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诺曼底号”遇难记 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4 “诺曼底号”遇难记 教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12 20:45:27

文档简介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方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探究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
2.激发学生对哈尔威船长的敬佩和赞叹之情,引导学生学习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
结合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哈尔威船长的高贵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学生开火车读上节课学的词语。教师相机正音。
2.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3.回顾作者对哈尔威船长的评价。
4.导学:这节课我们就继续走进文本,感受哈尔威船长在面对死亡考验时所表现出的英雄壮举。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既夯实了基础,又能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回忆,激发学生的情感,将学生带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整体感悟
1.导学:默读课文,思考:“诺曼底号”遇难时,哈尔威船长是怎么做的?你从中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在印象深的情节处做批注。
2.学生按要求自学,教师相机点拨指导,课件出示答案。
哈尔威船长的品质:临危不惧、镇定自若、舍己为人、忠于职守。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结合自学要求自主学习,然后在组内交流,梳理思路。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精读品析
(一)学习哈尔威船长的临危不惧。
1.学生自由读文,找出课文中表现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的句子。
2.课件出示课文原句,学生朗读,体会哈尔威船长的临危不惧,体会当时人们惊恐的心情。
“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3.学生自由谈感受。
4.指导朗读:面对已经失去理智,像疯了一样的人们,他不可能不下达这样的命令,面对猝然而至的变故,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他必须下达这样的命令。
(二)学习哈尔威船长的镇定自若。
1.学生自由读文,找出课文中表现哈尔威船长的临危不惧的句子。
2.课件出示课文原句: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3.指生朗读句子。
4.指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镇定自若”展开学习。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几乎所有人都极度慌乱的时候,船长却表现得非常?(镇定自若,沉着冷静,临危不惧……)
(三)学习哈尔威船长的舍己为人。
课件出示课文原句: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1.在学生交流后关注指导“必须”和“六十”展开学习。
(1)导思:他真的把每个人都考虑到了吗?
(2)导读:他把自己给忘了,面对灾难,他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啊!
2.导学:还有哪些语句能体现出哈尔威船长的舍己为人?
课件出示课文原句:
过了一会儿,他喊道:“把克莱芒救出去!”
克莱芒是见习水手,还不过是个孩子。
(1)找生朗读交流。
(2)导思:此时此刻,你心里想的是什么?
(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是啊!船上一共有六十一个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哈尔威船长想到的是一个见习水手,一个孩子,而唯独没有想到自己。来,读出你此刻的钦佩之情。
(四)学习哈尔威船长的忠于职守。
1.课件出示课文原句:
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2.教师深情朗读,学生有感情朗读,感受哈尔威船长的伟大、坚强和英雄本色,大难临头,他毫无惧色,危在旦夕,他视死如归,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船长啊!
3.讨论:哈尔威船长有逃生的可能,他为什么要选择与“诺曼底号”一起沉入大海?
学生举手回答,教师相机出示答案:
哈尔威船长把这艘船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强烈的责任意识和神圣的使命感,让他选择了和诺曼底号一起沉入大海,与诺曼底号共存亡!
4.小结:同学们,在“诺曼底号”遭遇海难的整个过程中,哈尔威船长用自己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为我们树起了一座雄伟的丰碑。同学们,老师真心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像哈尔威船长那样,用自己的正直与善良,真诚与无私,也筑起一座生命的丰碑。
【设计意图】抓住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品读,层层引导中哈尔威船长的形象逐渐在学生心中高大起来,在品词析句中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悟。
四、感悟写法
1.导思: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想作者是怎样将哈尔威船长的形象呈于读者眼前的。
2.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本文最精彩的是人物的语言描写,简洁明了,恰到好处。
(2)巧妙利用神态描写和场面气氛的烘托,加深了对人物品质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再次品读,加深了学生对写作方法的感悟。
五、布置作业
1.通过哈尔威船长的壮举,写一写你对生命的感悟。
2.读阅读链接《挑山工》。
3.阅读《冰海沉船》,观看电影《泰坦尼克号》。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延伸,加深学生对人物品质的感悟,内化积淀。
板书设计
“诺曼底号”遇难记
哈尔威船长
临危不惧 镇定自若
舍己为人 忠于职守
1《“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方案
教材分析
《“诺曼底”号遇难记》主要讲述“诺曼底”号与“玛丽”号船相撞,在一片混乱中,船长哈尔威沉着指挥,使所有乘客与船员获救,而自己却与轮船一起沉入大海的故事。表现出哈尔威船长沉着机智舍己救人的崇高形象。围绕这一主题,设计问题展开学习。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激发学生对哈尔威船长的敬佩和赞叹之情,引导学生学习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哈尔威船长的人格魅力。
教学难点
对比在危急时刻人们及船长的不同表现,体会哈尔威船长的高尚品质。
教学准备
与“诺曼底”号相关的图片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
1.课件出示“诺曼底”号遇难的图片:1870年3月17日的夜晚,哈尔威船长像平常一样把“诺曼底号”从南安普敦开往根西岛,谁也没有想到,一场可怕的灾难正悄悄地逼近“诺曼底号”。
2.假如你在当时的“诺曼底”号上,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师生讨论)
3.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看看“诺曼底”号在遇难时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4.课件出示作者资料:
维克多·雨果:法国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设计意图】图片导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引导学生想象课文中的情景,进一步触动学生的心弦,为课文学习作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标注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检查生字词:
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课后生字:
弥漫 山脉 葬身 剖开 半裸 哭泣 汹涌湍急
维持 酣睡 机械 岗位 主宰 调遣
(1)自由读词,交流读不准的字音。
(2)开火车读。
(3)去拼字读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3.课件出示课文中的四字词语。
夜色正浓 小心翼翼 隐约可辨 死到临头
葬身鱼腹 惊恐万状 汹涌湍急 势不可当
你推我搡 猝然而至 简短有力 井然有序
(1)朗读词语。
(2)交流不理解的词语,教师相机指导。
4.小组内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小组代表汇报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识字学词。小组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三、再读课文,初步探究
1.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中的哪一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课文中对哈尔威船长作出了高度评价,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3.课件出示句子:
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践行了一次英雄的壮举。
4.从哪里可以看出哈尔威船长的英雄之举呢?请同学们画出能够感受到其英雄之举的句子。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带着问题读课文,抓住课文中对哈尔威船长的评价,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四、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
伦 腹 剖 窟 窿 混 隔
维 秩 岗 宰 措 遣 践
2.学生注意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难写字的写法。
3.教师指导重点生字“秩”的写法。
秩:“禾”竖为垂露竖,“失”主笔为长撇,捺画舒展。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师生评鉴优秀作品。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辅以教师的指导,将生字的学习落实到实处。
五、课文小结
感人的故事之所以感人,就在于它往往描述了一定的感人的情节或者塑造了一个或多个感人的艺术形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都知道了本课塑造了一个感人的形象——哈尔威船长,一个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崇高的灵魂。
【设计意图】总结本课所学重点内容,加强学生对哈尔威船长形象的感悟。
六、布置作业
1.复习本节课中学习的生字词。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