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一 选择题(四) (2023专用)2022年全国小升初真题题型汇编专项训练(人教版,含答案及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题型一 选择题(四) (2023专用)2022年全国小升初真题题型汇编专项训练(人教版,含答案及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3-14 14:3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题型一 选择题(四)-(2023专用)2022年全国小升初
真题题型汇编专项训练(人教版)
1.(2022·北京海淀·统考小升初真题)我国的国家体育场“鸟巢”,是全球第一个“双奥体育场”。下面方格图中关于“鸟巢”的四幅图,由原图按照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得到的是图( )。www.21-cn-jy.com
A.A B.B C.C D.D
2.(2022·辽宁鞍山·统考小升初真题)下图中,圆锥的体积与圆柱( )的体积相等。
A.A B.B C.C
3.(2022·广西百色·统考小升初真题)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 )。
A.﹣1 B.﹣ C. D.﹣
4.(2022·河南许昌·统考小升初真题)如图,一个圆柱形玻璃杯的底面积与一个高脚杯(圆锥形)杯口面积相等,高脚杯盛液体部分的高是玻璃杯的高的。将圆柱形玻璃杯中的满杯果汁导入高脚杯中,能倒满( )杯。
A.3 B.4 C.6 D.9
5.(2022·四川广元·统考小升初真题)把一块圆锥形的橡皮泥捏成与它等底的圆柱,这时高度是原来的( )。
A. B. C.3倍 D.无法确定
6.(2022·四川广元·统考小升初真题)王奶奶把10000元钱按年利率3.52%存入银行,存期三年。计算到期后她所得的利息,列式应是( )。
A.10000×3.52% B.10000×3.52%×3
C.10000×3.52%+10000 D.10000×3.52%×3+10000
7.(2022·辽宁鞍山·统考小升初真题)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种商品打六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6%出售
B.今年的水稻比去年增产一成,表示今年的水稻比去年增产10%
C.利率就是单位时间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
8.(2022·山东济南·统考小升初真题)从12的因数中选取4个组成比例,下面组成的比例错误的是( )。
A.12∶3=4:1 B.1∶4=3∶12 C.12∶1=6∶2
9.(2022·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统考小升初真题)在一幅地图上量得A、B两地之间的距离为3.2厘米,实际距离是64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A.1∶2000 B.1∶20000 C.1∶200000 D.1∶2000000
10.(2022·北京顺义·统考小升初真题)制作一个无盖的圆柱形水桶,有以下五种铁皮可供搭配,应选择( )。
A.①和④ B.①和③ C.②和③ D.②和⑤
11.(2022·新疆克拉玛依·统考小升初真题)下列各数量关系中,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
A.全班人数一定,出勤人数和缺勤人数 B.单价一定,买的数量和总价。
C.运送一批货物,每天运的吨数和需要的天数。 D.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
12.(2022·贵州遵义·统考小升初真题)关于下列描述,( )是正确的。
A.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B.三个奇数的积还是奇数
C.一种自行车的前、后轮直径比是2∶3,它们所行路程比也是2∶3
D.如果y=5x,那么y与x成反比例关系
13.(2022·广东阳江·统考小升初真题)下列各数中,不能化成百分数的是( )。
A.0.96 B.二成五 C.八五折 D.69100吨
14.(2022·辽宁鞍山·统考小升初真题)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
A.正方体的表面积和它的棱长
B.圆锥的高一定,它的体积和底面积
C.已知xy=1,y与x
D.全班人数一定,出勤人数和缺勤人数
15.(2022·北京顺义·统考小升初真题)小学阶段学习了很多数学知识,它们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下面表示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16.(2022·天津北辰·统考小升初真题)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米,第二段是全长的,那么( )。
A.第一段长 B.第二段长 C.两段一样长
17.(2022·安徽黄山·统考小升初真题)红、黄、蓝三种糖果各10个混合装在袋子里,一次至少拿( )个,才能保证一定有2个是同颜色的糖果。
A.2 B.3 C.4 D.5
18.(2022·广东广州·统考小升初真题)一批同规格零件的标准外直径是485mm。质检部门在抽检这批零件时,为了记录每个抽检零件外直径与标准的误差,把①号零件外直径记作﹢2mm,那么②号零件外直径应记作( )。
A. ﹢482mm B. ﹢3mm C.﹣482mm D.﹣3mm
19.(2022·浙江宁波·统考小升初真题)四个杯子中均装有一定量的开水,如果把50克糖融入水中,含糖率最高的是( )。
A. B.
C. D.
20.(2022·云南·统考小升初真题)两团体积相同的橡皮泥,一团揉成高1cm的圆柱体,另一团揉成与圆柱体等底的圆锥体,则圆锥的高是( )。
A. B. C. D.3cm
21.(2022·云南昆明·统考小升初真题)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有几句( )。
①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成正比例
②用6cm,9cm,3cm长的三根小棒,可以拼成一个三角形
③任何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④两个质数相乘的积不可能是质数
A.1 B.2 C.3 D.4
22.(2022·河南驻马店·校考小升初真题)下图中的圆柱形零件高是2厘米,底面直径为5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A.70.65 B.70.56 C.56.7 D.56.07
23.(2022·浙江宁波·统考小升初真题)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男生比女生多,则女生比男生少。
B.把一个长方形按4∶1的比放大,放大后的图形面积是原来的16倍。
C.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D.用8个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任意拿走一个小正方体后表面积一定减少。
24.(2022·河北保定·统考小升初真题)如图,灯塔在轮船( )。
A.北偏西30°方向50千米处 B.北偏东30°方向25千米处 C.北偏西30°方向25千米处
25.(2022·河南漯河·统考小升初真题)两个超市的某种啤酒售价相同,甲超市举办“所有商品打八折”活动,乙超市举办“买三送一”活动。如果要买8瓶啤酒,到( )超市购买比较便宜。
A.甲 B.乙 C.两家皆可
26.(2022·贵州遵义·统考小升初真题)某品牌饮料搞促销活动,甲商场满100元减20元;乙商场一律打八折;丙商场买十送二。该饮料在三个商场的单价都是8元,李阿姨要买36瓶该品牌饮料,( )更省钱。
