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共30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共30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3-12 15:10: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14—18世纪
欧洲发生思想解放运动
单元时空与单元特征
17—19世纪:一些国家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第8课
欧 洲 的 思 想 解 放 运 动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
◆文艺复兴是14世纪到17世纪初发生在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1.背景:
(1)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根本原因)
(3)文化:
②意大利拥有丰厚的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又从东方汲取
文化养料,还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
(2)阶级:新兴资产阶级追求创造财富和现世享乐,反对教会禁欲主义。
①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
◆为什么意大利会率先发生文艺复兴呢?
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
文艺复兴时期的部分意大利学者认为自己处于一个新时代的开端,这个新的时代会越过中世纪,直接延续古代的文化传统,古典文化将迎来再生。
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将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
——恩格斯
思考:为什么说“文艺复兴”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
因为它没有准确地揭示出这场运动的实质
思考:那么,“文艺复兴”的实质究竟是什么?
2.实质:
是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
这场运动因为打着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因而被人们称为文艺复兴运动。实际上,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不是在提倡复古,只是借古典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重点问题】文艺复兴为什么要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
(1)当时封建神学占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庞大,不允许其他思想
和学说传播;
(2)欧洲资本主义刚刚兴起,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
3.精神内核:
人文主义
宗教神学 人文主义
以神为中心 以人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禁欲苦行 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
来世观念 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性,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
蒙昧主义 崇尚理性,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误区警示】文艺复兴的矛头指向天主教会,反对教会扼杀人性,主张将人性从宗教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但文艺复兴并不反对宗教和宗教信仰,而且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也是信仰宗教的。
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
4.主要成就
地域 时间 代表人物及成就 思想特色
兴起 意大利 14世纪
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文学三杰)
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
宣扬人性的自由。
因为你的贪婪使世界陷于悲惨,把好人蹂躏,把恶人提升。你们这些贪得无厌的人,竟然拿上帝的物品去倒换金银 ……教皇尼古拉三世是如此的贪婪成性,死后双脚将被火烧,从脚跟慢慢烧到脚尖。 ——《神曲·地狱篇》
讽刺教会的贪婪腐朽
一个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虔诚信教的父亲答:“她们是祸水,叫绿鹅”。儿子却说:“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 ——薄伽丘《十日谈》
批判教会的禁欲思想,主张人性的解放。
“我不想变成上帝……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歌集》
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
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
4.主要成就
地域 时间 代表人物及成就 艺术特色
兴起 意大利 15世纪
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
(美术三杰)
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中世纪的圣母形象
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
拉斐尔笔下的圣母形象
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中世纪的圣母形象和拉斐尔笔下的圣母形象有何不同?
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
4.主要成就
地域 时间 代表人物及成就 特 色
兴起 意大利 14世纪
15世纪
扩展 欧洲 15世纪 后期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李尔王》等
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
道德观念
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文学三杰)
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
(美术三杰)
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
宣扬人性的自由
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文艺复兴”被称为“打破神学枷锁,高举‘人文主义’旗帜的思想启蒙运动”。但在文艺复兴代表人物的美术作品中,也有许多以《圣经》故事为题材。他们“以神学反对神学”!这些杰作与神学宗教画的最大区别在于( )
A.揭露教会腐败与神学的谬误反动 B.宣传民主共和与主权在民
C.倡导民主革命与反对专制 D.表现现实生活与真实的人物形象
5.影响
文艺复兴对于整个中世纪的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深刻的感悟到了人的伟大,并由对人的能力的充分肯定发展到“个人的完美化”——即个人的充分发展的有意识的追求……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们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也正是这种结合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结合材料和教材,总结一下文艺复兴的影响有哪些?
一、文艺复兴(14—17世纪)
①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
②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实世界,推动了近代科学兴起;
③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精神上)。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地图
人文主义思想跨越过高耸入云的阿尔卑斯山,影响到德意志。
16世纪
天主教会势力强大
政治:鼓吹教权高于王权;最大的有组织的
力量;形成教阶制度。
经济:拥有大量庄园和土地,收什一税。
生活:居民几乎都是教徒,深受教会的束缚。
文化:教会垄断学校教育,宗教神学是主修
科目,文艺也蒙上浓厚的神学色彩。
回顾:欧洲基督教发展
基督教
东正教
天主教
1054年分裂①
诞生于公元1世纪的罗马帝国
(4世纪成为国教)
新教
(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
天主教
16世纪②
二、宗教改革(16世纪)
二、宗教改革(16—17世纪)
1.背景
天主教教皇
我和天主教会才能决定人死后能否升上天堂;
购买赎罪券的钱“叮当”落柜时,你的灵魂得救了;
月亮从太阳获得光辉,国王从教皇手中获得权力。
能否升入天堂,凭什么教皇说了算?
