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社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社戏》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2 15:56:52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八年级下册语文
《社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能多角度概括小说情节并掌握概括方法
2.能联系语境品味精彩细腻的描写中所表达的特殊情感。
3.能通过比较阅读说出《社戏》里包含的深层意蕴。
【教学重点】
1.通读全文,能多角度概括小说情节并掌握概括方法
2.能联系语境品味精彩细腻的描写中所表达的特殊情感。
【教学难点】
3.能通过比较阅读说出《社戏》里包含的深层意蕴。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猜很多同学都爱看电影吧?坐在宽敞的电影院,喝着可乐吃着爆米花,别提多放松了。邹老师关于电影最早的记忆恐怕得追溯到孩提时代,在故乡的露天禾场上,顶着明月稀星,领着小板凳磕着瓜子儿,挤在人堆里一起看电影的场景,现在想来也是历历在目啊。那你知道吗?小时候的鲁迅也有类似的美好记忆呢!那就是和小伙伴们划着船去五里外的赵庄看社戏。戏曲当中唱腔的音韵美、脸谱的绘画美、服装的造型美历来是被人津津乐道的国粹。
在学习新课文之前,让我们一起打开书翻到目录后的第一单元导读,大家先自己读一读。
二、教学新课
上个学期,我们一起学习了《藤野先生》这篇文章,对鲁迅先生也有了一些了解,现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
1. 作家作品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回国后,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2.小说的文体知识:
小说——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的三要素:
……
3.背景简介。
《社戏》写于1922年10月,当时社会黑暗,农民痛苦,使作者唤起心中保留的一块净土——平桥村。那里有外祖母的慈爱,也有淳朴善良农民的抚爱,更有热情能干小伙伴的友爱。那里还有一片可以摆脱封建教育和封建伦理观念的自由天地。作者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农村孩子,向往美好自由的生活,他把这种思想感触完全融于作品之中。
鲁迅在童年时代,曾随母亲到农村居住过,间或和许多农民亲近。《社戏》取材于自己的童年生活,采用回忆的形式,用第一人称写就。但已不是作者的自传,而是在生活基础上的艺术概括,所以不能把“我”看成就是鲁迅。原文写了“我”二十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小村看社戏。课文节选的是看社戏部分。
这是一篇小说,虽然是以作者的经历为素材创作的,但“我”是小说中的人物,不是鲁迅。课文是《社戏》这篇小说的节选。
4.社戏知识简介:
“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相当于“村庄”。社中有“庙”,为了祈求全社平安富足,社庙里每年一定时间都要演戏,这就叫做“社戏”。简单地说,凡一村或几村合伙出钱,为祭神而演,大家可看的戏便是“社戏”。
5.自读课文,并完成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PPT8)
边读边给课文划好自然段。
从文中圈出课后读读写写的字词,并给PPT上的红色字注音。
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试着梳理文章结构。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线索,我们能把文章分为几个部分
课文写了几件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
为什么有的情节详写,有的情节略写?作者为何这样安排?
“我”看社戏的时间在什么季节?你是从何得知的?
6.文章的开头,作者说:那地方……但在我却是乐土。
偏僻的平桥村,为什么“在我是乐土”?这说明了什么?(请同学们从1-3段当中去寻找答案。)
7.“文似看山不喜平”。然作者在“看戏”这部分并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写得起伏有致。譬如第一层(4-9段)就写了看戏前的三次波折和三次转机。我们一起来理一理。
不要说迅哥儿想看戏,我想同学们一定也憋着一股劲想一睹为快了,只是时间有限,预知社戏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好!在上节语文课上,我们整体感知了《社戏》这篇文章,并对于第一部分“盼看社戏”及第二部分的第一层“戏前波折”进行了分析。今天,让我们带着期待再次走入课文,和迅哥儿及伙伴们一起划着船去赵庄看戏去咯。
二、教学新课
1.下面请大家用两分钟时间细读“月下行船”部分的内容(10-13),试着圈出描写少年朋友们开船动作的动词,并体味其运用之妙。
动词:拔、点、磕、架
(1)充分描绘出小伙伴架船技术的熟练、动作的轻巧,反映出小伙伴们聪明、能干的特点。
(2)表现了我们去看社戏的急切和愉快心情。(10段)
2.课文第11、12段,是孩子们行船过程中的所见所感,大家试着找一找作者都是从哪些感官来写沿途之景的,又写出景物的什么特征?这些景物描写对表现文章中心思想起什么作用?
3.细读14-21段。戏好看吗?同学们可以通过看戏过程中“我们”的心理和语言描写来寻找答案。
4.阅读返航段(22-30)内容回答:
返航途中,再写夜景有什么作用?
写月下归航时,主要写了什么趣事?这时“我”的心情和去看戏时有什么不同?
5.在偷吃罗汉豆这一情节中,作者重点描写的是什么?(24-27)
这里,作者重点描写的是“偷”豆,通过对孩子们“摸”、“摘”、“煮”、“吃”等几个细节的描写,表现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和优秀品质。阿发在地里“往来的换了一回”的独特动作和“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的个性化的语言,充分表现了他热情好客,淳朴善良、天真活泼的性格特征。通过对“偷豆”和用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的处理,表现了双喜的聪明、果断、正直的性格特征。
你们如何看待这些孩子们偷豆的事呢
6.戏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为什么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同学们,你们怎么理解?
7.“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其实最令我难忘的是什么?
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的老人孩子那种淳朴、善良、真挚的感情;再加上特有的农村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亲密的关系,这一切都是“我”童年时代在城镇未曾见到过,也是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也很少见到的。“我”对这段往事的回忆,表达了”我”对劳动人民深沉而真挚的感情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8.优美的环境、有趣的情节,让这篇文章有了生命的活力,大家再到文章里找找,这篇小说描写了那些人物?他们又各有什么特点呢?请试着运用:
“我喜欢文中的____(人物),因为_____(评价其性格、品质),比如_____(举人物表现)”的句式,用简单生动的语言来勾勒人物形象。
9.总结主题
有戏看、有豆吃,最重要的是有朋友陪伴,多么幸福的体验啊!本文以“社戏”为线索,回忆了美好的童年往事,刻画了一群栩栩如生的农家孩子的形象,赞美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表现作者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以及对美好自由的生活的向往。
10. 拓展延伸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汉姆雷特。也有不少读者在读完这篇文章之后提出了自己的思考:1.有人认为本文直接写社戏的内容太少,而写社戏以外的内容太多,因此建议把标题改为“平桥村一夜”之类的题目。你同意这一看法吗 为什么
另外:课文中关于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夜归航的景物都写得充满诗情画意。你有没有过“人在图画中”的经历?描绘给老师和同学听听。
这两个拓展延申的内容希望大家课后有兴趣去做一做。《社戏》这篇文章就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