A.甲商场 B.乙商场 C.丙商场 D.无法确定谁
27.(2022·山西阳泉·统考小升初真题)直角三角形ABC(如图),以直角边AB为轴旋转360°后得到的图形是( )。
A.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4厘米的圆锥
B.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3厘米的圆锥
C.底面半径是6厘米,高是4厘米的圆锥
28.(2022·浙江宁波·统考小升初真题)下面这些数中,与0最接近的是( )。
A. B. C.0.25 D.
29.(2022·浙江宁波·统考小升初真题)下面这些数中,与0最接近的是( )。
A. B. C.0.25 D.
30.(2022·福建宁德·统考小升初真题)下列各式中(a、b均不为0),a和b成反比例的是( )。
A.六年1班全班50人,出勤人数为a,缺勤人数为b
B.订若干份《数学周报》,订阅的数量为b,总价为a
C.食堂运回一批煤,平均每月烧的吨数为a,烧的月数为b
D.
31.(2022·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统考小升初真题)下面(字母均不为0)成反比例关系的式子是( )。
A.x+y=5 B.x-y=5 C.x÷y=5 D.xy=5
32.(2022·天津北辰·统考小升初真题)某地去年的小麦产量是1.8万吨,去年比前年增产二成,前年的小麦产量是( )万吨。
A.1.5 B.2.16 C.1.44 D.2
33.(2022·湖北武汉·统考小升初真题)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港距离为9厘米,一艘货轮于上午6时以每小时24千米的速度从A开向B港,到达B港的时间是( )。
A.15点 B.17点 C.21点
34.(2022·陕西榆林·统考小升初真题)25g盐溶解在100g水中,盐占盐水的( )。
A.20% B.25% C.100% D.125%
35.(2022·内蒙古呼伦贝尔·统考小升初真题)“五一”优惠,甲商场打八折,乙商场每满100减20。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家商场的优惠力度一样
B.当商品价格接近几百时,乙商场更划算
C.当商品价格刚超过几百时,两个商场优惠差距较大
D.只有当商品价格刚好是几百时,两家商场的优惠力度才一样,否则还是甲商场优惠力度大
36.(2022·河南许昌·统考小升初真题)下面这些数学问题是运用“转化”策略的有(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37.(2022·天津·统考小升初真题)某工厂去年用电46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一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列式正确的是( )。
A.460×(1-15%) B.460÷(1-15%) C.460×15%
38.(2022·四川凉山·统考小升初真题)4℃比﹣8℃高( )℃。
A.10 B.12 C.4 D.6
39.(2022·广东韶关·统考小升初真题)长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长和宽( )。
A.不成比例 B.成正比例 C.成反比例
40.(2022·辽宁鞍山·统考小升初真题)下面( )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A.30∶5和1∶6 B.和
C.1.2∶和∶5 D.8.5∶1.4和5.8∶4.1
41.(2022·甘肃武威·统考小升初真题)下面的图形是按一定的比例缩小的,x=( )。
A.10 B.8 C.7.5
42.(2022·河南商丘·统考小升初真题)如果=(x、y都不为0),那么x和y( ),如果9∶x=y∶2.3,那么x和y( )。
A.成正比例;成反比例 B.成反比例;成正比例 C.不成比例;成正比例
43.(2022·湖北武汉·统考小升初真题)将一个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削成的圆柱与原来正方体体积的比是( )。
A.2∶3 B.π∶1 C.157∶200 D.π∶4
44.(2022·甘肃天水·统考小升初真题)沙漏又称沙钟,是我国古代一种计量时间的仪器,它是根据流沙从一个容器漏到另一个容器的时间来计时的。如图是沙漏的示意图(单位:厘米),这个沙漏的容积是( )毫升。(沙漏的厚度忽略不计)
A.251.2 B.502.4 C.753.6 D.267.8
45.(2022·山东菏泽·统考小升初真题)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的是( )。
A.小东的身高和体重 B.圆的半径和面积 C.订《读者》的份数和总钱数
46.(2022·甘肃金昌·统考小升初真题)下面描述中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的是( )。
A.端午节假期小红一家自驾车从北京回金昌奶奶家团聚,汽车行驶的速度和时间。
B.爸爸用100元分别买肉和蔬菜花的钱数。
C.每块地砖的面积是6400cm2,李叔叔所用地砖数量和所铺地面的面积。
47.(2022·陕西榆林·统考小升初真题)下列图形中,旋转一周能得到圆锥的是( )。
A. B. C. D.
48.(2022·浙江宁波·统考小升初真题)关于下面的某地区6~12岁儿童平均体重情况统计图,说法正确的是( )。
A.男生的增长幅度比女生大
B.12岁时每个女生都要比男生重
C.平均体重与年龄增长成正比例关系
D.女生在11~12岁增长速度最快
49.(2022·山东青岛·统考小升初真题)在探究运算律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 )的学习过程。
A.观察猜想一总结应用一举例验证
B.举例验证一观察猜想一总结应用
C.举例验证一总结应用一观察猜想
D.观察猜想一举例验证一总结应用
50.(2022·贵州黔西·统考小升初真题)把一个高为15厘米的圆锥形容器盛满水,倒入和它等底的空圆柱形容器中,水的高度是( )厘米。
A.5 B.15 C.45
51.(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小升初真题)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到6的点数,下列说法中不可能实现的是( )。
A.朝上的面点数之和为12 B.朝上的面点数之和小于3
C.朝上的面点数之和大于4且小于8 D.朝上的面点数之和为13
52.(2022·浙江杭州·校考小升初真题)一个拧紧瓶盖的瓶子里装有一些水(如图),根据图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瓶中水的体积占瓶子容积的( )。
