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考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班别: 姓名: 评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总分
得分
一、 看拼音,写汉字。(10分)
bàn yè jié qǔ xiè qì zhuì rù zhú zhàng
wǎn dié tuō lā wù wàng guǐ jì shuǐ zhài
二.用“ √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 3 分 )
簌地(sù shù) 咆哮(páo bāo) 铁锤(cuí chuí)
血泊(bó pō) 酥软(sū shū) 揪住(jiū qiū)
三.写同音字。(6分)
[wěi] ( )派 ( )巴 枯( )
[lèi] ( )骨 劳( ) 眼( )
四.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9分)
力倦( )( ) ( )( )而尽
( )头( )颈 ( )男( )女
五.下列句子描写的是本单元课文中的哪个人物?选一选。(填序号)(4分)
①林黛玉 ②诸葛亮 ③孙悟空 ④武松
1.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挺挺身材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 )
2.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
3.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 )
4.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他不知道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第一名,大家的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在世界文化史上也享有盛名,书中制造了唐僧、孙悟空等众多人物形象,内容生动有趣,让人爱不释手。(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6分)
1.店家道:“我是一片好心,你反当做恶意。”他也可以把“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俗语送给武松。明知山上有老虎,武松还是不听劝告独自上景阳冈,让我想到了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国四大古典名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25分)
(一)课内阅读。(12分)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 )擂鼓,( )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请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理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考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用“____”画出文中的比喻句。(1分)
2.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关联词。(2分)
3.诸葛亮这样做,各是为了什么呢?选一选。
A.双面受箭,容易返回 B.使受箭面积更大
C.虚张声势,迷惑曹军 D.让曹操摸不清楚虚实
“大雾漫天”去取箭_____,“船头朝西,船尾朝东”目的是____,“一字摆开”是为了_____,“擂鼓呐喊”是为了_____。(4分)
4.这两个文段最能表现诸葛亮的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用两个成语概括)(3分)
5.诸葛亮笑着对鲁肃说:“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诸葛亮为什么会这样说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14分)
三打白骨精(节选)
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山势险峻,峰岩重叠。走了一天的路,唐僧感觉饥饿,就让孙悟空去找些吃的。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现了。它正要上前,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唐僧一再推辞,八戒嘴馋,夺过罐子就要动口。
正在这时,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
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悟空打开罐子,从里面跳出来几只青蛙、癞蛤蟆,根本没有什么斋饭。唐僧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师徒们吃了桃子继续赶路。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
唐僧一见,不由分说,一口气念了二十遍紧箍咒。悟空头痛难忍,连忙哀告。唐僧喝道:“你为何不听劝说?”“它是妖精!”唐僧非常生气:“胡说!哪有那么多妖精!你无心向善,你去吧!”悟空说:“师父若真不要我,就请退下我头上的金箍儿!”唐僧大惊:“我只学过紧箍咒,却没有什么松箍咒!”悟空说:“若无松箍咒,你还带我走吧。”唐僧无奈:“我再饶你这一次,但不可再行凶了。”悟空忙点头答应,扶着唐僧上了马,继续前行。
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后,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父念咒语,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众神在半空中作证。众神都在云端看着。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妖精化作一堆骷髅,脊梁上有一行字,写着:白骨夫人。(有改动)
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3分)
白骨夫人为了吃到唐僧肉,先后变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但每一次都被孙悟空识破诡计。
2.唐僧多次责怪孙悟空打死妖怪,说明他是怎样的人( )(2分)
A.自说自话 B.胆小怕事 C.不明是非 D.唯我独尊
3.节选部分开头先写“山势险峻,峰岩重叠”,对比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为孙悟空摘桃作铺垫。 B.为妖怪出场渲染气氛。
C.说明只有险恶的环境才会出妖怪。 D.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
4.文中画“ ”句子中的“夺过”换成“接过”好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孙悟空第三次除妖,与前两次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30分)
要求:生活中到处充满着爱,有父母师长给予的爱,有同学之间的爱……请用一件事写出你所感受到的爱。要求语句通顺连贯,内容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6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