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巢、苇”等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景物和画面,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花牛的悠闲。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景物和画面。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花牛的悠闲。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赏图片,揭示课题。
1.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两幅图画。
2.学生说一说看到的景物与感受。
3.导入语:美丽的景色总是让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有感而发,画家运用画笔抒发情感,呈现出一幅幅图画与我们共赏;
作家共同文字抒发情感,传递出一篇篇文章与读者分享。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现代诗二首》,感受诗人刘大白和徐志摩笔下流露的情怀。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诗歌,学习生字。
1.自己大声读一读两首诗,生字要多读几遍,难读的地方也要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读顺。
2.出示生字,指名一组同学轮读,随机正音。
3.重点教学部分生字。预设
①读准翘舌音“巢”,组词,根据生活经验释义。
②认识“苇”,出示芦苇图片,介绍芦苇特点,理解“头白的芦苇”是什么意思,“苇”可以换偏旁组成哪些字,“伟、围、违”等字并组词理解。
③出示语句“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眠”是什么意思?
出示“霸占”释义:意思是霸道地占有。指仗势占为己有。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说一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花牛在草地里睡觉,天上白云悠悠。)
指导朗读语句,语气要轻。
三、再读诗歌,想象画面。
(一)学习《秋晚的江上》,感受江上的美景。
1.大声朗读两遍《秋晚的江上》,读完后圈画出诗中描绘的景物。
2.反馈交流。
“斜阳”是指什么呢?(傍晚的太阳,夕阳)
“倦鸟、斜阳”语题目中的哪个字相照应?(晚)
“秋”体现在哪句话中?(头白的芦苇)
题目中包含了哪些信息?(时间 地点 季节)
板书 倦鸟 斜阳 芦苇
3.再读诗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教师引导预设:
①“驮着斜阳”是怎么回事?做一做动作“驮”,指名说说想象的画面,指导朗读第一小节,语气低沉轻柔,读出疲倦之感。 ②“双翅一翻”是什么样的呢?用你的动作告诉老师。老师仿佛看到了一只动作利落的归鸟,“双翅一翻”朗读时应注意语速稍快。
学生自己读,看到了什么?
③最后为什么说“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看书上插图,说说你看到的画面中有什么?
朗读最后两句,声音稍高,语速稍快,读出夕阳映红芦苇的惊奇、喜悦。
4.想象这些画面,再次朗读全诗,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板书 美景
(二)学习《花牛歌》,感受花牛的自在、悠闲。
1.朗读《花牛歌》,圈出诗中描写的景物以及花牛的哪些活动。
2.指名回答。
板书 坐 眠 走 做梦
3.每一次活动就是一幅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到的画面与感受。教师引导预设
①看插图认识植物“剪秋罗”,感受到花牛的沉重,压扁剪秋罗的惋惜,朗读时语气稍重,语速稍慢。
②花牛睡觉引得白云聚拢,霸占了半个天,读出白云调皮的感觉。
③“滴溜溜”是什么意思?读得轻快、俏皮,表现出花牛的顽皮、悠闲。
④“偷渡”是指夕阳悄悄落下,想象画面读出花牛的悠闲、自在。
4.朗读这首诗,想象画面。花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 自由 俏皮 悠闲
5.写一写:花牛在草地上还可能做什么?
花牛在草地里( )( )
四、课堂总结,拓展课外。
两位诗人通过优美的文字、独特的意境,带给我们生动的画面和美的感受。一切美好皆来源于生活,希望同学们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文字去记录生活。今天的作业,选择自己身边的景物,仿照课文写两三句话,下节课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