A. B. C. D.
53.(2022·江西赣州·统考小升初真题)圆柱、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底面周长相等,高也相等,则( )的体积最大。
A.圆柱 B.正方体 C.长方体 D.圆锥
54.(2022·山东枣庄·统考小升初真题)下面四句话,错误的一句是( )。
A.假分数的倒数一定是真分数 B.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C.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D.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度无关
55.(2022·山西晋中·统考小升初真题)梯形的面积是,已知它的上底是,高是,则下底是多少厘米?设下底为,下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6.(2022·江西赣州·统考小升初真题)如果A×2=B÷3,那么A∶B=( )。
A.2∶3 B.3∶2 C.1∶6
57.(2022·湖南怀化·统考小升初真题)能与∶组成比例的比是( )。
A.6∶5 B.5∶6 C.8∶15
58.(2022·河北沧州·统考小升初真题)5个连续偶数,若中间的一个数是n,则最大的数是( )。
A.n+1 B.n+2 C.n+3 D.n+4
59.(2022·江西赣州·统考小升初真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项工程单独做完,甲要6天,乙要9天,甲、乙的工作效率之比是3∶2。
B.如果圆柱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关系。
C.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成正比例关系。
D.折线统计图不但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60.(2022·云南昆明·统考小升初真题)一件商品原价a元,第一次打九折,第二次涨价10%,现价为b元。a与b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无法比较
61.(2022·甘肃天水·统考小升初真题)能与2.4∶3.6组成比例的比是( )
A.5∶2 B.3∶2 C. D.2∶3
62.(2022·山东青岛·统考小升初真题)M和N是两种相关的量,下面的关系中成反比例的式子是( )。
A.M×=N B.10M=3N
C.=N D.M=0.3÷N
63.(2022·山东菏泽·统考小升初真题)把一个圆柱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 )。
A. B. C. D.3倍
64.(2022·山东菏泽·统考小升初真题)能与组成比例的是( )。
A.2∶4 B.3∶7 C.6∶7 D.
65.(2022·甘肃天水·统考小升初真题)六(2)有49名学生,至少有( )人在同一个月过生日。
A.5 B.4 C.3 D.2
66.(2022·广东深圳·统考小升初真题)估计一下,下面最接近自己年龄的是( )。
A.600分 B.600时 C.600周 D.600月
参考答案及解析部分
1.D
【思路引导】将图形进行缩小和放大时,图形的各个部分都是按照相同的比进行缩小和放大,由此即可进行解答。
【完整解答】A.图片上的宽缩小了,但是长没有改变,与原题不符;
B.图片上的宽不变,长缩小了,与原题不符;
C.图片上的宽和长都比原图多了一格,比不一定,与原题不符;
D.图片上的宽和长都比原图扩大到原来的2倍,与原题相符;
故选:D
【考察注意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关键是要掌握图形按照一定的比扩大或缩小后的特点。
2.B
【思路引导】因为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所以当圆柱与圆锥的体积相等、底面积相等时,圆柱的高是圆锥高的,据此解答。
【完整解答】根据分析得,因为圆锥的底面积与圆柱B的底面积相等,圆柱B的高是圆锥高的,所以圆锥的体积与圆柱B的体积相等。
故选:B
【考察注意点】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及应用。
3.D
【思路引导】根据图示可知,点A在数轴0~﹣1之间,把一个单位长平均分成4份,每份表示四分之一,据此解答即可。
【完整解答】根据分析可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
故选:D
【考察注意点】此题是考查数轴的认识、分数的意义,结合图示解答即可。
4.C
【思路引导】根据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解答此题即可。
【完整解答】3×2=6(杯)
故选:C
【考察注意点】熟练掌握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和圆锥体积的倍数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A
【思路引导】根据题意,把一块圆锥形的橡皮泥捏成与它等底的圆柱,即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相等,且它们的底面积也相等,则圆柱的高是圆锥高的,据此解答。
【完整解答】把一块圆锥形的橡皮泥捏成与它等底的圆柱,这时高度是原来的。
故选:A
【考察注意点】掌握等体积等底面积的圆锥和圆柱,它们高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6.B
【思路引导】根据利息=本金×利率×存期,据此选择。
【完整解答】10000×3.52%×3
=10000×0.0352×3
=352×3
=1056(元)
故选:B
【考察注意点】掌握利息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7.A
【思路引导】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及利率的概念逐项分析即可判断。
【完整解答】A.一种商品打六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60%出售;
B.今年的水稻比去年增产一成,表示今年的水稻比去年增产10%;
C.利率就是单位时间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
故选:A
【考察注意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百分数的意义及利率的概念。
8.C
【思路引导】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外项之积等于内项之积,据此解答。
【完整解答】A.3×4=12×1,所以12∶3=4∶1,正确;
B.1×12=3×4,所以1∶4=2∶12;正确;
C.12×2=24,1×6=6,所以12×2≠1×6,所以12∶1=6∶2错误。
故选:C
【考察注意点】熟练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D
【思路引导】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据此求出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完整解答】3.2厘米∶64千米=3.2厘米∶6400000厘米=(3.2÷3.2)∶(6400000÷3.2)=1∶2000000www-2-1-cnjy-com
所以,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2000000。
故选:D
【考察注意点】掌握比例尺的意义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0.C
【思路引导】制作圆柱形水桶,说明要选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圆形铁皮,而且所选的长方形的一条边和圆的周长相等即可达到要求,关键算出圆的周长。
【完整解答】图③的周长:3×3.14=9.42(cm)
图④的周长:4×2×3.14
=8×3.14
