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三 精品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三 精品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2 18:38: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园地三》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能结合阅读体验,梳理连续细致观察的好处,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
2.能正确搭配动物和它的“家”,知道动物的“家”有不同的说法。
3.通过句子的比较,体会表达的准确性。
4.积累与秋天有关的气象谚语。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导入:同学们,叶圣陶经过细致的观察写出了《爬山虎的脚》。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获得更多的学问。现在,就让我们进入语文园地三,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板书:语文园地三)
2.学习“交流平台”。
(1)课件出示交流平台,学生品读三个语段,结合旁白,总结有效观察的要点。
预设:
①细致观察。(板书:细致观察)
②连续观察。(板书:连续观察)
③调动感官。(板书:调动感官)
(2)品读语段、交流。
①学习语段一。
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似的大颚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们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提问:这段话中哪些词句体现了作者细致的观察?
预设:作者运用了一些动词,如:扒、搬、踏、推、铺,让我们清楚地知道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作者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才能写得这么准确。
②学习语段二。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提问:这段话哪里告诉我们作者连续观察了一段时间?
预设:“不几天”“后来”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说明作者不但进行了细致观察,还连续观察了一段时间。
③学习语段三。
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提问:这段话中作者调用了哪些感官来观察?
预设:“平坦”是作者用眼睛看到的,“安静”是作者用耳朵听到的,“弹琴”是作者用心想到的。(板书:眼看 耳听 心想)
小结:观察事物,我们不仅需要细致观察,有时还需要连续观察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中,我们可以调动多种感官,这样观察到的结果会更真实、全面,我们才能写得更准确。
3.拓展阅读。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如何观察,下面我们来读读法布尔的《昆虫记》中的片段,感受他细致的观察。
片段一:这真是一个壮观美丽的建筑啊!它大得简直像一个大南瓜。除去顶上的一部分以外,各方面全都是悬空的,顶上生长有很多的根,其中多数是茅草根,穿透了很深的"墙壁"进入墙内,和蜂巢结在一起,非常坚实。
预设:从“各方面”看出作者观察很全面,这些顶上的根“多数是茅草根”,观察的真细致。
片段二:螳螂的巢,大小约有一两寸长,不足一寸宽。巢的颜色是金黄色的,样子很像一粒麦子。这种巢是由一种泡沫很多的物质做成的。但是,不久以后,这种多沫的物质就逐渐变成固体了,而且慢慢地变硬了。
预设:作者从螳螂巢的大小、颜色、样子、材质等多方面进行描写,介绍得真详细。
小结:这都是作者经过认真观察才写出来的。通过这些句子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想把文章写具体、写准确,必须进行连续细致的观察。
设计意图:本环节将文段阅读与气泡提示学习相结合,通过体会作者对观察对象细致的观察,动词使用的准确,观察时间的延续,观察感官的调动,明确作者观察的细致、连续。本环节的学习,也能帮助学生明白持续细致的观察是准确表达的前提。
二、词句段运用
(一)学习第一部分
1.谈话:本单元我们研读了《蟋蟀的住宅》,了解了《燕子窝》。你还知道其他动物的家吗?
预设:我还知道猪圈、蚁穴、鸟窝……
2.连一连,为下面的动物找到家。(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一部分)
3.点名交流连线,梳理答案,相机解释个别词语。
(1)狗窝。
(2)鼠窝、鼠洞。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你们见过鼠窝、鼠洞吗?
(3)猪圈。“圈”是养家畜的棚栏,限制猪的活动范围,好让它多吃饲料、多睡觉、多长肉。
(4)马棚、马圈、马厩。马厩:“厩”在字典中的解释是“马棚,泛指牲口棚”。马厩内部隔开,方便维护,为马匹提供温和、干燥的环境,还可以防止疾病传染。
(5)鱼塘。
(6)牛圈、牛棚。
(7)虎穴:有句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老虎就住在空间很大的洞里。
4.拓展练习。
提问:下面这些动物的家该怎么称呼呢?
