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高频考点检测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埋藏 隐藏 躲藏 收藏
B.禁止 不禁 严禁 禁令
C.薄利 薄片 薄荷 薄饼
D.紧挨 挨近 挨冻 挨打
2.下面的句子中不是描写内心感受的是( )
A.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
B.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C.我就这样念念叨叨地追在母亲的腿底下,看她做完一件事又去做一件事。
D.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
3.与“我亲爱的同学,我一定不会忘记中文”意思不相同的一句是( )
A.我亲爱的同学,我肯定不会忘记中文。
B.我亲爱的同学,我怎么会忘记中文呢?
C.我亲爱的同学,我一定会记住中文。
D.我亲爱的同学,我一定会忘记中文。
4.下列句中空白处填上合适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车还没来,我在等车的时候匆匆 了一下今天要上的课文。
(2)我 着街头的环卫工人,感慨道:“他们造就了一个整洁的街道,怎么不令人钦佩呢?”
(3)公司人力资源部李经理正在 上千份投职简历,正当她感到很疲劳的时候,突然有一份简历让她眼前一亮。
(4)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来到烈士陵园,缅怀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宁而英勇牺牲的战士, 他们的丰功伟绩。
A.审阅 张望 浏览 仰望 B.审阅 打量 浏览 俯视
C.浏览 凝视 审阅 瞻仰 D.浏览 巡视 审阅 端详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的弟弟活泼可爱,伶伶俐俐的,很讨人喜欢。
B.他还没走进屋,就轻轻悄悄地嚷开了,真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啊。
C.身处异乡繁华的都市,他心中却感到空空落落的,有一种说不出的孤独与怅惘。
D.成天念念叨叨的老太太搬走了,耳根算是清净了,却似乎少了点什么。
6.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耽搁 慌草 凝然 头涔涔
B.停顿 绽开 蒸融 泪姗姗
C.荒凉 绊倒 拨弄 翻箱倒柜
D.痕迹 念祷 排徊 赤裸裸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通过学习《匆匆》这篇课文,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B.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C.抚州的特色农产品众多,有南丰蜜桔、广昌白莲、临川菜梗、鹏田西瓜等。
D.小弟弟朝我做了一个怪脸,我不禁扑哧一声忍不住笑了。
二.填空题(共5小题)
8.写出同音字。
bàn 倒 匀
dān 误 虎视
huáng 金碧辉 富丽堂
jiǎo 乱 心如刀
9.看一看,写一写。
媚 蚁 耽 揉
搓 惶 吻 偎
10.选词填空。
渐渐 默默 轻轻 悄悄 匆匆
(1)时间 地从我们身边溜走了。
(2)在父母的关爱下,我们 地长大了。
(3)时间来去 ,稍纵即逝。
(4)他这种 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5)春风 地吹过田野和村庄。
11.将下列感叹时间流逝的成语、名句填写完整。
光阴似 日月如 岁月如 白驹过
时不我 光阴 苒 斗转星 转瞬即
少壮不努力, !(汉乐府《长歌行》)
,一日难再晨。 ,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12.下面的句子是怎样抒发感情的?(选一选,填序号)
(1)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
(2)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3)别了,我亲爱的老师,我亲爱的同学。我一定不会忘记中文,我会把我的默书簿一生一世留在身边,常常翻阅。我会激励自己把中文自修好,像这本默书簿的成绩那样。
A.把心里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
B.把感情融入景物之中。
C.把感情融入叙事之中。
三.语言表达(共1小题)
13.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段时光不好挨。(改为反问句)
。
(2)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缩句)
。
(3)我好几次几乎差点儿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修改病句)
。
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4.书中课文检测。阅读《那个星期天》完成下面的练习。
下午吧,母亲说,下午,睡醒午觉再去。去,母亲说,下午,准去。但这次怨我,怨我自己,我把午觉睡过了头。醒来我看见母亲在洗衣服。要是那时就走还不晚。我看看天,还不晚。还去吗?去。走吧?洗完衣服。这一次不能原谅。我不知道那堆衣服要洗多久,可是母亲应该知道。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地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飘渺。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我现在还能感觉到那光线漫长而急遽的变化,孤独而惆怅的黄昏到来,并且听得见母亲搓衣服的声音,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是时光的脚步。那个礼拜日,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的流泪。我感觉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抚摸着我的头,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礼拜日,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清了。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边,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①永不罢休,永不停止。
②指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过。
(2)“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是时光的脚步。”这是一个 句,把 比作 ,写出了作者 心情。
(3)母亲发现“我”无声哭泣的表现是 ,写出了母亲 心情。
(4)“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地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飘渺。”“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这些句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感受?