=25.12(cm)
即②和③可搭配。
故选:C
【考察注意点】此题主要考查用圆柱的展开图的知识解答问题。
11.C
【思路引导】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完整解答】A.出勤人数+缺勤人数=全班人数(一定),是和一定,不成比例;
B.总价÷买的数量=单价(一定),是比值一定,则成正比例;
C.每天运的吨数×需要的天数=一批货物的总重(一定),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D.圆的周长公式:;当r变大时,C也随之变大;当r变小时,C也随之变小;所以C与r成正比例。
故选:C
【考察注意点】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21*cnjy*com
12.B
【思路引导】A.根据偶数、合数、质数的意义,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一个自然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一个自然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据此判断;
B.根据偶数、奇数的性质,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据此判断;
C.因为圆周率一定,所以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据此判断;
D.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如果y=5x,则y∶x=5,所以y与x成正比例关系。据此判断;
【完整解答】A.2是偶数,2也是质数,因此题干中的结论是错误的;
B.根据偶数、奇数的性质可知,三个奇数的积还是奇数。此结论正确;
C.自行车前后轮直径比是2∶3,它们周长的比也是2∶3,但是它们所行的路程是相等的。因此题干中的结论是错误的;
D.如果y=5x,则y∶x=5,所以y与x成正比例关系。因此题干中的结论是错误的。
故选:B
【考察注意点】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偶数、质数、合数的意义及应用,偶数、奇数的运算性质及应用,圆的周长公式、正比例的意义及应用。
13.D
【思路引导】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或者说只表示两个数间的倍数关系,它可以根据分数、百分数、成数、折扣之间的关系转化,而69100吨是一个具体数量,不能转化成百分率。
【完整解答】A.0.96可以化成96%;
B.二成五可以化成25%;
C.八五折可以化成85%;
D.69100吨是一个具体数量,不能转化成百分率。
故选:D
【考察注意点】本题要明确百分数后面不能带计量单位。
14.C
【思路引导】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完整解答】A.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所以正方体的表面积和它的棱长不成比例;
B.圆锥的高=圆锥的体积×3÷底面积,比值一定,圆锥的体积和底面积成正比例关系;
C.xy=1,乘积一定,y与x成反比例关系;
D.全班人数=出勤人数+缺勤人数,即出勤人数与缺勤人数的和一定,既不符合正比例的意义,也不符合反比例的意义,所以出勤人数和缺勤人数不成比例。
故选:C
【考察注意点】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21·世纪*教育网
15.B
【思路引导】A.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据此分析;
B.x÷y=k(一定),x和y成正比例关系;xy=k(一定),x和y成反比例关系,据此分析;
C.三角形按角分类,可以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据此分析;
D.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除了平行就是相交,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相互垂直,据此分析。
【完整解答】A.,关系表示正确;
B. 正比例和反比例是两种不同的数量关系,关系表示错误;
C.,关系表示正确;
D.,关系表示正确。
故选:B
【考察注意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16.B
【思路引导】将绳子全长看作单位“1”,第二段是全长的,则第一段是全长的1-,比较两段分别占全长的几分之几即可。
【完整解答】1-=

第二段长。
故选:B
【考察注意点】分数既可以表示具体数量,也可以表示数量关系,本题根据每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进行比较。
17.C
【思路引导】把三种颜色看作3个抽屉,把三种糖果各10个看作元素,从最不利情况考虑,每个抽屉先放1个,共需要3个,再取出1个不论是什么颜色,总有一个抽屉里的糖果和它同色,据此解答即可。2·1·c·n·j·y
【完整解答】3+1=4(个)
故选:C
【考察注意点】此题考查了利用抽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灵活应用,关键是从最差情况考虑。
18.D
【思路引导】以标准外直径为标准,多于标准外直径记为正,少于标准外直径记为负,据此分析。
【完整解答】485-482=3(mm),②号零件外直径应记作﹣3mm。
故选:D
【考察注意点】关键是理解正负数的意义,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
19.A
【思路引导】根据圆锥体积=底面积×高÷3,长方体体积=长×宽×高,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圆柱体积=底面积×高,分别求出四个杯子中水的体积,因为含糖率=糖的质量÷糖水的质量×100%,杯子中的水越少含糖率越高,据此分析。
【完整解答】A.3.14×(6÷2)2×6÷3
=3.14×32×2
=3.14×9×2
=52.56(cm3)
B.4×4×6=96(cm3)
C.6×6×6=216(cm3)
D.3.14×(4÷2)2×6
=3.14×22×6
=3.14×4×6
=75.36(cm3)
水的体积最少的是52.56 cm3。
故选:A
【考察注意点】关键是掌握各种立体图形的体积公式,理解百分率的意义。
20.D
【思路引导】根据题意可知,揉成的圆柱和圆锥等体积等底。等体积等底时,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3倍,据此解答即可。2-1-c-n-j-y
【完整解答】1×3=3(cm)
故选:D
【考察注意点】熟记等体积等底时,圆柱与圆锥高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C
【思路引导】①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②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判断。
④质数是指除了1和它本身的两个因数以外再没有其他的因数。合数是指就除了1和它本身的两个因数以外还有其他的因数。【版权所有:21教育】
