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6张PPT。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建 桥 梁胜利桥南中环桥祥云桥祥云桥现存最早的十字桥是山西晋祠鱼沼飞梁,1102年建。因沼中原为晋水第二大源头,游鱼甚多,所以取名鱼沼。赵州桥-是中国现存最著名的一座古代石拱桥铁索桥位于四川泸定县的大渡河上。全长136米,宽3米,由13根碗口粗的铁链系在两岸的悬崖峭壁上。其中9根并排着的铁链上面铺有木板,就是桥面,另外各2根在桥面两侧,就是扶手。十七孔桥北京卢沟桥杭州钱塘江大桥浙江慈溪七星桥开封黄河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上海杨浦大桥铁路桥平板石桥该桥在日本。木材容易腐烂,历史上保存至今的木桥极少。日本保存的5孔锦带木拱桥,其图样来自中国。 木桥石板桥石板桥安平桥属于中国古代连梁式石板平桥,位于福建晋江安海镇。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历时十四年告成。现存古代最长的梁式石桥,位于晋江安海镇, 原长2500米362孔,现长2070米,332孔。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 。浮桥1931年建成的纽约华盛顿桥1937年建成的旧金山大桥石板桥桥梁分类小知识:
按材质分: 木质桥 石桥 砖桥 混凝土桥 钢筋混凝土桥
按形状分: 梁桥 拱桥 斜拉桥 悬索桥 高架桥
按桥身能否活动分: 固定桥 开启桥 浮桥
按桥梁长度或跨度可分: 大桥 大桥 中桥 小桥
按用途分: 铁路桥、公路桥、管道桥、多用桥
按跨越对象分: 跨越河流的跨河桥 跨越山谷的跨谷桥 跨越铁路或公路的跨线桥实验要求:
1.建梁桥时要用硬纸做桥面木块做桥墩,桥墩间的距离要和纸的长度一致。2.建拱桥时,要把黑色卡纸做成拱形,放在平板桥上面,拱形的顶部与桥面挨住。3.建斜拉桥时,要先把两根等长的绳子系在筷子上,再把绳子分别固定在桥面上。4.三种桥要选择一样的重物,以便比较各种桥的承重能力。
5.做好记录。
温馨提示:
⑴轻声讨论,分工合作,按顺序测试三座桥的承受力;
⑵测试前,先控制好两桥墩间的距 离,先把纸杯放在桥梁的中间,再轻轻地放入螺丝帽;注意桥面的变化。
⑶小组分工合作,在表格中记录实验结果,
(4)实验结束后,及时整理实验器材。
然后向老师汇报。
建桥梁实验结论:
桥梁的承重力跟桥梁的形状有关。拱桥最结实,最适合将整个桥面上的重量分散开来。斜拉桥比平板桥牢固,平板桥最不牢固,因为它的桥面没有支撑结构。拱桥>斜拉桥>平板桥桥梁发展史 桥梁:指的是为道路跨越天然或人工障碍物而修建的建筑物。人类在原始时代,跨越水道和峡谷,是利用自然倒下来的树木,自然形成的石梁或石拱,溪涧突出的石块谷岸生长的藤萝等。
据史料记载,中国在周代(公元前11世纪~前256年)已建有梁桥和浮桥, 公元前1134年左右,西周在渭水架有浮桥。 古代木桥古 代 桥 梁现存最早的也是桥洞最多的联拱石桥是江苏苏州宝带桥。唐元和十一年(816年)始建。赵州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建于隋代(元581-618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卢沟桥位于北京广安门西建于1189年,是一座联拱石桥。广济桥位于广东潮洲东门外,是我国古代一座交通、商用综合性桥梁,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开关活动式大石桥明宣德十年(1435年)建。铁索桥位于四川泸定县的大渡河上。全长136米,宽3米,由13根碗口粗的铁链系在两岸的悬崖峭壁上。其中9根并排着的铁链上面铺有木板,就是桥面,另外各2根在桥面两侧,就是扶手。每根铁链重约2000千克。五亭桥 位于杨州瘦西湖内。桥基为12条青石砌成大小不同的桥墩;桥身为拱卷形,由3种不同的卷洞联合,共15孔,孔孔相通,亭亭之间的廊相连。解放后,桥梁建筑事业取得巨大成就,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胜利建成,标志着我国桥梁建设事业达到了先进的水平。近代桥梁 新中国成立以后,于1954年底,在长江上建起了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随着时代的变迁,桥的种类逐渐变得多起来。随着高强钢丝和高强混凝土的不断发展,桥的结构不断改进,跨度不断提高。 现代桥梁桥梁的外型也越来越美观。蒂斯河桥-------欧洲第一座铁链吊桥 纽约布鲁克林大桥全长1834米,桥身由上万根钢索吊离水面41米,是当年世界上最长的悬索桥,也是世界上首次以钢材建造的大桥。法国米约大桥法国米约大桥----世界第二高桥米约大桥全长达2.46公里,但只用7个桥墩支撑。1 、平板桥、拱桥、斜拉桥是按桥的( )分类的。
2、桥梁是由( )( )基本组成的。
3、桥梁的承重力与桥的( )有关。
4、( )的承受力最大,( )的承受 力居中,( )的承受力最小。
思考题:
既然拱形桥的承重力最大,为什么现代桥梁大部分却都是斜拉桥?梁通过斜拉索拉在塔上,形成斜拉桥。
受力特点:梁-索-塔-基础斜拉桥优点:能充分发挥钢缆材料优越的抗拉性能。因此结构自重轻,可以获得比斜拉桥更大的跨径;成卷钢缆便于运输,也便于无支架悬吊拼装,适合在大江、湖海或跨越深沟、深谷时采用。茅以升
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本世纪30年代,他主持设计并组织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我国桥梁建设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桥梁技术的发展方向1.要有正确桥梁审美观,是功能、技术、经济与美观融合一体,共同作用。
2.大跨度桥梁向更长、更大、更柔的方向发展
3.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
4.设计大型深水基础工程
5.桥梁的安全性及环境保护http://www.bridgechampion.com/
http://www.sinobridge.net/
http://www.cnzhaozhoubridge.com/
http://www.doctorbridge.com/website/
http://www.cndao.com/productdetails.aspx?productID=9722
http://www.bjhsx.com/website/zhaobridge/tzys/qlzs.htm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