。
(5)你是怎样评价作者的母亲的?
。
15.课外阅读
心灵创可贴
佚名
离吃晚饭还有很长时间,可是妈妈已经在厨房里忙开了,苏茜奇怪地问:“妈妈,你在做什么呀?”“我在帮邻居史密斯太太烤蛋糕。”妈妈回答。
“为什么呢?”①“因为史密斯太太很伤心,她失去了女儿,难过得心都碎了。我们应该(关照 照顾)她一段时间。”
“为什么呢,妈妈?”②妈妈蹲下身,拉着苏茜的手,看着她的眼睛,柔声说:“你看,苏茜,当一个人非常伤心的时候,她甚至没法做饭。史密斯太太再也不能和她女儿聊天,或者愉快地做一些妈妈和女儿一起做的事情了。你是个聪明的小姑娘,也许你会想出一个办法来帮助照顾史密斯太太。”
苏茜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③我怎么才能为照顾史密斯太太出一点力呢?几分钟之后,苏茜敲响了邻居家的门。过了一会儿,史密斯太太开了门,跟她打招呼:“嗨,苏茜。”苏茜注意到史密斯太太的语调(diào tiáo)不如从前和别人打招呼时那么委婉动听了。(因为 而且)史密斯太太看上去好像一直在哭泣,(因为 而且)④她的眼睛很湿,还有些肿。
“我能为你做些什么,苏茜?”史密斯太太问。“妈妈说您失去了女儿,非常伤心,伤心得心都碎了。”苏茜害羞地伸出了手,手中是一片创可贴,“这是为您受伤的心准备的。”史密斯太太哽咽了,泪水有些止不住。她蹲下来抱住了苏茜,声音有点颤抖地说:“谢谢你,亲爱的,这很管用。”
史密斯太太买了个带玻璃框的小钥匙环,把苏茜给的创可贴和一张家人的照片一起放进镜框,以便每次看到时能提醒自己要让心灵的伤口快些愈合。那片创可贴已成为治疗她心灵创伤的象征,尽管她不会忘记曾与女儿一起分享的爱和欢乐。
(1)选择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或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
(2)在横线上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在横线上写出反义词。
聪明:近义词 反义词
伤心:近义词 反义词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史密斯太太失去了女儿,非常伤心,伤心得 。
②史密斯太太听了苏茜的话后非常感动,感动得 。
③“创可贴”本来是指 ,在文中是指 。
(4)选一选。
Ⅰ苏茜听了妈妈的话后,为史密斯太太做了什么事?(在序号上画“√”)
A.送去了创可贴 B.送去了镜框 C.送去了钥匙环
Ⅱ读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指出它们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填序号)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5)史密斯太太为什么说苏茜送的创可贴“很管用”?