【完整解答】①因为圆的面积S=,所以S÷r2=(一定),是面积与半径的平方的比值一定,所以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但圆的面积与半径不成比例;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②因为6+3=9,不能满足三角形的特性: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用6cm、9cm、3cm长的三根小棒,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③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只是面积相等,但是形状不一定相同;如果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完全相同就能拼出平行四边形;如果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不完全相同则不能拼出平行四边形。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④两个质数的积的因数有这两个质数、这两个质数的积和1,根据合数的意义,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两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合数,不可能是质数;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综上,①②③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选:C
【考察注意点】此题主要考查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定义,综合性较强,注意平时知识的积累。
22.A
【思路引导】圆柱表面积=底面积×2+侧面积,将数据代入公式中,计算求解即可。
【完整解答】3.14×(5÷2)2×2+3.14×5×2
=3.14×6.25×2+31.4
=39.25+31.4
=70.65(平方厘米)
所以,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70.65平方厘米。
故选:A
【考察注意点】本题考查了圆柱的表面积,解题关键是熟记公式。
23.B
【思路引导】选项A中,把女生人数看作整体“1”,则女生有5份,男生有5+1=6份,女生比男生少(6-5)÷6=。
选项B中,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扩大到原来的4倍,则面积扩大到原来的16倍。
选项C中,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圆柱的°
选项D中,用8个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任意拿走一个小正方体后表面积不变。
【完整解答】A.(6-5)÷6=
B.把一个长方形按4∶1的比放大,放大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原长方形长和宽的4倍,放大后的长方形面积是原长方形面积的16倍。
C.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此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是圆柱体积的,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2倍。
D.用8个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任意拿走一个小正方体后表面积不变。
故选:B
【考察注意点】本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圆柱与圆锥、观察物体四个方面的知识。
24.C
【思路引导】在地图上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方向,注意观测点是轮船。根据图上距离和比例尺的关系确定实际距离。
【完整解答】5×5=25(千米)
灯塔在轮船北偏西30°方向25千米处。
故选:C
【考察注意点】本题主要考查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与比例尺之间的关系,并会根据物体的位置描述方向。
25.B
【思路引导】据题意“商品打八折”把商品原价看作单位“1”,是按原价的80%出售,设原价a元,用乘法计算,甲超市8瓶的啤酒用的钱:a×80%×8;乙超市买三送一,只需买6瓶,商店送2瓶,就可以得到8瓶,通过计算比较哪个超市省钱。
【完整解答】解:设原价每瓶啤酒a元,
甲超市8瓶的啤酒用的钱:a×80%×8=6.4a(元)
乙超市,只需买6瓶就可以得到8瓶:a×6=6a(元)
6.4a>6a
所以,到乙超市买比较便宜。
故选:B
【考察注意点】正确理解打八折、买三送一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6.B
【思路引导】甲商场:100元减20元现金,用总价减去减的现金即可求出要花的钱;乙商场:乙商场打八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80%,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即可求出一共用多少元;丙商场:先求出买36个可以送几个,再根据实际买的个数乘单价求出花的钱数;比较即可求出哪家商场更省钱。
【完整解答】36×8-20
=288-20
=268(元)
8×80%×36
=6.4×36
=230.4(元)
36÷(10+2)
=36÷12
=3(组)
3×2=6(个)
(36-6)×8
=30×8
=240(元)
230.4<240<268
故选:B
【考察注意点】本题关键是根据各个商场不同的优惠方法求出每个商场要花的钱,通过比较得出哪个商场便宜。
27.A
【思路引导】以哪条边为轴旋转,为轴的这条直角边就是圆锥的高,另一条直角边就是圆锥的底面半径,据此分析。
【完整解答】根据分析得,以直角边AB为轴,圆锥的高就等于AB的长度,即高是4厘米,另一直角边是3厘米,即底面半径是3厘米,所以以直角边AB为轴旋转360°后得到的图形是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4厘米的圆锥。
故选:A
【考察注意点】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360°而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锥。
28.B
【思路引导】在数轴上,负数位于0的左边,正数位于0的右边,借助数轴比较数的大小,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也就是负数都比0小,而正数都比0大,正数都比负数大,由此可知:正、负号后面的数越小越接近0,据此解答。
【完整解答】、、0.25和去掉前面的符号后,<<0.25<
最小,所以距离0最近。
故选:B
【考察注意点】此题主要考查正负数的意义,正数与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两种量。
29.B
【思路引导】在数轴上,负数位于0的左边,正数位于0的右边,借助数轴比较数的大小,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也就是负数都比0小,而正数都比0大,正数都比负数大,由此可知:正、负号后面的数越小越接近0,据此解答。
【完整解答】、、0.25和去掉前面的符号后,<<0.25<
最小,所以距离0最近。
故选:B
【考察注意点】此题主要考查正负数的意义,正数与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两种量。
30.C
【思路引导】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由此对下面给出的选项逐一分析,做出判断。
【完整解答】A.出勤人数+缺勤人数=全班人数(一定),所以a和b不成比例,与原题不符;
B.因为征订《数学周报》的总价÷征订的数量=一本《数学周报》的单价(一定),是比值一定,a和b符合正比例的意义,与原题不符;
C.因为每月的用煤量×使用煤的月数=一批煤的总量(一定),a和b符合反比例的意义,与原题相符;
D.,所以a÷b=10(一定),所以a和b成正比例关系,与原题不符;
故选:C
【考察注意点】此题属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辨识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比值一定,再做出判断。
31.D
【思路引导】判定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反比例,要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或商)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或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据此判断。
