护该海峡的安全对于我国与欧洲、北非等国的正常经济贸易往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课堂练习
漂浮式海上风电站,由风力发电机和漂浮式平台组成,可用于开发水深超过50米海域的风力资源。2017年全球首座商业化运行的漂浮式海上风电场在英国北海沿岸正式投用。2025年,我国或将迎来首个可商业化运行的漂浮式海上风电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漂浮式海上风电站与传统固定式海上风电相比,其主要优势在于( )A.发电量更大 B.适用范围广C.安装便利 D.无海洋污染2.与挪威、英国等欧洲国家相比,我国开发漂浮式海上风电站面临的挑战主要是( )A.市场 B.技术
C.海域面积 D.灾害
B
D
潮汐是海水的一种周期性涨落现象。人类在海边的许多活动,都需要充分认识并利用潮汐规律。下图是9月某日浙江一水文站24小时内潮水位变化过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图中潮、汐判断准确的是( )A.甲时段属于汐、乙时段属于潮 B.甲时段属于汐、丙时段属于潮C.乙时段属于潮、丁时段属于汐 D.丙时段属于汐、丁时段属于潮4.丙时段,适宜在当地开展的人类活动是( )A.大型满载船舶进港 B.渔民赶海C.开采海底油气资源 D.休闲观潮
C
B
渤海是我国海冰多发区,每年12月~次年2月为海冰集中发生时间。研究者以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三处基准点为起点(图a),绘制了各海湾2001~2011年海冰外缘线离岸(距离基准点)距离最大值(L值)变化折线图(图b)。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各海湾的海冰面积( )A.2001年冬季均较2002年冬季大 B.10年间渤海湾年际变化最大C.2002年冬季渤海湾与莱州湾相同 D.随时间变化有明显的增大趋势6.影响莱州湾L值整体大于渤海湾的主要因素有( )①太阳辐射 ②海水深度 ③海水盐度 ④人类活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A
C
位于迪拜的杰贝勒阿里人工岛以棕榈树为设计原型,跨度达15公里,增加海岸线720公里,建有65个港口泊位,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港。岛上建设有私人住宅、公寓、摩天大楼和酒店以及主题公园。下图示意杰贝勒阿里人工港设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海上人工岛的建设是利用了海洋的( )A.动力资源 B.空间资源 C.化学资源 D.生物资源8.棕榈树型的人工港设计可以( )①提高港口的吞吐量 ②增强船员注意力③延长港口海岸线 ④减小港口内风浪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杰贝勒阿里人工港对沿海生态的影响是( )A.天然沙滩范围扩大 B.沿海生态环境恶化C.海洋生物种类增多 D.海洋生态环境改善
B
B
C
波浪能是指海洋表面波浪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受海上盛行风、洋面、地形等因素影响。我国所属海域波浪能的理论存储量为7000万kW左右。下图示意我国沿海局部海域波浪能密度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图示海域波浪能密度的分布特征是( )A.南部沿海小于北部沿海B.近海地区小于远海地区C.南部沿海空间差异小
D.北部沿海空间差异大11.导致沿海海域波浪能密度南北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海域面积 B.海岸走向C.海水温度 D.海水深度
B
D
下图为我国南海某区域,图中岛屿为天热岛屿,目前该海域正在进行围海造陆,具体选址-般水深小于20米。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海域的岛屿( )A.土壤肥沃 B.河网密布 C.气候湿热 D.物种多样13.围海造陆选择在该海域,主要考虑( )A.海洋资源开发 B.海洋运输便利C.施工难度较小 D.距离大陆较近
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