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Development of marine space resources and national security
第四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课标解读
结合实例,说明人类社会走向生态文明的途径以及生态文明下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学习目标】
1.运用图文资料,说明人类走向生态文明的过程。
2.结合实例,解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的内涵,举例说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化的途径。
3.联系实际,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
【课标解读】
昔日矿山变公园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作为贫困县的浙江省安吉县,利用当地矿产资源优势,走上工业立县之路。大家的钱袋子鼓起来了,但山秃、气浊、水浑却成了安吉新的烦恼。1998年,安吉具开始整治污染企业和矿山,走上生态立县之路。如今的安吉,呈现一幅青山绿水、美丽和谐的生态画卷。
安吉为什么要从工业立县转向生态立县?
安吉这种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个案还是一种时代潮流
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
From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to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01
一、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影响程度,受技术条件和人地关系思想的共同影响。
人地关系:指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社会阶段 生产力水平 人与环境的关系
原始社会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生产力低下且发展缓慢
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
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人类与环境的对抗性增强,环境遭到破坏
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增强
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资源环境问题对人类构成威胁
人类社会发展史
什么是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意味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人类既要开发利用自然,也要遵循自然规律
协调人口、 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安吉为什么要从工业立县转向生态立县?
安吉这种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个案还是一种时代潮流?
思考
安吉在工业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制约了经济发展,因此要从工业立县转向生态立县。
目前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安吉县就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是时代潮流。
下图示意一座石碑,上面刻着美索不达米亚人的太阳神正在接受朝拜。
据此完成1 ~ 2 题。
1. 石碑所反映的时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的 ( )
A. 原始文明时期 B.农业文明时期
C. 工业文明时期 D.生态文明时期
2. 这幅石碑反映出当时的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 ( )
A. 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 B. 对抗性明显增强,环境遭到破坏
C. 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 D. 人类正谋求与环境协调发展
A
A
例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太湖横跨苏浙两省,江苏的无锡和苏州两座城市拥有绝大部分水域面积,依托太湖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和观光旅游业,同时也沿太湖建设了各类酒店和企业,导致太湖水质急剧下降。2007年太湖蓝藻(即蓝细菌)事件爆发,造成无锡全城自然水污染,全城缺水严重,太湖“明珠”变成了“臭水塘”。自此开始了漫长的治理过程。无锡市倡导“远离就是保护”的理念,修复了28个省级重点湿地工程。
(1)分析大力开发太湖的利弊关系。
(2)从“大力开发”到“远离就是保护”,人地关系的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
从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掠夺式开发和利用资源到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从改造和征服自然的人定胜天思想到谋求人地和谐的人地协调观。
利: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弊:大量的废弃物排放,导致太湖环境污染,水质恶化;湖泊生态环境被破坏,生物栖息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长期来看,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
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national security unde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02
同学们,我们应该倡导一种怎样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呢?
资源、环境安全的本质是寻求自然环境服务的可持续利用和服务效益最大化的平衡。
应在地球资源、环境所允许的边界内,避免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应避免资源安全和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区域稳定和国际安全最终构成威胁。
生态文明下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这一环境安全观的基础上,我们应该怎么做?
落实人地和谐的资源与环境安全观的具体措施
02
生产方式
绿色化
生活方式
绿色化
落实资源与环境安全观的措施:1、生产方式绿色化
落实资源与环境安全观的措施:2、生活方式绿色化
视频 | 江苏镇江生态农业“稻蛙共生”
绿色农业案例之一。
点击播放视频
(2019·内蒙古巴彦淖尔中学高二期中)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稻田内放养青蛙,稻田四周围起1.7米高的挡板,稻田上空拉起防鸟网 (防止青蛙的天敌捕食青蛙),稻田田埂四周种植黑豆、秋葵等农作物。这是镇江新区天泽生态农业园实验的“稻蛙共作”有机水稻种植新模式。
材料二 右图为江苏省主要农作物分布图。
(1)简述“稻蛙共作”生态农业模式的主要优点。
(2)分析“稻蛙共作”生态农业模式在江苏省南部值得推广的现实意义。
①青蛙捕食害虫,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防止环境污染;
②青蛙粪便肥田,废弃物循环利用;③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①江苏省地处长江下游地区,地势低洼,积水较多,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
②水稻病虫害是水稻种植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③“稻蛙共作”生态农业模式已显露出较好的经济效益。
农业生产绿色化
课堂总结
走向生态文明
从工业文明向
生态文明转变
生态文明下的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
绿色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资源与环境安全观
原始社会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生态社会
下图为人类文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资源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对矿产、能源依赖最强的人类文明发展阶段是( )
A.采猎文明 B.农业文明 C.工业文明 D.信息文明
2.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资源 B.科技 C.市场 D.交通
C
B
“畜——沼——果”农业生产模式是沼气池与养殖业、林果业等紧密联系的开放式系统,是一种循环农业模式。读“畜——沼——果”模式图,完成3~3题。
3.该农业生产模式可能位于我国( )
A.甘肃省 B.山西省 C.浙江省 D.黑龙江省
C
“畜——沼——果”农业生产模式是沼气池与养殖业、林果业等紧密联系的开放式系统,是一种循环农业模式。读“畜——沼——果”模式图,完成3~3题。
4.该农业生产模式的生态优点有( )
①降低交易成本 ②提高土壤肥力 ③废弃物实现资源化 ④增加就业机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