【完整解答】A.x+y=5,因为是x与y的和一定,不是积一定也不是比值一定,x和y不成比例;
B.x-y=5,因为是x与y的差一定,不是积一定也不是比值一定,x和y不成比例;
C.x÷y=5,因为x与y的商一定,符合正比例的意义,所以x和y成正比例;
D.xy=5,因为x与y的乘积一定,符合反比例的意义,所以x和y成反比例。
故选:D
【考察注意点】此题属于辨识成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出判断。
32.A
【思路引导】去年比前年的小麦产量增加了二成,就是去年比前年的小麦产量增加了20%,把前年的小麦产量看作单位“1”,去年比前年的小麦产量增加了20%,也就是说去年是前年的小麦产量的1+20%=120%,依据百分数除法意义即可解答。
【完整解答】1.8÷(1+20%)
=1.8÷120%
=1.5(万吨)
前年的小麦产量是1.5万吨。
故选:A
【考察注意点】确定单位“1”的量是解决分数问题的关键。单位“1”已知,用乘法解答;单位“1”未知,可以列方程解答或者用除法解答。
33.C
【思路引导】先依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求出两地的实际距离,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货轮从A地到B地需要的时间,进而可以求出到达B地的时刻。
【完整解答】9÷=36000000(厘米)
36000000厘米=360千米
360÷24=15(小时)
6时+15时=21时
所以,一艘货轮于上午6时以每小时24千米的速度从A开向B港,到达B港的时间是21时。
故选:C
【考察注意点】此题主要考查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的关系以及基本的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
34.A
【思路引导】把盐水质量看作单位“1”,根据题意,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先求盐水的质量:100+25=125(克),用除法计算即可得盐占盐水的百分之几。
【完整解答】25÷(25+100)
=25÷125
=20%
盐占盐水的20%
故选:A
【考察注意点】本题主要考查分数除法的应用,关键找到单位“1”,利用关系式做题。
35.D
【思路引导】根据图意,甲商场打八折优惠,说明甲商场不管物品的价格是多少,都按原价的80%出售;而乙商场是指只有满整百时才可以减20,不满的就不减;据此分析当物品的价格正好整百时,两个商场的优惠力度一样大,否则甲商场优惠大一些。
【完整解答】A.只有物品价格正好整百时,此选项说法才可以成立;
B.物品的价格越高,甲商场越便宜,因为乙商场的优惠有限制,必须满整百,此选项说法错误;
C.当商品价格刚超过几百时,正好几百时,优惠一样,但多出的部分甲商场还可以打八折,而乙商场就没有优惠了,因此还是甲商场优惠;
D.当物品的价格正好整百时,两个商场的优惠力度一样大,否则甲商场优惠大一些。说法正确。
故选:D
【考察注意点】本题考查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要知道几折就是百分之几十。
36.D
【思路引导】①小数乘法法则:(1)按整数乘法的法则先求出积(把小数转化为整数);(2)看因数中一个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②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平移到右边,拼成一个长方形(把平行四形转化为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面积=长×宽,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③将圆柱平分为无数份时,就会无限接近长方体(把圆柱转化为长方体),圆柱的体积等于长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完整解答】①把小数转化为整数;
②把平行四形转化为长方形;
③把圆柱转化为长方体;
所以①②③都运用了转化策略。
故选:D
【考察注意点】小学数学中转化思想应用得比较多,它能够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转化为已经学过的旧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搭建起知识间互通的桥梁,让学生从旧知识顺利地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
37.A
【思路引导】把去年的用电量看作单位“1”,则今年是去年的1-15%,根据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解答即可。
【完整解答】460×(1-15%)
=460×85%
=391(万千瓦时)
故选:A
【考察注意点】本题考查成数问题,明确一成五即15%是解题的关键。
38.B
【思路引导】求4℃比﹣8℃高多少度,先求出4℃和0℃相差多少、0℃和﹣8℃相差多少,再将求得的相差的两数相加即可。【来源:21cnj*y.co*m】
【完整解答】4℃和0℃相差4℃,0℃和﹣8℃相差8℃;
4℃+8℃=12℃
所以4℃比﹣8℃高12℃。
故选:B
【考察注意点】本题主要考查正负数的意义和应用。
39.C
【思路引导】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据此解答。
【完整解答】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面积一定,即长和宽的乘积一定,符合反比例的定义,即长方形的长和宽成反比例。
故选:C
【考察注意点】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
40.B
【思路引导】根据比例的基本概念,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组成比例,算出各项的比值,据此判断即可。
【完整解答】A.30∶5=6,1∶6=,比值不同,不能组成比例;
B.=,=,比值相等,能组成比例;
C.1.2∶=1.6,∶5=0.16,比值不同,不能组成比例;
D.8.5∶1.4=,5.8∶4.1=,比值不同,不能组成比例。
故选:B
【考察注意点】此题需要学生熟练掌握比例的意义并灵活运用。
41.C
【思路引导】由于图形是按一定的比例缩小的,所以原来长比现在的长的比值和原来宽比现在的宽的比值相等,所以根据图中数据列比例解答即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完整解答】根据题意可得
12∶x=8∶5
解:8x=12×5
8x=60
8x÷8=60÷8
x=7.5
故选:C
【考察注意点】本题主要是考查比例的应用,根据图中数据列比例解答即可。
42.A
【思路引导】两种相关联的量,如果它们的比值一定,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如果它们的乘积一定,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
【完整解答】如果=(x、y都不为0),则=,x与y的比值一定,x与y成正比例关系;
如果9∶x=y∶2.3,则xy=20.7,x与y的乘积一定,x与y成反比例关系。
故选:A
【考察注意点】辨识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还是成反比例关系,就看它们是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
43.C
【思路引导】削成体积最大的圆柱体,那么它的底面的直径和高都是正方体的棱长;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由此求出正方体和圆柱体的体积,据此解答。
【完整解答】假设正方体的棱长是1
则正方体的体积:1×1×1=1
1÷2=0.5
圆柱的体积:3.14×0.52×1=0.785
0.785:1=157:200
所以削成的圆柱与原来正方体体积的比是157:200。
