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班别: 姓名: 评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分
得分
一、 看拼音,写汉字。(10分)
bàn yè sān gēng yù jì cáo yíng bàn jié
chǐ xiào chā shàng wǔ yì wěi tuō léi gǔ
二.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9分)
擂鼓(léi lèi) 水寨(zài zhài) 弓弩手(nú nǔ)
惩罚(chéng chěng) 翎毛(yǔ líng) 调度(tiáo diào)
恰好(qià què) 谋财(mú móu) 迸出 (bìng bèng)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然后完成练习。 (6分)
抓( )( )腮 顺( )顺( ) ( )( )跄跄
( )不( )胜 神( )( )算 半夜( )( )
四.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晦气 兼顾 时辰 踉踉怆怆
B、调度 妒忌 迟延 神机妙算
C、寂寞 纳喊 敞开 力倦神疲
D、浠烂 隆重 推却 序齿排班
五.照样子,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3分)
例:郎中(医生)
客官( ) 印信( ) 伙计( )
掌柜( ) 客舍( ) 钱铺( )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为转述句)
(2)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缩句)
(3)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翻译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6分)
1.右图画的是____________的故事。该故事出自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_》,它的作者是_________。
2. 《鸟鸣涧》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____,该诗中“以动衬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26分)
(一)课内阅读。(13分)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接着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1.在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接近—( ) 呼喊—( )
真假—( ) 仍然—( )
2.用“ ”画出文段中的一个比喻句。(1分)
3.诸葛亮“神机妙算”,主要体现在( )。(多选)(2分)
A.算好了天气,文段中多次提到的大雾在他的预料中;这些船如此“顺风顺水”也是在诸葛亮意料之中的
B.了解曹操的多疑性格,确定曹操在大雾中不敢出兵
C.算好了受箭方式,先是“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后是“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两边受箭
4.填空。(3分)
(1)诸葛亮要求士兵“擂鼓”“呐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画横线的句子中,我们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13分)
徐庶走马荐诸葛
徐庶(shù),字元直。他化名单福,投奔刘备。刘备非常高兴,拜他为军师。徐庶几番设计,帮助刘备大败曹军。败军回许昌,曹操大为吃惊,问左右:“不知何人为刘备出谋划策?”谋士程昱(yù)答道:“此人非单福,他是颍(yǐng)川的徐庶。丞相若用此人,召来不难。”便献上一计,曹操按程昱说的,派人把徐庶的母亲接到许昌,又让人模仿徐母笔迹,给徐庶写了一封假信,让他速来许昌相见, 以救母命。
徐庶是个孝子,他幼年丧父,弟弟徐康不久前也死了,家中只有老母亲一人,无人照顾。徐庶见信,泪如泉涌,只得拿着信去见刘备,把情况告诉刘备,请求能让他去与母亲相见。刘备闻言大哭,二人相对而泣,想不出什么好办法。第二日,刘备设筵(yán)席为徐庶送行。
刘备、徐庶骑着马出了城,至长亭,下马相辞。刘备不忍相离,送了一程又一程。徐庶说:“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请您不要再送了,咱们就此告别吧。”刘备拉着徐庶的手说:“先生此去,天各一方,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见!”说罢,泪如雨下。徐庶挥泪告别。刘备骑马立于林畔,目送徐庶。看着看着,目光被一片树林挡住。“我真想把这片树林砍光,好多看他几眼!”刘备以鞭指道。
忽见徐庶拍马而回,刘备喜出望外:“莫非先生改变主意了?”徐庶勒马对刘备说:“我因心绪如麻,忘了一件大事。有一位奇士,就在襄阳城外二十里的隆中,您何不把他请来,此人必有大用。”这个人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人物——诸葛亮。徐庶详细介绍了诸葛亮的才德,建议刘备亲往隆中相请。刘备欣然接受。
1.选文中描写哭的词语很多,请画出来。(3分)
2.“情节”是构成小说的要素之一,也是小说的骨架。请根据 每段的主要内容梳理相应情节。(3分)
曹操设计诳徐庶——刘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线的句子表现了刘备( )的心理。(2分)
A.残暴 B.不舍 C.悲伤 D.生气
4.请结合选文中的具体事例,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徐庶、刘备两人的特点。(3分)
徐庶:_____________
刘备:______________
5.根据短文结尾,你推测下面的情节会是( )。(2分)
A.煮酒论英雄 B.桃园结义 C.空城计 D.三顾茅庐
九.习作。(30分)
这段时间,你读了哪些文章?请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篇文章写读后感。要求:(1)紧扣原文,抓住重点;(2)联系实际,情感真实。
6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