赎罪券是在敲榨,钱应用来创造更多财富。
王权应高于教权;
建立民族国家,本民族事务教皇无权干涉。
结合上面材料和所学知识,思考宗教改革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
各国国王
资产阶级
③思想:文艺复兴解放了思想,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①经济:天主教会阻碍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根本原因)
②政治:西欧王权强化,民族国家逐步形成
④导火线:1517年教廷推销赎罪券(直接原因)
人的灵魂得救要靠自己虔诚的信仰,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与上帝直接对话。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①因信称义(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②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③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
天主教会:因行称义
教徒
天主教
上帝
间接对话灵魂获救
路德:因信称义
教徒
阅读《圣经》
直接对话
灵魂获救
上帝
我的信仰你做主→我的信仰我做主
因信称义的实质:否定教皇的权威和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
二、宗教改革(16世纪)
2.马丁 路德的思想主张
3.宗教改革的扩展
瑞士加尔文派
英国国教
继德国之后,西欧其他一些国家也先后进行宗教改革,建立了独立于罗马教廷的新教,其中加尔文教和英国国教影响最大。
路德派
二、宗教改革(16世纪)
4.影响
①思想: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经济: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
③政治: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④文化: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A.不受罗马教皇的控制;
B.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
C.简化了宗教仪式;
D.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宗教
改革
思想解放运动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政治运动
摆脱罗马教廷控制
王权不断强化
民族国家的形成
社会改革运动
社会阶层广泛参与,得到广大市民阶层的支持;
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统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5.性质
二、宗教改革(16世纪)
1.背景:
三、近代科学的兴起(16—17世纪)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人文主义传播、思想解放、探索自然)
2.代表:
【波兰】哥白尼:《天体运行论》(1514)—提出“日心说”
意义:否定了“地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
【英国】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提出了力学三大定律。
意义: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意义:
①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的思维方式,
确立了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②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他(宋应星)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摘编自《宋应星评传》)
在长期实验观测、计算和深入思考下以数学公式表达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摘编自《牛顿传》)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科技与近代自然科学的不同。
中国传统科技:重实用和经验积累;
近代自然科学:重实验、逻辑推理;以数学公式表达。
科学与神学的斗争
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神学体系和意识形态
vs
“异教徒”布鲁诺
因坚定维护“日心说”被罗马教廷宣称为“异教徒”,烧死于罗马
伽利略“终身监禁”
因观测证实哥白尼学说被判处终身监禁。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
因阐述“日心说”被罗马教廷宣布为禁书
←1738 伏尔泰《牛顿哲学原理》封面
“光明”从牛顿头上照下,通过缪斯女神手中的镜子反射到伏尔泰正在写作的手稿上。
思想解放推动科学进步,科学进步又促进思想进一步的解放。
1.含义:
四、启蒙运动(17—18世纪)
启蒙运动就是以理性和科学的光芒,驱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治带来的黑暗,照亮人们精神世界的思想解放运动。
2.兴起与发展
孟德斯鸠
伏尔泰
卢梭
洛克(英)
康德(德)
四、启蒙运动(17—18世纪)
3.背景:
③政治: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
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
①思想: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
②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在伽利略、牛顿等人引发的“科学革命”的启发下,启蒙思想家们力图发现统治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
4.精神内核:
理性(独立思考、相信科学、不迷信权威)
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康德)
“理性”:指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
事物的能力。
恩格斯说: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
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的理性
四、启蒙运动(17—18世纪)
5.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启蒙思想家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法治和权力制衡等。
分权学说
洛克
亚当 斯密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自由竞争
伏尔泰
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 建立君主立宪制
孟德斯鸠
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卢梭
主权在民
社会契约论
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康德
问题探究
康德在他的《什么是启蒙》中说:“启蒙就是使人们脱离未成熟的状态。”这时候,西欧和整个世界对民主和科学的认识提高了,理论变为行动、改良变为革命。社会结构开始改革,阶级关系、政治权力和政府组织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法国,参加启蒙运动的学者有200多人。启蒙时期长达一个世纪,涉及哲学、政治学、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各个方面。美国的独立和建国是英法启蒙运动的扩大实践。
——摘编自周有光《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六条:人民得享有左列各项之自由。(保有财产、经营、言论、著作、书信、迁徙、信教、请愿、诉讼、选举与被选举、任官考试等自由)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 ——《法国革命论》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说说启蒙运动的影响有哪些?
四、启蒙运动(17—18世纪)
6.影响
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
◎美国独立战争
◎中华民国成立
◎法国大革命
(1)思想: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
(2)政治:①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②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启蒙思想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课堂小结: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人”之精神重塑·理性光辉:
启蒙运动
含义、原因、实质、核心、成就、影响
“人”之价值重塑·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
“人”之信仰重塑·因信称义:
宗教改革
“人”之认知重塑·科学革命:
近代科学的兴起
资产阶级反封建神学的思想解放运动
背景、代表人物及主张、实质、影响
宗教外衣掩饰下反对封建政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思想解放运动和社会政治运动。
背景、代表、意义
含义、背景、精神内核、兴起与发展、代表人物及主张、影响
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统治和反封建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
1.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大师们颂扬“人”,蔑视“神”;赞美“人性”,贬抑“神性”;提倡“人权”,否定“神权”。造成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天主教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B.资产阶级追求自身利益
C.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 D.资产阶级追求个人主义
2.下列事件中最有利于促进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发展的是
A. 新航路开辟 B. 文艺复兴 ( )
C. 宗教改革 D. 启蒙运动
3.(2021·广东高考)15世纪下半叶,德国艺术家逐渐减少了从圣徒中选择创作主题。骑士、商队、城市市场、大学生活、士兵行军和野营等场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作品中。这反映德国( )
A.理性主义的产生 B.人文主义的兴起
C.宗教改革的开始 D.浪漫主义的发展
4.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观察下面两幅图,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A. 重视对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 B. 重视实用性,应用性强
C. 重视实验、观察的研究方法 D. 重视经验,轻视理论研究
5.《世界大历史》一书中说:“启蒙思想……要求摒弃上帝启示和传统教条,强调理性和自然规律,并且相信人类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据此可以判断,启蒙思想( )
A. 推动了人们思想解放 B. 与科学革命互相促进
C. 摒弃了天主教的教义 D. 开启了理性主义之旅
6.启蒙运动进一步传播了人文主义,在许多方面都明显超越了文艺复兴运动。其主要表现在( )
A. 批判教会专制腐朽 B. 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
C. 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 D. 提出民主政治的基本构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