故选:C
【考察注意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设出数据,再根据圆柱体的底面直径和高与正方体棱长之间的关系,求出体积即可作出判断。21教育网
44.B
【思路引导】如图沙漏是由两个圆锥形容器构成的,根据圆锥的容积公式:V=πr2h,据此求出一个圆锥的容积,再乘2即可求出沙漏的容积。
【完整解答】×3.14×(8÷2)2×15×2
=×3.14×16×15×2
=×1507.2
=502.4(立方厘米)
=502.4(毫升)
故选:B
【考察注意点】本题考查圆锥的体积,熟记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45.C
【思路引导】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商)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商)一定,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反比例;如果既不是比值一定,也不是乘积一定,则这两种相关联的量不成比例。
【完整解答】A.小东的身高和体重不是相关联的两个量,所以小东的身高和体重不成比例;
B.根据圆的面积公式S=πr2可知,S÷r=πr(不一定),所以圆的半径和面积不成比例;
C.根据总钱数÷订《读者》的份数=《读者》的单价(一定),所以订《读者》的份数和总钱数成正比例关系。
故选:C
【考察注意点】掌握正、反比例的意义及辨识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46.C
【思路引导】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就看它们是乘积一定,还是比值一定;如果它们的比值一定,那么这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如果它们的乘积一定,那么这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据此解答。
【完整解答】A.汽车行驶的速度×时间=从北京到金昌的距离(一定),乘积一定,所以汽车行驶的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关系,不符合题意;
B.买肉的钱数+买蔬菜的钱数=100(一定),相加之和一定,并不是乘积或比值一定,不成比例关系,不符合题意;
C.所铺地面的面积÷所用地砖数量=每块地砖的面积(一定),比值一定,所以所用地砖数量和所铺地面的面积成正比例关系,符合题意。
故选:C
【考察注意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的辨识。
47.B
【思路引导】分析各个图形旋转一周能得到什么立体图形,找出能得到圆锥的即可。
【完整解答】A.旋转一周能够得到圆柱;
B.旋转一周能够得到圆锥;
C.旋转一周能够得到球体;
D.旋转一周能够得到圆台。
故选:B
【考察注意点】本题考查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48.D
【思路引导】A.观察折线统计图,折线的陡缓程度代表数据的变化情况,折线越陡,代表变化的幅度越大;
B.这个统计图反映的是6~12岁儿童平均体重情况,并不能代表某一个个体的具体体重;
C.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D.分别计算女生每两岁之间年龄的差值,比较大小,看哪一个年龄段之间增长速度最快。
【完整解答】A.在11~12岁,虚线比实线更陡,说明女生的增长幅度比男生大;原题说法错误;
B.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特征,12岁女生的平均体重比男生要重,但并不代表具体的某一个女生都要比男生重;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C.在6~12岁中,平均体重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并不成正比例,如:男生6~7岁时,年龄增长1岁,平均体重增加1.7千克,增加的平均体重与增加年龄的比值是1.7;11~12岁时,年龄增长1岁,平均体重增加2.5千克,增加的平均体重与增加年龄的比值是2.5,所以它们的比值不等,因此说明平均体重的增加与年龄增长不成正比例。
D.20.4-18.7=1.7(千克)
22.4-20.4=2(千克)
24.6-22.4=2.2(千克)
27.1-24.6=2.5(千克)
30.1-27.1=3(千克)
34.3-30.1=4.2(千克)
1.7<2<2.2<2.5<3<4.2
所以女生在11~12岁增长速度最快
故选:D
【考察注意点】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9.D
【思路引导】观察猜想、举例验证、总结应用是找出规律的途径。
【完整解答】在探究运算律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观察猜想、举例验证、总结应用的学习过程。
故选:D
【考察注意点】此题主要考查了数学常识,要熟练掌握。
50.A
【思路引导】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已知把一个高为15厘米的圆锥形容器盛满水,倒入和它等底的圆柱形容器里,水的体积不变,只是形状改变了;即圆锥与圆柱容器内的水的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那么水在圆柱容器内的高是圆锥容器内高的;由此解答。【出处:21教育名师】
【完整解答】根据分析,水在圆柱容器内的高是圆锥容器内高的。
15×=5(厘米)
故选:A
【考察注意点】此题主要考查圆锥和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解答此题关键是根据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利用此关系分析解决问题。
51.D
【思路引导】分别利用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定义分析得出即可。
【完整解答】因为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正方体骰子的点数和应大于或等于2,而小于或等于12。显然,是不可能事件的是点数之和是13。
故选:D
【考察注意点】此题主要考查了随机事件和不可能事件,解决本题需要正确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用到的知识点为:必然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52.C
【思路引导】瓶子容积有水的体积和空白部分两部分,观察第一幅图水的高是12厘米,观察第二幅图空白部分的高是21-15厘米,瓶子容积相当于高是21-15+12厘米的圆柱容积,瓶子的底面积一样,只看高的关系即可。
【完整解答】12÷(21-15+12)
=12÷18

故选:C
【考察注意点】本题考查了组合体的容积和分数的意义,圆柱体积=底面积×高。
53.A
【思路引导】圆柱、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都等于底面积乘高,高相等时,底面积越大,体积越大;据此分析即可。
【完整解答】周长相等的圆、正方形和长方形,圆的面积最大。圆柱、正方体和长方体的高相等时,底面积越大,体积越大,所以圆柱的体积最大。21·cn·jy·com
故选:A
【考察注意点】明确圆柱、正方体和长方体的体积都等于底面积乘高;高相等则底面积大的体积就大。
54.A
【思路引导】大于等于1的分数叫假分数,小于1的分数叫真分数。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是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它因数的数是合数。
大于0的数叫正数,小于0的数叫负数。
角的大小是指角两边张开的大小。
【完整解答】A.等于1的分数也是假分数,它们的倒数还是假分数,错误。
B.1只有它本身一个因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正确。