五.习作(共1小题)
16.生活中一定会有让你高兴,让你难过,让你烦恼,让你后悔的事情发生。这些事情有的如过眼云烟,也许你早就忘记;有的却恍如发生在昨天,让你永生难忘……请你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情,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注意表达真情实感。(500字以上)
第三单元高频考点检测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解答】A.读音相同。
B.“禁”[jìn]不许,制止:~止。~绝。~书。~令。[jīn]受得住,耐久:~受。~得住。~不起。忍耐,制止:~禁。故“禁止”“严禁”“禁令”的“禁”
读jìn;“不禁”的“禁”应选jīn。
C.“薄”[báo]厚度小的:~片。~饼。[bó]1.义同(一),用于合成词或成语,如“厚薄;[bò][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和叶有清凉香味。故“薄利”的“薄”读“bó”,“薄片”“薄饼”的“薄”读“báo”,“薄荷”的“薄”读“bò”。
D.“挨”[āi]靠近:~近。[ái]遭受:~打。~骂。 故“紧挨”“挨近”的“挨”读āi;“挨冻”“挨打”的“挨”读ái。
故选:A。
2.【解答】A、B、D正确。
C.有误,这是对事实的描写,非人物心理活动。
故选:C。
3.【解答】“我亲爱的同学,我一定不会忘记中文”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记住中文。
A、B、C中的句子意思和“我亲爱的同学,我一定不会忘记中文”相同。
D.“我亲爱的同学,我一定会忘记中文。”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忘记中文
故选:D。
4.【解答】审阅:指审查阅读。张望:从小孔或缝隙里看;向四周或远处看。浏览:指大略地看。仰望:指抬着头向上看。打量:指观察(人的衣着、外貌)。俯视:指从高处往下看。凝视:指聚精会神地看。瞻仰:指怀着敬意看。巡视:指到各处视察。端详:指仔细地看。根据词义,结合(1)题语境,应选填词语“浏览”;结合(2)题语境,应选填词语“凝视”;结合(3)题语境,应选填词语“审阅”;结合(4)题语境,应选填词语“瞻仰”。
故选:C。
5.【解答】A、C、D正确。
B选项有误,轻轻悄悄:形容走路的声音很小。不符合这句话的语境。
故选:B。
6.【解答】A.有误,荒草:野草。故“慌”错误,应为“荒”。
B.有误,泪潸潸:流泪的样子。故“姗姗”错误,应为“潸潸”。
C.正确。
D.有误,念叨:叨咕。故“祷”错误,应为“叨”。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走。故“排”错误,应为“徘”。
故选:C。
7.【解答】A.有语病,缺少主语,添加“我”。
B.有语病,成分多余,去掉“的人口”。
C.没有语病。
D.有语病,语义重复,去掉“忍不住”。
故选:C。
二.填空题(共5小题)
8.【解答】绊倒:走路或跑步时被物件绊住脚而摔倒。故填“绊”。拌匀:搅拌使均匀。故填“拌”。
耽误:因拖延或错过时机而误事。故填“耽”。虎视眈眈:像老虎要扑食那样注视着。形容贪婪地恶狠狠地盯着。故填“眈眈”。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等颜色鲜明华丽,光彩夺目。故填“煌”。富丽堂皇:形容建筑物华 丽雄伟。也形容场面华丽而盛大。故填“皇”。
搅乱:搅扰使混乱;扰乱。故填“搅”。心如刀绞:内心痛苦得像刀割一样。故填“绞”。
故答案为:
绊 拌
耽 眈眈
煌 皇
搅 绞
9.【解答】故答案为:
媚 蚁 耽 揉
搓 惶 吻 偎
10.【解答】(1)悄悄:没有声音或声音很小。根据语义应选“悄悄”。
(2)渐渐:程度或数量逐步地。根据予以影响“渐渐”。
(3)匆匆:急急忙忙的样子。根据语义应选“匆匆”。
(4)默默:不说话、不出声的样子。根据语义应选“默默”。
(5)轻轻:温和地;温柔地。根据语义应选“轻轻”。
故答案为:
(1)悄悄;
(2)渐渐;
(3)匆匆;
(4)默默;
(5)轻轻。
11.【解答】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 岁月如流 白驹过隙
时我不待 光阴荏苒 斗转星移 转瞬即逝
出自《长歌行》。
出自晋代陶渊明的《杂诗》。
出自宋代岳飞的《满江红》。
故答案为:
箭 梭 流 隙
待 荏 移 逝
老大徒伤悲
盛年不重来 及时当勉励
莫等闲