鸡的住处称(窝) 蜜蜂的住处称(巢)
兔的住处称(窟) 蚕的住处称(匾)
5.小结:动物们有不同的生活习性、不同的外形特点,所以动物们的家也不一样。这些表达反应了动物本身的特点,也符合人们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我们一定要准确地用词表达,否则会闹笑话。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唤醒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思考、讨论的兴趣。然后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并结合生活中人们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从而帮助学生积累动物住处的不同说法。
(二)学习第二部分
1.读下面两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
(1)第一组句子: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变成灰色。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对比朗读。
提问:使句子的意思保持不变,“逐渐”一词能不能去掉?
预设:不能。“逐渐”一词写出了爬山虎的脚是一点儿一点儿变成灰色的。
点拨:“逐渐”让我们感受到爬山虎脚变化的过程缓慢,是一步一步的,而不是突然、一下子变成的,可见作者表达的准确。
(2)第二组句子:
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对比朗读。
提问:“最多”一词该怎么读?自己试一试。
点拨:读“最多”时可加重语气。“最多”表现出作者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蟋蟀的住宅并非不多不少刚好九寸,而是不超过九寸,从作者准确的表达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蟋蟀住宅小巧玲珑的特点。
2.小结:“逐渐”写出了爬山虎的脚变化的过程缓慢,“最多”写出了蟋蟀住宅的大小,这些都是作者经过观察后,深思熟虑的表达。
3.拓展运用。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
第一组句子: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预设:“倾斜的”写出了隧道的状态。
第二组句子: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预设:“细小的”写出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两组句子的对比朗读,结合关键词的理解,体会作者表达的准确,进而从准确的表达中感受作者长期、细致的观察。
三、日积月累
1.谈话启发:今天的日积月累非常有趣,这些谚语不是诗人、作家创作的,而是普通劳动人民在日常劳动中总结出来的,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描写秋天的气象谚语。
2学生自由朗读谚语。
课件出示:
◎立了秋,把扇丢。
◎二八月,乱穿衣。
◎夏雨少,秋霜早。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3.学生交流对这些谚语的理解,并尝试说一说谚语的特点,在小组和全班分享。
预设:谚语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
成果展示:
立了秋,把扇丢。
大意是:立秋以后,天气转凉,不再需要用扇子。
二八月,乱穿衣。
大意是:形容初春和初秋时天气冷热多变,人们穿衣服没有一定之规,有的人捂得严实,有的人则穿得轻薄。
◎ 夏雨少,秋霜早。
大意是:如果夏天的雨水少,秋天的霜期就会提前。
◎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大意是:到了农历八月份,大雁就开始向南飞去,大雁一旦南飞,就表示要下霜了。
◎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大意是:每下一场秋雨,天气就会变冷一些,下了多场秋雨后,天气就冷得该穿棉袄了。
◎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大意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农历八九月还很暖和,甚至十月天气还温暖如春,俗称“小阳春”。
4.小试牛刀。
选择所学的谚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1)我今天跟奶奶上街,看到人们穿什么衣服的都有:有穿羽绒服的,有穿毛衣的,还有穿短袖的。奶奶说:“二八月,乱穿衣。”
(2)秋天到了,外面不停地在下雨,妈妈说天凉了要穿毛衣,我却想穿裙子,奶奶语重心长地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3)秋天一到,妈妈就把扇子收起来了,说:“立了秋,把扇丢。”
(4)所谓“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这个农历十月,早晨的太阳仍旧是暖和的。
5.拓展积累。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天气的谚语?
预设1: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预设2: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预设3: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预设4:夜晚东风起,明日好天气。
6.小结:生活处处皆学问,我们要善于观察、乐于表达,做生活的有心人。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谚语,体会其意思和表达特点,也能帮助学生明白,生活给予我们的一系列启示,感受留心观察、善于总结发现的乐趣。
四.课堂小结
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观察的方法,学习了在观察的基础上,选用恰当的词语,可以使文章的表达更加准确,还学习了一些谚语,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日积月累谚语。
2.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三
(
心想
) (


) (


) (
细致
观察
连续观察
调动感官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