C.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确。
D.角的大小只与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两边的长度无关,正确。
故选:A。
【考察注意点】本题考查基本概念的判断,可以采用反证法判断。
55.B
【思路引导】根据“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可列方程。
【完整解答】解:设下底为则有:
(30+x)×2÷2=80
30x=80
x=50
故选:B
【考察注意点】本题主要考查列方程解含有一个未知数的问题,牢记梯形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56.C
【思路引导】把除法转化成乘法后,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比例,然后把后面的比化成最简整数比即可做出选择。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完整解答】A×2=B÷3,则A×2=B×,那么A∶B=∶2=1∶6。
故选:C
【考察注意点】灵活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57.A
【思路引导】比例是指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因此可以用求比值的方法,先求出∶的比值,进而求出每一个选项中比的比值,再根据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比值不相等,就不能组成比例得解。21*cnjy*com
【完整解答】∶=÷=;
A.6∶5=6÷5=,因为=,所以能组成比例;
B.5∶6=5÷6=,≠,所以不能组成比例;
C.8∶15=8÷15=,因为≠,所以不能组成比例;
故选:A
【考察注意点】解决此题也可以根据比例的性质“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的积”,等于就能组成比例,不等于就不能组成比例。
58.D
【思路引导】连续的两个偶数相差2,据此解答即可。
【完整解答】5个连续偶数,中间一个数是n,则最大的数是n+4。
故选: D
【考察注意点】解题关键是明确每相邻的两个偶数相差2。
59.C
【思路引导】A.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分别求出甲和乙的工作效率,进而根据题意,进行比即可;
B.判断底面积和高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
C.判断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
D.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完整解答】A.有分析可得:甲、乙的工作效率之比是(1÷6)∶(1÷9)=∶=3∶2;选项说法正确;
B.圆柱的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一定),乘积一定,所以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关系,选项说法正确。
C.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不是比值一定,也不是乘积一定,所以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不成比例,说法错误。
D.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折线统计图不但能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考察注意点】本题考查比的意义、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正、反比例的意义。
60.A
【思路引导】在原价的基础上打九折,相当于求原价的90%是多少,用乘法表示出第一次的价格,第二次涨价10%,相当于在在第一次价格的基础上乘(1+10%),即是现在的价格。列式比较大小。
【完整解答】a×90%×(1+10%)=b
a×0.9×1.1=b
0.99a=b
可见a>b
故选:A
【考察注意点】此题的解题关键是找准每次的单位“1”,列出算式表示出原价和现价的关系,再比较大小。
61.D
【思路引导】,能与2.4∶3.6组成比例的比的比值也要求是,求出每个比的比值,然后进行判断。
【完整解答】A.,比值不相等,不能与2.4∶3.6组成比例;
B.,比值不相等,不能与2.4∶3.6组成比例;
C.,比值不相等,不能与2.4∶3.6组成比例;
D.,比值相等,可以与2.4∶3.6组成比例;
故选:D。
【考察注意点】本题考查的是比例的意义,只有两个比值相等的比才能够组成比例。
62.D
【思路引导】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完整解答】A.M×=N,所以M÷N=(一定),商一定,所以M和N成正比例;
B.10M=3N,所以M∶N=3∶10=0. 3(一定),商一定,所以M和N成正比例;
C.=N,所以M÷N=7.2(一定),商一定,所以M和N成正比例;
D.M=0.3÷N,所以M×N=0.3(一定),所以M和N成反比例。
故选:D
【考察注意点】此题属于辨识成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出判断。
63.D
【思路引导】削成的最大圆锥和圆柱等底等高,据此根据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关系,解题即可。
【完整解答】把一个圆柱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说明这个圆柱和圆锥是等底等高的,因此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21cnjy.com
故选:D
【考察注意点】本题考查了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关系,圆柱体积=底面积×高,圆锥体积=×底面积×高,所以等底等高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64.C
【思路引导】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据此,一一求出选项中各个比的比值,再找出能与组成比例的即可。
【完整解答】=
A.2∶4=;
B.3∶7=;
C.6∶7=;
D.=;
所以,能与组成比例的是6∶7。
故选:C
【考察注意点】本题考查了比例,掌握比例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65.A
【思路引导】把49名学生看作被分放物体,一年的12个月看作12个抽屉,被分放物体的数量÷抽屉的数量=平均每个抽屉分放物体的数量……剩下物体的数量,一个抽屉里至少分放物体的数量=平均每个抽屉分放物体的数量+1,据此解答。
【完整解答】49÷12=4……1
4+1=5(人)
所以,至少有5人在同一个月过生日。
故选:A
【考察注意点】本题主要考查抽屉原理的应用,找出抽屉数和被分放物体数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66.C
【思路引导】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年龄一般在10岁左右,与10年时间接近的时间就是要选择的时间,据此即可解答。【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完整解答】A.600分等于10小时,不符合题意;
B.600时等于25天,不符合题意;
C.600周大约11年多时间,符合题意;
D.600月等于50年,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考察注意点】本题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进行选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