12.【解答】(1)《那个星期天》课文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里等候母亲带他出去玩的经历。一开始他既兴奋又满怀期待,后来因为母亲一拖再拖而焦急万分,到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失望、委屈乃至绝望。细腻而委婉地表现了主人公丰富而敏感的感情世界,以及孩童世界与成人世界存在的鸿沟。文中句子“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运用了动作描写,蹲、拨弄、爬、找等动词写出了我找蚁穴的动作,这是把感情融入叙事之中。故选C。
(2)《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围绕“匆匆”展开叙述,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文中句子“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表达出了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这是把感情融入景物之中。故选B。
(3)《别了,语文课》主要讲了一个叫陈小允的学生,他很不喜欢上国语课。听到妈妈说要移民到中美洲后。他很开心。可当他知道移民后,从此就要忘记自己的母语,他又感到非常伤心。在临走前,老师和同学的热情、关怀使他永远忘不了自己的祖国。文中句子“别了,我亲爱的老师,我亲爱的同学。我一定不会忘记中文,我会把我的默书簿一生一世留在身边,常常翻阅。我会激励自己把中文自修好,像这本默书簿的成绩那样”是把心里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故选A。
故答案为:
(1)C;
(2)B;
(3)A。
三.语言表达(共1小题)
13.【解答】(1)考查了改为反问句,句子中加“难道”,去掉“不”,句末加疑问词“吗”,句号改为问号。
(2)考查了缩句,去掉枝叶,抓住主干,缩到最简,可去掉“坐在草丛里”“一本”。
(3)意思重复,去掉“几乎”。
故答案为:
(1)这段时光难道好挨吗?
(2)我翻看画报。
(3)我好几次差点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
四.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4.【解答】(1)考查了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分析,①永无休止:永不罢休,永不停止。②一声不吭:指一直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过。
(2)考查了对比喻句的理解。结合内容理解,从“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是时光的脚步”可知,这是一个比喻句,把“声音”比作“时光的脚步”,写出了作者焦急无奈的心情。
(3)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从“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进她的怀里,一边亲吻我一边道歉”可知,这是母亲发现“我”无声哭泣后的表现,写出了母亲愧疚心情。
(4)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从“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地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飘渺”“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可知,这些句子表现了作者内心越来越惆怅,看到希望一点点破灭,作者沉浸在伤心失望之中。
(5)考查了对人物形象的理解。结合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阅读可知,母亲是爱孩子的,但又因为生活的琐事而忽略了孩子。
故答案为:
(1)①永无休止 ②一声不吭;
(2)比喻 声音 时光的脚步 焦急无奈的;
(3)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进她的怀里,一边亲吻我一边道歉 愧疚;
(4)表现了作者的内心越来越惆怅,看到希望一点点破灭,作者沉浸在伤心失望之中。
(5)母亲是爱孩子的,但又因为生活的琐事而忽略了孩子。
15.【解答】(1)考查了对字词的理解。照顾:照料。关照:关心照顾。有相互照应的意思。根据句意故应选择“照顾”一词。语调:本文指史密斯太太说话的腔调。故读音是[diào];读音是[tiáo]时有搭配、调解、调接的意思。“史密斯太太看上去好像一直在哭泣”与“她的眼睛佷湿,还有些肿”之间是因果关系,故前面填写词语“而且”,后面填写词语“因为”。
(2)考查了写近义词反义词。“聪明”脑子很灵活。近义词“聪慧”,反义词“愚笨”;“伤心”指心情很悲伤。近义词“难过”,反义词“高兴”。
(3)考查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①史密斯太太失去了女儿,伤心得心都碎了。②史密斯太太听了苏茜的话后感动得流下了眼泪。③“创可贴”本身一种治疗伤口的胶布,在本文中成了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
(4)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了解。
Ⅰ苏茜听了妈妈的话后,于是去安慰悲伤的史密斯太太,她送去了“创可贴”希望能为她疗伤。故选A。
Ⅱ①“因为史密斯太太很伤心,她失去了女儿,难过得心都碎了。我们应该照顾她一段时间。”这是苏茜妈妈对女儿的一番话,是语言的描写。②“妈妈蹲下身,拉着苏茜的手,看着她的眼睛”这是对苏茜妈妈动作的描写。③“我怎么才能为照顾史密斯太太出一点力呢?”这是苏茜听了妈妈的话后心里的想法,是心里描写。④“她的眼睛佷湿,还有些肿。”这句话写出了史密斯太太悲伤的样子,是外貌描写。
(5)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心灵的创伤怎么能用“创可贴”来医治呢,这“创可贴”实际是苏茜对史密斯太太的关爱,表达一个孩子稚嫩而纯真的爱心。史密斯太太感受到了,所以说“很管用”。
故答案为:
(1)照顾;diào;而且;因为;
(2)聪慧 愚笨;难过 高兴;
(3)①心都碎了 ②流下了眼泪 ③包扎伤口的药物胶布;治疗心灵创伤的一个象征;
(4)ⅠA;
Ⅱ④;①;②;③;
(5)因为创可贴代表了一个孩子稚嫩而纯真的爱心,让史密斯太太感受到邻居的关爱。
五.习作(共1小题)
16.【解答】范文:
那一刻,我真幸福
“樱花飞舞的初春,半空中落英缤纷,蓝紫色桔梗,将画面清整。傍晚时分……”这是在春季里发生的事,在别人看来,这事微不足道,理所当然,但是在我的眼里却是那么伟大、崇高!
小学时,父母们一般都很为自己的儿女操心:在学校吃得好不好,学习成绩有没有下降,同学之间有没有矛盾……因此,大多数父母都不放心自己的孩子在校吃饭,所以他们都是自己做饭、送饭给孩子们吃。当然,我也不例外。每天,我的母亲都会准时送饭来。
那一次上学,早晨的天空阴沉沉的,我也没多在意,直到中午,天空下起了滂沱大雨,我这才开始担心:母亲会不会来送饭呢?当我快要放弃希望的那一刻,我突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母亲!她大步流星地向我走来,她走到了我的身边说:“玲,今天学得怎样啊?”我高兴地说:“妈,我考了一百分!”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不要骄傲啊!继续努力啊!”我接过饭盒,突然,一个画面顿时让我心中猛然一惊:母亲的手上长满了老茧,那是一双饱经风霜的老人的手,粗糙不已,再看看那张脸,没有一丝血色,显得苍白无力,此时我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妈妈温柔地对我说:“发什么呆呢,快吃吧,趁饭还热着。”我这才缓过神来,母亲拍了拍我的肩膀,笑意十足地对我说:“我走了。”母亲便头也不回,再一次走进了雨幕中,她的身影从我的视线中缓缓地消失。我鼻子一酸,一股热流止不住地从我脸上淌了下来……
放学后,雨过天晴,但我心中总觉得有一丝散不去的愁云。我打开家门,走进去大声的喊:“妈,我回来了。”没有人回应,我觉着奇怪,推开房门一看,母亲正躺在床上,我走到她身边,母亲说了一句:“回来啦。”声音显然有气无力,模糊不清。我马上意识到不对,摸了摸额头,好烫!我赶紧给母亲去买药,在路上想:原来母亲中午是带病来给我送饭的,我居然连一句关心的话都没说……
夜晚,我躺在床上,看着天窗想了许久。母亲对子女的爱是多么平凡而又多么无私,可做子女的又有多少人能理解、感激?闭上眼睛,一股热泪从眼中再一次地涌出,我不想抹掉,只愿让它肆意地流着,流着……
那一刻,我哭了,那是感动的泪,理解的泪。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